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有效利用和厚朴的树枝,在1.5、1.7、2.1 MPa等不同压力条件下,对和厚朴树枝进行高压水蒸气蒸馏以提取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蒸馏液和废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以有机溶剂提取出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作为全部提取量,计算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结果表明,1.5 MPa高压水蒸气蒸馏的精油收率为4.53%,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分别为33.61%和30.59%。2.1 MPa高压水蒸气蒸馏的精油收率最高(9.05%),但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比1.5 MPa条件下的转移率降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短时间内从和厚朴树枝中得到了高提取率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和厚朴的蒸馏压力越高,各成分的提取率越高,但随着压力的增加,提取成分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2.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定向培育的立地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凹叶厚朴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厚朴为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坡位、坡向对厚朴生长的影响均较大,在山坡下部、阳坡生长较好;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的影响效应小于坡位、坡向、坡度,且立地因子与厚朴生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线性关系.结合不同厚朴试验林的土壤调查数据,建立了福建闽中山地厚朴人工林立地类型表,并认为Ⅲ类立地不适宜培育厚朴材药两用林,厚朴材药两用林培育应选择Ⅱ类以上的立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厚朴次生林进行厚朴的培植,可以促使厚朴的可持续开发。在厚朴人工间伐开采条件下,23cm为最优伐桩高度,表现在后期的次生枝条最多以及生长发育也最旺盛。通过对伐桩上不同数量丛生枝条的比较研究发现,伐桩上保留的枝条越少,厚朴的次生长势最好;当次生枝条为2枝/伐桩时,生物量与活性成分累积速度最快。同时,厚朴的次生生长不影响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4.
何慧娟  王烨  蒋翔  邓芬  赖普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48-18149
[目的]从秦巴山区4月和8月的厚朴叶中提取厚朴酚,并测定其厚朴酚的含量,为综合利用厚朴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甲醇分别提取4月和8月厚朴叶的厚朴酚,精密称定,用甲醇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叶中厚朴酚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工作条件为紫外检测波长294 nm,色谱柱为C18(4.6 nm×150.0 nm,5μm),柱温23℃,进样量15μl,流速1 m l/min,流动相甲醇∶水=79∶21。[结果]秦巴山区厚朴叶中的厚朴酚含量存在差异,4月厚朴叶中厚朴酚的含量为0.29‰,8月厚朴叶中的厚朴酚含量为0.32‰。[结论]秦巴山区8月厚朴叶中厚朴酚含量比4月稍高,可从叶子中提取厚朴酚。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醇碱法提取厚朴总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和厚朴酚、厚朴酚、厚朴总酚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碱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建立的二次回归方程与试验数据拟合度高、预测性好,和厚朴酚、厚朴酚、厚朴总酚的R2分别为0.940 2、0.962 6、0.960 6。经响应面分析,在超声强度150W下,提取厚朴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6%、碱浓度0.8%、料液比1∶36、超声时间29min,在此条件下和厚朴酚、厚朴酚、厚朴总酚得率分别为1.95、9.80、11.75mg/g。【结论】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对厚朴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优选出的最佳工艺具有提取得率高、时间短、耗能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厚朴酚、和厚朴酚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方法]以溶液颜色、澄清度及有效成分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提取物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考察厚朴提取物在增溶剂水溶液、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无水乙醇、甲醇、50%乙醇、95%乙醇8种溶剂中的稳定性。[结果]厚朴提取物在1,3-丁二醇中最为稳定,试验前后溶液颜色、澄清度及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以1,3-丁二醇为溶剂开发含厚朴提取物的相关产品,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野生厚朴树叶中的厚朴酚.[方法]用显色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厚朴酚进行定性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树叶中厚朴酚的含量,以C18为固定相,选择不同的流动相,检测波长294 nm,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 μl.[结果]厚朴树叶中含有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为0.75%,以甲醇∶水的体积比78∶22为流动相,测得厚朴酚的保留时间为4.528 min,分离效果好,简单,灵敏,重现性好,结果满意.[结论]该方法适合于厚朴树叶中厚朴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张丹  颜学伟  王刚  文小峰  李雪梅  罗丹  曹纬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10-10811,10836
