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探究油菜幼苗对Al~(3+)的耐受性及生理响应机制,设置7个Al~(3+)浓度试液,用水培法处理生长2周的油菜幼苗,胁迫1周后测定油菜的株高、根长的变化量,根系活力,根系氧化力,以及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游离脯氨酸、H_2O_2含量共10项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Al~(3+)浓度为0μmol/L)各项生理指标表现最好,随着Al~(3+)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表现越来越差;Al~(3+)胁迫对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和根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根系活力、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氧化力。说明铝胁迫首先降低了油菜幼苗的光能利用率,抑制根系生长,同时根系活力及氧化力下降,从而影响植株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张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3-10364,10379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作物耐旱机制与油菜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油菜幼苗,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对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结论]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油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复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探究复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营养沙土培养油菜两周后,移至水培。以Na Cl、Ca Cl2、Mg SO4、Na2SO4、Na HCO3作为复盐成分,人工设定11种不同浓度复盐进行胁迫处理,检测油菜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氢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根长、株高7项指标,分析复盐胁迫对油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复盐胁迫对油菜的根长、株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复盐含量高于0.9%会抑制根长株高生长;盐分胁迫抑制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积累,盐分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低浓度的复盐分胁迫可以促进植株脯氨酸的积累,浓度高于1.5%后,促进作用减小,高浓度则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复盐胁迫对根系活力的影响不大,浓度大于0.9%后会抑制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4.
摘要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6-糠氨基嘌呤(6-KT) (100、200、400和800 μmol/L)对铝胁迫大麦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铝胁迫相比,喷施100~400 μmol/L 6-KT可改善大麦幼苗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脯氨酸含量,降低叶片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喷施200和400 μmol/L 6-KT亦可降低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当喷施200 μmol/L6-KT时各指标的增幅最大,与对照组值最接近,但当喷施浓度为800 μmol/L时植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下降,而MDA、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上升.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6-KT可有效缓解大麦由于铝毒害引发的生长抑制和氧化胁迫,但浓度过高则产生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下AM真菌对牡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高温下,接种真菌的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a+b)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随温度的升高,接种AM真菌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低于对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对照,说明AM真菌提高了牡丹抗热性.  相似文献   

6.
以耐铝型(FJ5)和铝敏感型(GD20)马尾松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添加草酸对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讨控制草酸缓解马尾松根系铝毒害的主导生理因子,旨在为土壤酸化地区调控马尾松铝毒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活力等均有所降低,根系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P<0.05)升高,膜质过氧化程度加剧,且GD20比FJ5的变化更强烈,说明活性铝可对马尾松幼苗产生一定的毒害,且对铝敏感型的毒害作用更大。外源添加草酸后,马尾松根系活力升高,根系中丙二醛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当草酸浓度≤0.2 mmol·L-1时,根系铝和根尖铝的含量减低,且GD20的变化幅度大于FJ5,说明外源草酸能有效缓解马尾松幼苗受到的铝毒害作用,且对铝敏感型的缓解效果好于耐铝型。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草酸对马尾松根系生理指标的作用效果不同,以外源添加草酸浓度为0.2 mmol·L-1时缓解铝毒害效果最好。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能是控制草酸缓解马尾松铝毒害的主导生理因子。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以一年生闽楠幼苗(Phoebe bournei)为材料,探讨闽楠幼苗在硝普钠—氯化铝互作处理下的生理响应,同时测定叶片中光合色素、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2 mmol/L的酸铝(AlCl3)和0.1 mmol/L的硝普钠(SNP)处理组中,闽楠幼苗生长状态最好,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含量最高,而丙二醛、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最低;在0.8 mmol/L铝、0 mmol/L SNP处理中,幼苗生长状态最差,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的含量最低,而丙二醛、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最高。施加硝普钠处理的闽楠幼苗中SOD、POD、CAT等活性明显低于未施加硝普钠的处理组;且在0.8mmol/L铝浓度、0.0 mmol/L SNP处理下,闽楠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等活性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与丙二醛、CAT、SOD、POD、游离脯氨酸之间呈负相关(P <0.05);研究结果得出,低铝(0.2~0.4 mmol/L...  相似文献   

