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污水处理厂尾水对排放河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方法]以苏南地区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纳污河道上、下游河水水质进行了连续1年的监测分析。[结果]尾水的集中排放导致排放口河水水质各指标明显高于上、下游河水,且排放口上游河水污染物平均浓度小于下游。空间上看,随着河道的自净、稀释作用,离污水处理厂排放口越远,水质呈好转趋势。时间上看,纳污河道的TN、TP和NH~+_4-N指标浓度呈现出冬季高、夏秋低的特点。[结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会导致排放河道营养盐(N和P)浓度的升高,应采取相关措施减小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纳污河道及区域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南淝河清淤的结束,针对清淤及南淝河自身特点,考察南淝河清淤前后10个采样点水体中COD、TN和TP含量以及底泥中TN、TP、有机质和重金属等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河流污染的复杂性,对清淤效果的评估缺乏有效的预测和方法体系,清淤作为单一的治理措施从根本上很难改变南淝河水体的污染现状,水质依然会回到清淤前水准。清淤后,表层底泥中TN、TP和有机质含量的平均降幅分别为41.90%、41.96%和29.80%;由于河流底泥氮磷释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一定程度上缓解水体氮磷污染压力。清淤后Pb的最大去除率为58.5%,平均去除率达42.9%;Zn的最大去除率为86.4%,平均去除率51.2%;Cr的最大去除率为48.0%,平均去除率32.2%,很好地控制了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洱海水体演化的可行性。[方法]以洱海水体为例,根据入湖河流的径流量和入湖口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分析,构建入湖河流模型;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洱海水体的演化模型,模拟对洱海水体TN、TP的净化能力。[结果]春末到秋初,对洱海水体TN、TP的净化能力较强;秋末到春初,对洱海水体TN、TP的净化能力较弱;对洱海水体TN、TP的全年净化总量分别为1 158.76、287.73 t,净化效率分别为79.94%和93.63%。[结论]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洱海水体TN、TP的净化效果良好,且对洱海自身的水质改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无纺布材料对富营养化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方法]研究了普通无纺布(普纺)和精制无纺布(精纺)处理对富营养化河水总氮(TN)与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2种处理下水体中TN、TP含量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试验期间,普纺处理对TN、TP的去除率为41.39%与39.27%,而精纺处理对TN、TP的去除率为52.98%与68.68%,均显著高于对照(污染自然降解)处理。[结论]吸附材料精纺对富营养水体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以用于富营养水体治理。  相似文献   

5.
2种浮床植物对大清河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秋冬季节选育不同类型的浮床植物净化污水提供参考,为滇池流域本土植物在浮床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严重富营养化水体大清河水培育美人蕉和伞草,同时设不培育植物的大清河污水为对照,研究美人蕉和伞草2种浮床植物对大清河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利用云南土著植物美人蕉和伞草在秋冬季节处理大清河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2种植物在污水中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对污水中TN、TP的去除率,美人蕉达到84%、80%,伞草达到77%、72%;对TN、TP的平均生物量去除速率,美人蕉为21.697、.97 mg/(kg.d),伞草为12.315、.95 mg/(kg.d)。培育美人蕉和伞草的污水中叶绿素和浮游生物量明显下降,与原污水相比较,浮游生物量分别降低了82%和68%。[结论]美人蕉和伞草能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竺山湖主要入湖口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方法]对3条入湖口水质开展了连续3年的监测,监测结果参照GB 3838—2002中IV类水质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只有沙塘港入湖口BOD5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00,3条入湖口水质NH4+-N和BOD5月均值超标范围分别为30.56%~41.67%和25.00%~52.78%,TP均未见超标。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3条入湖口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均为0.70~1.00。殷村港入湖口和太滆运河入湖口水质优于沙塘港入河口水质。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口水质营养状态指数为63.6~64.8,属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TN、TP和SD营养状态指数较高,Chl-a和CODMn营养状态指数较低。由于3条入湖河流汇集了大量的N、P,从而导致TN和TP的营养状态指数较高,对Chl-a和CODMn浓度控制得相对较好,从而在入湖口表现出这两项指标营养状态指数较低。[结论]造成竺山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外源贡献来自于入湖河流的TP和TN输入,应加大对入湖河流N、P污染物的削减治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取洨河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开展水体流经湿地后水质指标变化分析。[方法]分析从湿地入口至出口之间河段的pH、COD、NH_3-N、TN、TP的沿程变化。[结果]水体经过人工湿地后,pH相对稳定,湿地对水中主要污染物COD、NH_3-N、TN、TP的降解效果明显,但TN、TP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应通过生物调控技术完善湿地水体生态系统,进一步增加生态修复措施,降低河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结论]经水质评价,湿地出口处水质达到了Ⅱ类,说明人工湿地对于改善水质状况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河口滨海湿地4条入海河流污染物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河口滨海湿地4条入海河流污染物现状。[方法]在黄河口滨海湿地选取4条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广利河、神仙沟、挑河和潮河),分别于2009和2010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和11月(平水期)在这4条河流采集水样,测定水体营养盐、COD、叶绿素和石油类等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法进行污染物现状调查和评价分析,了解湿地整体河流水体质量现状及其对水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结果]黄河口4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整体污染较为严重,属于富营养化水平,主要污染因子为TN、TP、NH 4+-N和石油类;入海河流水体N、P含量过高造成了渤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赤潮,使渤海近岸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与历史数据对比,河流水体氮磷污染明显加剧,石油类污染未见显著增长,整体水质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结论]该研究为黄河口滨海湿地及近岸海域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曝气-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曝气与生态浮床组合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方法]选取黄花鸢尾和花叶菖蒲组合作为生态浮床,将生态浮床和曝气-生态浮床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14%和40.98%;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17%和53.28%。在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中,增加曝气能够对景观水体中TN、TP的去除率提高10%左右。[结论]曝气-生态浮床能够很好地去除景观水体中TN、TP,是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观山湖湿地公园水体质量。