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Peleg模型,研究了小米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浸泡条件下的吸水性质,并对其吸水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浸泡的初始阶段小米以很高的速率吸收水分,随后小米含水量的变化逐渐趋于平缓,最后小米含水量达到平衡;Peleg方程对小米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水过程能够较好地拟合,R2均大于0.99,且相对误差均小于5%,其中,速率常数K1与容量常数K2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温度与其对应的速率常数K1进行阿尼乌斯方程拟合,R2为0.97,拟合度较高,并得到小米在浸泡过程中的活化能为11.003 k J/mol。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52-455
山西省原平市境内滹沱河沿岸分布有大量野生大豆。野生大豆种子蛋白质类型丰富,是重要的蛋白质资源。大豆种子蛋白质主要包括β-伴大豆球蛋白(7S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其中,β-伴大豆球蛋白主要由76 k D的α′,72 k D的α和52~54 k D的β亚基组成。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筛选400份滹沱河沿岸野生大豆种质,发掘出5种关于β-伴大豆球蛋白的系列表型:对照型、α′亚基分子量偏高型、α′亚基分子量偏低型、β亚基上位缺失型、β亚基缺失型。结果表明,滹沱河沿岸野生大豆种子β-伴大豆球蛋白性状的多样性,揭示出野生大豆种子β-伴大豆球蛋白具有复杂的分子构成和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3.
大豆浸泡产豆乳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88-7090
[目的]优化大豆浸泡工艺。[方法]在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豆水比、水质,浸泡温度、时间以及pH等因素对豆乳饮料的感官质量和理化指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浸泡时间、温度及pH对豆乳饮料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以软水浸泡、豆水比1∶2、浸泡时间7~9 h、浸泡温度20~30℃、浸泡水pH 7.5~8.5时,豆乳中的蛋白含量较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浸泡豆乳蛋白质含量的主次因素为温度、pH、浸泡时间;最佳浸泡工艺条件为温度25℃,pH 8.5,浸泡时间8 h。[结论]优化所得大豆浸泡工艺条件为优质豆乳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水解伴大豆球蛋白效率高的蛋白酶。[方法]采用几种常用的蛋白酶水解伴大豆球蛋白,以水解度为指标,筛选最适水解伴大豆球蛋白的蛋白酶,并对水解工艺进行初步优化研究。[结果]在相同水解条件下,复合风味蛋白酶对伴大豆球蛋白的水解能力相对较强,水解率达到22%,因而选用其作为酶解伴大豆球蛋白的工具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风味蛋白酶水解伴大豆球蛋白的最佳条件:pH值为7,温度为50℃,底物浓度为14%,酶与底物浓度比为6%,酶解时间为8 h。[结论]该研究为伴大豆球蛋白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DSC对大豆蛋白质热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对豆浆中的 2种主要大豆蛋白质β伴大豆球蛋白 (7S球蛋白 )和大豆豆球蛋白 (11S球蛋白 )的变性温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豆浆中 7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70± 2 )℃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90± 2 )℃ ;豆浆中固形物的质量分数 (5 .76~ 10 .37 )与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加热到 70℃时 ,7S球蛋白变性 ;当加热到 95℃时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都发生了完全变性  相似文献   

6.
