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稻新组合甬优6号为永嘉县单季稻的主栽品种,为充分发挥该组合的增产潜力,指导其在当地的推广种植,阐述甬优6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减少氮肥用量;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种植试验在乐平市选择适当的品种进行,平行开展观测,分析附近的观测站同期资料,考虑气候条件、病虫害、产量、抗倒伏性等因素,确定了适合本地种植的晚粳稻品种,通过2014年试种,表明甬优8号、甬优2638等品种可以在本地栽培,适宜在全乐平市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甬优6号”在本地区种植,其秧龄以多少为好尚无定论,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往往与本地主栽品种一样,秧龄达30d甚至30多d,因此导致产量高低相差较大,为正确探索“甬优6号”的最佳秧龄,以获取高产,特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应江山市地域的具备超高产潜力的单季晚稻组合,并探明其生育特性与产量表现,作者于2016年开展了单季晚稻不同组合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12”产量极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并且具备超高产潜力,可以作为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优势品种。“春优927”产量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具备高产潜力,可以选为单季晚稻高产栽培示范品种。“甬优1540”虽然与“甬优9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全生育期较“甬优9号”短,是“甬优9号”的理想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5.
"甬优6号"不同插种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共同育成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大,生育期长,适宜插种密度是“甬优6号”高产的关键。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插种密度试验来探索“甬优6号”的最佳插种密度。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本地引进杂交粳稻试种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07年本地种植杂交稻"常优1号"、"甬优8号"等品种近万亩。为积极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模式,本站开始了杂  相似文献   

7.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再生能力强,再生季产量高、米质优。利用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6个甬优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开展适合龙游本地种植的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可以作为迟熟类型再生稻品种,甬优4901可以作为早熟再生稻品种,2种类型只要栽培管理得当均能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对5个单季杂交晚稻品种在移栽种植条件下进行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5个参试品种的适宜播期弹性均较大,5月5日至6月24日均可播种,其中甬优12以5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其余4个品种均以5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所有参试品种早播早种均能提早收获,生产上提倡适当早播,最好在6月4日前播种,甬优12和浙优18可在11月中上旬成熟,甬优538、春优84和嘉优5号可在11月上旬成熟,以减少对后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道乐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55-155,157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杂交新组合,已经在苍南县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特介绍甬优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移栽、施肥、水管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便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甬优12等10个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产量、性状等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浦江不同种植模式种植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结果表明,甬优12号产量最高,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6.08%;甬优1512产量较低,比对照减产15.35%。10个品种平均产量10.32 t/hm~2,产量在8.65~11.86 t/hm~2。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7850、甬优1540、甬优538共5个品种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其中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7850产量达极显著差异。甬优17号、甬优1140、甬优8050、甬优1512共4个品种的产量低于对照甬优9号,其中甬优1512与对照相比减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甬优8号”,本文主要介绍了“甬优8号”在萧山区的试种表现及其高产直播技术,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适期播种、精量直播,合理施肥、氮磷钾配套,中期严控、后期重保,预防为主、结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杂交晚稻甬优6号的性状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4月通磬翌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5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结了甬优6号在乐清市种植的产量和主要性状表现,探讨了该组合的主要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籼粳杂交稻甬优17号在苍南县的示范情况,针对甬优17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播种、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搁田、做好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甬优15号在福建南平市光泽县止马镇种植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合理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6号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中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2004年甬优6号引入台州市的温岭,温州市的苍南、乐清、龙湾等地作连晚试种,  相似文献   

16.
推广超级稻     
“种三产四”水稻丰产工程,就是通过种植新技术的集中应用,使3亩地的超级稻能产出4亩地的产量,从而大幅增加粮食产量,这是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农业增产的创新思路。2008年,蕉城区农技站在洋中镇建立中稻超级稻中心示范片300亩,品种组合Ⅱ优航2号;在赤溪镇建立晚稻超级稻中心示范片200亩,品种组合甬优6号,辐射带动其他乡镇推广了超级稻1.7万亩(其中中稻1.2万亩,双晚0.5万亩)。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在鄂西北地区的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45份收集品种(系)中,初步筛选出了20个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研究和分析了它们在鄂西北地区种植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外观米质和综合抗性。结果表明,甬优6763、甬优4949、甬优7053、甬优1526、甬优6760和南繁1605产量潜力大,综合表现好,可在鄂西北地区推广种植;扬育粳2号、宁5718、南繁1610、徐32646、盐粳16号、扬粳1612、皖垦粳3722产量表现相对较好,且无明显缺陷,需进一步考察这几个品种在鄂西北地区常年种植表现;华粳295和武运5020丰产性较好,但生育期较长,应适当提前播种;泗稻14-211和徐农33202产量较高,外观品质好,但纹枯病发生较重,抗倒伏能力一般,不宜在纹枯病发生较重地区种植;圣稻20、华粳8号和甬优2640具有一定的产量潜力,生育期适宜,但后期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出现少部分的倒伏现象,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中晚熟粳稻在休宁县的适宜播栽期,特进行了不同品种的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甬优9号因稻瘟病抗性较差,不宜做晚稻种植。镇稻17和杂粳5号宜早播,应于6月10日前播种;晚粳30号可适当迟播,于6月20日前后播种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正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品种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杂交早、中、晚稻组合。2005~2018年福建省共引进试种、示范和推广(已审定或引种)了9个籼粳杂交水稻组合,分别是甬优6号、甬优9号、甬优15、甬优17、甬优2640、甬优4550、甬优1540、甬优12、甬优5552,其在福建省的推广种植面积达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甬优9号水稻的产量表现及其特征特性,并从适期播种与培育壮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