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奶牛躺卧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躺卧行为对奶牛的产奶量、舒适度、福利和健康至关重要,而且奶牛在一天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躺卧,躺卧是奶牛各项活动中所需时间最长的、也是最具优先性的行为。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奶牛躺卧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总结出躺卧时间对奶牛产奶量、健康、舒适度和动物福利的积极作用。在开放式畜舍下,一头健康的、正常生产的奶牛每日的躺卧时间为10~14小时,每日的躺卧次数为6~13次,每次躺卧持续时间为55~118分钟。影响奶牛躺卧时间的因素有两方面,即奶牛的自身状况(胎次、泌乳天数、体况评分等)和管理设施(卧床表面、养殖密度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饲养模式下,热应激对泌乳奶牛躺卧行为的影响,2016年7月中旬在津冀地区选取自由卧床式牧场(Free Stall)和垫料通栏牧场(Bedding Pack)各一个,连续6d收集每个牧场高产群40头奶牛的躺卧时间、躺卧次数及牛舍温湿度数据,对热应激下不同圈养模式奶牛的躺卧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温湿度指数(THI)升高,两个牧场奶牛的躺卧时间均出现下降,两个牧场日均躺卧时间与THI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垫料通栏牧场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一些;两个牧场的躺卧次数和THI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躺卧行为对奶牛的产奶量、舒适度、福利和健康至关重要,而且奶牛在一天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躺卧,躺卧是奶牛各项活动中所需时间最长、也是最优先性的行为。本研究在浙江某牧场利用躺卧仪每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反映牛只所处状态,研究发现该牧场奶牛平均躺卧时间为11h,躺卧时间长的牛在30min以上躺卧次数占总次数的51%,躺卧时间短的牛在30min以上躺卧次数占总次数的39%,躺卧时间长的牛有效躺卧次数和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4.
1 牛床 奶牛1天当中的休息时间占50%以上,躺卧的奶牛反刍更多,能更好地让腿部、蹄部得到休息,因此要给奶牛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牛床. 牛床一般有散放牛床和散栏牛床(卧床).相对于散栏卧床来说,奶牛更喜欢散放牛床,躺卧时间比散栏牛床增加半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5.
奶牛躺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奶牛每天躺卧时间的下限应该不低于12 h,而理想的躺卧时间是13~14 h,每多1 h的躺卧时间,产奶量可以相应提高1 kg左右。提高奶牛躺卧时间的前提是为奶牛提供合格的卧床。本文从不合格卧床的特征、合格卧床的定义、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合格奶牛卧床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奶牛"躺卧不起综合症"的诊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躺卧不起综合症”,临床应根据奶牛不同发病原因和机理,从本质上寻找治疗方案。笔者从多个奶牛场,调查了76头奶牛“躺卧不起”病例,统计结果表明,奶牛“躺卧不起”最常见的是继发低血钙(生产瘫痪)引起,共38例,其次是继发酮病11例、低血镁症9例、低血钾症7例、低磷酸盐血症5例、产犊瘫痪4例,之外还有因大腿肌肉、关节及组织损伤引起“躺卧不起”2例。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畜牧业的生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管理技术,其中供家畜休息用的栏圈地板结构对家畜机体的影响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不拴系饲养条件下,地板质量直接关系到家畜躺卧休息的时间。Б.Новицкий在1981年引证一些学者对奶牛行为的观察材料,认为奶牛行为与地板结构类型(水泥、沥青、塑料、橡胶、木质和是否铺垫各种褥草的地板)有密切关系。若任其自由选择躺卧的地方,则奶牛不喜欢水泥型等坚硬材料做成而又没有足够褥草的地板。具有压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奶牛饲喂相同日粮对采食行为和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相近的8头健康泌乳牛,其中4头处于泌乳盛期(泌乳盛期组),4头处于泌乳后期(泌乳后期组),2组奶牛饲喂相同日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15 d。结果表明:泌乳盛期组奶牛每天干物质采食量(24.0 kg)高于泌乳后期组(P<0.01),泌乳盛期组奶牛每千克干物质的采食时间、一昼夜总反刍时间、躺卧时间均低于泌乳后期组(P<0.01),;泌乳盛期组奶牛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低于泌乳后期组(P<0.01)。由此可见,泌乳盛期奶牛采食时间极显著高于泌乳后期奶牛,泌乳盛期奶牛躺卧时间极显著少于泌乳后期。  相似文献   

