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报道一种测定谷物蛋白质含量的“直接蒸馏法”(Direct Distillation Method),因为直接蒸馏省去了酸消化一步,因而它比完整的凯氏法要快速得多。将一个样品的测定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10分钟,且节约了药品并避免了有害气体的污染。本方法用量少,小样本也可测定,测定结果与凯氏法相比较,令人满意。本法很适于品质育种中大批材料的筛选。  相似文献   

2.
国家标准中规定,粮食及油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凯氏微量法。凯氏微量法在试样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SO2。本实验用科学方法解决了SO2的吸收问题,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克服了以往在通风橱中消化试样的诸多缺点。  相似文献   

3.
自1833年凱耶达尔发表定氮的经典方法以来,这种用硫酸和一种催化剂进行消化随之蒸馏氨态氮的方法已成为测定谷物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最可靠的方法。据Whitcomb和Bill报导一家面粉厂于1900年首次采用了凱氏法。但此法有若干缺点,不便于应用:费钱、费事、费时。人们曾发展了另外几种测定谷物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一些蛋白质与试剂产生呈色复合物的反应。它们是:与肽键的反应(双缩脲法):与游离α-氨基的反应(Van Slyke  相似文献   

4.
从霉菌、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方面研究开心果、巴旦木、碧根果、生纸皮核桃、夏威夷果等5种坚果,哪种坚果更容易滋生微生物,并阐述一定的食品安全问题。此外,通过自动凯氏定氮仪法测出开心果、巴旦木、碧根果、生纸皮核桃、夏威夷果等5种坚果的蛋白质含量,对这5种坚果的蛋白质含量进行定性比较,并从蛋白质这一方面表明坚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两种仪器测定国产大豆粗蛋白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与凯氏定氮仪分别对20份国产大豆样品中的粗蛋白含量进行比较,再用两种方法多次重复测定同一份大豆样品粗蛋白含量,计算各自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结果发现,在所测定样品的含量范围内,相同样品用两种分析方法偏差均小于1 g/100 g,相对相差均小于2%,结果基本吻合。从精密度上对比,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法稳定性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快速,近红外分析仪测定优于凯氏定氮测定法。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约1/2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而亚、非、拉美以稻米为主食国家的蛋白质营养约40%来源于稻米.稻米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其蛋白质含量.稻米蛋白质是营养最好的谷物蛋白质之一,易于消化和吸收.稻米蛋白质虽好,但含量不高.一般来说,精米含蛋白质约为7%,糙米约为8%.如何进一步提高稻米蛋白质的含量,是当前水稻品质育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染料结合(DBL)法测定食物中的赖氨酸含量在七十年代中期国外已有报导。近年来国内用该法在国产蛋白质分析仪上对测定谷物中赖氨酸含量的条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全国谷物赖氨酸测定方法标准化研究协作组》对水稻、麦类、玉米、高梁等四十多个样品以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值(简称仪器值)作参照标准,进行了反复实验,认为DBL法简易、快速、经济、安全,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于谷物赖氨酸品质育种工作中大批材料的筛选,也可应用于谷物贮藏和加工等的质量控制测定。但在测定条件中,发现温度是DBL法测定稻米赖氨酸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实验证明,在室温范围内以18—34℃为最佳测定温度,低于18℃测定结果明显比仪器值偏低,而对于麦类等其他谷物低温的影响则不大。  相似文献   

8.
大豆营养丰富,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丰富,占全豆的40%.大豆与其他的谷物相比,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除了蛋氨酸略显不足外,其他氨基酸均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赖氨酸含量尤其丰富,而赖氨酸又是其他蛋白质食品所缺乏的,它可以和动物蛋白质相媲美,因而称之为优质的蛋白源.同时豆奶中含钾、铁较多,为碱性食品,可以缓冲因食用肉类、鱼类、家禽和谷物等酸性食品引起的不良作用,使人体血液维持正常的弱碱性(pH值为7.2~7.4)状态.  相似文献   

9.
近代营养科学的发展,已知谷物、饲料中蛋白质的品质取决于氨基酸组成比例和必须氨基酸含量。而必须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在谷物及饲料中均比较缺乏,因此,在食品强化、谷物品质育种、谷物和饲料的品质鉴定和饲料的合理搭配等工作中,都迫切需要一种准确而又快速测定赖氨酸的分析方法。关由赖氨酸的测定,文献上曾报导过多种方法。作者曾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DBL 法(Dye Binding Lysin)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测定赖氨酸的新方法。本法快速、简便、经济且准确性也令人满意。比其它方法(二硝基氟苯法,三硝基苯磺酸法,2—氯3,5—二硝基吡啶法,氨基酸分析仪法等)显得优越,特别是适合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Udy(1956)首先提出将染料结合法即 DBC 法(Dye Binding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用直接蒸馏法测定水稻及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及回归方程。直接蒸馏法不用酸消化处理样品,比完整的K氏法速度快。一个样品的测定时间可缩短到4分钟,并节约了药品和避免了有害气体的污染。用样量少,测定结果与K氏法相符。  相似文献   