8.
张弢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142-143
以辣椒幼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0、150、200、250、300 mmol/L)的NaCl溶液中胁迫处理,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处理下辣椒幼苗叶片内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辣椒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然后下降,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锰胁迫对麻风树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锰胁迫浓度的升高,麻风树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下降,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不断升高,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麻风树对重金属锰污染具有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新单29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新单29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绿素a/b、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及根叶丙二醛含量.试验结果说明,水分胁迫降低了新单29幼苗的光合能力,对其造成了氧化胁迫.新单29幼苗则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根系活力,提高其自身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培法对镉(Cd)胁迫下黄菖蒲幼苗叶片细胞膜损伤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0 mg/L相对低浓度Cd处理下,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a/b比值则持续升高;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持平或略高于对照。在120 mg/L相对高浓度Cd处理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与对照比,于处理后7 d出现大幅度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于7 d达到最高值后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下哈茨木霉对烟草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蘸根法进行哈茨木霉处理,用不同浓度(10%、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轻度、中度)的干旱胁迫,用沙培法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哈茨木霉对烟草幼苗表型、叶片相对含水率、根系发育、光合色素含量、膜脂过氧化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清水处理条件下,哈茨木霉蘸根处理相比于清水条件更能够促进烟株生长,提高叶片相对含水率,促进根系发育,如总根长、投影面积、根表面积、分枝数、连接数等指标,增加烟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降低烟叶中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增加烟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烟叶中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清水对照相比,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烟株变黄萎蔫,相对叶片含水率降低,总根长、投影面积、根表面积、连接数受到抑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减少,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在轻度和中度干旱的条...  相似文献   

13.
周存宇  杨朝东  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66-16667,16670
[目的]对引种的竹柏幼苗进行冬季低温胁迫研究。[方法]通过测定竹柏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竹柏幼苗在自然条件下(18~25℃)的和人控低温(5~6℃)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5 d的变化规律。[结果]竹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较对照有所上升;叶绿素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竹柏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受低温伤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大豆幼苗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盆栽条件下对大豆幼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在逆境条件下,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MDA含量逐渐增高,SOD活性表现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竹柏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竹柏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竹柏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竹柏幼苗在自然条件下和人控低温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5d的变化规律。[结果]竹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较对照有所上升;叶绿素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竹柏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了积极的响应,所受的低温伤害有所降低。[结论]该研究为竹柏在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冬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下澳洲坚果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澳洲坚果A4品种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 d,澳洲坚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3 d),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脯氨酸(Pro)含量则是处理2 d继续升高,处理3 d后下降;胁迫解除后,各生理指标趋向于处理前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钙对铝胁迫下油茶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钙缓解油茶铝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铝胁迫(4 mmol/L)下施加不同浓度钙(0、0.5、1.5、3和5 mmol/L)对油茶幼苗生长、叶片光合作用、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铝胁迫显著抑制了油茶幼苗的生长,施入3 mmol/L钙明显缓解了铝对油茶生长的抑制,植株干质量提高40.58%。对于光合参数而言,铝胁迫降低了油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分别比对照(CK)降低32.28%、51.02%和53.91%,胞间CO2浓度(Ci)提高20%;添加适量钙(1.5~3 mmol/L)能够显著提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Pn、Gs和Tr,降低Ci。与铝胁迫相比,钙的施入可以有效减少根系游离脯氨酸积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铝胁迫下,油茶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根系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对羟基苯甲酸(p-HA)、阿魏酸(FA)对柳杉幼苗的化感作用,采用基质栽培试验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对柳杉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p-HA处理下柳杉幼苗植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根冠比均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且均较对照小,FA 50 mg/L处理下,柳杉幼苗植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最大,分别为2.15、0.84、3.00 g/株;(2)随着p-HA、FA浓度的升高,柳杉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少,均较对照组低;FA 150 mg/L处理下叶绿素a/b值最高,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可得出以下结论:(1)pHA不利于柳杉幼苗生物量的积累,且浓度越高生物量积累越少,FA在50 mg/L下对柳杉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地径增粗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利于苗高生长。(2)p-HA、FA对柳杉幼苗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对生物量及苗高、地径及叶绿素等均产生了影响,而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均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在FA150 mg/L处理下柳杉幼苗受害最严重,p-HA对柳杉幼苗的毒害作用较FA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土沉香幼苗对硝普钠(SNP)—酸铝(AlCl3)互作的生理响应,为探讨土沉香的耐AlCl3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不同浓度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并进行SNP-AlCl3互作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幼苗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模糊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大值,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小值;丙二醛(MDA)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最低,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最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反.添加SNP后,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均明显高于未添加SNP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低浓度(0.2 mmol/L)AlCl3胁迫可促进土沉香幼苗生长,外源添加SNP对高浓度(0.8 mmol/L)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产生的毒害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可在土沉香幼苗培育及抗性研究等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外源SA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幼苗渗透性物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五月慢小油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SA在盐胁迫下对小油菜幼苗叶绿素、地上部脯氨酸、地上部可溶性糖和地上部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0~0.50mmol·L-1的SA使小油菜幼苗叶绿素和地上部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00~8.00mmol·L-1的SA,使其相应指标降低;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增加,地上部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0~1.00mmol·L-1的SA使小油菜幼苗地上部MDA含量下降,2.00~8.00mmol·L-1的SA使MDA增加;盐胁迫下,MDA含量增加。0.25~1.00mmol·L-1的SA有利于改善盐胁迫下小油菜幼苗地上部各项研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