9.
奶牛滑倒后,大多数奶牛试图站立,多因伤势严重不能站立。奶牛全身发抖,精神惊惧,心率加快,腋下及股内侧出汗,采食与反刍停止。奶牛滑倒后发生损伤的组织不同,其临床症状也不同。奶牛临床常见的损伤有骨折,关节脱位,肌肉与筋腱断裂等。1骨折骨折是滑倒奶牛常发生的疾病,腰椎骨折常发生在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接合部。奶牛卧地,不能站立或躺卧,两前肢强直伸展,不时划动前肢,两后肢处于麻痹性无痛状态,针刺两后肢无反射,尾无知觉。  相似文献   

10.
给料时间对奶牛采食和躺卧形为的影响T.J.Devrirs等张婵娟摘译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奶牛挤奶后的活动与不同投料时间是否对日采食量和躺卧形为有影响。48头黑白花牛被分成两组进行2*2交叉重复试验:第一组挤奶同时给料;第二组挤奶后6h给料。两组试验牛在每天5:00和17:00挤奶,并利用电子监测装置和定时摄像设备分别来监测奶牛的采食时间和在饲养室中躺卧与额外运动时间。结果显示:在挤奶后6h给料可使摄采时间增加12.5%,这一变化是给料后第一小时采食可使时间增加82%和  相似文献   

11.
奶牛每天各项活动的时间分配会随着环境、管理和奶牛的状态发生改变。本文探讨了奶牛一天中的2种重要活动——采食和躺卧对奶牛的影响,并讨论了如何优化奶牛的时间分配。  相似文献   

12.
奶牛躺卧不起综合征是奶牛的常见产后疾病之一,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以头胎牛和老年牛多见,高产牛多于低产牛。临床特征是产后长期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13.
跛行是观察奶牛舒适度的一个主要指标,如果奶牛站立时间很长并且把重量放在蹄部的蹄叶组织上,除了营养因素外,牛舍的设计及牛床的舒适度都会影响蹄叶炎,垫料太少或颈栏的位置不正确等都会影响奶牛的躺卧时间。如果奶牛每天躺卧时间不能达到12h,可能导致跛行,发病率升高。因此,卧床必须有足够的长和宽,还需提供厚厚的、干燥的垫料,并且颈栏、胸栏板需有足够的前冲空间,奶牛站立时没有障碍。  相似文献   

14.
<正>1牛床奶牛1天当中的休息时间占50%以上,躺卧的奶牛反刍更多,能更好地让腿部、蹄部得到休息,因此要给奶牛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牛床。牛床一般有散放牛床和散栏牛床(卧床)。相对于散栏卧床来说,奶牛更喜欢散放牛床,躺卧时间比散栏牛床增加半小时以上。这种牛床要求较大的空间,以及相对干燥的气候,适合牛群规模相对较小的牧场。散放牛床要求每头牛的休息空间为14~15平方米。每天通过各种方式使牛床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夏季内蒙古地区牛舍温热因子和奶牛行为的变化规律,为热应激防控提供依据。采用手持式环境检测仪每小时记录舍内外温湿度和风速,并记录舍内外奶牛头数、采食、饮水、站立和躺卧头数以及每头牛的呼吸评分。结果表明:(1)从0:00到24:00,牛舍内外温度和温湿度指数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2)除采食行为外,奶牛在舍内外分布、躺卧、站立和饮水行为均与舍内外温度变化有关;(3)0:00到24:00期间,舍内外奶牛平均呼吸评分基本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9:00~17:00之间,舍外奶牛呼吸评分高于舍内。综上判定,奶牛有20h处于轻度热应激、10h处于中度热应激期、1h处于严重热应激。  相似文献   

