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物李氏杆菌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引起动物的一种疾病,其致死率较高。自1926年Muray等首次分离到本病原体以后,现已呈世界性分布。它作为动物致病菌和腐生植物致病菌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并且已知它与...  相似文献   

2.
李氏杆菌活载体疫苗是指把弱毒化李氏杆菌改造为外源性抗原载体,活的李氏杆菌携带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细胞内,通过MHCⅠ和MHCⅡ系统递呈外源性抗原,使机体产生针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保护,这是一种新型的疫苗系统.李氏杆菌的细胞内寄生和黏膜感染的特性,使得李氏杆菌活载体疫苗系统具有很多优势,该疫苗具有同时使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的特性.近年来,通过毒力基因的重组对李氏杆菌进行的弱毒化改造,已经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安全载体菌株,如ACTA和plcB毒力基因双重删除毒株等,使李氏杆菌活载体疫苗在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在艾滋病疫苗研制中,携带gag基因的李氏杆菌活栽体疫苗可以使小鼠抵抗重组表达的HIV-1 gag的痘病毒对系统和黏膜的攻击,李氏杆菌活载体癌症疫苗已经可以使小鼠产生对肾肿瘤和直肠肿瘤的抗性.李氏杆菌活栽体疫苗的发展和应用有可能为一些较难免疫疾病的免疫预防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3.
鸭疫李氏杆菌病是由鸭疫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鸭的急、慢性传染病。为了更有效的预防此病,本就鸭疫李氏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鹦鹉李氏杆菌病王金美秦建华(江苏省无锡市锡惠公园动物园,214035)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畜禽李氏杆菌病的报道较多,但鹦鹉李氏杆菌病的报道罕见。我园鸣禽房于1995年3月展出笼舍中一群白色鸡尾鹦鹉发生传染病,根据发...  相似文献   

7.
李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又名旋转病(circling disease),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染病。该病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却很高,各种年龄,不同种类的畜、禽和野生动物以及人类均可感染李氏杆菌而发病,主要以幼龄和妊娠母畜较易感,且发病较急。家畜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败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新疆绵羊致病株李斯特杆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生化反应,溶血试验,致病力试验,PCR方法对分离的新疆5株绵羊致病株李斯特杆菌90SB1,90SB2,90SB5,90SS1,125SL进行了种型的鉴别测定,并用RAPD技术对这5株李斯特杆菌及标准株李斯特杆菌进行分型。试验结果,五株绵羊致病株(野毒株),在生化反应,培养特性,溶血性,致病性及溶血素基因特异性等方面表现高度的一致性,属于同一种LM。RAPD实验表明此5株LM指纹图谱相同,属于同一个型。此5株致病性LM与标准LM对照株(从食品中分离到)指纹图谱差异显著,属于不同型。  相似文献   

12.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及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茵在病原学上已被公认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在各国已引起食品加工部门、公共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研究者的兴趣.文章就该菌的毒力因子及免疫预防研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李斯特菌毒力因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其致病性与毒力因子密切相关,作者对其毒力基因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hlyA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人工污染样品经Half-fraser和Fraser增菌后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扩增出234bp的条带,对照菌未扩增出目的条带。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04cfu/mL。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为8cfu/25g,说明PCR方法检测食品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获得天然李氏杆菌噬菌体,提供防治李氏杆菌病新型生物制剂,减少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抑制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利用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作为宿主菌对屠宰场污水进行双层琼脂平板法筛选,获得噬菌体,并对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生长特性检测(温度、pH、一步生长曲线、最佳感染复数、有机溶剂影响)、基因组酶切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分离出的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噬菌体中,选取1株裂解性强,遗传稳定的噬菌体进行后续试验,并命名为LP8;经电镜观察为肌尾科噬菌体,可以跨种裂解18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和5株威尔斯李氏杆菌,确定LP8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最适生长温度为45 ℃、最适pH为7;在6种有机溶剂中,仅异戊醇可导致LP8活性丧失;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酶切鉴定,确定为双链DNA;LP8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基因组大小为87 038 bp、含有120个编码基因、编码基因的累计长度为76 326 bp、编码基因的平均长度为636 bp、编码区域长度占基因组的比例为87.69%。本试验分离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噬菌体,并对其噬菌能力和应用价值进行鉴定。分离出的LP8噬菌体相较于李氏杆菌的噬菌体,细菌裂解能力更强,适应环境范围更广。本研究为实验室后续建立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噬菌体库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噬菌体的其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LM)引起人与动物的一种共患传染病,其中以绵羊的敏感性最强。近几年,本病对新疆养羊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生化反应,溶血试验,致病力试验,对分离的新疆5株绵羊致病株李氏杆菌90SB_1,90SB_2,90SB_5,90SS_1,125SL 进行了种的鉴别测定,试验结果,五株绵羊致病株(野毒株),在生化反应,培养特性,溶血性,致病性等方面表现高度的一致性,属于同一种 LM。  相似文献   

17.
快速、特异检测李斯特菌单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高度特异的、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无害李斯特氏菌、格氏李斯特氏菌共同表位的单抗LJ10A为捕捉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建立了快速检测该菌的单抗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105个菌/ml。人工模拟样品至少可检出5个菌/10g样品,并在48小时内报告结果。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以该法检测了240份肉样和850份奶样,并平行以改良McBride琼脂分离细菌相比较,证实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100%和96.9%。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贵州省三穗县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流行血清型、毒力和耐药情况,本试验从贵州省三穗县6个规模养鸭场临床疑似RA感染的病鸭体内分离出6株分离菌,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长出表面光滑、圆形半透明的滴状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分离菌均不具运动性,尿素、触酶和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符合RA生化特性,将6株分离菌分别命名为SS-RA1~SS-RA6;6株分离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上RA参考菌株的基因序列相似性≥98%,说明6株分离菌均是RA;SS-RA1~SS-RA4为血清2型且含有8种毒力基因(OmpA、CAMP、wza、AS87_04050、Fur、SIP、TbdR1和luxE基因),SS-RA5和SS-RA6为血清11型,缺失AS87_04050基因,仅含有上述其余7种毒力基因;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组雏鸭均全部死亡,对照组雏鸭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表明6株分离菌对雏鸭均有致病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株分离菌仅对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和头孢哌酮7种抗菌药物敏感,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00%。本试验成功分离得到6株RA,为贵州省三穗县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疫苗选择和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是猪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并且也会引起人的链球菌病。有35个荚膜血清型(1/21、~34),通常自发病或死亡猪体分离获得1,2,7,9型和14型菌株,其中2型是毒力最强的血清型。根据已知猪链球菌16 SrRNA及溶血素(sly)、谷氨酸脱氢酶(gdh)、荚膜多糖(cps)、胞壁蛋白或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mrp)、胞外因子(epf)编码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猪链球菌群和1(14),2(1/2),7型和9型特异性PCR或多重PCR,建立2型致病性菌株和1型高致病性菌株毒力鉴定PCR或多重PCR,用于检测和鉴别临床病料和细菌分离物中的猪链球菌,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与其他致病菌及其他血清的猪链球菌型无交叉反应,为疫病诊断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快速、简便和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LM的致病性与毒力因子密切相关,研究其毒力因子对于充分了解李斯特菌病的致病机制及有效防制该病有重要意义。作者对LM的毒力因子(如李斯特溶血素、肌动蛋白聚合蛋白、C型磷脂酶、内化素、细胞壁水解酶、酰胺酶及毒力调节因子如转录活化因子和应答调控因子等)和致病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