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竹材液化物碳纤维原丝优化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竹材液化物碳纤维原丝的优化制备工艺,笔者以合成剂用量、合成升温时间、合成温度以及纺丝速率作为原丝优化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测定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原丝直径与力学性能;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到原丝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纺丝速率为800r/min,合成温度为120℃,合成剂用量为5%,合成升温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温度因素对木质素酚醛树脂纤维固化性能的影响,在盐酸和甲醛质量比为1∶1的凝固浴条件下,设置不同固化升温速率和固化温度进行实验。采用FT-IR、TG、DSC、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不同温度对纤维机械性能、热性能、表面形貌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分析木质素酚醛树脂纤维的固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原丝经过凝固浴后,在实验条件下内部材料继续发生交联反应,最终得到的固化后纤维直径均比原丝粗;固化升温速率增加能够提高固化反应的反应程度,使得热稳定性提高;升温速率过快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固化温度高则木质素酚醛树脂纤维表面光洁度较高;随着固化温度升高,纤维的机械性能下降。最适于纤维原丝的固化温度参数为升温速率20℃/h、固化温度170℃,此条件下得到的固化纤维拉伸强度达178.24 MPa,断裂伸长率为1.49%。  相似文献   

3.
以山核桃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活化,经过浸渍、膨胀塑化、炭化、活化、漂洗和烘干等工序制得汽油蒸气吸附载体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磷酸浓度、炭化温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制炭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85%,膨胀塑化130℃,炭化温度250℃,活化温度480℃,活化时间120 min。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制得活性炭试样,它的丁烷工作容量为13.55 g/100 mL,25℃时汽油蒸气吸附量为605 mg/ g,BET 比表面积为2215.37 m2/ g,孔容积为1.4247 cm3/ g。  相似文献   

4.
蚕蛹甲壳素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蚕蛹为原料,经石油醚提取油脂,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脱脂蚕蛹的脱蛋白质和脱无机盐的最佳条件.通过试验分析,得到脱脂蛹脱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7%、温度为95℃、时间为1h、固液比为1:10,脱无机盐的HCl浓度为5%、温度为45℃、固液比为1:30、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5.
采用碱提法对地鳖虫多糖进行提取试验,以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做正交试验,用苯酚-硫酸进行多糖含量测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1,即碱液浓度为0.03mol/L,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法提取银杏叶中黄酮工艺进行研究。正交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h,夹带剂浓度90%。  相似文献   

7.
将杉木木粉经苯酚液化、熔融纺丝后,在甲醛、盐酸和蒸馏水组成的固化液中固化,得到木质碳纤维原丝。讨论了木质碳纤维原丝在固化过程中的表面形貌、官能团变化、微晶结构和热稳定性。得到的结论如下:①固化过程中,原丝表面保持平滑,未发生明显变化,固化升温时间达到4h后固化比较完全,原丝内部结构致密。②固化条件为3h+2h时,苯环上的H原子开始被取代,原丝进入固化交联初阶段。升温时间达到4h后生成的亚甲基键和苯环上的羟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成C—O—C和少量C—C=O结构,交联反应加强。③不同固化阶段原丝的片层间距(d002)均稳定在0.448~0.479范围内,同时,沿c轴上的堆积高度(Lc)在1h+2h时最小,2h+2h时最大,2h后略微下降,随着固化时间增加,维持在0.805—0.833范围内。④固化初期原丝的热稳定性较差,在900℃失重率达99.3%;升温时间从2h到5h时,失重率从63.9%逐渐降到52.8%,原丝稳定性提高。⑤原丝中微孔的比例随固化时间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固化过程中有部分非微孔的孔隙向微孔转化。  相似文献   

8.
高比表面积竹质活性炭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竹子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竹基活性炭,考察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竹质活性炭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亚甲基蓝吸附值最高达200 mL/g、焦糖脱色率最高达120%的高吸附性能竹质活性炭。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比3∶1(g∶g),活化温度400℃,升温速率10℃/m in,活化时间40 m in。对所制得的竹质活性炭产品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N2吸附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活性炭具有较高的BET比表面积(2 103 m2/g)和发达的孔结构。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西梅电热烘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和掌握西梅鲜果电热烘干制干的适宜工艺条件,以新疆主栽西梅品种‘法兰西’、‘女神’的成熟期鲜果为原料,以烘制温度、碱液处理浓度,碱液温度、碱液浸泡时间为试验因素,每因素4个水平,以最终烘制时间为初步考核指标,采用电热烘干制干方法对其制干工艺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同时对西梅鲜果、干制品的总糖、总酸、水分、维生素C、蛋白质、膳食纤维和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感官评分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确定的最佳制干工艺条件为:整果经浓度为7.5 g/L、温度为80℃的碱液浸泡90 s后再在65℃温度条件下烘制,至含水量为15%~18%时所制得的西梅干的品质最优,‘法兰西’的制干时间约为72 h,‘女神’的制干时间约为96 h。采用该工艺不仅可以提高西梅果的制干速率,缩短了制干时间,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鲜果的颜色和果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法优选辣椒中辣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辣椒中活性成分辣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辣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辣椒素的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辣椒素提取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时间0.5h,提取溶剂为70%的乙醇,料液比(质量:体积)1:10,提取次数3次.  相似文献   