16.
正规模化大型养牛场,首先应科学合理的设计牛舍,保证奶牛有充分的躺卧空间,并缩短挤奶时间。同时应设立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和维护奶牛蹄部,是防止蹄病发生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希望引起广大管理者的重视。1科学设计牛舍随着奶牛饲养规模的扩大,在设计牛舍时,往往设计的饲养密度较大,虽然节约了养殖成本,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奶牛的躺卧空间,也就增加了它们感染蹄病的机会。因此  相似文献   

17.
<正>酮病是奶牛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奶牛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发生紊乱所引起的,常发生在奶牛产后3周内。因奶牛的尿、血、乳内均含有大量的酮体,故而称奶牛酮病,主要特征为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症和低血糖症。1发病情况2022年10月,榆树市某奶牛养殖场,一头经产母牛,于产后16 d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喜躺卧,腹围没有增大,触诊剑状软骨或按压背部患畜敏感性并不增强,并且在接近该奶牛有股淡淡的大蒜味,故初步诊断为奶牛酮病,经治疗基本痊愈。现将诊治过程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比较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与栓系式饲养奶牛泌乳、健康性能和舒适度等差异。于2018年1月21—27日在长三角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选择发酵床牛舍与栓系式牛舍的健康的4岁、2胎次、泌乳天数150 d左右荷斯坦奶牛各10头,检测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舒适度。结果表明:发酵床与栓系式饲养奶牛的产奶量、乳品质、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差异;在血液生化指标上,发酵床饲养奶牛胆碱酯酶和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栓系饲养奶牛;在舒适度指标上,发酵床饲养奶牛卧床躺卧率(75.05%)显著高于栓系式饲养奶牛(64.74%),其牛舍相对湿度(70.63%)也显著高于栓系式牛舍(61.58%),但卧床站立率(7.89%)极显著低于栓系式饲养奶牛(35.26%)。综上,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饲养奶牛能在保持泌乳性能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躺卧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浅谈奶牛肢蹄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影响奶牛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1 临床症状 患病蹄部红肿、热痛,站立姿势不正,导致跛行等运动功能障碍.患牛常卧于地面,严重者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采食减少,泌乳量下降.慢性病牛的全身症状轻微,有的仅表现为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病牛不愿站立和运动,常喜躺卧,运动时出现跛行症状.  相似文献   

20.
高产奶牛几乎全年或是整个生产周期都是在畜舍内度过。非放牧条件下(如散栏饲养),多种因素(磨损、创伤、体重和微生物)会影响奶牛的蹄部(站立的时候)和腿部(躺卧的时候)健康。尤其是奶牛在生活环境较差时不愿意走动,以免发生危险。躺卧区域对奶牛来说最为重要,通道地面的质量还是会对奶牛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奶牛要四处走动进行社交活动,还要采食和挤奶。为了给奶牛的休息、站立和行走提供合适的地面,牛舍需要配备柔软的地面,同时要有足够的摩擦力(防止牛蹄过度生长或避免过度损伤),并保证地面的干燥和清洁。管理者应关注牛舍地面的卫生状况和管理水平,注意可能引起奶牛肢蹄损伤的危险区域,尽量减少奶牛行走在坚硬、不卫生及易损伤肢蹄的地面上,要保证每头牛有一个舒适的卧床。应减少奶牛挤奶等候的时间,并保证奶牛24h都能觅食。从长远的投资收益而言,牛舍建造应考虑使用柔软有弹性、质量好的橡胶垫,牛舍地面要有一定倾斜度,保证尿液及时通过管道排出,最好使用橡胶漏缝地板,同时配备刮粪板,最好在采食通道上铺设橡胶垫,并建设坚固的排水管道及排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