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海门山羊是一个优良的皮毛肉兼用型的地方品种,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平原,以盛产笔料毛和板皮而著称.但个体较小,生长较慢,且羊肉膻味重,尤其公羊肉,欠受消费者欢迎。养羊去势育肥,这是提高山羊生长速度,改善肉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影响程度如何,却报导甚少。为了研究阉割对山羊生长发育等影响,我们对阉割山羊的有关情况作了专题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根据调查提纲,随机向饲养户详细了解不同月份、不同月龄、不同性别羊阉割时体重,阉后再经饲养4和6个月出售体重;并分6月龄、12月龄、18月龄3个阶段的公、母阉羊出售体重与相同数量的同龄未阉公、母羊体重进行比较。同时向宰羊单位或个体户调查收购和宰杀阉与未阉公、母羊的出肉率等情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波尔山羊F3代、乐隆F1代山羊及隆林山羊在初生、一月龄、二月龄及三月龄的增重效果并分析了初生重对不同阶段体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广西隆林山羊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隆林山羊的生产效益,本研究以努比亚山羊、隆林山羊及努隆杂交F1代(努比亚山羊♂×隆林山羊♀)为研究对象,所有山羊都在相同水平下进行饲养管理,选取3个群体共205只山羊,分别对1、3、6月龄山羊的生产性能及体尺指标进行测定,选取6只6月龄的父母代及杂交F1代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努隆杂交F1代经产母羊的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与父母代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重、不同月龄体尺指标与父母代差异极显著(P0.01),努隆杂交F1代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较隆林山羊都有显著提高(P0.05),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游离脂肪酸与父母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努比亚山羊在改善隆林山羊体型、生长速度和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广西隆林山羊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隆林山羊的生产效益,本研究以努比亚山羊、隆林山羊及努隆杂交F1代(努比亚山羊♂×隆林山羊♀)为研究对象,所有山羊都在相同水平下进行饲养管理,选取3个群体共205只山羊,分别对1、3、6月龄山羊的生产性能及体尺指标进行测定,选取6只6月龄的父母代及杂交F1代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努隆杂交F1代经产母羊的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与父母代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重、不同月龄体尺指标与父母代差异极显著(P<0.01),努隆杂交F1代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较隆林山羊都有显著提高(P<0.05),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游离脂肪酸与父母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努比亚山羊在改善隆林山羊体型、生长速度和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纯种乐至黑山羊改良隆林黑山羊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山羊的杂种一代初生重、1月龄和3月龄公母羊分别提高了25.12%、22.97%、20.12%和8.37% 、58.97%、38.83%. 这说明以乐至黑山羊改良隆林黑山羊效果好,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6.
以南江黄羊、马头山羊 ,成都麻羊为父本、江西万载山羊为母本 ,作不同组合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 :黄本、马本、麻本三个不同杂交组合 ,其F1羔羊初生、3、6、9月龄体尺和体重均高于本地万载山羊 ;10月龄公母羊平均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本地万载山羊 ;三组杂交增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波尔山羊是一个优良的肉用山羊品种。近几年,各地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当地山羊效果明显,波杂羊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能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体格大,生长速度快,公、母羊体高分别为75~100cm、65~75cm,羔羊初生重2~4kg。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如放牧结合自由采食精料,日增重可达200g以上,公、母羊6月龄平均体重分别为37.5kg、30.7kg,经过严格选择的羔羊增重则更快。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试验表明:杂交一代羊的初生重、2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分别比本地山羊提高40%、65%、101%,即在6月龄可达到本地山羊体重的2倍,6月龄以后…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农区槐山羊的生长性状,用logistic生长模型计算出不同月龄的体重和生长速度,并得到了其生长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槐山羊生长拐点月龄理论值公母均为4月龄,拐点体重公、母羊分别为16.95kg和12.84kg。同时,对农区槐山羊生产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表明,在现有的饲养条件下,理论上槐山羊的最佳屠宰体重,公、母羊分别为29.52kg(7月龄)和20.43kg(6月龄),考虑市场因素和边际效应后,体重在20~32kg区间范围内均为适宰体重。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于1982年5月在所饲养的黑白花乳公牛中,进行了一次阉割与未阉的对比试验。 一、试验方法 1.抽样与编组:58头小公牛至阉割试验开始时有25头已达7月龄,33头达6月龄。在25头7月龄的公犊中,选出7对初生重和试验初重相近的公犊,然后用随机的方法从每对中选出1头作阉割试验,阉牛为阉割组,未阉牛为对照组,编为试验Ⅰ组。再以同样  相似文献   

10.
胚胎移植努比山羊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经胚胎移植所产努比公山羊8只和母山羊28只的生长和繁殖性能测定,结果发现:努比公羊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8月龄,平均体重53.75kg,母羊出现在14月龄,平均体重37.46kg,体尺的生长拐点均出现在10月龄;努比山羊性成熟早,但母羊最适初配月龄以10月龄为宜,投配体重是影响受胎的重要因素,最适初配体重以30kg为宜,努比公羊应在12月龄,体重40kg投入配种为宜;9月龄初配母羊体重在妊娠前期增重较快。  相似文献   

