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时期搁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宜金山区的水稻搁田时期,比较了不同时期搁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山区直播稻在适播时期内(6月10日前),适宜的搁田时间应在7月5日前开始为好,即当田间苗数达到80%穗数苗时开始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播种晚的,搁田时间最迟不超过7月25日。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熟晚粳品种南粳46进行稻鸭共作搁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搁田相比,搁田处理株型协调,稻株抗倒性增强,穗粒数显著提高为141.70粒,比不搁田处理多5.45粒;结实率、千粒重比不搁田分别提高1.65个百分点和0.23g;产量比不搁田增加377.25kg/hm2,增幅为5.4%;经济效益提高了2 608.1元/hm2,增幅5.84%。  相似文献   

3.
单季晚稻高产搁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单季稻生产过程中搁田的作用、目标、原则与时期,提出搁田的技术措施以及搁田应当注意的问题,以为单季晚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早发、足苗、稳长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内容。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秧苗素质、土壤状况、肥料质量以及气候因素等原因,往往造成僵苗不发、缓苗迟发、发苗不匀等现象,虽然在前期采取收汤落田(常规法)等措施,但仍达不到促根早发的要求,严重影响水稻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水浆管理上,把活棵后(栽后7~8天)的收汤露田改为排水搁田(早期搁田),把中期搁田始期从有效分蘖终止期推迟到高峰苗出现后,在肥料运筹上,降低总氮量,实行蘖肥基施,平衡肥早施,穗粒肥分次施,形成了以搁田促根、早发稳长为特点的配套栽培技术(简称早搁法),在两泰里下河地区和通扬公路沿线的粘土、壤土农田上应用,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中后期群体质量的影响,进行4种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全生育期湿润灌溉、全生育期常规淹水、够苗前浅水+中期搁田+抽穗结实期干湿交替、够苗前浅水+中期搁田+抽穗结实期浅水)试验。结果表明:够苗前浅水+中期搁田+抽穗结实期干湿交替管理模式的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8.0万穗/667m~2、90.2%和787.0kg/667m~2;穗粒数和千粒重在4种水分管理模式中差异不显著。移栽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所有处理茎蘖数增加较快,全生育期常规淹水处理的高峰苗多、成穗数低,全生育期湿润灌溉使植株高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搁田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搁田处理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搁田处理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一定的效果,株防效达60%以上,3种不同搁田程度处理间株防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及时做好水稻搁田工作,实施质量优化栽培,可确保水稻获取高产。笔者介绍了水稻搁田蹲苗的作用、适期和标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旱育稀植栽培适度搁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本田的田间管理措施较多,如浅水管理,科学追肥,适时搁田,薅秧除草,病虫防治等等,其重要的措施是掌握适宜时间,适度搁田.  相似文献   

9.
边作晚稻处于插种、返青至分蘖盛期.连作晚稻尽可能在7月底8月韧插种完毕.农事重点是水分管理、施分蘖肥和病虫草害防治三大块内容。返青期保持3厘米水层,返青至分蘖盛期,浅水灌溉,至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排水搁田.  相似文献   

10.
1996-97年在古田吉巷、宁德霍童和洋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早搁田有利于稳定穗数,提高成穗率,改善群体质量,增加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在采用平稳施肥法时,总茎蘖苗数达预期穗数80%左右时搁田,能显著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并兼顾穗数和穗粒数,取得较高的单位面积总颖花量,仍能获得高产,前期施肥量越大,必须辅之以更早搁田。  相似文献   

11.
水稻合理搁田可强根、壮秆、防病,对水稻生长发育起着积极的促控作用,介绍了水稻搁田的作用与方法,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早熟晚粳稻9915为试验材料,从密度、氮肥运筹和水浆管理3个因子分别对机直播稻、机插稻的分蘖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直播稻的播种量宜在3.5 kg/666.67 m2左右,基本苗、高峰苗和成穗率分别控制在9万株/666.67 m2、52万株/666.67 m2、50%左右;总施氮量(纯氮)控制在18 kg/666.67 m2左右,基蘖肥与中后期穗肥比例定在5~6∶4~5;当搁田苗数达预期穗数的90%~100%,高峰苗控制在50万~51万株/666.67 m2时,应开始搁田。机插稻的密度宜定在13.3 cm×30.0 cm左右;总氮量(纯氮)在18 kg/666.67 m2左右,基蘖肥所占比例控制在50%~60%;当搁田苗数占预期穗数的90%~100%,即苗数达到21.5万株/666.67 m2左右,高峰苗控制在23.9万~24.7万株/666.67 m2时,开始搁田,可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节水控制灌溉,是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配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搁田,又是科学管水的关键,2000年我市示范种植优质稻米“苏香粳一号”,本试验旨在探索其最适搁田时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该品种的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4.
"甬优12"实现产量1000 kg/667 m2的超高产目标,必须达到"足群体、壮个体"的要求,其总颖花量在5000万朵/667 m2以上;技术措施为精选种子、适期早播、培育壮秧、短龄移栽、平衡施肥、超前搁田、综防病虫。  相似文献   

15.
《农家顾问》2009,(7):30-31
连作晚稻处于插种、返青至分蘖盛期。连作晚稻尽可能在7月底8月初插种完毕。农事重点是水分管理、施分蘖肥和病虫草害防治三大块内容。返青期保持3厘米水层,返青至分蘖盛期,浅水灌溉,至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排水搁田。结合除草早施、重施分蘖肥,倒二叶露尖时根据苗情适施保花肥。  相似文献   

16.
提高直播晚稻分蘖成穗率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试验明确了影响直播晚稻分蘖成穗的主要因素,即播种量、施肥量、搁田时间与搁田程度。上述四因素分别影响着直播晚稻各生长发育阶段,并不同程度影响着成穗率的提高。通过诸因素中的不同水平的设置,提出了提高直播晚稻成穗率的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稻搁田是水稻种植中的一项重要高产技术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搁田,增强水稻根系活力,营养生长得到抑制,缓和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节约稻田用水,有利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两优培九9.0t/hm~2以上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两优培九 9.0t/hm2 以上产量构成因子的效应分析 ,明确了高产主要途径是在有效穗 2 2 5万 /hm2 左右的条件下 ,增加总粒数 ,提高结实率。总结出培育壮秧、及时重搁田、促前控中保后施肥法、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低湿平原湖区农田微观地势对杂草繁衍与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湿平原湖区因地势高低不同农田水分存在一定差异,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及其产量明显不同,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禾本科杂草和稻槎菜在地势低洼、土壤湿度大的油菜田中明显处于优势,而碎米荠和泥胡菜则多发生在地势高、土壤湿度较小的油菜田中,从杂草田间均度指标的变化来看,牛繁缕和稻槎菜对土壤湿度反应不十分敏感.排水条件好的农田杂草产量低、油菜产量高,排水条件差的农田杂草产量高、油菜产量低,这说明农田通过排水改良可抑制杂草生长、促进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杭州市萧山区开展单季晚稻不同土壤不同水浆管理的模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土、潮土和盐土3大类土壤中,以水稻土种植籼粳杂交稻作单季晚稻产量最高,潮土其次,盐土产量最低;在灌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季晚稻高产栽培中应采用全程浅水或全程湿润的水浆管理模式,特别是在潮土和盐土条件下,不能采取水稻生长中期断水搁田的水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