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澳大利亚太平洋种子公司的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派出了以油料作物研究所胡汉德副所长带队一行三人油菜育种考察组,于1981年10月3日至22日赴澳进行了访问。 在该公司高级油菜育种家巴扎先生的陪同下,访问了澳大利亚油菜主要产区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昆士兰州以及澳大利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首都堪培拉等十多个城市。参观了联帮、州的各级农业研究所和化学分析试验  相似文献   

2.
Cascade Cascade是由4个亲本(Indore、Sipal、ww827和Liraglu)复合杂交,于F_6中选育出来的甘蓝型冬性双低油菜新品种。其成熟种子的含油量≥42%,芥酸含量为2%,脱脂饼粕中的硫甙含量为9.7—23.4μmol/g  相似文献   

3.
自菜油中的芥酸和饼粕中的硫甙通过育种途径成功地得到改良(芥酸含量从45%左右降到1%以下;硫甙含量从每克脱脂饼粕含200μmol左右降到30μmol)以来,油菜品质改良的重点已转移到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也称多烯酸)育种上,即高亚油酸(>30%)、低亚麻酸(<3%)育种。 在低芥酸油中,目前亚油酸(18:2)含量偏低(约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而亚麻  相似文献   

4.
油菜转基因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油菜是近年来转基因研究最为活跃的作物之一,遗传转化研究日趋成熟,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趋于多样化。就近几年油菜转基因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回顾,并对转基因油菜生产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光尧  王国槐  唐小彦 《作物研究》2006,20(Z1):442-445
转基因油菜是近年来转基因研究最为活跃的作物之一,遗传转化研究日趋成熟,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趋于多样化.就近几年油菜转基因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回顾,并对转基因油菜生产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病害是影响油菜高产稳产及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危害严重,欧洲的黑胫病和根肿病的危害日益加剧,而导致品质下降和减产,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综合评述油菜抗病遗传育种研究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7.
1962年刘后利教授曾对日本油菜遗传育种工作的历史和成就作了比较全面的报道,使我们对当时日本的油菜遗传育种研究有很好的了解。1986年秋季我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到日本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我参观了几个油菜研究机构,并与一些油菜专家交换了意见,收集了许多油菜资料,从而对日本的油菜遗传育种研究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这次访问我感觉到,自1962年到现在,日本的油菜遗传育种研究有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说来,由于近年来日  相似文献   

8.
油菜远缘杂交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育种发展的结果,一方面需不断挖掘新性状、新材料,另一方面是种内遗传资源日益枯竭.我国长江流域主要栽培的甘蓝型油菜系国外引进类型,情况更是如此.远缘杂交作为遗传物质转移的一种方法,可把异种属的有利性状导入到栽培植物中来,扩大作物的遗传基础.为了将其他芸苔属植物的优良特性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来,创造新材料,我们自1988年以来开展了甘蓝型油菜与其他芸苔属植物之间的种间杂交遗传育种研究.现将这项研究的进展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业部1982年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计划,油料所于今年4月12日—17日在湖北省咸宁地区,召开了全国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育种科  相似文献   

10.
双低油菜湘油15号对菌核病抗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核病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是危害油菜的主要病害 ,既严重影响产量 ,又降低品质。当前生产上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 ,但效果欠佳。至于抗病育种 ,由于没有找到抗源 ,至今尚未开展。笔者在湘油 1 5号选育过程中 ,经多年观察和鉴定 ,发现该品种对菌核病有较好的抗性 ,为此近年来对湘油1 5号的抗菌核病性作了一些研究 ,其主要结果简报如下。1 湘油 15号是一个高抗品种笔者在承担国家“九五”项目“油菜抗病育种亲本材料的研究”(编号 96 - 0 0 2 - 0 2 - 1 3-2 )期间 ,曾对湘油 1 5号抗性作过多次鉴定 ,均表现高抗 ,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生态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侵染过程及侵染方式,菌核菌致病机理及油菜抗菌核病机理等方面,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遗传及抗菌核病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春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春油菜主要分布在西部高海拔地区和北部高纬度地区,单产和含油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1/10。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我国春油菜在种质资源创新、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QTL)定位、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春油菜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春油菜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达了国内外关于油菜无花瓣性状的一些研究,以及无花瓣育种概念的形成。重点对作者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突变体,在遗传、生理特性及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指出采用遗传的方法,去除非光合器官——花瓣及其花冠层,存在显著的育种潜势,是一种新的育种途径。将培育出以无花瓣为标志性状的低能耗、高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油菜高油酸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在油菜高油酸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情况.分别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油菜高油酸育种的意义、高油酸性状的遗传特点、环境条件对油酸性状的影响以及油菜高油酸育种的方法和成果等。  相似文献   

15.
双桑  阮颖  彭冬平  刘春林 《作物研究》2006,20(Z1):552-556
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生态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侵染过程及侵染方式,菌核菌致病机理及油菜抗菌核病机理等方面,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遗传及抗菌核病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来源 中双一号(原84001)属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优质高产的中早熟甘蓝型(Brassica napus)冬油菜新品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于1981年以(81008×甘油五号)×澳双低PB52,并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前人对双低(低芥酸、低硫苷)菜籽油保健功效的研究,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比较平衡,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适宜,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丰富,有利于人体健康,是食用植物油中的优质油品。鉴于我国居民膳食中α-亚麻酸摄入不足,以及我国食用植物油存储时间短、消费周转快,提出目前双低油菜育种中亚麻酸含量(9%左右)不宜降低,还应适当提高,以补充我国居民对亚麻酸摄入量的不足,这也是我国油菜品质改良应作出的科学选择之一。论述了油菜的高含油量品种和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给农民和企业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以及在我国油菜高效化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甘兰型油菜属异源多倍体作物,具有生长势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优点。我国自四十年代引种以来,增产效果显著,目前正在全国各地进一步普及推广。随着甘兰型油菜的发展,大面积单产随之提高,我区油菜品种改革也是这样情况(表1)。品种的不断更新与改革,促进了甘兰型油菜面积的扩大,而甘兰型油菜面积的扩大,又为良种的增产作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随着油菜生产的发展对油菜新品种选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育种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黄色种皮这一性状在芸苔属植物中广泛存在,芸苔属的三个基本种和三个复合种当中,都已发现黄籽。黄籽油菜由于其具有的优点,是油菜育种的重要资源。黄籽油菜种皮薄、纤维素含量低,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因而相对提高。据Appelqvist,L.—A.等研究,黄籽皮壳率为13%,褐籽皮壳率为18%以上。作者(1981)曾观察到黑籽品种华油3号种皮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的油菜生产优势及双低油菜产业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0~1996年,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占全省油料作物总面积的76.6%,总产量的74.5%,产油量的82.2%。1990~1996年油菜年均播种面积占全国年平均总面积的10.7%(最高年达12.7%),占长江流域11省(市)的12.7%(最高达14.7%)。全省总产量1995~1997连续三年跃居全国首位,双低油菜种植面积现已处全国前列。发挥湖北省油菜生产优势,推进双低油菜产业化进程,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有关问题,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支撑,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加速产业化链条的形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