11.
越南甜竹纤维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竹原料、甜竹浆的纤维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竹原料纤维平均长度为2.37 mm、平均宽度17.91μm、长宽比值132.40;纤维平均壁厚为8.13μm、平均腔径为2.57μm、壁腔比值6.33。研究了在蒸煮过程中纤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蒸煮过程中甜竹纤维长度不断变小,从2.37 mm(原料)到1.79 mm(全浆),减少24%;蒸煮过程中纤维长宽比值也不断缩小,从132.40(原料)到98.89(全浆)。与青皮竹浆、桉木浆(阔叶木)、马尾松浆(针叶木)和麦草浆(草类)的纤维形态相比,甜竹浆纤维长度大于麦草浆纤维,小于马尾松浆纤维,与青皮竹浆和桉木浆纤维长度基本相近,因此甜竹浆纤维属于长纤维范围,是一种优良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2.
木材苯酚液化产物制备碳纤维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拓宽木材液化产物的应用领域,提高木材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木材的高效利用,在研究木材苯酚液化产物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木材苯酚液化产物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构思和工艺路线。利用木材苯酚液化产物为前驱体,通过加入反应剂如六次甲基四胺等调制纺丝液,熔融纺丝后将纤丝在甲醛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热固化形成网状交联结构,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炭化制备成碳纤维,同时对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木/麻/PP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无纺织气流成型织坯再热压的工艺,研究汽车内饰用木/麻/PP纤维三元复合材料中,3种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PP纤维含量,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和耐水性;麻纤维含量增加对提高材料的强度影响显著,但耐水性略有下降.当PP纤维含量为40%、麻纤维为30%、木纤维30%时,复合材料的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西南桦人工林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对其禾材纤维形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径向上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在髓心处较小,沿髓心向外逐渐增大并渐趋稳定,纤维壁腔比在髓心处较大,沿髓心向外逐渐减小并渐趋稳定;轴向上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在树根处较小,随树木长高逐渐增大并逐步趋于稳定,纤维壁腔比在树根处较大,随树木长高逐渐减小并逐步趋于稳定.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纤维较长,纤维长宽比较大,纤维壁腔比较小,纤维形态表明西南桦人工林木材是适合用于制浆造纸工业的极好原料.  相似文献   

15.
木纤维—合成纤维复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昊鹏  王建军 《木材工业》2001,15(4):9-11,18
通过对不同复合条件下压制的木纤维-合成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探讨了木纤维的化学改性和胶粘剂的改性在木纤维--合成纤维复3合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木纤维能和顺丁烯二酸酐和丁二酸酐进行酯化反应,从而降低木纤维的表面极性,化学改性后的木纤维能与合成纤维进行良好的复合,改性胶粘剂对表面不同极性的木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有良好的附着作用,可有效地改善木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复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wood species (Chinese fir and Poplar), wood fiber content (10%, 25%, 40%) and wood fiber sizes (16 to 32 mesh, 32-65 mesh, above 65 mesh)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wood fiber-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wood fiber content and size in composite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chosen wood species. Compared with polypropylene without wood fiber,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increased when adding wood fiber into polypropylene, but the tensile and unnotched charpy impact strength decreased. And the above strength decreased with the wood fiber content increasing. When the wood fiber size becoming smaller (in higher mesh), the strength increased. In the comparison of wood species, th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using Chinese fir wood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Poplar, but not significant.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and PP were also test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孙柏玲  刘君良 《林业科学》2012,48(7):114-119
以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种纤维及其化学处理后的单根纤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的一维红外光谱主要区别于1736cm-1处的CO伸缩振动和木质素苯环特征吸收峰;二者经双氧水-冰醋酸处理后,黄麻单根纤维在1736cm-1附近仍存在明显的吸收峰。在高分辨的二维同步相关谱中,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特征差异更为明显,慈竹竹原纤维在1000~1250cm-1范围内有8个自动峰,1008cm-1处强度最大;黄麻纤维有7个自动峰,1217cm-1处强度最大;同时在1435~1750cm-1范围内,黄麻纤维在1726cm-1(C=O伸缩振动)处出现较强的自动峰,而慈竹竹原纤维光谱中没有。各区域内自动峰均为正相关。与化学处理前纤维谱图相比,二者单根纤维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发生了改变,表明纤维成分对其热微扰过程中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初步研究表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为竹原纤维的识别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可作为竹原纤维识别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选用内蒙古地区8个产地的40份2~3年生黄柳枝条,通过纤维长度、长宽比和纤维含量的测试来评价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产地黄柳的纤维长度都小于500μm,均不宜单独用作制造纤维板原料,可作为填料与其他材料配合使用;HXT、HHE和HFZ产地的黄柳属制造纸浆的优质材料;在纤维含量选择上,参试材料都在65%以上,符合生产纤维板和纸浆对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地调查法进行毛竹林分结构调查,标准竹解析法测定毛竹林分立竹秆形结构,参照GB/T15780-1995标准采集竹材材性测试样品,并采取实验室测试分析法测定其材性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土壤性状、土壤营养成份、毛竹年龄对毛竹胸径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纤维长宽比等的影响。经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土层厚度、水解氮含量与年龄等都对毛竹纤维长度影响显著,速效磷含量对毛竹纤维宽度影响显著,有机质含量对毛竹纤维长宽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笔者探讨了制备木质纤维/聚酯纤维复合吸声材料时,木质纤维/聚酯纤维比、施胶量、发泡剂加量、密度等因素对复合吸声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木质纤维和聚酯纤维混合,制造复合吸声材料是可行的;木质纤维/聚酯纤维比、施胶量、发泡剂加量、密度是影响复合板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木质纤维/聚酯纤维比、施胶量的增大,产品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提高;随着发泡剂含量的增加,产品力学性能有所降低;随着密度的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呈线性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