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氮肥运筹对限水灌溉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华北地区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也是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农业用水用肥过量正威胁着这个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此,笔者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研究了不同氮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实验在春浇一水和春浇二水两种水分限制条件下,分别设7个氮肥处理,即在4个等级氮肥用量(分别为0、157.5kg/hm2、226.5kg/hm2、295.5kg/hm2,不包括有机肥中所含氮量)下,分设两种施肥方式(全部基施和基施+追施)。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施氮方式相同时春浇二水冬小麦的产量高于春浇一水,二水穗粒数较一水高,千粒重则低于一水,一水耗水量较少,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二水;同一水分下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同一施肥方式下在157.5-295.5kg/hm2范围内,施肥量越大,氮素生理效率和氮肥生产力越低,施氮157.5kg/hm2时,氮收获指数均处在最高或较高水平;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期一水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主要集中在上层(0~80cm),二水条件下则主要分布在中下层。综合研究表明,在春浇一水条件下,施氮水平在157.5kg/hm2,且全部基施,能够获得与多量施肥相当的产量,且可提高氮肥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硝态氮的淋洗和残留,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干旱缺水地区是比较合理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氮比例和时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各器官氮素含量、NDFF(氮素含量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植株的氮素利用率以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期小麦各器官的含氮量为子粒〉叶片〉根系〉叶鞘〉颖壳;各器官的NDFF以根系最多,其次为子粒和茎秆;以增加底肥的比例和分次追肥处理的植株氮素利用率较高;以分次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以增加追肥比例处理的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追氮时期追氮比例对滴灌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在滴灌条件下,以小麦‘新冬18号’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300 kg/hm2条件下,设置5个氮肥追施处理[拔节:孕穗6:4(F1处理)、起身:拔节:开花2:4:4(F2处理)、拔节:孕穗:开花4:4:2(F3处理)、起身:拔节:孕穗:开花2:4:2:2(F4处理)、起身:拔节:孕穗:开花2:2:2:4(F5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调节氮肥追施时期及比例有利于调节小麦的生长及产量,F4处理能减缓叶片SPAD值的下降速度,还能有效提高小麦千粒重、收获指数、地上部分生物总量,最高产量为F4处理,产量达8016.67 kg/hm2,分别显著高于F1、F2处理6.4%和6.7%(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追施时期以起身、拔节、孕穗、开花期均追肥(F4、F5处理)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水分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灌溉方法下各处理之间的产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与两水处理相比,四水处理公顷穗数提高,但拔节水导致千粒重极显著降低。四水条件下小麦的氮素吸收量高于两水条件下的相应氮肥处理,而氮素生理效率降低。灌四水使氮素在小麦营养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提高,两水灌溉更有利于氮素向子粒转运。各营养器官对子粒氮的贡献率依次为叶片>茎秆=颖壳>叶鞘>根系,其中叶片的氮素转移量最高,两水灌溉制度下,常规施肥量适宜于部分基施、部分于拔节期追施,而省肥用量可以考虑全部基施。  相似文献   

5.
粒肥施用时期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生育后期氮肥施用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为稻米镉消减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杂交稻株两优819(早稻)和常规稻湘晚籼12号(晚稻)为试验材料,设粒肥用量占总氮20%的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处理,分别为始穗期施粒肥(F1)、齐穗期施粒肥(F2)、灌浆期施粒肥(F3)及不施粒肥处理(CK)。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粒肥可显著提高晚稻籽粒生物量,齐穗期和灌浆期施用粒肥显著提高了早稻籽粒生物量。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对降低籽粒富集系数、镉在植株内转运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育期施粒肥水稻成熟期各部位镉含量不同,施粒肥提高了早稻根系和茎叶的镉含量,但显著降低了籽粒镉含量,其值表现为CK>F1>F3>F2;晚稻的根系镉含量在始穗期施粒肥处理显著提高,茎叶镉含量均显著大于CK,灌浆期施粒肥处理的籽粒镉含量有小幅度降低;与CK相比,早晚稻籽粒镉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44.87%,22.31%。可知,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对早晚稻籽粒的镉含量影响有差异,齐穗期施粒肥可显著降低早稻籽粒的镉含量,灌浆期施粒肥能降低晚稻籽粒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6.
