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朗族是我国最早种植茶的山地民族之一,布朗语中存在一批口语性较强的茶文化词汇。布朗语茶文化词汇语义区分比较细腻,丰富、准确的茶文化词汇反映了布朗族先民传统茶文化产生及其演变,为后人通过茶文化词汇了解布朗族茶文化演化、思维发展及生计方式变迁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颜真卿的文化品格与茶文化 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小名羡门子,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镇诸满村),唐代杰出的名臣、书法家、文学家.  相似文献   

3.
宋诗与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茶文化 ,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人蔡条《铁围山丛谈》中曾说 :“茶之尚 ,盖自唐人始 ,至本朝为盛 ,而本朝又至佑陵 (即宋徽宗 )时益穷极新出 ,而无以加矣。”主要表现在茶叶采摘制作以及品茶艺术方面 ,在唐代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宋代文化艺术繁荣兴旺 ,关于茶学的著作层出不穷 ,大量的笔记杂著、文集诗词 ,其中茶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今试就顾廷龙主编、清朝吴之振等辑的《宋诗钞》中有关茶文化的内容 ,略加分述 ,以管中窥豹 ,从一个侧面了解宋代茶文化发展的历史风貌与特色。一、茶叶…  相似文献   

4.
5.
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饮茶更成为世界性的风尚.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营养成分,药理功能以及文化内涵,踏遍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6.
石山 《农业考古》2000,(2):57-58
中国茶文化在整体上是一个综合的集成体,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其中典型的体现即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佛教,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早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庐山志》记载,晋时庐山就有“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的风气,其中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以自种之佳茗招待大诗人陶渊明,谈诗论佛。到了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明确的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茶和佛教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与旅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茶文化与旅游华侨大学李祝舜泉州市对外交流服务中心王海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虽然在发现和利用茶上中国是世界之最,但是,茶作为“国饮”,形势并不乐观。外来的洋饮料如咖啡、可乐、雪碧之类充斥市场,声势逼人。中国人年均茶叶消耗量只有150...  相似文献   

8.
国学与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悦 《农业考古》2006,(3):137-144
本文从释名、辨义、观人三个方面,论述了国学与茶文化的关系.国学是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而中国茶文化则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学理应囊括茶文化,茶文化是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学包括考据之学、词章之学、经世之学、义理之学,茶文化也有这些方面的内容,而且两者的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国学大师有许多人钟情于茶,对茶文化有精辟的论述,钱穆强调“饮茶亦成文化中一事,即人类大生命之事“;“中国饮茶史,亦即中国社会史人文史中重要一项目“的观点,特别有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人与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久远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古代先民最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叶这种植物有利于人健康的特性,人们在经历了茶的药用、生煮羹饮、粗放煮饮、细煎慢品的饮茶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之后,直至盛唐时期方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历史表明,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文人雅士,无论是僧侣道士,还是普通百姓,都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饮茶这一生活艺术活动中来。然而,正是由于有了文人雅士的参与,才使得饮茶能够超越生活必须品的范畴而进入一种高尚的文化境界,从而实现了从单纯满足口腹之欲到精神愉悦的飞跃,从此,茶文化这样一枝深深植根于民族心…  相似文献   

10.
陈云琴 《农业考古》2006,(2):192-199,215
写茶树之起源时,读到一则日本民间传说,称茶树乃禅宗创始人达摩之眼皮所变而成。言道,达摩于某次静坐冥想中睡去,醒后悔恨非常,盛怒之下竟将眼皮割下掷地,眼皮落处瞬时长出一株婆娑大树,煮尝其叶,睡意全无,精神倍增,如此这般产生了茶这种“圣树”。传说虽不可信,然而从侧面说明  相似文献   