张博超  张学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23-20024
[目的]研究碱性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碱性蛋白酶对螺旋藻蛋白进行水解的最适温度、酶与底物的比(E/S)、pH等反应条件;并且以蛋白质的水解度为指标,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酶与底物比为5%、pH为8.5、温度为5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蛋白质水解度可达31.2%。[结论]该研究为螺旋藻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苏红  王俊伟  邵洋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27-13529
[目的]探索使糙米的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达到最佳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浸泡条件和发芽条件对糙米的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40℃浸泡温度条件下糙米吸水快,在20~24 h后水分趋于饱和,吸水率达29.0%~32.0%。糙米发芽的最佳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48 h、发芽温度35℃、发芽时间24 h。糙米中GABA含量的最佳富集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24 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0 h。[结论]研究结果对确定糙米发芽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揭示发芽过程中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能用于生物印染的碱性淀粉酶产生菌。[方法]利用Horikoshi培养基从农田土壤中分离碱性淀粉酶产生菌,并采用DNS法和碘量法测定粗酶液中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结果]共分离到9株碱性淀粉酶产生菌,对其中水解圈最大的菌株703进行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其与嗜碱性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firmus OF4的16S rDNA序列一致性达100%。对该菌发酵粗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碱性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9.5,50℃下处理30 min后酶活残存74.7%。[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能用于生物印染的碱性淀粉酶产生菌,所产淀粉酶热稳定性较好,且具有强的碱耐受性,表明该酶具有应用于生物印染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贵州大方手撕豆腐生产过程中大豆浸泡工艺对豆浆品质的影响,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黔豆7号大豆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在大豆传统浸泡工艺的基础上对浸泡温度、时间、豆水比因素进行优化,并结合浸泡后豆瓣形态、吸水率、豆浆浓度、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对大方手撕豆腐加工中豆浆的品质进...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提取7S球蛋白,研究了风味复合蛋白酶对大豆7S球蛋白的改性作用,并且评价了7S球蛋白改性前后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7S球蛋白的持水性、乳化能力和吸油性优于大豆分离蛋白。风味复合蛋白酶酶解最佳的条件为pH值8.5,温度55℃。7S球蛋白改性后功能性质优于改性前。改性后7S球蛋白持水性有明显改善,在水解度为18.43%效果最好。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也有明显改善,在16.07%的水解度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赵硕  李俊毅  齐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25-14027
[目的]为优化鳕鱼皮水发生产工艺,并尝试对水发机理进行一些理论解释。[方法]以鳕鱼皮为试验原料,以水发率和蛋白损失率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NaOH溶液浓度、浸泡温度对鱼皮水发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浸泡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了漂烫和冷激因素对产品爽脆度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研究范围内,鳕鱼皮的水发率随NaOH溶液浓度的增大、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下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鳕鱼皮在浓度为0.75 g/L的NaOH溶液中,在25℃条件下浸泡2.5 h时,鱼皮的水发率最好。并且通过80℃水浴,然后冰水浸泡3 min后得到的鱼皮具有较好的爽脆度。[结论]该研究为鳕鱼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虎杖种子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虎杖种子的田间繁育技术,为虎杖有性繁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灭菌时间对恒温全光照培养下虎杖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虎杖种子发芽率及长势的影响。[结果]浸种时浸泡时间为4 h,浸泡温度为30℃,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泡时间为5 min时最有利于虎杖种子的萌发;虎杖田间育苗的最佳管理措施为不使用除草剂,不施用尿素,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进行保温。[结论]适宜的水温和足够的浸泡时间有利于虎杖种子的萌发,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种子萌发;虎杖种子为需光性种子,种子萌发必须保证足够的光照。通过覆盖透明塑料地膜提高地温的方式可使田间虎杖种子快速发芽,种子萌发前及幼苗前期不宜施用尿素等速效肥料。  相似文献   

13.
于淼  廖俊  齐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859-9861
[目的]探索鱼类内源酶系对豆粕中大豆抗原蛋白的降解效果,为建立鱼内脏改性豆粕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方法初步考察了初始pH、前处理条件、鱼类品种对鱼类内源复合酶系对豆粕中大豆抗原蛋白降解的影响。[结果]在50℃酶解温度下,初始pH 4.0条件下酶解效果最佳,其次为初始自然pH条件,初始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酶解效果不佳;加热前处理对酶解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80~100℃范围内,随前处理温度升高,对酶解的促进逐渐加强;在自然pH环境及50℃酶解温度条件下,带鱼内源消化酶系酶解豆粕的效果明显比花鲢和鳗鱼内源酶系酶解豆粕的效果强,其中鳗鱼内源酶系的酶解作用相对较弱。[结论]研究显示,鱼类内源消化酶是一种潜在的豆粕抗营养因子改性酶原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找出适于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前期处理条件,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培养皿发芽法,通过选用不同的发芽床和浸种温度对蓝盆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其对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纸间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腐烂率最低,而砂间培养没有种子发芽且种子腐烂率最高;40℃浸种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浸种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结论]蓝盆花种子发芽适宜的浸种温度为40℃,纸间为种子发芽的最适发芽床。  相似文献   

15.
