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牛肝菌多糖脱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粉末状活性炭作为脱色剂,研究了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脱色温度、多糖溶液pH对美味牛肝菌胞外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得到了最佳的脱色工艺:30℃,多糖溶液pH值3.5,活性炭用量1.5%,脱色时间2h。  相似文献   

2.
以薇菜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薇菜中提取多糖,在微波辅助提取薇菜多糖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微波提取薇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了脱色工艺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薇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薇菜与水的质量比为1∶32,在微波强度为539W的条件下提取35s;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浓度是25%、脱色时间为2h、脱色温度为40℃、加入量为50%;最后经醇沉、离心分离、脱蛋白、透析、洗涤、冷冻干燥得纯薇菜多糖。  相似文献   

3.
旨在通过活性炭对半乳甘露低聚糖溶液进行脱色精制,从而提高半乳甘露低聚糖的纯度.首先,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获得最佳的脱色条件,最后对脱色后的产物进行红外分析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研究发现:相比于粉末活性炭和柱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的选择性脱色精制效果最佳,因此选择颗粒活性炭进行下一步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首先...  相似文献   

4.
首次将活性炭与凹凸棒土的混合脱色剂应用于银杏叶聚戊烯醇的脱色纯化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脱色条件:10 g聚戊烯醇粗品,溶于100 mL石油醚,采用活性炭与凹凸棒土作为混合脱色剂,脱色剂用量12 g,活性炭与凹凸棒土质量比为1∶5,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20 min。经过脱色,纯度由38.58%提高到49.6%,聚戊烯醇基本无损失。  相似文献   

5.
采用颗粒状活性炭对两种木糖醇发酵液进行脱色,就活性炭用量、起始pH值、脱色时间、搅拌速度和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来自半纤维素水解液的木糖醇发酵液H(FBH)以及来自纯木糖合成培养基的木糖醇发酵液X(FBX)的最佳脱色条件为:在50℃、起始pH值6.0、搅拌速度125r/min的条件下脱色20min,两种发酵液的活性炭用量分别为250和150g/L。如果先将FBH的pH值调节至3.0,抽滤除去因调节pH值而产生的色素沉淀后,回调pH值至6.0.再进行活性炭脱色,则可以节约活性炭用量约50g/L,同时提高木糖醇回收率约6%。该结果将有助于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油茶Camellia olelfera籽油为研究对象,活性炭为脱色原料,采用水浴恒温混合振荡法对油茶籽油色泽进行脱除,并探讨了脱色温度、时间及活性炭和油茶籽油配比对油茶籽油脱色程度和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时间是影响油茶籽油脱色程度、酸价和过氧化值的主要因素,最佳脱色时间为20 min;脱色温度是影响油茶籽油脱色、降低酸价和过氧化值效率的主要因素,最佳脱色温度为60℃;活性炭与植物油的配比是影响脱色极限、降低酸价和过氧化值极限的关键因素,最佳配比是20g·kg-1。活性炭脱色工艺对油茶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有显著影响,随着油茶籽油色泽的降低,其酸价和过氧化值总体亦呈下降趋势,油茶籽油加工可通过调整脱色参数最大化地降低其酸价和过氧化值。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处理竹节废料制备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研究了以竹节及其炭化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和水蒸气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活化剂浓度及水蒸气流量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竹节废料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水蒸气法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活化时间7min、水蒸气流量3.1mL/min。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1012.2mg/g、亚甲基蓝脱色率165mL/g、得率52.3%。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l/45左右,得率为传统方法的2倍左右。氯化锌法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350w、活化时间5min、氯化锌质量分数4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l088.4mg/g、亚甲基蓝脱色率220mL/g、得率39.2%。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l/36,产品活性炭亚甲基蓝脱色率为国家一级标准的1.83倍(GB/T 12496.10-1999)。  相似文献   

8.
磷酸活化法制备棉秆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研究活化工艺条件对棉秆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磷酸活化棉秆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磷酸活化棉秆原料能制备出糖液脱色用活性炭的优级品,其碘吸附值、亚甲基蓝以及焦糖脱色力分别达N920mg/g、200mL/g和130%。其最佳活化工艺务件为:磷酸浓度50%,浸渍比2.5:1,浸溃时间60min,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60min。其中浸渍比对棉秆活性炭的脱色能力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对香菇柄中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微波辅助萃取其多糖的研究,得到了微波辅助萃取香菇茵柄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m(水)/m(香菇菌柄粉)=8,微波功率500W,萃取2次,每次萃取40s。萃取液经真空浓缩,活性炭脱色,加入乙醇使多糖沉淀,过滤,沉淀用乙醇洗涤至颜色为灰白色,真空干燥后即为香菇多糖,产率为13.2%,多糖质量分数为90.4%。与直接加热萃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能大大缩短萃取时间,降低萃取剂用量,并能提高香菇多糖产率。  相似文献   

