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饲养种鸭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符合要求的种蛋,饲养方法与蛋鸭基本相同。但饲养蛋鸭只是为了得到商品蛋以满足食用的需要,而饲养种鸭重点是获取尽量多的受精率高、孵化率高的鸭蛋,以保证雏鸭健壮,所以在种鸭管理中,不仅要管理好母鸭,还要管理好公鸭。1养好公鸭公鸭对提高蛋的受精率的作用很大。公鸭必须体质健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一般公鸭到150d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同一群育成的种番鸭群体,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的繁殖方式.自然交配组,包括1087只母鸭和225只公鸭.人工授精组,包括1384只母鸭,以及60只公鸭.除了人工授精组的公鸭单笼饲养外,所有鸭的饲养管理与大生产相同.根据母鸭产蛋特点将其产蛋期分为3个阶段:产蛋前期(1~4周)、产蛋中期(5~14周)以及产蛋后期(15~24周).采用固定的孵化程序,以孵化第10天、第32天的照蛋情况以及出苗情况统计入孵种蛋的受精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期死亡率、胚胎晚期死亡率以及孵化率.结果显示:人工授精可以显著提高种蛋受精率(P<0.001),但是对孵化期间的胚胎发育没有影响;种鸭周龄对受精率和孵化性能影响显著,随着周龄增大,受精率逐渐上升;而在产蛋的后期,孵化性能出现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三) 产蛋种鸭的饲养管理 1.选种:公鸭的选择标准是头大、体壮、活泼、头颈绿色明显、交尾能力强;母鸭的选择标准是头小、颈长、眼大。公鸭以一或二年生为好,不宜超期留用。体重小于1.25公斤(公)、1.0公斤(母)者不宜作种用。 2.比例:密度以8~10只/平方米,公母比例以1:5为宜,这样种蛋受精率可达85%以上。公鸭过多浪费饲料,影响母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节单元组成草原鸭父母代种鸭每个饲养单元一日龄种雏由140只(母鸭110只;公鸭25~30只)组成。这样,在种鸭开始产蛋时可以留出至少105只母鸭和21只公鸭用来组成产蛋群。第二节生产关键点要取得最好的生产性能,需要采用高标准的管理和饲养,使得鸭群处在最佳的生产状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维持准确的体重,控制光照时间和维持公母鸭的比例,这是实现目标性能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正>产蛋鸭按照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肉用型、蛋用型和肉蛋兼用三类。鸭产蛋过早容易早衰,过迟就会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一般开产的时间应控制在150日龄前后。鸭在整个产蛋期的饲养管理目的在于获得高产蛋量、高受精率,以便获得高孵化率,要做到这一点,在鸭正式进入产蛋期前后,各种饲养管理的日程要稳定,特别  相似文献   

6.
我场在1996~2000年樱桃谷肉用种鸭的饲养中,种蛋受精率过低一直是困扰种苗生产的最大问题。受精率最低时仅为50%,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分析受精率过低的主要原因是公鸭的饲养不当。在2001年种鸭的饲养中,我们对公鸭的饲养进行了技术改进,2001年2月份留种种鸭至2002年7月份淘汰全期的受精率达92.7%。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一、前几年种鸭饲养情况我场种鸭饲养采取传统饲养方式:采食饮水区+产蛋区+栖卧区+树林运动场+天然河流。在前几年的饲养中,按樱桃谷肉用种鸭父母代饲养管理手册,从1日龄开始…  相似文献   

7.
正公鸭一般以10~12月龄配种较适宜,而母鸭在产蛋后,蛋重达到该品种标准时就可以配种。如果公鸭配种年龄太小,则受精率低,同时影响小公鸭的生长发育,损害健康;如果公鸭的年龄太大,配种能力减弱,受精率也降低。  相似文献   

8.
养鸭应注意公母配比适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鸭群的公母配比种鸭群中公母鸭的配比,对种蛋的受精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公鸭留得过多,不但经常争夺配偶、互相骚扰,影响公鸭精力,导致配种力降低,还大量消耗饲料。公母鸭的比例受品种、年龄、季节、饲养管理和配种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蛋用公鸭比肉用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的比例可大些;年轻公鸭比老年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大些;公鸭在春季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比其他季节大些;公鸭营养状况好或大群配种时,母鸭的比例同样可大些。一般情况下,公母鸭适宜的配偶比例是,蛋用品种为1∶20~1∶25,兼用品种为1∶6~1∶10。当然,在实…  相似文献   

9.
1 公鸭 要选择比母鸭早出生1~2个月的公鸭,使其在母鸭产蛋前就已性成熟.产蛋前,公鸭已达到性成熟.青年鸭阶段,公母鸭最好分群饲养,采用以放牧为主的方法,充分采食野生饲料,多锻炼,多活动.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0月,深圳某鸭场饲养的三群狄高、樱桃谷肉用种鸭,在进入产蛋高峰前突然发病。临诊主要表现为母鸭的泄殖腔炎和输卵管炎、公鸭的泄殖腔炎和阴茎炎,造成种鸭配种障碍,种蛋受精率急剧下降。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水面面积60多亩,由1984年底开始使用。饲养种鸭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法国番鸭(巴巴里鸭)经过试养,其成活率,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肉质等方面表现较好。为了推广饲养,并探索该良种鸭在我地的产蛋性能、种蛋受精率和孵化效果,我们从原试养群中择优选择了34只母鸭,11只公鸭、组成A群;又从外地引入的青年鸭中选择了75只母鸭,26只公鸭,组成B群。限于饲养场地、设备、人力等条件,分群和混  相似文献   