黄月琴  盛玮  郭春凤  谢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33-18235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I-MCP)、茉莉酸甲酯(Me-JA)和壳聚糖3种保鲜剂在低温条件下对菜用大豆的保鲜效应。[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茉莉酸甲酯和壳聚糖溶液对菜用大豆荚进行处理,在(1±1)℃条件下,定期测定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1.5%壳聚糖处理的豆荚保水性最好,失重率和腐烂率最小;1μmol/L 1-MCP处理的豆荚叶绿素含量在贮藏期间损失是最小的;10μmol/L Me-JA处理的大豆在VC和蛋白质含量变化方面表现出最佳效果。[结论]菜用大豆保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豆蛋白复合酶解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豆蛋白复合酶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豆粉为原料,采用复合酶解法研究了大豆蛋白水解度随酶解时间、加酶量、复合酶加酶间隔时间等的变化规律。[结果]大豆蛋白复合酶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pH7.5,液固比7∶1,加酶量各0.2 g,反应时间8 h,间隔加酶时间3 h。[结论]此工艺对大豆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汪智军  张东亚  卓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84-1408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发芽及出苗的影响。[方法]探讨混沙层积处理、干藏处理和低温处理3种不同贮藏方式及不同浸种温度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播种时间对文冠果出苗率的影响。[结果]3种贮藏方式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势有影响,但对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浸种温度在20~50℃时文冠果种子均可萌动发芽,且随着浸种温度的升高,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却有随之加快和提高的趋势。春季种子催芽浸种时50℃为最佳浸种温度,发芽率可以达到100%,发芽势也处于最佳状态。春季和秋季播种对文冠果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文冠果种子的冬季贮藏方式、发芽浸种温度及播种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庄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30+9256
[目的]研究浸种温度及时间对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适合其发芽的温度和用水浸种的时间。[方法]采用普通培养皿发芽法。浸泡温度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在8、14、22、26℃下用蒸馏水浸泡40 min;浸泡时间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分别于22℃下用蒸馏水浸泡10、20、30、40、50、60 min,不浸泡种子为对照(CK)。[结果]影响小根蒜种子发芽的因素主要是温度。14℃有利于小根蒜种子发芽,低于或高于14℃均不利于其种发芽。浸种20 min以上都能提高小根蒜种子的发芽率,而浸种40 min的小根蒜种子发芽率是最高的。[结论]在14℃下用蒸馏水浸种40 min后小根蒜种子发芽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浸种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种子萌发特性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提高其出苗率和产量提高科学指导。[方法]对糜子种子进行不同温度(15、20、25、30、35℃)及不同浸种时间(6、12、24 h)处理,在田间条件下观测其生育期并测定其产量。[结果]内糜5号、内糜6号和伊选黄糜3个品种在30℃下处理24 h后发芽率和产量较高,在25℃下处理24 h后出苗率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糜子的安全性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11S球蛋白与7S球蛋白是大豆贮藏蛋白主要成分,对大豆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有显著影响,且11S球蛋白对大豆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影响优于7S球蛋白,两者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因此,大豆11S/7S球蛋白比值性状相关QTL位点与候选基因挖掘尤为重要.研究选用181个株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作11S球蛋白与7S球蛋白比值QTL定位,获得3个与大豆11S/7S球蛋白比值相关QTL.在两个共识QTL区间内,获得6个候选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Glyma.09G015100在低、高表型材料中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材料,表明该基因在球蛋白表达过程中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大豆11S球蛋白与7S球蛋白比值QTL精细定位及适用于加工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