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为了观察中草药对球虫卵囊体外孢子化抑制的影响,试验将不同浓度的常山、青蒿、白头翁等16味中草药与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在28℃条件下培养4~6 d,计数卵囊的孢子化率。结果表明:所选中草药均极显著抑制卵囊孢子化(P0.01),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卵囊孢子化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青蒿、使君子、草果、苦参等中草药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为判定指标,考察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致病性的影响(体外试验)和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效果(体内试验)。体内、体外试验结果均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均能提高相对增重率,降低盲肠病变计分和卵囊值。抗球虫指数(ACI)检测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球虫孢子化卵囊有微弱的抑杀效果,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预防效果较差,不宜作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温度对球虫消杀剂抑制鸡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试验以7%氨水作为对照组,设置1:50、1:100、1:150的球虫消杀剂溶液组,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各处理液分别在4℃和20℃下与柔嫩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在体外相互作用6、12和24h,然后用2.5%重铬酸钾溶液培养处理后的球虫卵囊,观察其孢子化率.结果表明:1:50、1:100、1:150球虫消杀剂在4℃分别处理6、12和24h的卵囊孢子化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20℃下的对应处理组.球虫消杀剂在20℃下有更好的抑制球虫卵囊孢子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和茶皂素体外抗柔嫩艾美尔球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茶皂素(TS)和茶多酚(TP)对未孢子化以及完全孢子化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的作用效果。首先进行茶皂素和茶多酚体外抑制未孢子化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试验,然后通过动物模型试验对各试验组肉鸡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值、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的观察和记录,研究茶皂素与茶多酚体外抑制已孢子化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试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茶皂素与茶多酚对球虫卵囊孢子化有着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二者协同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青蒿、秦皮这2种中草药不同质量浓度溶液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笔者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分离兔球虫卵囊,再将未孢子化的兔球虫卵囊分别置于不同质量浓度(0.25 g/m L、0.50 g/m L、1.00 g/m L)的青蒿及秦皮中药提取液中,28℃恒温连续培养5 d。每24 h在显微镜下观察兔球虫卵囊的孢子形成情况,计算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物对球虫卵囊孢子化均有抑制效果,但在相同时间、相同浓度时秦皮的抑制作用高于青蒿,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对球虫卵囊的孢子化抑制效果也增强。5 d后抑制效果最好的是1.00 g/m L的秦皮,孢子化率为62%;抑制效果最差的是0.25 g/m L的青蒿,孢子化率为85%。  相似文献   

6.
中药体外抗柔嫩艾美球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和鸡球虫病的特点选用中药组方,进行体外抗球虫试验。结果:所用中药组方具有明显抑制未孢子化卵囊的孢子化过程,且对巳孢子化卵囊具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有效的抗鸽球虫药物,选用地克珠利(1 mg/kg)、磺胺喹恶啉钠(300 mg/kg)、磺胺氯吡嗪钠(300 mg/kg)、托曲珠利(25 mg/kg)、白头翁散(500 mg/kg)等5种抗鸡球虫药物进行了本试验,试验重复3次,每次分为用药感染组和不用药感染组,人工感染主要含有拉氏艾美耳球虫和鸽艾美耳球虫的混合孢子化卵囊,剂量为15×104个,以相对卵囊减少率作为抗球虫效果的指标。结果显示磺胺喹恶啉钠、磺胺氯吡嗪钠效果最好,相对卵囊减少率分别为99.9%和99.5%;其次是托曲珠利、白头翁散,相对卵囊减少率分别为96.7%和92.0%;地克珠利效果最差,相对卵囊减少率仅为75.6%。  相似文献   

8.
