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区研究》2012,(6):1131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2.
正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的科技人才创建平台;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研究》2013,30(3):570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的科技人才创建平台;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研究》2013,30(1):188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的科技人才创建平台;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2.本刊刊登的内容主要包括: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自然资源的原始创新成果;干旱区生态及其生态系统与环境;干旱区自然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研究》2013,(6):1150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研究》2013,(5):940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  相似文献   

7.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研究》2006,23(2):380-380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的科技人才创建平台;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研究》2012,29(1):186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的科技人才创建平台;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的科技人才创建平台;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的科技人才创建平台;为知识创新服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研究》2015,32(1):212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的科技人才创建平台;为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2.本刊刊登的内容主要包括: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自然资源的原始创新成果;干旱区生态及其生态系统与环境;干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76-176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主持下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欢迎有关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与环境特征,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途径,特别是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成果及论文,以此促进包括内蒙古地区在内的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研究》2012,29(4):742
1.《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靠广大科学工作者,探索和揭示干旱区的自然奥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9):160-160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主持下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欢迎有关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与环境特征,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途径,特别是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成果及论文,  相似文献   

16.
<正>《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主持下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欢迎有关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与环境特征,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途径,特别是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成果及论文,以此  相似文献   

17.
18.
《干旱区研究》2013,(5):855
《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共同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四种可再生资源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内容包括干旱区生态及其生态系统与环境;干旱区自然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  相似文献   

19.
20.
《干旱区研究》2012,(6):1058
《干旱区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共同主办的,以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四种可再生资源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内容包括干旱区生态及其生态系统与环境;干旱区自然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旱区生态与建设;全球变化与干旱区;干旱区减灾、防灾;先进技术在干旱区开发与研究中的应用。依靠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