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草莓三代脱毒苗与常规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自1983年在宁波市种植以来,已有20多年历史,常年种植面积在467hm^2以上。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海通集团每年要出口速冻草莓1200t,冰激凌草莓200t,原料供不应求。由于长期连作,草莓普遍感染了病毒病,生长缓慢,果实一年比一年小、畸形果增多、品质变差,一般要减产30%以上,并有逐年加重趋势。为了有效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胡奇  王宝海 《中国蔬菜》2009,1(1):29-30
草莓甘甜爽口,营养丰富,为广大消费者喜食的蔬果,市场需求潜力巨大。2007年江苏省草莓种植面积逾6 090 hm2,总产量逾87 000 t,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南京市草莓种植面积达407 hm2,总产量7 500 t。近年来,沿江苏南  相似文献   

3.
我国草莓出口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  朱涛  常向阳 《中国蔬菜》2019,1(7):12-17
2017 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达14.13 万hm2,产量375.30 万t,主要以内销为主,出口量在产量中占比不大,但是在世界草莓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2017 年我国草莓总出口量8.11 万t,世界排名第6,其中冷冻草莓出口量7.88 万t,世界排名第3。  相似文献   

4.
世界草莓生产及贸易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莓营养价值极高,是世界广泛栽培的浆果类果树。2018年世界草莓总种植面积37.24万hm2,年产量833.71万t。2017年世界草莓总进口量94.75万t,出口量95.14万t。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从1994年以来年产量一直居世界第1位,2018年中国草莓种植面积11.11万hm2,年总产量296.43万t,占全世界的1/3。对全世界、各大洲、主要生产国的草莓生产现状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对比了世界和主要国家的草莓进出口量,分析了目前世界草莓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草莓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将对我国草莓产业及其宏观调控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草莓具有自然繁育的习性,生产上主要是靠秧苗的自然繁育维持,致使秧苗老化、退化、病虫害严重,产量和质量降低,通过本研究证明,草莓的无毒化种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2003,1(1):22-22
安徽省长丰县草莓2002年通过“安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县草莓种植面积突破1 733.3 hm2,年产草莓达6万t左右, 总产值超过1.8亿元,成为全省闻名的“草莓县”。 长丰县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草每,通过引种、试种,引导农民从零星、大田种植发展到连片、大棚种植。为了  相似文献   

7.
湖北是我国草莓生产大省,据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2010年,湖北省的草莓种植面积达10 350 hm2,总产量达24.5万t,位居全国第4。2015年,武汉市草莓种植面积1 300 hm2,总产量约3.8万t,总产值达11.5亿元左右。草莓产业已成为武汉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为了进一步促进武汉市草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针对武汉市的草莓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武汉市的区位、气候、交通、科技及政策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市黄川镇常年种植草莓,效益非常可观,该镇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优、品种调良、效益调高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念草莓经、兴草莓区、建草莓镇。目前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达1500亩,温室有900栋,并辐射周边种植1.7万亩。全镇年产草莓2万余t,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750元。随着  相似文献   

9.
我镇2002年开始种植革莓脱毒苗,现已种植1000亩,为了系统研究草莓脱毒苗在生产中的增产效果,我站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山西果树》2012,(2):26-26
据《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报道,我国的4个草莓之乡为:①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江东镇1986年开始种植草莓,到1988年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达153:3hm^2,总产量达4500t,1998年被命名为“中国草莓之乡”,注册了“江东牌”草莓商标。②江苏省宜兴市。宜兴市是苏南地区有名的“草莓之乡”。目前该市草莓种植面积333.4hm^2,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东港是全国草莓第一县,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生产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目前,东港市有温室栽培4667hm2、大棚栽培3333hm2、露地栽培2000hm2,生产总面积达到1万hm2,总产量达到30万t,实现产值18亿元。‘红颜’草莓(99号)是东港市草莓研究所最早(1999年)从日本引进的,早熟,优质,高产,耐运输,  相似文献   