鸡胚接种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的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15、17、19日胚龄的鸡胚经羊膜腔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孢子化卵囊、孢子囊或子孢子,出雏后在无球虫环境中笼养,收集2~7日龄间全部粪便,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卵囊的产生,并于17日龄时以1.2×105个/鸡的同源孢子化卵囊攻虫,以相对增重率(RWG)、病变计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孢子化卵囊、孢子囊或子孢子经羊膜腔免疫接种后对鸡胚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所有接种组在出雏后2~7日龄间均能检获后代卵囊,攻虫后各免疫组的相对增重率由攻虫对照的38%~42.9%提高到73.2%~90.5%,病变计分减少率达50%~74.9%,相对卵囊产量为攻虫对照组的28.1%~60.2%,表明以一定剂量的E.necatrix孢子化卵囊、孢子囊或子孢子经羊膜腔免疫接种鸡胚,可诱导鸡在出雏后笼养条件下对同源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力;比较不同剂量、不同胚龄的免疫效果,发现在试验设定条件下于17日胚龄接种8×104个子孢子/胚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将收集到的新排出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与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于29℃静态系统中孢化。以30min为间隔,对卵囊孢子发育的4个阶段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以1h为间隔,用发育中的卵囊连续接种无球虫鸡,以确定最短孢子发育时间(MST)。对影响孢子发育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堆型艾美耳球虫比较不同卵囊浓度,不同悬液深度在卵囊孢化过程中第20h时子孢子形成的卵囊百分率。E.acervulina与E.tenella的MST分别为11b与18b。卵囊浓度和悬液深度与孢子发育时间呈明显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白头翁提取物对鸡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超声法、渗漉法以及水煎法提取白头翁药效组分,超声法和渗漉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在试验前进行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毒力测定试验,建立鸡感染模型。通过比较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值、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ACI)以及药效指数来判定白头翁提取物的抗球虫效果。结果发现每只鸡感染8万孢子化卵囊效果较理想;超声提取物UEb、UEc、UEd组相对增重率较高,分别为99.6%、101.6%、100.6%,均明显高于感染对照;所有提取物中超声提取物UEb的ACI最高,为165.6,感染对照ACI值仅为77.9。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中草药对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将未孢子化斯氏艾美尔球虫卵囊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25g/mol、0.50g/mol、1.00g/mol的蒲公英、青蒿、白头翁、秦皮药物中进行孢子化,于第4、6、8天观察球虫卵囊的孢子化情况。结果表明,所用中草药对球虫卵囊的孢子化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头翁的抑制效果最好,其中以青蒿的抑制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球虫消杀剂(Oo-stat)的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对鸡球虫卵囊有良好抑杀作用的球虫消杀剂最佳配方,将3种不同配方的球虫消杀剂配成1:20、1:30、1:40、1:50、1:60、1:80、1:100、1:150、1:200、1:300及1:400.分别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体外相互作用6h、12h和24h之后,培养观察其孢子化率.结果表明,配方一、配方二除1:300和1:400处理6h组及1:400处理12h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1:20、1:30、1:40、1:50、1:60及1:80的球虫消杀剂溶液分别处理卵囊6h、12h和24h后孢子化率均低于5%;配方三1:20、1:30、1:40、1:50、1:60及1:80的球虫消杀剂溶液分别处理卵囊12h和24h后孢子化率均低于5%,但是当处理时间为6h时,其孢子化率较高.研究表明配方二具有优良的抑杀鸡球虫卵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酸化亚硝酸钠作为一氧化氮(NO)供体处理新收取的柔嫩艾美尔球虫未孢子化和已孢子化卵囊,来探讨外源性NO对球虫卵囊的抑杀作用。另外通过内服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试验来观察外源性NO对球虫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酸化亚硝酸钠溶液(pH=1)对球虫卵囊的孢子生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mmol/L酸化亚硝酸钠溶液对卵囊孢子生殖的抑制率可达100%;但不经酸化的亚硝酸钠溶液和相同pH的盐酸溶液对卵囊的孢子生殖没有明显影响。经20mmol/L以上浓度酸化亚硝酸钠处理的孢子化卵囊也失去了对雏鸡的致病力,但直接内服GSNO溶液则没有明显的抗球虫作用。这提示外源性NO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未孢子化和孢子化卵囊均有抑杀作用,但直接内服没有明显的抗球虫病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鸡球虫病的特点,研究不同浓度水平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对未孢子化以及完全孢子化Emeria tenella球虫卵囊的作用效果;并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04%和0.06%不同浓度水平茶多酚的肉鸡饲养试验,初步研究茶多酚抗E.tenella球虫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明显抑制未孢子化E.tenella球虫卵囊成熟的作用,且茶多酚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茶多酚对孢子化卵囊具有一定杀灭作用,并可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其免疫功能和抗炎作用,其中以添加0.04%茶多酚的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阳光照射对球虫卵囊孢子化率的影响,将未孢子化卵囊分别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4小时、6小时后,放在27~28℃恒温箱中培养,于第3天和第5天进行显微镜观察计数球虫卵囊孢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阳光照射对球虫卵囊的孢子化率有着明显抑制作用,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球虫卵囊的孢子化率呈下降趋势。说明鸡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对高温干燥的环境抵抗力差,阳光照射3~4小时,孢子化率明显下降12.67% ̄26.00%。  相似文献   

16.
