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杉 《国土绿化》2005,(8):47-47
青山泽林薮积草(1),取之有时(2)。用之有时,莫残童树斩花枝。斧斤以时入山林(3),物候有日。生息有日,飞沙走石实太迟。注:(1)管仲《立政》句:“山林薮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2)朱熹语:山林应“取之有时,用之有节。”(3)孟子语:“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采桑子·禁节令@云杉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很早就认识到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生产等作用。据《国语》中记载,公元前550年(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就向灵王说过:“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并说明这是“古之先王,以此为慎”。可见,保护山林、保持水土的思想,其形成远在周灵王之前。在《管子》这本书中,齐国名相管仲曾提出过治国的五件大事,他把“山林救于火,草木殖成”列为第一件大事,而将治水、农耕、畜牧和修建等次之,意思是说保护好山林是治水的基础,只有把树木保护好才能谈得上盖房  相似文献   

3.
清代山水名园“海山仙馆”座落于广州城西的珠江滨岸滩涂,在前人营建的旧园基础上,为“住世瀛壶”之迁想,因借自然人文综合地宜,融合“畅朗轻盈”“经世致用”的地方风格。前辈学者对其多有撰文研讨。基于清代夏銮 1848 年绘成的《海山仙馆图卷》,辅以相关典籍史料、外国译著、影像资料,对海山仙馆选址立意、相地造境、海山胜景意象进行解析,立足中国传统“文人自然写意山水园林”的理法特色,探寻海山仙馆山水景物表“意”成“象”之根源。  相似文献   

4.
假山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它是我国造园艺术家借取天然石材,巧妙地构筑山水景观的一种独特造园艺术。这种再现真山真水的表现形式与山水盆景及山水画一样,都是对山水自然美的再创造,“离象而求”,赋予山石、流水以新的生命。“咫尺之内,而瞩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竣  相似文献   

5.
关于放宽山林政策,省委、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三年先后印发了《安平生同志在全省县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个经济战略问题〉的通知》、《关于自留山、责任山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划定自留草山、落实草山责任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贯彻执行的效果很好。现已划定“三山一地”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太白县黄柏塬乡黄柏塬村有集体山林6万佘亩。在全县开展林改试点中,黄柏塬村以“户均有山,还权于民”为宗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多山户”问题,率先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无山户”承包山林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7.
陈刚 《新疆林业》1997,(4):35-36
我国疆土辽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林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远古时,我们的祖先就逐渐认识到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在夏朝,一些有识之上就曾指出“春三日,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管子》书中说“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孟子也指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标志着我国古代对林木已进入到消极保护和利用山林的阶段.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继续奉行了适时砍伐的管理方针,“犯时分,非急无伐”(汉崔某《四民月令》),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到在一定时期内封山禁樵,以养育林木的做法。同时,提倡人工植树,以解…  相似文献   

8.
北戴河依山傍海,是国家著名的度假旅游胜地,座落众多的全国各系统和部门疗养院。由于建院当初受“重建筑、轻绿化”影响,园林绿化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当今旅游发展需要。文章通过对全国政协疗养院绿地改造规划,指出如何借助原有庭院绿地进行改造和园林建设,以期达到“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业》2009,(22):15-15
太白县黄柏塬乡黄柏塬村位于太白山西南角,共有耕地526亩,集体山林60,133亩。在全县开展林改试点中,黄柏塬村以“户均有山,还权于民”为宗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多山户”问题,率先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无山户”承包山林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10.
依托迁西县“山区城市”“滨水城市”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以“尊重、顺应自然山水环境”为规划思想,以“三山一河”为重点,以“显山露水、合理布局”为原则,通过强化山脊轮廓线保护、构建生态绿脉、实施“碧水”工程、增加滨河生活岸线等措施,构建山、水、园、林、城相辉映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1.
朱纯 《广东园林》2020,42(4):76-79
古人崇尚自然山水,从对自然山水的喜爱、感悟,发展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山水文化观。《瑶溪二十四景诗》正是受传统山水文化观影响的清代文人刘彤以诗文描述的瑶溪二十四处景色。对景诗的赏析,能感受到瑶溪蕴含的人居环境山水文化,更能为现代“诗文造园”带来启发。现代诗文造园者往往更需要具备学识广博的才能,通晓山水园林文化意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巧用心思,精细设计施工,才能创作出与环境相融,并能引人共鸣的优秀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2月3日,涟源市三甲乡秀峰村村民委员会与该村新旗组群众代表在《关于三甲乡秀峰村与新旗组山林权属问题的调处意见》上双双签字,从而圆满解决了一起长达15年之久的山林权属争议案和新旗组长期抗交农业税与统筹款的老大难问题。见证这一历史的人们无不为之拍手称快。三甲乡秀峰村村组山林权属争议案是从1984年该村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对集体所有的山林进行承包经营开始的。新旗组以村上没有按原来“四固定”时的山林权属承包山林和没有给予应得的经济补偿为由,自1985年起拒交农业税和集体统筹款。虽然省林业厅和市、乡各级为此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以法治林的历史相当久远,可以追溯到周代。据《周礼·地官》记载,当时设有掌管山林政令的“山虞”、“林衡”等官职,规定“木不中伐,不鬻(音yǜ)于市”; “草木未落,斧斤不入山林”。即树木没长成材,不准砍伐拿到市场出卖,草木叶子没落,不准带刀斧进入山林。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以法治林了。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在齐国执政,实行了严格的以法治林。《管子·地数》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音zǜ)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他规定:“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管仲主张对  相似文献   

