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使澳洲坚果加工工艺更加精细化,对澳洲坚果分品种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选取OC、344、H_2共3个品种,按照当前加工工艺,主要针对初加工过程中的干燥、开口、破壳取仁3个受品种因素影响较大的工艺步骤,研究了不同品种澳洲坚果在相同加工工艺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脱青皮后,不同品种澳洲坚果的烘干时间不同,混合果烘干后水分差异较大,对后续加工工艺有着较大的影响;H_2果壳厚度均匀,在开口过程中黏壳和裂壳较少,适合作为开口产品的原料;果仁含水率对破壳取仁完整率有着重要影响,相同工艺下,经过试验和数据模拟,344果仁水分为2.02%时,整仁率最高为60.13%,最高整仁率大于H_2与OC,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控制果仁水分在2%左右,选取344作为果仁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为使澳洲坚果加工工艺更加精细化,对澳洲坚果分品种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选取OC、344、H2共3个品种,按照当前加工工艺,主要针对初加工过程中的干燥、开口、破壳取仁3个受品种因素影响较大的工艺步骤,研究了不同品种澳洲坚果在相同加工工艺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脱青皮后,不同品种澳洲坚果的烘干时间不同,混合果烘干后水分差异较大,对后续加工工艺有着较大的影响;H2果壳厚度均匀,在开口过程中黏壳和裂壳较少,适合作为开口产品的原料;果仁含水率对破壳取仁完整率有着重要影响,相同工艺下,经过试验和数据模拟,344果仁水分为2.02%时,整仁率最高为60.13%,最高整仁率大于H2与OC,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控制果仁水分在2%左右,选取344作为果仁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世界腰果生产与贸易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inn. )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热带作物,属漆树科(Anacardiaceae)腰果属(Anacardium Linn.)常绿乔木或灌木,又名树花生、鸡腰果、介寿果、槚如树等。腰果的主要产品有腰果仁和腰果壳油,副产品有果壳液、果梨等。果仁营养丰富,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果壳油为上等食用油,油饼是优良饲料;果壳含壳液,可制高级油漆、彩色胶卷有色剂、合成橡胶等,果梨柔软多汁,可作水果食用,也可酿酒,制果汁、果冻、果酱、蜜饯、泡菜等。  相似文献   

4.
腰果是我省有特色的热带坚果,但我省本土的腰果果仁较小,没有粗仁级果仁的腰果品种。目前,“巴西腰果优良品种的引种及初级系比试验”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我省成功地从引种的腰果品种筛选出适宜本土种植的腰果新品种,且果仁大、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热风干燥过程中核桃异质结构的水分传递特性,本研究在43℃热风干燥条件下,对核桃单层干燥过程中果壳、果仁及核桃的干燥特性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果壳、果仁及核桃的干燥特性规律大致相似,干燥过程主要发生在降速干燥阶段,且没有明显恒速干燥阶段,核桃在干燥过程表现出显著的非稳态性与异质性,果壳、果仁及核桃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与干基含水率符合三阶-多项式关系,并同时测得核桃的平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果壳的1.01倍和果仁的1.41倍;模型4适合用于预测果壳、果仁及核桃43℃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明晰核桃干燥过程中的水分传递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巴旦木加工采用简易坚果加工设备,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巴旦木加工生产亟需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针对现有的坚果破壳机破壳效率低、果仁破损率高等问题,结合现有坚果破壳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三级破壳和三级分离的巴旦木破壳机,避免了对果仁的二次损伤,降低了碎仁率,提高了破壳率。本文从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破壳机的创新设计、破壳试验等方面介绍新型巴旦木破壳机的设计与应用,为巴旦木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天然腰果壳油脱羧的精制工艺.[方法]首先确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腰果壳油各组分及含量的方法,之后进一步研究了腰果壳油脱羧的精制工艺.