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红连  张东升  徐淏  匡群  张一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72-19574
[目的]为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猴头菇、灵芝、虫草等食用菌水提液为主要原料,添加功能性能量因子D-核糖及其他辅料,研制食用菌复合保健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对混合浸提液的澄清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结果]澄清剂的最佳用量为8%;各因素对食用菌复合保健饮料感官指标的影响依次为:灵芝提取液量〉猴头菇提取液量〉D-核糖量〉虫草提取液量;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猴头菇水提液8%,虫草提取液6%,D-核糖2.5%,灵芝提取液22%。超高温瞬时灭菌对饮料中D-核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建立了食用菌复合饮料的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调配工艺。[方法]以干荷叶为主要原料,先制取荷叶提取液,然后再调配荷叶功能茶饮料,再添加稳定剂以提高产品品质。以荷叶提取液、白砂糖、柠檬酸、膳食纤维为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确定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调配工艺,在此基础上添加稳定剂制成成品。[结果]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荷叶提取液30%(V/V)、白砂糖6%、柠檬酸0.05%、膳食纤维0.5%、精制卡拉胶0.05%,制成的荷叶功能茶饮料有淡荷叶香味,口感清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结论]该研究为荷叶功能茶饮料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型葛根桑葚复合解酒饮料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复合解酒保健饮品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葛根、桑葚和蜂蜜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葛根的超声提取条件和桑葚汁的酶法制备工艺参数,并从复合解酒饮料的风味、色泽、滋味和沉淀4个方面来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获取复合解酒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葛根汁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0%乙醇,提取温度50℃和超声时间20 min;桑葚汁最佳制取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035%,p H 3.5,酶解温度50℃,超声时间20 min;葛根桑葚复合解酒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复合原汁浓度35%(葛根∶桑葚∶蜂蜜为2∶2∶3)、白砂糖浓度10%、柠檬酸0.35%,按此比例调配所得的饮料酸甜可口,入口清爽,风味纯正,颜色红褐,香气浓郁,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食用饮料的标准。[结论]研究可为生产开发解酒保健饮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带发酵乳酸饮料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霄  吴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60-21763,21767
[目的]优化海带发酵乳酸饮料的工艺。[方法]以海带为原料,辅以适量乳粉,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具有海带特殊芳香和营养价值的海带乳酸发酵饮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确定制备稳定性较好的海带汁、乳酸菌产酸和海带汁发酵的最佳条件以及海带乳酸发酵饮料的调配工艺。[结果]制备海带汁的最佳条件是:选用90℃温水浸泡120 min,料水比为1∶100倍;乳酸菌产酸的最佳条件是:海带汁50%,培养温度40℃,培养时间10 h,接种量6%;海带汁发酵的最佳条件是:添加7.5%的乳粉、10%的蔗糖,接种量6%,40℃下发酵10 h;海带乳酸发酵饮料的调配工艺是:75%的海带发酵原液,2%的白砂糖,0.09%的柠檬酸,0.02%的β-环糊精。[结论]该研究为海带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为牛蒡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牛蒡为原料,经去皮、切片、护色、烫漂、匀浆、酶解、抽滤、发酵、调配、灭菌等工序加工牛蒡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到制作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白砂糖为牛蒡原汁的8%,酸奶(乳酸菌)为牛蒡原汁的15%,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45℃。[结论]在该试验工艺下研制出的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6.
人参核桃复合乳饮料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参核桃乳饮料。[方法]以人参、核桃为主要原料,通过感官评定和稳定性研究,对人参核桃乳饮料的风味配制、乳化稳定剂的选择进行了优化,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参数。[结果]人参水提取液的最佳添加量为20%,蔗糖添加量为6%;复合乳化剂选用单甘脂∶蔗糖酯(1∶2),其综合添加量为0.3%,酪蛋白酸钠添加量为0.4%,稳定剂为卡拉胶,添加量为0.1%;按此参数配制所得的核桃乳产品比较细腻,香气淳厚,风味怡人,稳定性好。[结论]该研究可为人参核桃乳饮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修凤英  文连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2,(7):3984-3985,4000
[目的]制备一种风味独特的红小豆甘草无糖复合饮料。[方法]选取红豆浆、甘草液、木糖醇和柠檬酸的用量为影响因素,以产品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红小豆甘草无糖复合饮料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同时,考察了不同稳定剂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红豆浆25%、甘草液10%、柠檬酸0.10%、木糖醇4%;最佳稳定剂为CMC-Na 0.10%+黄原胶0.02%。[结论]该研究为红小豆、甘草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泰国南部地区椰子和椰汁价格翻1倍,主要是因为洪水影响导致产量减少,加上椰汁生产业者在市场上抢购。泰国董里府市场椰汁和椰肉业者表示,目前椰肉和椰汁价格大幅提高,因为受洪水影响而减  相似文献   