10.
木糖渣制取粉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木糖渣用磷酸法生产粉状活性炭的可能性,探索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粉状脱色用活性炭,产品吸附指标符合LY216—79标准,这一研究对木糖渣的综合利用和开拓活性炭的原料来源开辟了一条较为现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对柠檬酸及其盐溶液中色素的吸附机理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柠檬酸厂现用的粉状活性炭和林化所科技开发总公司开发的专用活性炭进行了研究 ,对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溶液进行了用炭量和脱色力关系的对比实验 ,脱色力表示为 (1-a/A)× 10 0 % ,其a为滤液消光值 ,A为柠檬酸或柠檬酸钠溶液消光值。实验结果表明专用活性炭脱色力高于现用的粉状活性炭 ,同时又测定了这几种活性炭孔径 孔容分布曲线 ,证实了由于专用活性炭吸附有机色素等大分子的有效孔容积大于现用的粉状活性炭 ,是决定专用活性炭脱色效果好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法提取芫根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4,微波处理时间10min,微波功率450W,浸泡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芫根多糖的提取率为9.13%。试验结果显示微波法与热水浸提法比较,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微波法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法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5,溶剂pH值8.0,微波功率300W,微波处理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桑叶总多糖的提取率为4.26%,较热水浸提法提高了18.99%。试验结果显示微波法与传统提取方法比较,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节省能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脱脂红松仁中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强  张莹 《林业研究》2007,18(2):133-135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脱脂红松仁中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及醇沉浓度4个因素对红松仁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70℃,液料比为20:1,提取时间为40 min,醇沉浓度为80%,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3.65%,平均含量为45.38%.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效率和含量均优于传统热水浸提法,且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及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黄夏 《辽宁林业科技》2019,(3):10-13,72
多糖是醋栗果实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成分。以醋栗果实为原料,以醋栗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醋栗多糖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4种影响因素中,提取温度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醋栗多糖得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提取时间44min,超声功率100W,提取温度57℃,水料比为29∶1,在该条件下醋栗多糖得率为15.79%。该结果为醋栗果实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及功能性成分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湘玉竹品种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屎尾参、竹节尾、同尾和野生玉竹4个不同的湘玉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研究其生长习性、产量、出干率与水溶性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猪屎尾参植株出苗早、整齐度高、长势强、抗热性强,其根茎分生能力强、产量高、水溶性多糖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栽培品种,是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野生玉竹虽然根茎小、产量低,但出干率高、水溶性多糖含量高、抗病性强,可以作为玉竹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7.
云南铁杉干燥过程中变色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铁杉在干燥过程中的变色问题是困扰许多木业企业的一个技术难题。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 ,从其木材组分入手 ,分析了在干燥过程中云南铁杉变色的原因 ,制定了减轻变色程度的干燥工艺措施 ,使铁杉干燥过程中的变色率降至 10 %以内 ,其质量达到国标规定相应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化学试剂与木材中木质素、抽提物等成分发生反应,可以改变木材的颜色,从而达到对木材表面修饰的目的。以氯化亚铁(FeCl2)为变色剂,通过浸渍的方式获得了变色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单板。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亚铁离子的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以及干燥温度对麻栎单板变色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处理工艺;利用色差仪对麻栎表面的色度系数进行了测试,并通过紫外漫反射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麻栎变色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经氯化亚铁溶液处理后,麻栎单板表面变为蓝黑色,颜色均匀,纹理清晰;影响麻栎单板变色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氯化亚铁质量分数>干燥温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氯化亚铁对麻栎进行化学变色处理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氯化亚铁质量分数为1.0%、处理时间为10 min、处理温度为80℃、干燥温度为40℃。碱抽提可以去除麻栎单板表面大部分可以与铁离子发生变色反应的木质素或酚类物质,碱抽提后的麻栎不再发生明显的变色反应;麻栎与铁离子的变色反应,主要发生在木材的酚羟基和芳香环取代基上,木材中的酚类物质与铁离子络合反应是其变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碱性溶液提取荞麦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碱溶液(0.3mol/LNaOH)提取养麦水溶性多糖,分别用料液比(1:30,1:40,1:50)和提取时间(1h,2h,3h),提取温度(70℃,80℃,90℃)3因素3水平正交法提取多糖,并研究了这3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多糖提取影响较显著(P〈0.1),料液比和时间影响不显著。在本实验条件下,荞麦多糖的得率迭25.16%。同时用Sevag方法除蛋白,石油醚回流脱脂,淀粉酶,纤维素酶除去淀粉和纤维素,双氧水脱去色素对多糖进行了纯化。  相似文献   

20.
The participation of active defense responses in the limitation of fungal spread in the sapwood of living sugi tree was determined. Isolates ofGuignardia cryptomeriae were inoculated to living trees, fresh logs, frozen and thawed logs and autoclaved logs, and the spread of wood discoloration and fungal hyphae was assessed. In autoclaved logs and freeze-treated logs, wood discoloration and reaction zone formation were not observed, and fungal hyphae of both of virulent and avirulent isolates grew rapidly in the wood. In fresh logs, wood discolo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pale reaction zone and transition zone were observed. Virulent isolates spread rapidly, but the spread of avirulent isolates was inhibited. In living trees, wood discoloration was observed and reaction zones were formed at lesion margi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nstitutive defense mechanisms had no effect on the spread of both of virulent and avirulent isolates, and that active defense responses were important in the limitation of spread of fungal hyphae, hence in the limitation of wood discoloration. Further, it appeared that avirulent, but not virulent, races ofG. cryptomeriae were easily inhibited even by weak host responses. This study was presented at 105th and 10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ese Forestry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