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明江 《植物医生》2002,15(6):9-10
小麦是宁南县最主要的小春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在 30 0 0hm2 左右。自 1997年以来 ,宁南县小麦条锈病连年大流行 ,1997年发病面积约 6 70hm2 ,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 2 2 .2 6 %,产量损失达 8.7万kg ,发病面积和危害损失逐年加重 ,到 2 0 0 0年小麦条锈发病面积达约 2 70 0hm2 ,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83.5 8%,产量损失达 2 0 .85万kg ,对小春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好坏成为决定小麦产量高低乃至全县粮食生产丰欠的重要因素。1 宁南县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1.1 发病早侵染时间长常年 11月上中旬始见条锈病 ,先在河谷…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MRDV)20世纪80年代在思南县玉米作物上仅零星发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发病面积逐年扩大 ,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1996年调查 ,全县发病面积467hm2,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5.38 %。病株率4.6 %~9.4 %。1999年全县发病面积已上升到2467hm2 ,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28.46 % ,平均病株率24.87 % ,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4 %。目前 ,全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已成为玉米病害之首。1998年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作了初步观察 ,1999年对病害的发生与前茬不同类型地…  相似文献   

3.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 ,近年来 ,小麦白粉病逐年加重 ,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因素 ,现将其发生为害情况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 白粉病发生为害特点1.1 发病始期提早2 0 0 2年 ,顺庆区小麦白粉病发病始期为 1月 7日 ,比 1998年提早 15d ,比 1999年提早 2 7d ,比 2 0 0 0年提早 4 5d ,与 2 0 0 1年相当。1.2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加重以前 ,小麦白粉病一般年份仅在局部地方轻度或中度偏轻发生。 1981年至 1990年 10年间 ,顺庆区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平均每年为 110 0hm2 ,因白粉病损失最高年份不足 30 0t,从顺庆…  相似文献   

4.
自 1 997年以来 ,缙云县单季稻区恶苗病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 ,发病株率不断上升。 1 998年发病面积为50 0hm2 ,占全县单季稻总面积的 1 0 %左右 ,一般田块病株率为 3 %~ 5%,1 999年发病面积扩大到 2 0 0 0hm2 ,占总面积的 50 %以上 ,发病株率一般为 1 0 %~2 5%,严重的高达 3 0 %~ 50 %,甚至出现毁种 ,重播常规稻 ,已严重威胁到单季稻产量的提高。为此 ,我们于1 998~ 1 999年开展了单季稻恶苗病发病因子与防治对策的专题调查和试验研究 ,现将主要结果综述如下。1 重发原因分析1 .1 品种感病性 不同水稻类型 ,不同品种间的感病性存…  相似文献   

5.
河北南和县2001年麦红吸浆虫发生成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祝传书  袁锋 《植物保护》2002,28(2):60-6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 ,1990年以来全国发生较轻 ,只有局部地区严重发生。河北省南和县 2 0 0 1年吸浆虫大发生。我们结合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的研究 ,赴南和县进行了调查。南和县地处华北平原灌区 ,是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全县大约有 2 93万hm2 耕地 ,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约 2 13万hm2 ,占耕地面积 73%左右。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发现麦红吸浆虫 ,1992年南和县郝桥乡阡东村有一小部分田块严重受灾 ,0 3hm2小麦基本绝收 ,5穗剥查幼虫 395头 ;1993年南和县后谷乡东任村部分田块小麦仅产 15kg/ 6 6 7m2 左右 ;1994年在后谷乡桥西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栽培条件也有变化,氮肥使用量增多,小麦群体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加之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大部分都不抗病,因此,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sminis DG.f.sp.tritici)已成为常发性病害,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一般年份减产1—2成,重达3成以上。1990年和1991年我县小麦白粉病大流行,全县发生面积近43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5%左右,虽然经过广泛发动群众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小麦黄矮病曾于 1 966、1 968、1 970、1 973、1 978、1 980和 1 987年先后大流行。 1 999年又一次大流行。渭北、陕北中度偏重流行 ,渭北东部塬区大流行 ,全省发病面积 3 2 .1万hm2 。发病范围之广 ,为害之重 ,为近 1 0a来所罕见。特大流行的合阳县病田率达1 0 0 %,病株率 95%以上 ,平均产量损失 2 9.5%,严重的损失 4 9.6%,为近 50a来少有。延安市发病面积 7万hm2 ,占小麦种植面积的 72 %。其中偏重流行面积 4 .2万hm2 ,特大流行 0 .2万hm2 ,翻种 0 .1万hm2 。渭南市发病面积 1 8.9万hm2 ,一般病田率 60 %,病株率 2 0 …  相似文献   