施用有机酸和氨基酸对烤烟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试验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适量的有机酸和氨基酸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氮代谢。表现在:提高烟株的根系活力和叶绿体色素含量,促进烟株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不同氨基酸和有机酸作用大小不尽相同。有机酸处理烤烟叶绿体色素前期增加快后期下降也快,而氨基酸处理后期叶绿体色素变化则相对比较缓和;在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方面,有机酸作用高于氨基酸,而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的影响却低于氨基酸。从整体上看,有机酸对促进烟株生长和氮素积累的效果好于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缓释氮肥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缓释氮肥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2016―2017年以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小麦后直播的种植方式,设3个缓释肥氮素用量:45、90和135 kg·hm-2,2个施用时期分别为2叶期和4叶期。以常规氮肥尿素(纯氮90 kg·hm-2,CK1)和不施肥为对照(CK2)。【结果】缓释肥氮素90 kg·hm-2,并于2叶、4叶期施用产量较高,其中2017年籽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达4198.7和4037.8 kg·hm-2,比对照CK2分别高517.2和356.3 kg·hm-2,干物质积累量也表现为缓释肥氮素用量90 kg·hm-2于2叶、4叶期施用较高,其中2017年分别达到14090.5 kg·hm-2、13564.5 kg·hm-2,分别比对照CK2高12.6%和8.4%。氮素积累量表现相似的结果。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进一步表明,2叶期施缓释肥氮素用量45 kg·hm-2的处理氮素回收利用率(NARE)、氮素农学利用率(NAE)及氮素生理利用率(NPE)都最高,2叶期施缓释肥氮素用量90 kg·hm-2的处理其次,如2017年2叶期施缓释肥氮用量45 kg·hm-2处理的上述3个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75.62%、23.68%、77.26%,施缓释肥氮素用量90 kg·hm-2处理则分别为60.9%、19.9%、46.6%,而对照CK2仅为53.79%、14.12%、40.91%。【结论】小麦后直播棉在2叶期一次性施用缓释肥氮素用量90 kg·hm-2能显著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促进群体干物质生产并实现高产,同时达到轻简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分配及叶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岳寿松  于振文 《作物学报》1998,24(6):811-815
通过^15N示踪结合叶片代谢变化研究二棱期,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和四分体期分别施氮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四分体形成期和雌雄蕊原基形成期施氮处理,收获期营养器官中^15N原子百分超显著降低,籽粒中^15N原子百分超明显增加,并提高了开花后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片衰老后期的光合作用速率,显著增加了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早水晚用"节水条件下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增苗节氮对双季晚稻氮素利用的影响,进行了人工移栽、抛秧、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单株氮素积累量随时间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水稻不同阶段单株氮素积累量占全生育期总积累量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序为分蘖-齐穗期(25.18%~68.01%)、播种-分蘖期(23.47%~58.47%)、乳熟-成熟期(5.39%~27.25%)、齐穗-乳熟期(0.52%~12.51%),单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分蘖-齐穗期(148.28~(**))、乳熟-成熟期(105.05~(**))、播种-分蘖期(71.65~(**))、齐穗-乳熟期(57.26~(**));水稻茎鞘、叶片氮素积累量占植株总生物量比例(含氮率)随水稻的生长总体呈降低的趋势,氮素积累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齐穗期达到最大;穗部氮素含氮率随水稻的生长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素积累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产量与乳熟期单株氮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0.87~*),与分蘖-齐穗期和齐穗-乳熟期2个阶段单株氮素积累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穗部含氮率呈不显著负相关。成熟期不同处理间的植物氮素吸收积累量以及水稻叶片、茎鞘、穗部含氮率以早稻旋耕人插人收+晚稻免耕抛栽机收+增苗节氮这种处理方式最大。  相似文献   

10.
