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塑料袋容器苗、蘸泥浆苗和裸根苗(对照)造林的8个树种的成活率、栽植初期生长量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采用不同类型苗木造林时侧柏苗的造林成本。结果表明:应用无纺布容器苗、塑料袋容器苗、蘸泥浆苗造林的8个树种的平均成活率较裸根苗造林提高151.9%~522.8%,栽植当年平均新梢生长量提高325.0%~1475.0%;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侧柏)与塑料袋容器苗(侧柏)的造林成本相当,比裸根苗降低30.5%~32.1%,蘸泥浆苗与裸根苗的造林成本基本相当。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在造林初期苗木的新梢生长量大,生长状况良好,其造林成本也较低。  相似文献   

2.
侧柏是商南土石山区荒山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商南经历了侧柏裸根苗栽植-侧柏容器苗栽植-侧柏营养钵造林过程。实践证明,侧柏裸根苗、容器苗造林不仅成活率、保存率均低,而且补植成本高,苗木易遭受鼠兔危害,造林成效较低。采用侧柏容器钵苗造林能一次性成功,无需补植,大大节省了造林补植成本。在营养钵苗育苗、栽植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营养土完整性,栽植前去掉营养钵塑料外皮,这是确保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刘槐东 《农技服务》2015,(3):129+139
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榆阳区南部山区栽植的侧柏容器袋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侧柏容器袋苗造林成活率、幼树高生长量均高于裸根苗,不同坡位间容器袋苗造林成活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25m带宽和15m带宽,30m、20m、10m孔径斑块抚育伐,对红松造林试验进行景观处理,栽植了容器苗和裸根苗两种类型的红松苗,并对各种处理方式下红松幼苗的生长、成活率和缓苗情况进行了动态、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容器苗造林后生长和成活都优于裸根苗,而且育苗周期缩短两年;红松容器苗采用窄带和中孔径斑块,裸根苗采用带状和林下造林效果较好;带状造林后防寒和裁冠措施没能显著提高造林后幼苗成活率;红松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军  徐国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119-119,128
樟子松是北方沙化地区常用的造林树种,但是由于立地条件较差,樟子松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较低。轻基质容器苗具有质量轻、有营养、能保水等特性,能显著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介绍了轻基质网袋容器的制作及樟子松轻基质容器育苗、造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油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松,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是北方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由于我国北方春季天气干旱,传统的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较低,而油松容器杯苗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质量高,雨季造林成活率高等优势,成为我国北方重点推广的抗旱造林技术。现将油松育苗及造林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一、油松容器杯育苗关键技术1、时间适当时间早播种。油松苗在高温高  相似文献   

7.
3种造林树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3种主要造林树种,在采伐迹地、林冠下和生物防火林带3种不同类型栽植地上开展1~2年生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能显著地提高3树种的造林成效,在不同栽植地类型下3树种不同苗龄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7.6%~1421.8%,树高、地径、当年抽梢长及干物质积累量等生长性状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2.0%~86.7%。1年生容器苗可进行周年造林,在2月、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3.8%~98.0%、90.7%~96.3%和84.5%~89.4%,皆能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而1年生裸根苗在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仅分别为26%~53%和10.4%~34.4%,无法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经比较分析,3树种1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10.3%~18.4%,2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7.1%~14.4%。采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生长优势明显,而且造林成本低,宜在绿化造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保水剂蘸根对苗木保湿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0.62%的保水剂蘸根晒苗6h,油松、侧柏、花椒三个树种苗木成活率达72.5%,而清水处理的成活率仅51.9%;不浸根的成活率41.7%。方差分析表明:用0.62%保水剂处理与清水处理的成活率达显著水平,而它与不浸根的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侧柏、花椒三个树种的成活率中后二者高于前者。抗风干日晒能力,侧柏苗最高,晒6h后栽植成活率汉下降15.8%。油松、花椒苗的成活率下降速度是它的两倍多。  相似文献   

9.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国家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家林业局的安排部署,宝鸡地区于2000年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自工程启动以来,根据宝鸡地区土壤、气候、水文等特点及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多年来造林经验,在造林树种中多选用二年生针叶树种侧柏、油松容器苗造林,由于容器苗造林不受季节影响,栽植后无缓苗期,比裸根苗生长快,郁闭早,能缩短幼林抚育年数,育苗周期短,栽植工序简单,对植苗技术要求不高,施工人员易掌握,同时又能极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通过六年的示范、推广,总结其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叶面喷施ALA对几种苗木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元宝枫(Acertruncatum)2 a生容器苗,在其生长期分别喷施200和400 mg.L-15-氨基乙酰丙酸(ALA)3次,以喷清水为对照,在苗木生长停止、落叶前调查生长量并采集根系,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比较分析不同质量浓度ALA对各树种幼苗根系的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等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LA溶液,对3树种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地上生物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苗木的根系与对照相比,喷施400 mg.L-1ALA使樟子松苗木根系的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分别提高了170.91%、798.83%和740.60%,而喷施200 mg.L-1ALA仅使樟子松苗木根系总表面积显著提高146.83%;喷施200 mg.L-1ALA使紫穗槐苗木根系的总长度、总表面积较对照增加了93.99%和66.45%,而400 mg.L-1ALA处理对紫穗槐苗木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喷施200和400 mg.L-1ALA也可提高元宝枫苗木根系的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另外,喷施ALA能够显著提高樟子松和紫穗槐苗木细根(2 mm以下)长度和表面积,但对元宝枫细根长度和表面积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可见,喷施ALA可改善3个树种苗木的根系结构;对樟子松和紫穗槐苗木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对元宝枫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