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九五三年,大熊猫在成都首次展出,一九五五年北京动物园展出并开始饲养大熊猫。三十年来,国内共有三十二个城市的动物园饲养过大熊猫,累计总数已逾一百七十头,目前国内动物园约保持有一百头。北京和成都两家动物园拥有大熊猫十余头,是动物园中的“超级大国”,重庆、上海、福州等地动物园只有四、五头,其余大部分省、自治区首府的动物园一般仅有一、二头。国外的动物园从一九三六年芝加哥布鲁克菲尔特动物园首次展出大熊猫书林以来,先后饲养过三十七头,目前,国外共有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动物园大熊猫的血清学调查,首次证明大熊猫能自然感染细小病毒,并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其感染的阳性率达50%. 大熊猫感染细小病毒,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1986~1987年,我们对成都及重庆动物园饲养的部分大熊猫进行了细小病毒的血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重庆动物园内可获得的9只大熊猫进行长期驯化后,在非麻醉状态下采集到的54份血样进行了58项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建立了重庆动物园大熊猫血液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参考范围。经统计分析发现:在渝大熊猫不同年龄段之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之间经T或F检验(方差齐性检验)所得结果P值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在方差或平均值上差异较大;成、渝两地之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也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由于受到个体差异、地域差异、饲养方式等影响,此次研究结果更适用于重庆动物园圈养大熊猫的健康状况评估、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ncus)为中国特产珍兽,分布于四川省和陕西秦岭南麓。分布地区狭隘,数量稀少。为挽救濒于绝灭的大熊猫,除加强熊猫自然保护区工作外,尚需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大熊猫,提高其繁殖力。研究大熊猫的发情行为规律,做好放对,对熊猫繁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园计余年来,先后饲养熊猫近15头〔13雌2雄),均单笼生活。其中1雄2雌有繁殖力,通过放对达到自然交配,繁殖9胎次(部分配次得到北京、成都动物园支持和帮助)。1982年又进一步对园内4个兄弟城市动物园熊猫发情进行调查和观察。现将发情期观察和放对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肠梗阻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国内外动物园、保护区曾有多起病例报道,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饲养场曾发生了3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6.
1963年北京动物园繁殖成活第一只大熊猫幼仔,23年来,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大熊猫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对一些最基本的数据,还是诸说不一:科技日报援引中国动物园协会负责人的讲话,23年中我国共繁殖大熊猫60胎,成活27仔;5月底福州大熊猫繁殖讨论会上认为是50余胎,28仔;大  相似文献   

7.
我园一头大熊猫(♀),名白梅,年令11岁,体重94千克),于1982年5月17日在成都动物园受配后,为避开上海地区炎热的产仔期,决定启运到江西庐山饲养,以便安全产仔。由于大熊猫产于四川省高山竹林,怕热;又在大熊猫妊娠早期;特别是在五月底至六月初长途运输有很大的困难。经我们的努力,终于在兄弟动物园的大力支持下,行程约2200公里,跨越4个省市,胜利地到达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模拟野外栖息环境,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成功繁殖荒漠猫的饲养管理方法和荒漠猫的发情、交配、妊娠、哺乳等繁殖行为。同时对在西宁动物园产下并成活的3只幼猫的体尺、体重、形态和行为的变化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模拟野外栖息环境,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成功繁殖荒漠猫的饲养管理方法和荒漠猫的发情、交配、妊娠、哺乳等繁殖行为。同时对在西宁动物园产下并成活的3只幼猫的体尺、体重、形态和行为的变化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数量稀少,因此,它的繁殖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动物园圈养的条件下,大熊猫自然交配比较困难,往往难以成功。我国的科技工作者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突破了大熊猫繁殖的难关。北京动物园首先取得成功。1978年9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的繁殖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现象,还未有较好的解释。现把这些问题整理出来,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供同行们进一步探索。一、配偶的选择性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自然交配比较困难,往往不易成功,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大熊猫找配偶有很强的选择性,只要一方不中  相似文献   

12.
河马属偶蹄目、河马科动物,是陆地上仅次于象的大型哺乳动物。河马每胎产1仔,初生体重为40~50 kg,哺乳期约为1年[1]。1995年8月,重庆动物园从广州引进1头约4月龄,体重约100 kg的幼龄河马。一般仔河马由其母亲自然哺乳较为多见,而过早脱离母体人工成功饲养的幼仔国内少有报道,河马的育幼成功在重庆动物园为首例。现将仔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熊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及治疗叶志勇吕文其(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成都610081)刘新华(重庆动物园,630050)姜文球权洙浣金银规(韩国自然农园动物园)李昌雨(韩国汉城兽医大学)大熊猫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14.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本部现有丹顶鹤10只,2年来8只成功配对且有产卵,成功出雏9只。笔者对近几年丹顶鹤的饲养繁殖管理和人工育雏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火烈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国内繁殖成功的为数很少。无锡动物园于2009年引进一批火烈鸟进行养殖,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成功孵化出4只雏鸟,现将亲鸟自然育雏行为的观察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熊猫在中国的饲养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36年英国人史密斯在上海兆丰公园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小熊猫.1953年2月成都动物园首次饲养了水熊猫.1954年6月29日,北京动物园的小熊猫首先创下圈养繁殖记录,一胎产下2仔,但未能成活.1961年,上海动物园创下成功繁殖小熊猫并成活的先例.1977年6月1日,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成功繁殖出子二代.目前,小熊猫在中国的圈养种群为256只左右,分散在30家饲养单位,圈养种群已初具规模,基本不需要野捕捉补充种源.  相似文献   

17.
前言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产,世界珍稀动物,具有三百万年的悠久历史,成为举世公认的“活化石”。目前世界上仅存在的数百只熊猫。有相当一部分饲养保护在动物园里。为了掌握它的生活习性及生理规律,使之能在人为条件下更好地生存和增  相似文献   

18.
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延台  于淼  姚琳  韩晶晶 《野生动物》2010,31(3):121-123
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管理、发情交配、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北极熊在动物园的饲养与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希望对北极熊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山东省济南市动物园饲养的3只大熊猫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20.
大连森林动物园于2008年7月从南宁动物园引进1对白颊长臂猿,至今已成功繁殖3只幼仔。现对白颊长臂猿的饲养环境、日常管理、饲料配制及繁殖行为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阐述,以期为人工饲养下白颊长臂猿的繁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