[结果]研究发现,腰果壳油的精制工艺适宜条件为:先以5 ℃/min升温速率加热至80℃,保持20 min,继续以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10℃,保持60 min,再以约1℃/min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165℃,保持20 min.将反应放大到800 g,精制腰果壳油的质量收率可达86.0%,腰果酚总含量可达76.26%.[结论]研究可为腰果壳油的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龙州本地50%(v/v)度米酒为酒基,以澳洲坚果的壳果、果壳及果仁为原辅料,按照广西龙州当地传统露酒方法进行泡制得到3种澳洲坚果露酒,然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3种露酒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表明,采用澳洲坚果壳果的露酒相较于其他两者对原酒的增香提质效果不明显。澳洲坚果果壳和果仁露酒两者进一步比较,果壳露酒效果更佳。考虑到果仁是澳洲坚果的最佳食用部分,果壳是在果仁加工过程中需要去掉的部分,可以采用果壳作为主要的露酒原料,再辅以果仁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这样既可以达到将果壳废物利用,又能增加果仁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松子果壳和果仁中油脂成分,并对二者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果壳油和果仁油过氧化值表现为果壳油(0.26 mmol/kg)>果仁油(0.12 mmol/kg),碘值为果壳油(105.43 g/hg)<果仁油(142.51g/hg),酸值为果壳油(117.62mg/g)>果仁油(1.03mg/g),均存在差异;其中酸值差异最大,果壳油酸值远大于果仁油,且超过了食用油标准GB/T 2716—2005(≤4.0 mg/g);松子果壳和果仁中油脂的组成大体相同,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量分别达到86.4%和89.7%,且亚油酸、油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丰富。因此,如果能够解决酸值等主要理化指标过高的问题,松子壳油也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脂。  相似文献   

10.
探讨榛子果实发育中,矿质元素在果仁和果壳中的分配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果仁发育开始到果实成熟,果实中氮磷钾3种元素在果仁中呈累积趋势;在果仁发育期和充实期,果实中90%的氮、90%的磷以及70%的钾存在于果仁中;果实成熟时,果实中的钙主要累积在果壳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械破壳后油茶果果壳破开不规则而导致果壳和茶籽难以分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锥形针的油茶果裂瓣破壳方法:锥形针插入油茶果壳的顶部,油茶果壳沿生物裂瓣裂开,形成裂口,裂口逐渐增大(裂口长度达到5 mm以上视为破开),随后锥形针上移回位,完成油茶果的破壳。对比分析油茶果破壳穿刺预试验结果,选取锥形针锥角角度(30°、45°、60°)、锥形针插入果壳的深度(5、8、11 mm)和采摘后存放时间(2、5、8 d)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油茶果的破壳力和裂口长度,结果随着锥形针锥角角度和插入深度的增大,油茶果破壳力和裂口长度也随之增大;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破壳力减小,裂口长度增大。以油茶果裂口长度和破壳力为评价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锥形针锥角角度为60°、锥形针插入果壳深度为11 mm、存放时间为8 d时,油茶果裂口长度平均为5.4 mm,破壳力平均为83.8 N。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薄壳高产苦荞品种,探究苦荞果壳率和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变异,筛选低果壳率高产苦荞株系,利用“翅米荞×晋荞麦2号”衍生的重组自交系(CJ-RILs)群体,开展株高、主茎分枝数、千粒重、果仁重、果壳重、果壳率及产量等7个性状变异、相关性、方差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晋荞麦2号”千粒重、果壳重和果壳率均极显著高于“翅米荞”。CJ-RILs群体各调查性状均表现为连续变异,存在明显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其中产量变异系数最大(41.98%),其次是果壳重(33.82%),再者是果壳率(22.95%),株高变异系数最小(11.18%)。产量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壳率、千粒重、果仁重、果壳重4个性状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非米荞型株系果壳率、千粒重、果仁重、果壳重均显著高于米荞型株系;米荞带翅型株系果仁重显著高于米荞无翅型株系。在欧氏距离为16.43~18.84处,185个株系和亲本被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C4类群包含50个米荞型株系,果壳率均值显著低于其他类型,产量也较高,可作为高产且低果壳率苦荞品种选育的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13.