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粳稻产量、品质及氦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高产施氮量条件下(225kghm^-2),按基蘖肥、穗肥不同施氮比例且穗肥依不同叶龄期追氮共设计了20种施氮模式,研究了其对超级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氮素利用率及主要米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常优1号产量影响极大,基蘖肥与穗肥施氮比例为58.34:41.66,穗肥以叶龄余数4、2叶等量施氮时,产量最高;产量与总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氮收获指数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随着穗肥施氮比例的下降,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垩白率、垩白度逐渐下降;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穗肥随追肥叶龄期推迟,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提高,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胶稠度、外观品质因基蘖肥施氮比例的不同而异。综合来看,基蘖肥、穗肥施氮比例为6:4,穗肥以倒4、2叶期追肥可使该品种超高产、优质、高效得到较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施氯量与烤烟物质积累相关关系及适宜施氯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生长期间烟株氯含量、氯积累量、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施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烤烟生长期间烟株不同部位氯含量和氯积累量与施氯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或指数函数关系;烤后烟叶总氮含量、X2F和C3F两个等级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施氯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总钾含量与施氯量之间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总氯含量与施氯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或指数函数关系。根据终采时不同部位和烤后烟叶不同等级的氯含量与施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烤烟适宜的施氯量,认为施氯量在24 kg/hm2左右,对烤后烟叶氯含量是安全的,同时基本可保证烤后烟叶氯含量在0.3%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肥施用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有机肥与烤烟专用复混肥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复混肥相比,施用油枯有机肥750kg/hm2和秸秆有机肥600kg/hm2能促进烤烟生长,提高烤烟产量,改善烟叶协调性。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油枯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2.6%,产值提高了13.9%,平均叶面积提高了14.5%;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秸秆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0.6%,产值提高了5.4%,平均叶面积提高了36.6%。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烟叶中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提高中上等烟比例,增加烟叶产值。  相似文献   

13.
南平烟区植烟土壤氯的烤烟适宜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索南平烟区在烟-稻轮作下植烟土壤氯的烤烟适宜指标,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土壤氯水平对烟株氯含量与其分配、干物质积累及土壤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氯含量>10 mg/kg时,烟株氯与土壤氯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当土壤氯含量<10 mg/kg时,土壤氯对烟株氯的影响较小。随土壤氯水平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型,烟株吸收的氯显著增加,且更多地分配到叶片中。适量施氯,盆栽烟稻轮作后或大田烤烟收获后,耕作层土壤氯含量已降至基本一致的水平,残氯量与施氯量多少无关;犁底层和心土层氯含量却随施氯量增加而极显著增大。南平烟区植烟土壤氯适宜含量指标为25~35 mg/kg。在土壤氯含量平均为(20.22±17.22) mg/kg的现状下,可以施用氯化钾22.5~69.3 kg/hm2,使烤烟种植当季土壤氯含量提高到适宜水平,满足优质烟叶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用豆粕、菜粕、芝麻粕3种饼肥组合发酵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饼肥组合处理烟株生长、养分吸收积累及质体色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饼肥处理的各项指标均优于CK,显著增强了烤烟的生长势,提高了烟叶干物质积累及质体色素含量。不同饼肥配施处理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干物质量、氮磷钾积累及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差异显著,以T4(饼肥组合4)处理的效果较好,建议该饼肥组合在烤烟栽培施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磷肥对土壤化学性状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磷肥的不合理施用成为烤烟品质的限制因子。通过深入了解磷肥的土壤效应及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确定磷肥最佳配方。利用 DPS与 SPSS软件,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高磷肥料对土壤化学性状及烤烟生长的影响。研究过程分不同磷肥配方设计、 土壤化学性状研究与烤烟生长研究 3个步骤。首先进行不同配方磷肥田间设计, 其次土壤取样测定、 冠层结构指标测定、 叶绿素测定、 烤后烟物理特性测定与根系测定, 最后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提出磷肥配方方案。