[方法]以观山湖湿地公园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时期的采样监测,研究湿地水体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湿地水体中氮、磷无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TN浓度丰水期大于平水期,TP浓度丰水期小于平水期;2014—2016年除下湖的TN浓度呈下降趋势外,下湖的TP浓度和上湖的TN、TP浓度均呈增加趋势。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表明,观山湖湿地水体在时空尺度上均处于轻富营养化状态,且磷为湿地水体的营养盐限制性因子。[结论]为防止观山湖水体进一步富营养化,应控制氮、磷的引入,尤其是磷的引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宿州市重污染河流奎河宿州段的污染源头和环境背景值。[方法]对河水进行总氮、总磷分析测试,并进行密度曲线图分析、频率直方图分析和Q聚类分析。利用正态法获取奎河总氮、总磷的环境背景值。[结果]奎河宿州段河水污染严重,受到人为因素污染程度大,污染源主要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总氮环境背景值为0~6.66 mg/L,总磷环境背景值为0~0.84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奎河治理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兰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715-3717
[目的]研究生物淋滤对污泥中镉的去除效率及污泥性质的影响,探讨生物淋滤法对污泥中镉的去除效率和机制。[方法]通过淋滤前后污泥养分含量、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变化研究了生物淋滤对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生物淋滤法对污泥中镉的去除效率在60%左右,生物淋滤去除了污泥中以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存在的镉,使污泥中交换态镉的比例提高到58%,活性增强。生物淋滤能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但使污泥的有机质、氮、磷和钾含量分别降低50.92%、68.86%、52.42%和41.22%。[结论]为城市污泥农地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洗衣废水对河水水质的影响。[方法]研究了绍兴市越城区4条河河埠头洗衣废水对河水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以及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洗衣废水排放瞬间河水COD及TN、TP、SS含量分别上升了507%、229%、148%、722%;随着时间的延长,4项指标含量均显著下降,尤其是洗衣废水排放60 min后,河水COD及TN、TP含量仅比洗衣废水排放前上升了50%、16%、44%,但河水SS含量仍然上升127%,需要更长时间的河水自净作用来去除。[结论]洗衣废水排放对河水水质具有一定影响,而河水的自净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几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水葫芦、美人蕉、花叶芋、剑兰和万寿菊5种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5种植物对污水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其中水葫芦和万寿菊的处理效果最好。在人工土柱运行试验中,水葫芦对COD、BOD,、NHi—N、TN、TP的去除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2.7%、10.9%、II.5%、4.1%和15.7%;万寿菊对COD、BOD5、NH;-N、TN、TP的去除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2%、8.9%、9.2%、7.4%和11.7%。在种植植物的人工土柱中,选择干湿比为1:5,配水周期为2d的运行方式更经济,更符合对水污染的处理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控制水体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邕江(河流养殖水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半封闭、微流水养殖水域)的水质情况,为合理利用开发大水域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定期定点采集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样本,测定采样点水深、透明度(SD)、水温、pH值、流速及水样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氨(NH4+-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等主要理化因子.[结果]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体COD、TP、TN、NH4+-N、NO2--N的季节变化特点均是:春季>冬季、夏季>秋季,而DO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根据Kaiser正交旋转因子荷载矩阵分析,得知邕江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应为水温、pH值、TP和TN,西津水库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应为水温、COD、NH+4-N、NO2--N、TP和TN.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邕江养鱼江段水质为中度富营养化,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处在轻度营养化与中度富营养化之间.[结论]网箱养殖对河流水域和半封闭微流水域水质主要理化因子均有明显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邕江和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域若持续发展水产养殖,则应降低养殖密度以避免水体高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6.
珠江广州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桂成民  管秀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61-4963
以珠江广州河段(雅岗大桥至琶洲大桥)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为调查对象,布设6个采样监测点,检测分析叶绿素a、总氮、总磷、透明度及CODMn等污染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河段枯水期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物TP、TN和CODMn浓度均值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V类水标准,属地表水劣V类水体。珠江上游的渔业养殖、周边城市的工业排放与广州市区生活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联防联治长效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珠江水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undry wastewater on the quality of river water and the dilution purification effect of river water on laundry wastewater.[Method] The effects of laundry wastewater on the contents of total nitrogen (TN),total phosphorus (TP),suspended solids (SS),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linear alkylhenzene sulfonic acid (LAS) were studied in 7 rivers of Shaoxing City.[Result] (1) The contents of TN,TP,SS,COD and LAS increased by 92%,99%,340%,351% and 923%,respectively,at the discharging moment of laundry wastewater;and (2) the five pollutional index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ver time,and especially 2 h after the discharge of laundry wastewater,compared with former the discharge of laundry wastewater,the contents of TN,TP,COD and ILAS increased by 6%,11%,9% and13%,respectively,while the contents of SS still increased by 76%,i.e.,SS required a longer time to achieve serf-purification.[Conclusion] Laundry wastewater has some influence on thequality of river water,and the self-purification function of river water could effectively remove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