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小麦单株种子产量若干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冬小麦单株种子产量高低与其产量构成性状有关,不同的农艺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的作用不尽相同。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冬小麦单株种子产量与其组成因素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并把各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的相关部分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一步明确各农艺性状在单株种子产量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冬小麦高产育种提供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花菜豆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多花菜豆品种主要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单荚粒数>单株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产量形成关系密切的主要性状是生育期、单荚粒数、单株产量,并明确了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云南省多花菜豆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扩大并优化山西甜荞种质资源,筛选高产优质品种,通过多样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D值评价等方法对51份引进的甜荞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进品种遗传变异丰富。1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562%~115.337%,其中,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产量、一级侧枝数、主茎节数、株高、茎直径、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0%。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3.247%。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茎直径、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单株粒数的关联度最高。综合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在对引起甜荞选育时,应着重考虑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聚类分析将51个品种聚为8个类群,其中第Ⅶ类群中PI 658426、PI 427236为高产品种;第Ⅷ类群的6个品种为性状优良品种。最后根据综合D值进行评价,初步筛选出11份高产优质甜荞品种。  相似文献   

4.
对261份南方夏大豆材料及其中55份高产夏大豆材料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湖南,通过对夏大豆生育期、株高等农艺性状以及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的调控,可以选择出高产夏大豆品种;高产夏大豆在生育期、株高等农艺性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上趋于一致性,调控农艺性状对育种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干辣椒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干辣椒地方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数量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遗传力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遗传力均低于单株产量的遗传力,仅利用某一性状作间接选择的效率比对单株产量作直接选择的效率低;果实的本身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较大,而单株结果数的作用不明显;加强对果长及果重的间接选择,适当控制侧枝数和节位数,其高产选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用遗传相关,遗传通径分析等分析方法,通过电子计算机对32个早热红菜薹品种(系)的5个性状进行了统计。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多因素,其中孙薹数,主薹重,侧薹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显,且为正值,而孙薹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为负值。育种中,早期应进行主薹重的选择,中后期分别对单株侧薹重,孙薹数进行定向的选择,同时还应考虑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以选出高产的红菜薹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食用豆类高效育种与栽培问题,以普通菜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黔西北主产地区的10个品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普通菜豆不同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X1(株高)X4(单株荚数)X2(主茎节数)X10(果实成长期)X8(生育期)X7(百粒重)X9(开花期)X5(荚长)X6(单株粒数)X3(主茎分支)。提出了在育种研究中结合相关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选育出适合本地区的高产普通菜豆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个高产双低杂交油菜组合(代号为B02、D04)及双低对照种蜀杂6号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在高产双低组合及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粒数、每角粒数与千粒重均为负相关;在高产双低组合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差异达1%显著水平;在双低对照品种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但差异不显著。笔者认为,鉴于每角粒数变幅较小,在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可把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作为四卅双低高产杂交油菜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29个头蒜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并对其中12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蒜头横径、蒜头高、叶宽、叶长、株高、外瓣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2、0.84、0.71、0.61和0.47。通径分析表明,蒜头横径、蒜头高、叶宽与叶长4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确定蒜头横径、蒜头高与叶宽为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可以作为大蒜高产育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双低”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低杂交油菜各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为突破油菜产量限制屏蔽、培育双低高产杂交油菜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对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个高产双低杂交油菜组合(代号为B02、D04)及双低对照种蜀杂6号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及比较。[结果]在高产双低组合及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粒数、每角粒数与千粒重均为负相关;在高产双低组合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差异达0.01显著水平;在双低对照品种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可把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作为四川双低高产杂交油菜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菜豆育种优势互补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加快菜豆新品种的培育。【方法】针对从美国引进的66份菜豆种质资源,研究直立有限生长型粒用菜豆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对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引进的粒用菜豆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关的表型性状(单株荚数、单株产量、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百粒重)变异系数均大于20%,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133~2.027,平均为1.642;66份种质资源可分为2大类,第1类是大粒型(百粒重≥45 g),第2类是中小粒型(百粒重20~40 g);菜豆生育期、株高、荚长、荚宽、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等7个表型性状可作为菜豆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指标。【结论】美国引进的直立有限生长型粒用菜豆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b480、b440、b458、b509、b417区域适应性较强,可作为优势育种亲本种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遗传相关、遗传通径分忻、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用电子计算机对八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品种的十个植株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根据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提出高产育种的选择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株高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显著,且为正值。其他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育种中,早期应进行株高的选择,中后期分别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和每角粒数进行连续的定向选择,同时还应考虑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以选出高产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对2003-2014年陕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分析,发现区试参试品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不大,平均增加2.14%,每年递增不到0.2%,但最高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18%,每年递增1.5%。为了给今后陕西省大豆高产育种提供指导,对12年来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的高产品种的产量和9个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与对照对比,发现多节、多荚、多粒和高粒重性状的选择是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发现,大豆高产品种产量仅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显著正相关,在品种选育时可以选择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的品种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5个中晚熟玉米品种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表型值资料,经过简单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各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看出穗位高及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但对产量贡献较大的是行粒数、百粒重和穗粗。以这几个因子作为选择目标直接选择,并兼顾对其他性状的选择,较易选育出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6个春玉米杂交种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百粒重、穗粗、秃尖长、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除穗长、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穗粗.其中百粒重、穗行数和穗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相对较大.因此,提高百粒重,增加穗行数和穗长,并兼顾其它性状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9个春播芝麻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株高的直接效应较大。因此,在选育高产品种时,应以单株蒴果数多、千粒重高和植株较大的类型作为主要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进行不同菜豆品种、播期及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期是影响菜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种植密度对菜豆产量影响不显著。其中象牙菜豆比泰国8号、双丰3号分别增产24.00%、20.02%,且综合农艺性状、品质较优,可作为南宁市菜豆标准化、规范化栽培技术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18.
对四川省区域试验中2个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组合(代号B02,D04)及双低对照品种蜀杂6号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及比较,结果显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粒数、每角粒数与千粒重在高产双低组合B02,D04及蜀杂6号中均为负相关;在高产双低组合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其差异达1%显著水平;在双低对照品种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但贡献差异不显著.因为每角粒数变幅较小,所以现阶段或今后一定时期内,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可作为四川双低、高产超级油菜育种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蚕豆高代材料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蚕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为蚕豆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2014—2015年385份蚕豆高代纯合品系的单株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为单株粒数有效荚数有效分枝数株高百粒质量;偏相关分析表明,5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均极显著相关;各农艺性状对产量都有直接的正效应,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单株粒数百粒质量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株高;关联度分析表明,单株粒数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有效荚数。在重庆地区蚕豆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中,应以选育和选用多粒型品种为主,同时兼顾百粒质量、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和株高等性状。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省常用25个菜豆品种为试材,在旱作模式下对各菜豆品种的产量、植株形态和生理性状进行了比较及相关性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山西省旱作条件的优良高产菜豆品种。结果表明,极早皇后、红玉架豆和早鲜嫩的产量较高,分别为51 119.75、57 398.35、57 081.05 kg/hm~2;不同植株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茎粗、叶片数、地上鲜质量及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极早皇后、红玉架豆和早鲜嫩可作为旱作主栽品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