11.
用公莎能奶山羊与槐山羊杂交一代外貌特征趋于莎能山羊;初生重提高15.2%,4月龄体重提高39.5%,8月龄体重提高34%,8月龄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提高39.8%和40.4%;板皮面积增大0.14平方米,板皮质量无不下降趋势,级别明显提高;8月龄只均比槐山羊增值31.71元。中区验证试验,结果与小区试验基本相同,有很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与睢宁白山羊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波尔山羊公羊与睢宁白山羊母羊配种的平均产羔率为188-9 % 。杂一代羔羊平均初生重2-90 kg , 其中母羔重2-86 kg, 公羔重2-96 kg。杂种羊的早期生长发育快, 从初生至30 日龄和30 至60 日龄的日增重分别为197 g 和167 g, 公、母羔羊生长模式无显著差异。杂交羔羊的初生重比本地山羊大, 母羊体重越大, 对产羔数和羔羊成活率越有利。此外, 母羊膘情是影响产羔数和羔羊成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南江黄羊为父本改良理县藏山羊所获得的杂交一代存活率达 1 2 4 2 8% ,较藏山羊的存活率1 1 3 78%提高 1 0 5个百分点 ,F1代初生重公、母分别为 2 1 9± 0 2 4kg和 1 78± 0 2 8kg ,较藏山羊 (♂ ) 1 75± 0 2 6kg ,,(♂ ) 1 4 0± 0 2 9kg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F1代不同月龄体重与相应的藏山羊组差异极显著(P <0 0 1 ) ;F1代不同月龄体尺与相应的藏山羊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 ) ;F1代生长发育快 ,适应性强 ,1 8月龄阉羊和母羊体重分别可达 2 7 6 9± 2 77kg、2 5 85± 2 2 9kg ,较 1 8月龄藏山羊 1 9 30±3 38kg、1 6 86± 2 4 5kg ,分别增重 43 4 7%、5 3 32 % ;杂交一代羊 1 8月龄均可出栏 ,而藏山羊 30月龄以后方可出栏。  相似文献   

14.
朝鲜鹌鹑屠宰性能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丽 《经济动物学报》2012,16(3):172-176,180
选择7日龄的朝鲜鹌鹑30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管理条件下饲养至38日龄,每周定期称重,并在38日龄时随机抽取150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系统分析公、母鹑的体重及主要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除10日龄体重外,朝鲜母鹌鹑的体重均极显著地高于公鹌鹑(P<0.01);母鹑的宰前重、放血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重和胸肌重显著高于公鹑(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公、母鹑不同日龄体重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除母鹑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及公鹑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外,不同日龄体重与其他屠宰性状间多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公猪阉割技术因阉割日龄偏大,手术方法陈旧,对阉割后的仔猪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养猪业的需要。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对公猪的阉割日龄和阉割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现阐述如下。一、掌握适宜的阉割时间传统方法,公猪一般在40~50日龄或体重15kg左右阉割。公猪越大时,睾丸越大,阉割时创口越大,阉割时间也越长,对猪造成的伤害也越大,创口越不易愈合。但也不是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公猪阉割技术因阉割日龄偏大,手术方法陈旧,对阉割后的仔猪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养猪业的需要。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对公猪的阉割日龄和阉割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现阐述如下。一、掌握适宜的阉割时间传统方法,公猪一般在40~50日龄或体重15kg左右阉割。公猪越大时,睾丸越大,阉割时创口越大,阉割时间也越长,对猪造成的伤害也越大,创口越不易愈合。但也不是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17.
14日龄阉割的小公猪,其断奶体重高于1日龄阉割的小公猪。美国德克萨斯州工学院的一项试验结果表明,1日龄阉割的小公猪其死亡率略微高于14日龄阉割的小公猪,但经统计分析发现差异不显著。尽管14日龄阉割试验组的小公猪的平均出生重较低,为1.77千克,而1日龄阉割的小公猪平均出生重则为1.86千克,但前者的29日龄断奶体重比后者几乎高出3.8%,断奶前每头仔猪每  相似文献   

18.
仔猪阉割对生长肥育及肉品质都有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小公猪不同日龄阉割与增重的关系,以选择最佳的阉割日龄,增加日增重,提高经济效益。试验从石河子总场一猪场选出经产母猪42窝,选择20日龄、体重4000—7800g 的哺乳苏×长小公猪120头。在每窝仔猪中选体重相近的小公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21、25、32日龄称重,阉割;对照组同期称重,按该场常规在50日龄阉割。各组在60日龄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结果21日龄组60日龄平均重15720g,比对照组多增重740g,日增重278g,比对照组提高8.2%(P<0.01);25日龄组60日龄平均重14350g,比对照组多增暮2270g,日增重250g,比对照组提高34.4%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相同饲养条件下,比较奶牛公犊与秦川牛公犊增重效果.[方法]将20头荷斯坦公犊牛与20头秦川牛公犊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饲养试验,日粮组成和饲喂方法相同,青贮饲料和干草自由采食.[结果]奶牛公犊比秦川牛公犊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奶牛公牛的初生重、6月龄平均体重、12月龄平均体重、18月龄平均体重、24月龄平均体重比秦川牛公牛高.[结论]饲养奶牛公犊比饲养秦川牛公犊的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20.
猪的阉割是我国人民的传统技术,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三千年以前就有记载。对不选留种用的肉用公母猪均进行阉割。猪阉割后性情温顺、生长迅速、肉质鲜嫩,同时,有利于猪种选育。但是各地的习惯不同,对猪阉割日龄也不一致:在浙江等地对肉用公猪多在产后3天左右即进行阉割,对肉用母猪一般在3~4月龄体重20~30公斤时进行阉割;在上海,肉用公母猪一般在哺乳期30~50日龄进行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