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索玉米新品种浚单29在陕西关中夏玉米生态区高产栽培的产量形成机理.在2010年高产栽培试验中测定了浚单29的群体生理指标和生态参数.分析了品种群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叶面积指数大(LAI最大为5.94,在吐丝后50d仍然大于4)、干物质积累多和灌浆时期长等生长发育特性.有效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实现浚单29在陕西关中夏玉米生态区栽培.具有良好的高产生理基础及12750kg/hm^2以上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在温带条件下,授粉时间、强度和持续期对玉米结实和产量的影响P.C.Struik,T.Makonnen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主茎顶端着生雄花序(雄花),主茎中部叶腋处侧枝顶端着生一个或更多雌花序(果穗)。在世界上玉米主要产区的正常气候条件下,在上位...  相似文献   

3.
热带地区施铜和硫对玉米的影响S.O.Ojeniyi,G.O.Kayode由于玉米生育期短,产量高,已成为西非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有关施铜和硫效果的资料却很少。Kayode和Agboola(1983)利用温室研究证实在尼日利亚西部地区需铜,但没...  相似文献   

4.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作民 《玉米科学》1996,4(3):037-040
本文论述了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高产栽培对比试验(1987~1993年),初步研究了紧凑型玉米产量结构,生理生态指标及其适宜密度、最佳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玉米覆膜增产效果,获得单产12000~15000km/hm2的产量,为黑龙江省玉米高产再高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去叶和去穗对甜玉米干物质生产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叶和去穗对甜玉米干物质生产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K.Fujita等玉米开花后叶片的光合作用对产量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据Simmons和Jones(1985)研究,玉米吐丝前光合作用对产量的贡献低于10%。在玉米各叶片中,距穗较近的叶片比距穗较远的叶片对...  相似文献   

6.
陈志辉 《作物研究》1993,7(1):43-45,41
玉米育种的主攻目标,如许多作物一样,是高产、多抗和优质。为实现这一目标,育种家采取了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本文在综述各省玉米育种成就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的具体情况,对湖南早熟高产玉米育种提出粗浅看法。 1 玉米高产性状与遗传 玉米产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受本身一系列农艺性状的影响,同时也受许多产量限制因素(如气候、土壤等)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24  
赵化春  韩萍 《玉米科学》2001,9(Z1):034-038
近年来,随着高产杂交种的推广应用,化肥用量增加,各项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的应用,世界玉米生产发展迅猛异常。目前,玉米生产由于采用杂交种,科学的施肥,合理密植,有效地防治病虫草害,玉米产量水平显著提高。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玉米要获得高产要求其群体结构合理,群体中个体发育协调。只有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保证玉米高产。实践证明,在各项高产栽培措施中合理密植是最为关键的措施。1密度与产量 玉米群体子粒产量的变化取决于遗传性、环境条件和种植密度三者的相互作用。大量的研究资料一致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玉…  相似文献   

8.
BSSS和BSCB1玉米群体相互轮回选择后的杂种增益F.J.Bteran,A.R.Halaue玉米育种目的是鉴定优良基因型以用于杂交种。使用轮回选择方法是为了逐渐增加玉米群体内有利基因型频率,并因此增加从那些群体中获取改良基因型的可能性。Shul(1...  相似文献   

9.
科玉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玉3号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研究所选育的大穗型高产玉米新品种。2006-2007年在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2006年种植1666.7m^2,收干玉米籽粒1720kg,折合产量10320kg/hm^2,比同等条件下的登海9号增产10.7%,比临奥1号增产12.5%。2007年扩大到20hm^2,随机抽查5户农户进行测产,平均产量9717kg/hm^2,大大超过现有的推广品种。其中,东塘村的曹某种植1733.42m^2,收获干玉米籽粒1852kg,折合产量10684.5kg/hm^2。2008年该品种将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0.
窄基础玉米综合群体ZPS14茎秆抗倒性的遗传分析JovanS.Djordjievic等茎秆质量对新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限制作用。研究表明,高密度下的茎秆抗倒性是新杂交种相对于旧杂交种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Crosbie,1982;Me...  相似文献   

11.
玉米育种中的常规早代选择与分子标记选择的比较L.D.Stromberg等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玉米育种研究中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选择(MAS)的效果。此外,还有下面几个特殊的目的:(1)根据早代利用MAS选择和利用常规表型产量选择,比较F_2:S_4的测交...  相似文献   

12.
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是200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的一个农业大区,耕地面积2.74万hm^2,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9万hm^2左右,产量12万t以上,是该区秋季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不利的气候条件以及不规范的农事操作等原因,造成万金、青年、邓襄等乡镇部分玉米田块出现不抽雄穗或抽雄欠佳的现象,一般发生株率10%-20%,严重者可达50%左右,是影响玉米高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培矮64S/E32百亩高产样方栽培技术示范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在临澧县开展了超级杂交稻培矮64S/E32的两个百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研究,尽管遇到不利的气候影响,仍获得了好的收成。湖堰示范点产量为8300.5kg/hm^2,新河示范点为9400.5kg/hm^2,比大面积栽培增产30.4%-39.6%。产量结构分析表明,足穗,大惠,总库容量大是培矮64S/E32高产的重要保障。对其生育期表现、叶面积生长特点,施肥水平进行调查,并讨论了此类特迟熟杂交组合在湖北栽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局部横切玉米花序梗对籽粒产量的影响R.J.Salvador等非环境胁迫、病原条件或营养缺乏引起的籽粒产量限制,可能与植株达到籽粒最佳干物质积累库容量的同化潜势有关。尽管在确定限制玉米产量最强的源一库组成方面作过许多努力,并已指明同化物转运能力限制产量...  相似文献   

15.
李德芳  谭石林 《中国麻作》1999,21(1):20-21,29
利用红麻种子特殊颜色低产材料SCS1与高产抗病新品种KB2,KB11回交两次,从后代中选育出种子特殊颜色SCS11-06-1,SCS11-09等六个品系用74-3和KB2作双重对照,其中SCS11-06-1,SCS11-9表现突出。三三重复产量对比试验中,比74-3分别增产35.4%和37.5%,达到或超过KB2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2021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概况,分析竞赛产量情况和优胜者各州分布情况、优胜品种分析情况,总结优胜者种植经验及高产原因,为发展我国玉米产业及高产玉米创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产量、品种等方面介绍2015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结果,深入解析取得优胜的玉米品种,探讨近5年来美国玉米高产品种的变化及10年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与玉米单产水平的变化趋势,强调品种选育在玉米增产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鉴于对产量形成知识了解的局限性,要精确地估计玉米产量极限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找到高产极限的区间。玉米产量潜力的估值必须包括环境和管理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因为在实际生产中,一些环境影响不能控制,如无霜期长短、积温或生长度日和土壤质地。可实行一些管理措施,使环境因素对作物生产的抑制作用降至最小。影响玉米产量极限的管理措施有灌水  相似文献   

19.
2014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产量、品种等方面分析2014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特点,提出美国玉米高产竞赛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大庆市近来和将来要重点推广的节水保产增产新技术。此技术具有增温、增产、增效;省工、省时、省劳;节水、节肥、节药;高产、优质、高效:抗灾保产和旱涝保收等优点。2008年大庆市推广玉米膜下滴灌面积1.55万hm2.2009年预计推广玉米膜下滴灌面积累计至4.67万hm2.力争在2012年推广到20万hm2,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将达30亿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