8.
2007年荆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荆州市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但每年发生的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加之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差,导致2007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6.91万hm2次,防治面积10.17万hm2次,挽回损失2.15万t,实际损失1.43万t。1发生特点1.1见病早据系统调查观测,小麦白粉病于1月11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45d左右,比2006年早近2个月,属偏早的年份。1.2扩展快3月12日调查,病田率为66.7%,平均病株率33.2%;3月28日调查,病田率上升为100%,平均病株率70.2%,平均病株率是3月12日的2.1…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河南省渑池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小麦腥黑穗病在本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比较普遍,80年代后基本绝迹。从1998年开始,本县又发生小麦腥黑穗病,有2个乡4个村,发病面积15hm2。近几年,该病在本县发病面积逐年加大,但大都为零星发生,损失较小,从未引起群众重视。2004年在本县大面积暴发,发生面积0.5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6.2%,发生程度也是历年最重,发病田平均病株率14.5%,全县平均病株率30%以上的面积达0.17万hm2,占发生面积的31.3%。特别是西阳乡高桥村120hm2小麦全部发病,平均病株率12.4%,其中一户农民0.53hm2小麦…  相似文献   

10.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sororiniana (Sacc .)Shoem是近几年阜城县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 2 0 0 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2 .4万hm2 ,此病发生 1 .3万hm2 ,病田率达 54% ,病田平均病株率达 61 % ,严重田块病株达1 0 0 %。小麦根腐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能为害小麦植株的各个部位。苗期感病 ,芽鞘及根变褐腐烂 ,无效分蘖增多 ,丛生不长 ;成株期感病根冠或茎基部腐烂 ,引起茎基部折断而倒伏或形成“白穗” ,造成小麦减产。1 严重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分析 ,造成小麦根腐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麦主栽…  相似文献   

11.
1  2 0 0 2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概况受特殊气候影响 ,2 0 0 2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为偏重发生年份 ,重于 2 0 0 1年 ,共计发生面积 4 38万hm2 (次 ) ,其中 ,重大病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及面积均重于和大于 2 0 0 1年 ,发生面积达到2 0 8.6万hm2 (次 )。稻纵卷叶螟及小麦条锈病是 1997年来最重的一年。小麦条锈病发生区县为 2 2个 ,占全市区县数的 5 6.4 %。稻飞虱发生程度为 4级 ,部分地区 5级 ,发生面积 2 9.8万hm2 (次 ) ;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 5级 ,局部特大发生 ,…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以来 ,地下害虫在扶风县发生逐年加重 ,已由次要害虫逐渐发展为主要害虫 ,特别是 1 998年秋播后麦田地下害虫严重发生 ,面积之大 ,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 ,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1 发生特点1 .1 面积大 ,为重害 全县 3万hm2 小麦 ,地下害虫发生面积 1 .867万hm2 ,为害较重的田块达 0 .2 67万hm2 ,全县平均为害死苗率 9%~ 1 0 %,特别是北部沿山旱地平均为害死苗率 2 6%,严重的达 50 %~ 60 %,有近千公顷麦田因受害而翻犁毁种。1 .2 种类多 ,基数大 麦田地下害虫主要以蛴螬类、金针虫类为主 ,蝼蛄、蟋蟀、地老虎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3.
1999年玉米蓟马在嵩县乃至豫西地区偏重发生,玉米苗严重受害,全县发生面积0.67万hm2,占玉米播种面积的50%,较历史上发生较重的1992年增加了20倍。其中严重受害面积0.2万hm2,受害田被害株率一般为20%~30%,较1992年提高15~20个百分点,严重的达50%以上。受害株一般为叶...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度,小麦赤霉病在南漳县严重发生,发生面积1·87万hm2,防治面积1·67万hm2,造成损失600 t。在近15年中,其发生危害程度仅次于大发生的2003年。1发生特点1·1同品种、地域全部发病2006年,小麦赤霉病在我县所有种植品种上均已发病,没有发现未发病品种。另外,不论在东部丘陵、平原,还是在西南、西北山区均已发病。全县发生面积1·87万hm2,是近15年来,仅次于2003年的又一严重发生年份。1·2鄂麦系品种轻于其它品种据我站5月7~8日在城关、九集、清河、武镇等地调查,豫麦系、绵阳系等品种病穗率明显高于鄂麦系品种:豫麦系品种豫麦49病穗率为4…  相似文献   