12.
1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江苏草莓产业又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重点发展以大棚等设施栽培为主.至2000年全省草莓种植规模3 500多hm2,其中大棚等设施面积已近1 500hm2,比1995年翻一番,同时草莓以鲜食消费为主;露地草莓发展相对稳定,主要以加工出口为主.草莓年总产量5万余t,其中冷冻出口2 500~4 000 t,已形成了面向大中城市及外贸加工出口的重点产区和城镇消费的众多分散产区两大类型草莓产区,重点产区以句容、东海、赣榆和如皋面积最大,每个县或市年种植草莓面积均已达到600~1 000 hm2,构成了全省草莓商品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3.
设施草莓应用蜜蜂授粉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08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8.33万hm2,年产草莓20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设施草莓发展很快,使草莓鲜果实现了周年供应。多数设施内栽培依赖于人工辅助授粉或化学激素来保证坐果率和产量,不但费工费时,增  相似文献   

14.
正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后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世界各国栽培的草莓主要是18世纪育出的大果草莓,即凤梨草莓。世界上栽培草莓最早的国家是法国,14世纪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以后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我国从20世纪初开始,从欧、美、日引入凤梨草莓进行种植。目前,山东、辽宁为全国最大的草莓产区,两省每年草莓的总产量达到63万t以上,约占全国产量的37.7%以上。南方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所说的冬草莓 ,是和春草莓相对而言的。一般春草莓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市时间集中在 4月下旬到 5月份 ,而冬草莓是在圣诞节、元旦、春节期间供应市场。近几年来冬草莓上市时间越来越提早 ,虽然价格较高 ,但仍受到消费者欢迎。生产和经营提早上市的冬草莓 ,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冬草莓的早期产量 ,是冬草莓栽培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据我们多年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 ,前期 (2月份之前 )产量占总产量比例偏低 ,仅有 17 1%~ 30 3% ,而 70 %~ 80 %产量分布在 3~ 4月份。如果能把前期产量提高到 35 %~ 4 0 %时 ,就可大大增加生产者和经营…  相似文献   

16.
<正>草莓作为东港市主要栽培果树之一,种植面积已达1.34万hm2,年产量31.6万t。近几年对东港市草莓种植主产区调查发现,大棚草莓叶片黄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轻度黄化的可致每666.7 m2产量损失400~500 kg,重度黄化的产量损失700~800 kg。治理叶片黄化需明确其原因,对症治疗。草莓叶片黄化是草莓种植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个现象。叶片发生黄化后不仅长势衰弱,同时落花落果严重,对草莓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导读:红颊草莓味美、色艳、耐贮运、商品性佳,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红颊草莓的技术关键是优质子苗的繁育,该项技术的重点就是利用棚室避雨、采用基质预防真菌感染、选择适宜的定植期、定向诱引子苗和有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18.
大棚草莓是宁波市广泛种植的大棚高效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 333.3 hm2左右,667 m2均产值2万元左右.正常年份大棚草莓在5月10日左右采收结束,为充分利用大棚资源,部分农户有间套西瓜、黑皮藤茄、番茄等作物的习惯,提高了大棚种植综合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大棚利用率和土地复种指数,201 1年在迷你黄瓜品比试验较为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了大棚草莓—迷你黄瓜轮作栽培试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模式总结如下. 1 种植茬口安排 草莓,3月20日开始育苗,9月15日定植,翌年1月12日开始采摘,5月10日采收结束.迷你黄瓜,4月27日穴盘育苗,5月12日移栽至大棚,6月7日开始采收,7月底采收结束,对大棚土壤进行高温闷棚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烟台是中国草莓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约6 700 hm2,年出口量3万余t,占全国草莓出口总量的1/3,年产值超过20多亿元。烟台地区的草莓主要以大棚和温室等设施栽培为主,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生产的草莓品质好、价格高,畅销北京、上海等各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波兰浆果产量预计为266万t,比2012年增长2%。草莓生产挨过了连续两年的不利天气,树莓、醋栗、蓝莓情况则好于草莓。未来几年内树莓、花楸果和蓝莓栽植面积预计将不断扩增。自2008年开始的欧盟补贴与国家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草莓和树莓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