11.
基于 SPA-RBF神经网络的小麦蛋白质含量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半微量凯氏法测量小麦蛋白质含量繁琐费时,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SPA-RBF神经网络对小麦蛋白质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采用SPXY算法划分校正集和预测集样本,运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对一阶微分和SNV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提取敏感波点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小麦蛋白质含量的SPA-RBF神经网络校正模型.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和预测相关系数可达到0.26576和0.975,预测效果较好,基本上可以完成粮食储备和食品加工行业对小麦及其制品品质的划分以及育种上的前期世代筛选.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SPA-RBF神经网络可实现对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小麦无损、实时、大量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燕麦的蛋白质含量为15%,个别品种高达21%-23%,所含的几种主要矿物质元素显著高于其他谷物,膳食纤维含量较小麦高2.5倍;氨基酸含量较其他谷物丰富,均衡,特别是有增智与健骨功能的赖氨酸含量是大米和小麦粉的2倍以上,具有防治贫血和脱发功能的色氨酸含量也高于大米和小麦等。  相似文献   

13.
对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典的微量凯氏定氮法为基础,对消化装置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改进,使消化时间大大缩短;并针对混合指示剂必须现用现配且滴定终点不易判断的不足,选用酸度计代替混合指示剂判断滴定的终点,使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提高。实验表明,改良后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污染减少,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4.
谷物的蛋白质品质育种工作已成为近代育种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蛋白质的数量、品质的有效分析方法、以及筛选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取得很大进展。多年来实践证明,采用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快速、简单、适用于分析大批样品的筛选技术,是保证谷物品质育种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综述应用化学及生物化学方法,分析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品质的方法及技术。重点讨论适于谷物蛋白质品质育种中,普遍采用的有效筛选大量样品的简易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微波消解-凯式定氮法测定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样品,优化微波消解条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5%,回收率在99.2%~102.2%之间。分析结构与国标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该法具有消化时间短、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为快速测定大豆蛋白含量以及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小麦蛋白质双缩脲法测定中,碱性溶液(即双缩脲试剂)可抽提出的淀粉,有色物质和脂肪,已证实它们都干扰双缩脲法.其影响程度经比较估价指出:小麦中的主要组成成份——淀粉——对双缩脲法有极显著的影响.若有淀粉存在,觊氏法测出的蛋白含量与双缩脲光密度间的相关性就很差.已证实,有许多有机溶剂能有效地降低双缩脲反应溶液中小麦淀粉的溶解.在双缩脲试剂处理以前,用这些有机溶剂预处理小麦样品,则淀粉所起的影响将完全消除.双缩脲的光密度与凯氏法测出的蛋白质含量就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反刍动物常用饲料的小肠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消化规律,探索评价饲料小肠可吸收蛋白的简易操作方法。使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体系的蛋白评价方法对11种反刍动物常用饲料蛋白组分进行分类,采用移动尼龙袋法测定饲料瘤胃非降解蛋白在小肠中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饲料原料在瘤胃发酵16 h后,干物质的瘤胃降解率主要与饲料中NDF含量和PB3含量有关,粗蛋白的瘤胃降解率主要受NDF含量和结合蛋白质PC含量影响。小肠可吸收干物质的含量主要受饲料中PA含量影响;小肠可吸收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原料中NDF含量的增多而增加,与PA含量呈较高的负相关。由此可见,不同饲料瘤胃降解和消化特性不同,饲料蛋白组分对瘤胃降解与小肠消化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凤梅 《小麦研究》2002,23(2):12-13
克丰9车对2000年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专用品种,经农业部谷物及质量监督测试中心1998-2001年多次分析结果平均为:蛋白质含量11.6%,湿面筋含量18.85%,沉降值为22.3ml,面团形成时间1.0Min,稳定时间0.95Min,符合优质专用饼干麦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是衡量食品品质、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是常规理化检测中必须测定的指标.凯氏定氮法是粗蛋白测定的经典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度和精密高度等优点,迄今为止一直作为国内外的标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仪器的迅速发展,诸多研究认为采用自动凯氏定氮仪可以代替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碱解氮,对此笔者有一些疑问。为了解开这些疑惑,也为了进一步研究自动凯氏定氮仪用于测定土壤碱解氮的可行性,笔者进行了验证实验。用自动凯氏定氮仪和传统方法测定自制土壤样品碱解氮含量,并分析2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以及硝态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无论加与不加还原剂,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75%以上的土壤样品测定值具有显著差异性;与碱解扩散法相比,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得的结果与硝态氮含量相关程度更高。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的“土壤碱解氮”不能等同于碱解扩散法测定的“土壤碱解氮”,但其测定结果仍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测定指标,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