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参床土根际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研究了六年生床土根际与主根上,下土壤营养状况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分布趋势是根上>根下>根际;全量养分变化不大;根区有效氮磷钾根上层>根下层;床土PH值有根际>根上>极下的变化规律;盐基离子组成与PH的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2.
土壤容重对床土水分特性和人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容重处理的田间和微区床土进行了栽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对床土持水性影响很大,改变床土孔性,使有效水和无效水分布发生变化;适当增加床土容重,有助于人参生长,提高人参表观品质,与最低床土容重处理相比,田间试验4年生和5年生人参单株增重率分别为8.3%和46.4%,微区试验3年生人参单株增重率为44%左右。  相似文献   

3.
人参床土的硅营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5.
栽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栽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栽参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硅,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PH值和C/N比下降/活性铁、铝、锰和酸性阳离子含量增加。上述变化根区土壤较根上土壤和根下土壤明显。  相似文献   

6.
7.
8.
试验以三年生农田移栽人参的根系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腐植酸、壳聚糖2种有机肥灌根,研究2种有机肥对不同时期农田人参根系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人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和壳聚糖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环境,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并能显著提高三年生人参产量;腐植酸对农田人参根系土壤环境的改良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优于壳聚糖。  相似文献   

9.
1985-1988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农站进行了6种不同质地土壤施用有机肥料的盆钵试验。探讨了不同质地土壤上,有机物料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氮素变化的影响及有机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腐殖质总碳、胡敏酸/富非酸及土壤C/N比在各质地土壤中普遍增高;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也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变大。但是土壤的C/N比,在3a以后都下降至11.6左右,而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人参床土中氮素肥料去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5N标记尿素对不同生育期参株氮素营养和床土中氮素营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人参对^15N标记肥料吸收较少,第1年利用率为9.85%,2年累积利用率为19.06%;标记肥料氮回收率较高,第1年为81.59%,第2年为69.78%;氮素肥料损失,第1年为18.41%,2年共损失30.22%。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人参干物质积累和氮磷吸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人参施N,P,K肥对干物质积累以及对N,P吸收的动态进行了3年田间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四,五,六年生参根增重率分别为5.1%,37.4%,41.1%,对参根N含量分别提高19.8%,15.1%和8.7%,茎中N含量变化与根基本相同,而叶中N含量随参龄增加呈降低趋势。人参各器官中P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六年生各生育期根重和N积累变化规律是:母根萌发至收获的根重变化经历了从减重到增重的过  相似文献   

12.
林下参土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林下参土微团聚体组成、机械组成、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结果表明:林下参土的颗粒组成以物理性砂粒(>0.01 mm)为主,占50%~65%,质地属于砂壤土.测定并计算了林下参土中干团粒、湿团粒、水稳性团聚体、微团聚体占干土质量的质量分数,计算了林下参土的结构破坏率.林下参土中>1 mm干团粒、2.0~0.5 mm水稳性...  相似文献   

13.
栽参土壤的物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长白山区的主要栽参土壤(暗棕壤人参床土)的基本物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床土的颗粒组成以物理性砂粒为主(55~60%),质地属粉质壤土,且上下均一,较适于人参生长。其他物理性状,如结构、孔度及水分特性等,均好于我省常见的耕地土壤或相同质地的耕地暗棕壤,且人参产量与上述物理性状之间也分别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床土的容重和其他物理性状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建议今后以床土的容重(0.8g/cm~3左右)作为评价床土物理性状好坏(或是否适于人参生长)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酵素菌肥对栽参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施用酵素菌肥的栽参土壤人参根际微生物量碳及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酵素菌肥后土壤微生物量碳随时间变化呈双峰态势,在栽参的第30天出现第1个峰值,在第90天出现第2个峰值,并且随着酵素菌肥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幅增大。施用酵素菌肥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较对照组都有所增加,二者增幅几乎相当,分别为36.4%和36.3%。真菌数量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下降幅度为19.2%。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以乙酸乙酯—正已烷—氯仿作为洗脱剂,以硅胶为支持剂进行干柱层析,获得一淡黄色油状物,经IR、′H—NMR、~(13)C—NMR和MS光谱鉴定为人参环氧炔醇(Panaxydol)。  相似文献   

16.
李月茹  孙亮  许煊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359-10360
[目的]建立异菌脲在人参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人参和土壤样品分别用丙酮-石油醚和乙腈-水的混合溶剂提取、SPE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参和土壤中的异菌脲残留量。[结果]在0.04~5.00 mg/kg浓度范围内,异菌脲浓度(x)与峰面积(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2.495x-0.674,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异菌脲在土壤和人参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6.60%~100.80%和92.90%~105.70%,变异系数分别为1.54%~2.78%和7.20%~9.50%。异菌脲在土壤和人参中的最小检出量均为3.0×10-10g,实际土壤、人参添加异菌脲的定量限分别为0.04和0.09 mg/kg。[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7.
鲜人参中天然皂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不同于文献的技术方法,对中国产鲜人参中的天然皂甙——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从中国产鲜人参中分离出四种单体化合物。其中三种经理化及光谱鉴定为: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Rb_1,Rb_2,Rd(Malonyl—ginsenosides Rb_1,Rb_2,Rd)。三者系首次从中国鲜人参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栽参土壤水提取液用不同化学试剂(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和直接采用不同化学试剂(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和蒸馏水)提取,对所得各个组分以人参种子为试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经筛选所得活性较强组分再以人参幼苗为试材进行其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栽参土壤提取液不同组分均对人参种子胚根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抑制作用随浓度逐渐增加而增强,其中生物活性较强的组分为栽参土壤水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相和栽参土壤乙酸乙酯提取组分,两个组分对幼苗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都产生显著性影响,在培养96h后,丙二醛含量分别增加23.8%、37.5%,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P<0.01),根系活力分别下降17.2%、27.1%,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由此可知,用乙酸乙酯提取栽参土壤可有效获得部分人参化感物质,其可促进人参幼苗根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使膜透性增加,降低人参幼苗根系活力,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人参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鉴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甲醇提取人参根际土壤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人参土壤化感物质分布Ⅰ、Ⅱ和Ⅳ组分。利用GC-MS对甲醇洗脱部分进行物质组成分析,初步确定人参部分化感物质组成为:棕榈酸甲酯等酯类、9,12-十八(烷)酸(Z,Z)-、十五(烷)基酸等酸类、双环(10,8,0)二十烷,(Z)、二十三烷、5,6,-四亚甲基四氢-1,3-嗪-2-硫-4-环己烷和二十五烷等烷类18种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