通过方差分析得出: 高磷提苗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F=7.9375, P=0.0068)、 速效磷(F=6.2115, P=0.0145)、 速效钾含量(F=5.9213, P=0.0158)、 烤烟的叶面积指数(F=4.112, P=0.0433)与烤烟成熟期光合有效辐射(F=4.6775, P=0.0378), 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烟叶物理特性, 是防控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利烤烟根系生长; 高磷基肥 II 型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F=5.112, P=0.0237)、 速效钾含量(F=5.20, P=0.0177)与烤烟的叶面积指数 (F=3.9621, P=0.0495), 能显著降低土壤 pH(F=4.2351, P= 0.0411), 有利烤烟根系生长; 高磷基肥 I型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16.61%。上述高磷肥料均可促进烤烟生长与成熟, 提高烤烟旺长期与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 1.26%~31.69%, 提高烤烟成熟期光合有效辐射2.04%~11.51%, 对湘西州缺磷土壤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烤烟氯含量与有机酸类物质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研究烤烟叶片氯含量与有机酸类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关系,在国内主产烟区采集294 份烟叶样品,采用描述统计法分析烤烟氯和有机酸含量的数量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烤烟不同氯含量水平下有机酸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烤烟样本氯含量变幅0.08%~1.60%,平均值为0.44%±0.28%;不同烟区之间烤烟叶片氯含量差异显著,不同部位之间烤烟氯含量差异不显著。基于烤烟氯含量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样本分为低、中、高3 类:在低类群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有机酸总量较低,高级脂肪酸、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中等;在中类群中,有机酸类物质含量均最高;在高类群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有机酸总量中等,高级脂肪酸、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较低。烤烟感官质量评吸总分与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随氯含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有机物料对烤烟根系特征及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的作用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汽爆秸秆、草炭和生物炭3种有机物料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根系特征以及地上部N、P、K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物料,尤其是添加生物炭和草炭后,植烟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等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与汽爆秸秆相比生物炭或草炭处理下层土壤、距主根轴较远土壤内的根长密度更大,一级侧根和不定根发育更好;有机物料处理后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其中以生物炭和草炭处理效果最明显;根系特征与植株地上部N、P、K积累量间的典型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正向相关性,相关性达0.999。有机物料能够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根系发育、深扎和扩散,提高地上部的氮磷钾积累量,其中以生物炭处理效果最显著,其次是草炭。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山地烤烟对配施生物有机肥响应效果,为当地烤烟生产提供参考,以常规肥料对比,通过生物有机肥不同配施量试验,分析其对烤烟生理生化指标及产质量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烤烟根系体积和净光合速率,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上等烟叶比例及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其中烟叶产量提高9.35%~11.2%,达2159.1kg/hm2和2361.0kg/hm2,产值增加2.51%~15.2%,达55057.1元/hm2和61858.2元/hm2,上等烟叶比例增加0.95%~3.63%;在其他生产成本一致的情况下,经济效益处理提高2.14%~14.5%;经济效果指数(ECI)和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均好于对照。合理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烤烟生产有着良好的提质增效响应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烤烟新品种豫烟1 3号的抗旱性,以主栽品种中烟100为对照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农艺性状、地上部鲜重、干重、根系指标、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中烟100和豫烟13号株高和茎围明显降低;干旱对根、茎、叶干重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单株产量,干旱条件下2个品种产量显著低于正常供水处理,与中烟100相比,豫烟13号产量受干旱影响程度较小;与中烟100相比较,干旱务件下豫烟13号酶活性增加幅度大.综合各指标来看,豫烟13号抗旱能力优于中烟100.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干物质累积及养分含量积累分配的影响,旨在为发挥其产量潜力和优化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肥力水平(不施肥、低肥水平、中肥水平、高肥水平),研究烤烟根、茎、叶3个部位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含量的变化及分配特点。结果表明:(1)烟株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进程呈增加趋势,至圆顶期时,叶片干物质、磷和钾积累量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烟株对氮、钾的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其中高肥水平处理显著低于低肥水平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烤烟产量(干物质积累)的提升难以靠增加施肥量来解决,在实践中,推荐以中肥水平150.0 kg/hm2(N:P2O5:K2O=1.0:0.8:2.0)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