9.
余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15-5116
[目的]研究四季柚醋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四季柚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后获得原醋,然后与其他配料相混合调配成较高品质的醋饮料,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配方。[结果]结果表明,生产四季柚醋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为原醋加入量10%,蔗糖用量10%,pH值4.2,乳酸钙加入量0.1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四季柚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山药黏液质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山药多糖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及风味调配方法。通过添加桂花提取液对山药饮料的风味进行调配,得到的山药饮料的最佳调配比例为:山药黏液质原液稀释比例为1∶3,桂花提取液添加量5%,抗氧化剂VC添加量0.25%,甜味剂蔗糖添加量3%,制得的山药饮料风味独特,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保健功能显著。  相似文献   

11.
唐倩  孟得艳  张雪  杨宪  兰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9):137-140,149
[目的]探究制备白茅根菊花复合饮料的方法。[方法]以白茅根、菊花、梨汁、甘草、荷叶等为原辅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白茅根与菊花的原料比,主原料与辅料(梨汁、甘草、荷叶)总量比,梨汁、甘草、荷叶的质量之比,料水比,蔗糖添加量等对复合饮料感官质量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感官评分进行计算,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加工过程进行优化,获得白茅根菊花复合饮料原辅料的配方。[结果]试验得到,100 m L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茅根3.0 g、菊花0.5 g、荷叶0.2 g、甘草0.3 g、蔗糖6.0 g,此配方下得到的复合饮料感官评价分数最高,风味最佳。[结论]该配方简单可行,是一款具有市场潜力的凉茶饮料。  相似文献   

12.
果蔬复合保健醋饮料的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制作果蔬复合保健醋饮料的工艺,为保健醋饮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食用酿造醋、黑木耳、香菇、苹果为主要原料,选择复合果蔬保健醋饮料加工工艺并对原材料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然后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并对其进行感官质量检验,确定了某些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Vc与柠檬酸混合液作护色剂;木耳与水的物料比为16∶0,在60~80℃浸泡60 m in;香菇与水的物料比为11∶0,高温微波5 m in。最佳配方为:米醋10%,苹果汁12%,木耳汁2%,香菇提取液3%,蜂蜜0.5%,甜味剂5%,酸味剂0.1%,甜蜜素0.05%。饮料色泽、风味、口感等指标符合标准。[结论]该产品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具有开发前途。  相似文献   

