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促进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既是农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企业的需要,更是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社区教育要结合失地农民自身实际,抓住地方发展契机,细化市场需求调查,设置"订单式"培训课程,灵活培训机制,优化培训过程,积极争取建立政府部门支持的失地农民再就业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失地农民转移创业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不断占用农用地和耕地,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该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社会现实,对如何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政府在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征收以及经济规划后,导致被征收土地的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长,面对当前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对他们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便显得尤为迫切。在分析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和建议,以保证失地农民的正常权益。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职业选择与现状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上街镇城镇化发展历程的调查,分析失地农民主要从事的工作领域及影响因素和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因子,提出了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25-22626,22629
介绍了河南农民的失地情况,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对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和生存权益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解决今后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在江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指出当前江苏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失地农民就业政策不完善、缺少制度设计;二是缺乏妥善安置的有效办法,就业渠道过于单一;三是就业市场不完善,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劳动力就业的需求;四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五是失地农民自身存在的不利于就业因素;六是缺乏各种就业培训。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江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1)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2)积极营造有利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3)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渠道;(4)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5)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升其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新出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就业受诸多因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就业受自身因素、社区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限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失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从社区支持角度构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分析了太原市各县、区的城镇化阶段与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县,从事农业的人数越少,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地区,基本不存在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问题;城镇化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越强,则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越需要保护。最后,提出了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谢庆 《湖南农业科学》2012,(17):137-139,14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失地农民成为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弱势群体。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介绍了当前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社会就业等现状,在分析了失地农民失地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安徽省怀宁县新山社区的实地调研,针对社区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存在总体失业率偏高、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观念落后、缺少创业资金等问题,探讨从构建政府履责动力机制、提供更优质的就业公共服务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3个角度论述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帮扶工作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缺少专项技能,加之就业渠道狭窄、政策扶持不力等因素造成再就业困难,认为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可以缓解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加速城镇化时期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市城南新区为例,实证分析现行征地制度对失地农民权益的损害,探求其形成的原因,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科学定义征地“公共利益”范国、构建市场化征地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征地补偿标准、改革农村集体用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维权组织和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安徽省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成为继江西省之后的全国第15个正式交卷的省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势必会征收土地.土地征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是会产生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本身,还失去了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等一系列权益.失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该何去何从,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该研究以萧县地区为例,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以期找到合适的路径,使失地农民得以生存发展,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相似文献   

15.
张凤芹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6):194-195,199
通过对江苏淮安失地农民收入及就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得出影响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应从政府、社区和失地农民自身3个方面共同着手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赵睿 《甘肃农业》2012,(12):64-65
我国西部地区深处内陆,自然资源匮乏,土地贫瘠,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及大开发热潮的西迁,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因开发建设而失去赖以生存土地的当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业、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如何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联系着地区建设速率、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从J市再造新城区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入手,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从而确保该地区政治和经济稳定发展,为打造区域性新增长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地区深处内陆,自然资源匮乏,土地贫瘠,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及大开发热潮的西迁,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因开发建设而失去赖以生存土地的当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业、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如何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联系着地区建设速率、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从J市再造新城区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入手,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从而确保该地区政治和经济稳定发展,为打造区域性新增长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稳步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在此过程成中,城乡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在不断上涨,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出现。然而,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根本的生活保障。因此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事关重大,它不仅涉及到农民自身的利益,更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分析了失地农民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立法,依法施教;政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完善和健全社会培养模式等失地农民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浅析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由于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成为新的困难群体,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主要是从征地制度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