[目的]优选厚朴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厚朴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g/ml),乙醇浓度80%,提取次数1次,提取时间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方法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适用于厚朴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厚朴新型分子标记,分析广东乐昌龙山林场厚朴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方便后续进行 厚朴优株选择和优良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方法】以 14 个由广东乐昌龙山林场种植的、种源来自江西省各 地的药用植物厚朴为材料,根据 GenBank 中厚朴 cDNA 序列信息,利用 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上 Primer BLAST 工具设计厚朴靶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 TRAP)标记固定引物,与 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随机引物配对,扩增厚朴基因组 DNA,开发厚朴 TRAP 标记。 统计 TRAP 标记与厚朴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图谱,用 NTSYSpc2.10e 软件进 行聚类分析,分析 14 个厚朴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 从 14 条固定引物与 5 条随机引物配组 形成的 70 对引物中共开发出 7 个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带型丰富、多态性好的厚朴 TRAP 标记;构建了厚朴 资源的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龙山林场厚朴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 0.75~0.88 之间,母株与对应子代之间遗传 相似系数并不是最高。【结论】厚朴群体内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丰富,新开发的 TRAP 标记将为厚朴优 株鉴别、优良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和羊肚菌(Morchella spp.)各自的生态与生理需求,本研究充分利用厚朴林下的生态空间,合理套种羊肚菌.结果表明,在已有的厚朴林下种植羊肚菌,弥补了厚朴生长周期长,见效慢的缺点.厚朴—羊肚菌套种的栽培模式,是一种长期和短期相结合,投资小、见效快、回报率高、风险...  相似文献   

11.
对欧缬草的化学成分类型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欧缬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厚朴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和闽西山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开展厚朴药材基地建设,总结其造林与环剥技术,为大面积基地营建提供技术依据,有利于解决天然厚朴药材枯竭与目前临床应用需求量增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康旭  袁江兰  孟鸳  邓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87-788,791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C-CO2)提取绿芦笋粉挥发油的工艺,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绿芦笋粉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绿芦笋粉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利用GC-MS对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绿芦笋粉挥发油的最佳条件为:CO2流量20 L/h,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绿芦笋粉挥发油的提取率达到98%;主要包括37种化合物,其中以烷类含量最高,其次是醛类和酯类。[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SC-CO2萃取绿芦笋粉挥发油的提取率高,这为绿芦笋粉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新江  建德锋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861-8862
[目的]提高芦笋的产量。[方法]以不同阶段的芦笋花蕾为外植体,筛选花粉的最佳生长阶段(即最佳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芦笋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以花粉处于单核期的花蕾为最佳试材,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KT 0.1 mg/L+NAA 0.20 mg/L。[结论]该试验结果为芦笋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厚朴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常用中药厚朴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抗肿瘤、抗炎、抗凝血、抗溃疡、心脑血管、酶系统等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孟祥忍  王恒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21-13023,13037
[目的]对比选择适合芦笋的热烫介质并优化热烫工艺.[方法]以新鲜绿芦笋为原料,对水、油、水油3种常见的热烫介质进行对比研究,选择最佳热烫介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以芦笋的抗氧化活性、干物质溶出率及感官性状为指标,通过k(34)正交设计优化芦笋热烫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水油为芦笋的最佳热烫介质,且芦笋热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油比12∶1 ml/ml,料液比1∶3 g/ml,在100℃下烫制2min.在此条件下,芦笋的抗氧化活性最高,色泽最好,且食用品质达到最佳水平,干物质溶出率为1.28%.[结论]以水油为热烫介质的芦笋适宜于加工各种菜肴,且研究可为指导人们合理烹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厚朴种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虓  杨志玲  段红平  杨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24-4326
种子是植物生产的物质基础,国家濒危植物厚朴的人工栽培主要依赖种子繁殖,故而厚朴种子的质量及处理方式是决定其人工林及药材质量的关键因子。该文从形态学特征、发育生理特征、休眠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方法以及其种子萌发的生态环境因子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厚朴种子----`-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厚朴种子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宽叶缬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关键技术.[方法]通过引种栽培,观察宽叶缬草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宽叶缬草生长发育规律.[结果]环境条件、田间管理措施等对宽叶缬草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建设规模化宽叶缬草人工种植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从种群层次上对安顺地区密蒙花植物生长的大小级、密度和年龄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密蒙花植物幼苗成活率低,成年树种数量小,种群发展趋于衰退.该结果可为安顺地区密蒙花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