15.
绥化水稻菌核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 ,水稻菌核病在绥化市发生流行 ,一般减产2 0 %~ 30 % ,造成经济损失超过 30 0万元。为了控制此病 ,通过实地调查 ,基本摸清了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1 发生与为害水稻菌核病于 1 992年在绥化市发现有零星发生 ,1 995年突发流行 ,发病面积达 1 0 0 0hm2 以上 ,占全市水稻播种面积的 3%。近几年 ,发生面积已发展到约 1万hm2 ,分布达 1 0个乡镇。自流灌区与井灌区均有发病。发病较重的品种有绥粳 1号、东农 4 1 6、牡丹江1 9、通系 1 1 2等。发病植株基部秆腐后常造成倒伏 ,植株枯死 ,空秕粒增多 ,千…  相似文献   

16.
顺庆区地处川东北 ,嘉陵江中游 ,全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 80 0 0hm2 ,2 0 0 2年小麦条锈病在本区流行发生 ,发病面积 6 5 33hm2 ,造成小麦产量损失 3430t,个别严重田块几乎绝收。1 发生特点1.1 发病始见期早2 0 0 2年小麦条锈病发病始见期为 2 0 0 1年 12月 5日 ,比大发生年的 1999年提早 2 2d ,比常年提早 4 9d。1.2 秋苗发病点多面广2 0 0 1年 12月 1日至 12月 15日 ,在全区 2 5个乡镇普查 ,其中有 12个乡镇发生小麦条锈病 ,病田率为 9% ,病田病点平均 5 .4个 / 6 6 7m2 ,有中心病团的病田率为 2 2 %。1.3 传播蔓延快条锈病由 2…  相似文献   

17.
永寿县地处陕西省渭北旱塬,全县栽植苹果近1.2万hm2。近年来苹果斑点落叶病逐年偏重发生,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该病具有潜育期短、发病早、扩展快、再侵染率高的特点。永寿县1997年零星发病面积约600hm2,病叶率0.1%;1998年发病面积发展到2000hm2,病叶率11.2%;1999年发病面积达3333hm2,病叶率17.1%;2000年则上升到8667hm2,病叶率26.5%,重发点位则达到100%。近几年来,通过对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相关因素的调…  相似文献   

18.
麦凹胫跳甲[Chaetocnema hortensis(Geoffroy)]属于鞘翅目,叶甲科。我国北方地区都有发生。主要为害麦类作物。跳甲的发生与为害程度,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糸。在干旱年份发生较多,为害较重;反之则轻。1998年以来,麦凹胫跳甲在湟中县小麦田大面积发生。1998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2.03万hm2,麦凹胫跳甲发生面积达1.26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2%。2000年又严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87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7%,被害株率在25%以上,部分重发田块高达70%,平均减产40%。其中浅山旱地比川水地区(平川水浇地区)、脑山地区(高海拔、气候冷凉地区)的被害株率…  相似文献   

19.
我县继1996、1997年大面积发生草地螟为害后,1998年在大豆、向日葵、甜菜、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再次暴发为害。全县10个乡镇均有发生,发生面积8万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80%,其中严重发生面积6万hm2,占发生面积的75%。6月5日草地螟成虫...  相似文献   

20.
宿州市地处皖北 ,下辖 4县 1区 ,西瓜种植历史悠久。 2 0 0 0年全市西瓜种植面积近 5万hm2 ,达历史最高年份。 2 0 0 0年因多种原因 ,造成西瓜病毒病暴发流行 ,经济损失严重。据市及各县 (区 )植保站 6月上、中旬普查 ,全市西瓜病毒病发生面积达 3 .85万hm2 ,占种植面积的 82 .4 %,发病株率 90 %以上 ,严重度 3级 (按5级划分 )。 6月 1 0、1 8日市植保站会同植保专家、教授先后调查 桥区 1 2个乡镇西瓜连片种植区 ,病毒病病田率 1 0 0 %,一般田块发病株率 3 2 .4 %~ 97.2 %,平均 91 .3 %,重病田块 85%以上植株难以坐瓜 ,或瓜呈畸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