14.
<正>但凡风景名胜,或源于自然山水之美,或源于历史人文之美,而山东原山则是二者兼而有之。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鲁中淄博,东临渤海,南枕泰岱,位于原山、瑚山、望鲁山、岳阳山四大山系组成的崇山峻岭之中,东西跨30公里,南北跨23公里,总面积2864.5公顷。主峰禹王山海拔797.8米。"原山"一名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烟岚苍莽,禅百齐对,千里胜概,表为原山。"属淄水和汶水的源头,"汶水西注,淄水东流,皆源于此。"(《博山县志》)原山以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个山多、田少的省份.全省11个市(地)、78个县(市、区)都有山林。但是,全省国有林仅占全省山林总面积的5%,集体山林占95%,是个南方集体林区。近几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和《浙江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火源管理、扑火指挥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并从本省实际出发,积极组织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参加森林防火扑火工作,从抓队伍建设、技术培训、制定预案、配备装备等方面着手,初步探索到南方集体林区建设森林防火队伍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一、山水盆景巧点缀。山水盆景在现代家庭中,以层峦叠峰、咫尺千里为特点,使壮丽的山川、奇峰异岭一时间展于眼前,仿人神与物游,思与景谐。山水盆景不仅点缀生活美化了居室,同时还使人获得了一种自然般的休闲。 山水盆景在居室中的原则,以“一景二盆三架”为序。对景的要求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景的制作不能粗糙,尤其忌讳随意堆砌,对盆的要求是须与景和谐统一。浅盆可以显山峰之奇险,山脚蜿蜒。船桥之得当;深盆则与之相反。若从盆的开头看,长方形宜于突出山峰之雄伟连绵,圆形宜给人一种幽远的美  相似文献   

17.
<正>找出口袋中的20元纸币,对照阳朔的山水石岩,同行的好友叹息:为何我没有生长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桂林山水精华多指的是水秀山清,“山水”两字不分离,山水相依,山以水秀,水映山幽。  相似文献   

18.
浅谈园林艺术的叠山理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中国园林是以山水园的特色而著称。它是在山水创作的基础上,根据园景立意、构思和功能要求,因山就水布置亭台楼阁、花草树木,使之互相协调地,构成符合自然规律的环境空间,以回归自然,并展现高於自然的艺术境界。山石和水体在园林中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恰好说明了造园中山与水的相互依赖关系。一、假山在中国园林中的运用西方园林重雕塑,中国园林嗜假山。每当我们游览中国园林,总会被形态各异的假山石峰所吸引。无论是哪个省份,几乎凡有园林,必有山石。可见假山叠石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是十分显著的,从而成为中国园林中最富表现力和最有特点的艺术形象,确是中国园林一大创造。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有众多的名山大川,这是造园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中国也是盛产石材的国家,造园家利用不同形式、色彩、纹理、质感的天然石,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崖、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再加上恰当的植物配置,增添了园林的山野趣味,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联想,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园林又有“城市山林”的别称。这与山水画的“咫尺山林”的理论相同,以艺术再现大自然秀丽的风光。既然是以艺术再现,那么园林艺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采取一定措施,制定法令,发展林业。早在夏代,《逸周书·大聚》中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周代重视护林,《周礼·山虞》中对采伐林木做出严格规定:“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礼记》中有:“木不中伐,不鬻于市”,“禁禁其欲伐者,止止其方伐者”的记载。《通鉴辑览》中记载:周文王讨伐崇国,下令行军作战中“无伐木,……违者不赦”。《管子》中记载:“山林梁泽以时禁发”,“山泽救于火”,在非采伐季节严禁“伐大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名山?以具有美感的,典型的山岳自然景观为主体,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环境优良的山地空间综合体。也就是说,以优美的天然山水为基础,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是壮丽河山的缩影,神圣国土的代表,民族自然历史的珍贵遗产。 一、在自然崇拜中产生名山 世界各民族的原始时期,大致都有崇拜山岳,把山岳神灵化的现象,汉民族也不例外。早在殷商(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二山”、“五山”、“十山”等的称谓以及崇拜,祭祀山岳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