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尾松毛虫天敌的种类多,数量大,是这种害虫重要的死亡因子,甚至是终止害虫的猖獗因子。研究它的天敌种类组成,数量变化,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有利于充分地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合理地利用天敌和有计划地引进天敌。  相似文献   

2.
1987—1990年在安徽省潜山县对马尾松毛虫的主要捕食天敌——日本黑褐蚁的蚁群组成、发育历期、活动规律及对马尾松毛虫的捕食作用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黑褐蚁对马尾松毛虫1—3龄幼虫有一定捕食能力,是抑制马尾松毛虫发生的重要捕食天敌。目前对该蚁的利用主要是改善环境条件,保护现有种群,促其自然种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天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总结1978~1989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浙江省马尾松尾毛虫各虫态的天敌种类及其作用进行报导,并编写了主要天敌类群的识别检索表,同时记述了主要天敌种的生物学特性。本文包括154种马尾松毛虫天敌,分别有螽Si11种,螳螂3种,蝽类10种,蚂蚁18种,蜘蛛20种,胡蜂9种,姬蜂33种,茧蜂11种,小蜂26种,寄蝇8种,麻蝇5种。其中新记录36种。  相似文献   

5.
由文献整理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 Walker 各虫期天敌194种(暨亚种和变种),其中寄生蜂73种,寄蝇12种,捕食性昆虫15种,食松毛虫鸟类77种,其他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浙江省的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卵、蛹期寄生性天敌种类、地理分布、作用与效能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天敌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天敌的研究最早由祝汝佐教授开始,他在1937年记录了24种天敌昆虫,1954~1956年前华东农科所和省林业厅在常山县研究马尾松毛虫的天敌及其利用,采到天敌昆虫31种,1985年何俊华教授报导52种。  相似文献   

9.
螽斯具咀嚼式口器,又有刀剑状产卵器,加上不少螽斯种类为害植物和牧草,所以一般都把螽斯当作害虫看待;或因螽斯具有发音器,鸣声悦人,有些地方作为商品性娱乐昆虫;但螽斯作为能捕食害虫的一类重要天敌昆虫,过去却鲜为人知。我们在承担“六五”、“七五”国家攻关项目“松毛虫  相似文献   

10.
森林蜘蛛是森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对害虫具有显著的自然控制作用,已逐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关于捕食马尾松毛虫的松林蜘蛛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未见有正式报道。从1982-1990年在承担国家攻关项目“松毛虫综合管理”研究期  相似文献   

11.
12.
13.
大山雀Parus majof(Linne)又名白脸山雀,属雀形目、山雀科。据观察,白脸山雀在森林里数量多,分布范围广,食虫量高,全年均可捕食害虫。为了加强对此鸟的保护和利用,1984年我们在浏阳县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设计及方法标准地概况: 沙市试验区——5—10年生马尾松稀疏纯林,郁闭度0.2—0.5,地被物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地势平坦,属未封山林地。焦桥试验区——10—20年生马尾松纯  相似文献   

14.
李莉 《陕西林业》1998,(3):14-15
马尾松毛虫是近两年在我省汉中、安康等地区暴发成灾的森林害虫,仅1997年成灾面积就达60万亩。其幼虫蚕食针叶,且食量惊人,常使松林遭受到严重危害。若人体接触到松毛虫幼虫毒毛,还容易引起皮炎、关节肿痛等疾病,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998年起,我省已将马尾松毛虫列入工程治理方案中。积极保护和利用益鸟防治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毛虫寄生性天敌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宣城市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主要危害马尾松,间歇性的成灾,造成成片松林枯死。1999年以前,多采取以化学农药为主进行防治,其结果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杀伤了害虫矢敌: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为了避免长期依赖化学药剂的单一防治方法,急待寻求其它综合治理的途经。近几年来,宣州区尝试施放白僵菌,以生物防治为主来控制虫害,马尾松毛虫天敌得到恢复,数量不断增加。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寄生性天敌的作用,使马尾松毛虫长期处于低虫口密度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从2002年起在宣州区主要松林进行了系统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宣州区马尾松毛虫寄生性天敌种类.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黑斑蛙(又名青蛙)Rana nigrom-aculata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农作物的卫士。但是黑斑蛙对森林害虫的作用,特别是对马尾松毛虫的捕食能力,过去很少引起注意,至今未见有人报导。笔者近年在浏阳县曾就其对松毛虫的捕食情况进行了初步观察。一、黑斑蛙捕食松毛虫的发现:1982年,浏阳县路口乡马尾松毛虫大暴发,松针基本食尽,松毛虫因缺食大量下树爬  相似文献   

17.
我所于1978年初,开始人工饲养螳螂的试验。至今,已完成两个世代,共饲养出29239只若虫。利用其捕食马尾松毛虫、蚜虫等林农业害虫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螳螂,是人们比较熟悉的益虫,喜欢捕食各种各样的昆虫,是多种农林害虫的天  相似文献   

18.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全县现有松林面积为100429.7ha^2,占全县有林地面积60.6%。马尾松毛虫是该县头号森林害虫Dendrolimus punctatus,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先后爆发成灾四次,每次受灾森林面积多则5万ha^2,少则0.5万ha^2。1996年后至今未大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幼虫寄生性天敌黑足四眼姬蜂、寄生蝇类和幼虫及蛹寄生蜂黑点瘤姬蜂在松毛虫种群中寄生行为的空间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多属于负二项分布.这与其寄主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寄生性天敌的这种寄生行为,有利于对害虫种群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20.
天敌对抑制松毛虫大发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马尾松毛虫卵期的寄生蜂有14种之多,往往一块松毛虫卵可同时羽化出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