5个腰果高产无性系农艺经济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06年,连续3a观察记录FL30、GA63、CP63-36、HL2-13、HL2-21无性系腰果的农艺经济性状。结果表明:FL30品系的坚果产量高,坚果出仁率高,果仁质量等级高,果梨与坚果均较大,重量比小,在果仁和果梨的加工及综合利用上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状和商品价值,其农艺经济性状较优,可作为主要优良品系在我国腰果植区推广种植;其他品系均具有高产性状,在生产上可针对不同品系的早花早熟、迟花晚熟、果仁质量等级和果梨用途等性状,在我国腰果植区进行适宜的品系配置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连续2年在海南省乐东县冲坡镇测定46份国外腰果种质植株的坚果产量、坚果重量、坚果大小、坚果出仁率、果仁重量、果仁大小、果仁质量等级等,并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30份种质的经济性状较优异,可进一步开展种质比较试验,筛选出高产、稳产、优质的腰果新品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板栗炒制前后果壳和果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由生栗壳,生栗果仁,熟栗壳,熟栗果仁中分别鉴定出20、11、19、11种挥发性成分。生栗果仁中,香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是2-甲氧基-4-乙烯苯酚 (12.51%)、亚油酸乙酯 (8.15%)、1,2-二甲氧基-4-(1-丙烯基)-苯 (7.42%)、7-十六碳烯醛 (5.18%)、2-十七碳烯醛 (3.42%);熟栗果仁中,香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是n-十六酸 (18.68%)、十八醛 (7.06%)、甘油棕榈酸酯 (4.27%)、1-二十醇 (3.70%)、油酸 (2.00%)。研究结果表明,炒制加工过程对板栗果仁的口味影响显著,且果仁中的挥发性成分在炒制过程中进入到果壳,但果壳中的挥发性成分对果仁的口味基本上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与2013年同期相比,4月,印度腰果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下降。出口下降是由于单位价值提高18%,贸易商称,该现象已导致腰果仁与其他腰果树相比失去了竞争力。4月进口带壳生腰果的价格急剧上升,而无论如何,带壳生腰果的价格上涨并不影响腰果仁的价格。4月印度果仁出口量为7 318 t,出口额达3 182.2亿卢比(5 400万美元),出口价格为434.86卢比/kg(7.39美元)。2013年4月出口量为9 995 t,  相似文献   

17.
随着腰果在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肯尼亚国内厂家与前出口商对国内的生腰果进行了炖制。出口商表示,由于2009年政府禁止生果仁出口而导致本国的农民失去获取国际市场价格的机会,而邻国坦桑尼亚则获得此机遇。肯尼亚腰果加工与出口协会的主席Samuel Varghese先生表示,他们准备在本国内设立加工厂,并立即解决办厂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越南腰果协会(Vinacas)预测,该国的腰果出口额将翻一番,2014年将达到22亿美元。出口产品中预计有27万t的腰果(总额达18亿美元),此外还有腰果壳油和其他产品。去年,腰果出口量达1.8亿美元。根据工业和贸易部的数据,越南前6个月出  相似文献   

19.
印度腰果研究中心工作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种质改良 1.1 种质收集、保存、评价与描述 2004~2005年.印度腰果中心研究中心通过在非传统腰果产区的种质调查研究.在Belgaum地区获得1个中等果型、高产、收获期长(4—5个月)的品种;在Khanapur taluk区获得4个大果仁(单果仁重10~13克)、高产品种;在干旱的Bidar区获得1个中等果型、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平欧杂种榛果实发育动态,为大果榛子在新疆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平欧杂种榛达维、玉坠、平欧110号、平欧15号、辽榛3号5个品种为材料,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三径、单果质量(鲜果重和单果重)、果仁三径、果仁质量、果壳厚度、果腔系数进行测定,评价不同品种果实的发育特点及品质差异。【结果】榛子单果三径、干果质量和果仁三径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8月19日果实成熟,果实鲜重6月10日前增长缓慢,6月10日~7月10日快速增长,之后变慢。达维和平欧110号的单果大,与其他品种有明显差异。平欧110号的果腔系数为0.70,果壳厚为1.71,达维和玉坠果腔系数分别为0.78和0.81,果壳厚分为1.62和1.48,果仁饱满,壳薄。【结论】果实的三径和干果质量呈单“S”形生长曲线,鲜果质量则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5个品种以 平欧110号单果最大,达维其次,达维果仁较饱满,果壳较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