11.
12.
冯祖祥  周重想 《农业考古》2000,(4):270-271,273
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很久以前(至迟在三千年前),就定居在鄂西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巴人以顽强的毅力,奋斗不息,为中华民族和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鄂西地区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鄂西地区,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茶树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据史志记载,巴东县治南有巴山,产茶。《名胜志》:“巴山,县治所依,一名金字山,一峰分三冈,形如金字,山产茶,色微白,即巴东真香茗也。”《巴东县志》言:“真香茶旧名。”又云:“海内自变乱后,荒为榛莽,间有采而售者,皆大叶粗梗,兼…  相似文献   

13.
何融融 《农业考古》2002,(2):74-75,95
一、中华茶文化释义和研究对象五千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 ,茶树原产地在中国 ,中国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因此 ,中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且对世界文明进步具有特殊的贡献。但是 ,对于茶文化的研究 ,从 2 0世纪 80年代才刚刚兴起。 1990年在杭州成立“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以后 ,海内外各种茶文化学术团体开始广泛交流 ,各式各样的茶艺馆和茶艺表演队争奇斗艳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茶文化热” ,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现象。这是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与信阳茶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饮茶习俗的形成入手探究了中国的茶文化 ,并以信阳地方茶歌为例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结束了二十世纪同时亦打开了新千年的二十一世纪新的篇章。新的世纪正以自然的摄理建立着平衡调和东方的词藻华丽与西方的繁杂的二十世纪。西方的知识,是苏格拉底式“你知道你自己”的自我的整体性智慧精神。靠这种希腊神话中的“为了人间而从神那里取来的,可以加工自然界的实用性技术”精神。西方知识因而一直得到了发展。这种创造加工知识还含有技术知识,最终演变成为相对论及合理广泛领域的知识。西方文明的文化知识激剧的发生了变质,现在已变为动态性知识,从而它为了实现合理主义相对性的更大的目的,因此,对目前的不安及…  相似文献   

16.
凡与茶有缘的人皆知陆羽;研究陆羽学术的人都知道湖州。陆羽在湖州定居36年之久,包括《茶经》在内的十多部著作都完成于湖州,湖州被认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湖州在浙江之北、太湖南岸。丘陵起伏,气候温润,是历代的产茶区和文人聚集地。有关茶文化的记载始于汉:“有王姓者,栖茗岭之阳,课童艺茶”。这茗岭就在现长兴县白岘乡。三国时的“以茶代酒”、西晋的“清茶一杯”典故也发生在湖州(当时称吴兴),并有我国最早的贡茶温山御荈(山谦之《吴兴记》)。南北朝时,齐武  相似文献   

17.
陈元赟与日本茶文化佛山大学戢斗勇荣西禅师(1141-1215年)是南宋时留学中国的日本僧人,他将中国饮茶习俗引入日本,首创日本茶道,被誉为日本的“茶祖”,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在日本茶道史上,有一个明末清初流寓东瀛的中国人叫陈元,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18.
胡长春 《农业考古》2006,(5):210-213,228
道家是以先秦时期老庄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教则是两汉时期神仙方士把老庄思想宗教化、神秘化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文化中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与教义修为,对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道教独特的服食炼养方式,促进了茶的发现、利用和向民间普及的过程。道家思想和道教的教理教义,不仅为中国茶文化注入了生机和灵气,而且是国人饮茶之“道”的最直接的来源。这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中,道家与后来的道教最早与茶文化发生关联,其加于茶文化的影响、作用也最深…  相似文献   

19.
茶业、茶文化与旅游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茶的故乡,具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历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茶树喜温、喜湿、喜漫射光,要求生长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一定的植被和温湿度条件下。高山出名茶,天公造就了茶树生长的地方往往是生态环境十分秀丽的地区,有的就是人们日夜向往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内外兴起一阵“中国茶文化”热,探求我国所特有的茶文化,北京举办了“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杭州建成一座别具特色的“中国茶叶博物馆”、香港设有”茶具博物馆”,召开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中国画艺术和茶文化研讨会。茶文化研究是跨学科的课题,它包括哲学、经济、历史民俗、文学、艺术及美学等领域,有关茶文化的论著相继问世,并出现可喜的成果。唯以茶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有些文论虽亦曾提到,但都一带而过,没有系统加以整理,研究。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