为测定饱和食盐水和次氯酸钠处理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活力的影响,将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分离的孢子化卵囊,经10%、20%、30%次氯酸钠处理10、20、30min后,孢子化卵囊以2.0×104个/羽接种14日龄雏鸡,观察接种后鸡的增重、血便、卵囊产量、肠道病变等指标。结果显示:10%~30%次氯酸钠处理10~30min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活力无显著性影响;在相同浓度下,卵囊总产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有下降趋势;饱和食盐水处理对于卵囊活力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青蒿散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防治效果,本试验选取90只健康黄羽肉鸡,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感染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及青蒿散低、中、高剂量组)试验鸡均经口感染6×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各试验组在接种前一天开始用药至试验结束。记录各组试验鸡的眼观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血便记分、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卵囊值及抗球虫指数(ACI)指标,评价青蒿散不同给药浓度的抗球虫效果。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及青蒿散低、中、高剂量组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200.00、72.23、157.19、82.89、125.32和137.06,与感染对照组相比,药物对照组和青蒿散各剂量组的眼观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所缓解,青蒿散能减轻病鸡盲肠的肿胀和出血等症状,且病鸡精神状态较感染对照组好;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的平均增重均有所升高,盲肠病变、卵囊值及血便情况减少。综上所述,青蒿散能缓解柔嫩艾美耳球虫侵染鸡盲肠所致的病理症状和组织病变,减少粪便中卵囊的排出数量,有一定的抗球虫效果,且给药浓度越高抗球虫效果越好,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有效的球虫消毒剂,本研究将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分别与16种常用消毒剂和1种高效抗球虫药物溶液(250 mg/L妥曲珠利溶液)混合作用2 h然后在2.5%重铬酸钾溶液中孢子化培养,或混合作用4 h后接种14日龄雏鸡,根据卵囊孢子化率、孢子化抑制率、每克粪便卵囊数量(oocysts per gram of feces,OPG)、病变计分和血便情况评价消毒剂和抗球虫药物抑杀球虫卵囊效果。结果显示,8%氨水对未孢子化卵囊和孢子化卵囊均表现为100%的抑杀效果;250 mg/L妥曲珠利、3%甲醛、4%苯酚、0.5%过氧乙酸、5% NaOH+10% NaCl和5% NaOH对球虫卵囊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孢子化抑制率超过10%,但是对孢子化卵囊抑杀作用不明显;而剩余10种常用消毒剂对球虫卵囊没有明显的抑杀作用。氨水抑杀球虫卵囊条件优化的试验结果显示,1%~8%氨水与未孢子化卵囊作用1 h以上,均可100%抑杀球虫卵囊活性。粪便干扰试验结果显示,粪便不影响2%和4%氨水对球虫卵囊的抑杀效果。本研究结果说明常用消毒剂和抗球虫药物不能有效杀灭球虫卵囊的活性,而氨水是一种高效球虫消毒剂。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新型高效球虫消毒剂和球虫病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处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卵囊和孢子囊,通过检测子孢子的脱囊情况以及卵囊和孢子囊的致病力来探讨GSNO对E.tenella卵囊和孢子囊活力的影响。体外脱囊试验结果表明,GSNO处理孢子囊的脱囊率只有1.01%~1.48%,而GSNO处理的孢子化卵囊的脱囊率为45.73%~63.90%。接种试验表明,各接种组鸡均发生了明显的临床球虫病,但与攻毒对照组相比,只有GSNO处理的孢子囊组鸡的发病情况有所减轻,这说明GSNO能明显抑制孢子囊的脱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致病力,而对孢子化卵囊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使雏鸡获得良好免疫效果的最小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早熟株接种量,分别于4日龄对免疫攻毒组以不同剂量进行首免,11日龄以首免2倍剂量对二次免疫攻毒组鸡进行二免。一次或二次免疫后7 d或10 d用同源亲本株进行攻毒,检测免疫攻毒鸡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病变记分减少率(RLS)和抗球虫指数(ACI)。结果显示,一次免疫剂量≥400个孢子化卵囊/只或两次免疫的一免剂量和二免剂量≥100个孢子化卵囊/只和200个孢子化卵囊/只时,各免疫攻毒鸡的相对增重率≥85%,RLS≥70%,卵囊减少率≥75%,相对保护率≥90%,ACI≥170,均达到良好免疫效果。故将E.maxima早熟株的一次免疫最小免疫剂量定为400个孢子化卵囊/只,两次免疫最小免疫剂量定为一免100个孢子化卵囊/只和二免200个孢子化卵囊/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