13.
黎晓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48-14949
[目的]探索莲雾清汁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新鲜莲雾为原料进行饮料加工,针对加工过程中饮料的出汁率、稳定性及饮料的风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莲雾清汁饮料酶解的最佳条件为:添加0.1%的果胶酶,在60℃下静置1.5h,可使饮料达到理想的出汁率;添加0.12%的黄原胶与0.12%的CMC-Na复合稳定剂可使饮料达到最优的稳定性;莲雾清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莲雾果汁40ml、白砂糖4ml,柠檬酸0.08ml,蜂蜜0.1ml。[结论]该研究所得的莲雾清汁饮料,色泽、风味、营养价值良好,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晓杰  吴志明  刘玮  刘亚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31-5833,5847
[目的]以霞草和红树莓为主要原料,研制霞草红树莓复合饮料。[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霞草汁的最佳浸提条件、复合饮料最佳配方和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结果]霞草汁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1(g/ml),pH值7,浸提时间5h,浸提温度90℃。最佳配方为霞草汁用量50%(V/V),红树莓汁用量30%(V/V),白砂糖添加量45g/L,柠檬酸添加量0.5g/L,在此配方下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黄原胶10.04mg/ml,柠檬酸三钠0.12mg/ml。[结论]在最佳条件下生产的复合饮料,经感官审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验均合格,故霞草红树莓复合饮料口感好、风味独特、工艺简单,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江明  刘海  章超桦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120-2122,2125
[目的]确定罗非鱼胶原蛋白多肽果味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利用罗非鱼鱼鳞制成的胶原蛋白以及菠萝果汁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度试验和正交试验来确定果味饮料的最佳配方和条件。[结果]罗非鱼胶原蛋白多肽果味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为菠萝果汁40%,蔗糖5%,有机酸0.4%,胶原蛋白5%;最佳稳定剂为黄原胶0.02%,单甘脂0.12%,海藻酸钠0.15%,阿拉伯胶0.10%;最佳均质压力为25 MPa;最佳杀菌温度为115℃时间为15 min。[结论]用罗非鱼鱼鳞和菠萝为原料制作的果味饮料营养丰富,稳定性好,生产工艺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蒲菜汁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静  杨用钊  周美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47-11949
[目的]研究蒲菜鲜汁加工成新型绿色保健饮料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蒲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最佳配方为:料液比15%,蔗糖4%、柠檬酸0.09%、明胶0.10%。混合物料经20MPa均质,90~100℃杀菌10min,最终获得乳白色、无沉淀、口感佳、具有浓郁蒲菜香气的饮料。通过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得到合格的蒲菜汁饮料,保存期可达6个月以上。[结论]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蒲莱汁饮料口感好、营养丰富、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7.
沙糖橘·西番莲·荸荠复合果蔬汁饮料的配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沙糖橘、西番莲、荸荠复合果蔬汁饮料最佳配方工艺。[方法]以沙糖橘、西番莲、荸荠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果蔬汁饮料产品的最佳配方。[结果]复合果蔬汁最佳的配方:复合果蔬汁配比沙糖橘汁∶西番莲汁∶荸荠汁为5∶2∶3,复合果蔬汁含量35%,白砂糖含量10%,柠檬酸含量0.05%。[结论]该配方工艺生产的复合果蔬汁饮料营养丰富,并具有与新鲜果肉相似的香气、色泽,口感独特。  相似文献   

18.
提伟钢  邵士凤  邹佩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74-20576
[目的]研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发酵型草莓果汁乳饮料的加工工艺和配方,为其工业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酵型草莓果汁乳饮料的最佳配方,同时选用耐酸CMC-Na、阿拉伯胶和果胶3种稳定剂进行复配,采用正交试验,以沉淀率为指标,确定了3种稳定剂的最佳配比。[结果]确定的工艺条件:酸乳制备的发酵时间以5~6 h为宜,乳酸菌饮料制备时应控制pH3.8~4.0,酸度0.4%左右,均质温度55~60℃,均质压力20~25 MPa;确定的最佳配方:酸乳添加量35%,稳定剂添加量0.5%,草莓汁添加量10%时饮料的口感及综合品质最佳;采用复合稳定剂可大大提高稳定效果,当耐酸CMC-Na添加量为0.2%,阿拉伯胶用量为0.2%,果胶添加量为0.1%时,饮料的稳定性最好。[结论]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可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高质量的发酵型草莓果汁乳饮料产品。  相似文献   

19.
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邢建华  王高峰  黄涛  王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01-5303
[目的]对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的配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核桃乳为底物,加入益生菌为发酵剂进行发酵,对发酵温度、时间及乳化稳定剂的用量进行了考察;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的配方。[结果]核桃乳发酵温度43℃,时间5h,复合乳化稳定剂用量0.30%较佳。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核桃发酵乳用量27%,猕猴桃汁用量10%,白砂糖用量11%。[结论]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产品质量稳定,该研究为发酵型核桃猕猴桃饮料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