12.
正1产蛋初期饲养管理种鸭产蛋初期饲料喂量应循序渐进增加。一般母鸭在21~22周龄开始产蛋,母鸭产蛋后应根据母鸭及公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周增加5~10 g的幅度加料。为追求提前开产、初产蛋蛋重和产蛋高峰提前,在产蛋初期迅速增加饲料喂量会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经济效益。母鸭开产过早,加之初产蛋过大,会造成脱肛,而对公鸭来说,可造成体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精液品质差。2产蛋上升期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种鸭在一个产蛋周期年40周过后,无论是公鸭还是母鸭,就要更换一次羽毛,鸭的这种自然生理换羽现象,俗称脱毛换羽或掉毛换羽,是种鸭停产为下一个产蛋周期  相似文献   

14.
我县养鸭场,直接从英国引进父母代樱桃谷鸭SM型品种的1日龄雏鸭4000只,饲养到50周龄时,有上百只种公鸭阴茎脱垂不收,连续发生死亡。1发病情况和主要症状父母代樱桃谷种鸭群,饲养到24周龄时,本场按英国技术指标、公母比例为1:5,配成200只为一小群体饲养。全场共分16个小群体,共计3200只种成鸭,其中公鸭640只。封闭式饲养、群间用60cm高的砖墙为界,每群有3m×2m×1m的戏水池供鸭戏水,每只种鸭平均占地0.8m2,整个场地全是水泥地面。种鸭群从25周龄陆续开始产蛋,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都在80%以上,所产种蛋破损率在10%以上。50…  相似文献   

15.
<正>影响番鸭受精率的因素较多,如公鸭的培育质量和饲养管理不当,会影响精液品质和公鸭利用年限;受精率会随母鸭的健康程度和产蛋周期而波动;输精时间间隔和输精剂量也有相应的合理范围;在冬季寒冷和夏季舍温较高的季节,精液保存温度则对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和活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精液稀释环节,稀释液的种类和稀释操作对精子在体外生存的环境影响较大。原则上要求精子从公鸭体内采出到通过人工授精输入母鸭体内的总时间(简称为人工授精时间)越短越能保证精子的活力,进而保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饲养种鸡的目的,就是要使种母鸡多产蛋,产质量好的蛋,还要求种蛋受精率高,孵化率高。要达到这些目的,除要抓好育成期、育成期转入开产期的饲养管理外,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1.开产至产蛋高峰期的管理:这个时期一般应让种鸡食饱,这是一个关键时期,小母鸡在这期间必须增重15%,同时要达到产蛋高峰,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及大量的蛋白质。要注意及时给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闽南走访一些种鸭(龙岩麻鸭、樱桃谷鸭等)饲养户,发现大多数的种鸭饲养户的种蛋受精率和出壳率都不高,种蛋的受精率为65%~75%,受精蛋的孵出率为70%~80%,这样,毛蛋的出雏率只有50%多。如何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出雏率呢?下面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1种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1种公鸭饲养管理不良,造成精液品质下降。1.1.1因种公鸭大都是笼养的,缺少运动与嬉水,造成体质下降,影响精液的品质。有的因长期笼养患有皮肤病体表寄生虫病,采精时病屑掉入采精杯中,造成…  相似文献   

18.
洪水过后,给种鸭的放牧及各项饲养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而此时又正值种鸭进入到第二产蛋高峰,为了使种鸭能够尽快恢复产蛋,顺利地进入产蛋高峰,除正常的饲养管理外,在放牧饲养时还必须重点把好以下几关。 一、把好鸭棚及环境消毒关对鸭棚进行干燥消毒处理,具体做法是:1.对鸭棚内外进行彻底清  相似文献   

19.
微山麻鸭在放牧条件下,140日龄左右开产,年均产蛋160~180个,平均蛋重80克,春秋两季为盛产期,蛋鸭和种鸭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公母鸭配比为1:25~30,受精率可达90%。产蛋性能的发挥受很多因素影响,为此在牧养中要根据不同季节和产蛋期的不同阶段加强饲养管理,做到勤喂、勤赶、勤照顾,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本交笼模式下养殖种鸭的可能性,测定山麻鸭受精率并观察交配行为。采用规格为1.50 m×0.84 m×0.65 m(长×宽×高)单体笼中饲养15只母鸭和1只公鸭,进行本交笼养状态下山麻鸭受精率与交配行为及其相关性研究。首先对本交笼养山麻鸭受精率进行统计,随后选择受精率低、中、高的部分笼组(分别是A、B、C组)进行行为学观察。结果表明:本交笼养山麻鸭总体平均受精率为63.68%±23.05%,鸭只平均求偶时间和交尾时间分别为12.50±5.65 s和15.88±5.18 s,平均每天交配次数为13.52±8.82次,平均交配成功率为54.30%±23.87%。公鸭个体间的求偶时间与交尾时间存在少量显著差异(P0.05)。C组交配次数极显著高于B组和A组(P0.01);C组交配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山麻鸭受精率与交配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交配成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显示:将种鸭饲养于本交笼中,鸭能发生交配行为,但总体受精率偏低,还需对该种饲养方式进行优化处理,以提高种鸭受精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