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玉米是千阳县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10万亩左右,为了提升春玉米种植科技水平,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根据春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要求,我们在张家塬镇白善坊村五组赵玉国示范田进行了春玉米新品种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和材料试验品种选用榆单9号、户农406、榆单88、德单9号、陕  相似文献   

2.
胡金 《现代农业》2013,(2):56-57
以宁原单1号、先玉335、榆单9号、YD151、登海9号(CK)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参照综合性状,建议"先玉335"、"榆单9号"两个玉米品种下年度在榆阳区进行多点试验,同时进行一定面积的多点示范。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品种和种植密度是玉米产量因素中的两个关键内容,为了进一步挖掘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结合我县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春玉米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以此为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试验设计1.1品种。郑单958、陕单609、先玉335、榆单9号、陕单618。1.2密度。4500株/亩、5500株/亩。1.3施肥。亩施纯氮17公斤、纯磷8公斤,磷肥全部和氮肥  相似文献   

4.
<正>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常年玉米种植面积68.5万亩,其中春玉米18.5万亩,夏玉米50万亩,主栽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蠡玉35、蠡玉16、榆单9号等,春玉米平均亩产389 kg,夏玉米平均亩产398 kg。病虫发生情况总体为偏重发生,其中玉米大小斑病、病毒病、粗缩病、蚜虫、红蜘蛛、双斑附萤叶甲等均轻度发生;棉铃虫、粘虫中度发生;玉米螟偏重发生。玉米螟俗称  相似文献   

5.
榆单9号是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于以YDI2为母本,YD2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05年~2006年陕西省春播玉米区域试验中,较对照沈单lO号增产6.6%,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12.4%,两年平均增产9.5%,该品种株型半紧凑,中杆、大穗、丰产性好,抗病、抗虫、抗倒,适应性广。该品种2008年3月通过陕西省市定并命名为榆单9号。目前已在陕西省春、夏播玉米区及相近生态区的内蒙古鸟审旗等地累计推广种植17.3万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夏玉米不同密度、品种栽培试验,探索陕西省岐山县适宜的品种和密度组合,充分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表明,同一密度条件下,先玉335、榆单9号和浚单20产量较高;5 500株/667m2密度下小区产量10.9kg,显著高于4 500株/667m2密度(P<0.01)。建议先玉335、榆单9号和浚单20以后可在岐山县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面积,同时种植密度可增加至5 500株/667m2。  相似文献   

7.
榆单9号是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玉米品种。2010-2012年在临渭区夏玉米高产创建区域示范种植,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采用倒伏系数和田间倒伏面积对比的方法,对45个糜子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倒伏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进而筛选在适宜密度下的抗旱性和抗倒伏性均较强的糜子品种。研究得出,内糜3号、内糜5号、内糜6号、内糜7号、内糜8号、内糜9号、陇糜8号、宁糜9号、宁糜10号和榆黍1号这10个品种在密度为5万株/亩时,抗旱性较强,水区和旱区亩产量均较高,在此密度下,倒伏现象不明显,适合机械化收获,适宜在当地生产中大面积种植。在糜子育种工作中,应努力提高糜子单茎根量和茎秆机械强度,降低植株高度,以增强其抗根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当地玉米种植的适宜密度,设置9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研究陕北东南部区域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榆单9号玉米在陕北东南部地区种植,密度以5.4万~6.0万株/hm2为宜,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优良品种与增加种植密度及高产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品种和栽培密度之间的增产优势。(以登海8883为对照)、榆单9号、陕单609、郑单958、先玉335、陕单618六个品种、两种密度模式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667 m~2密度达到4 500株的条件下,只有榆单9号生产能力高于对照登海8883;而先玉335、陕单609、郑单958的产量虽然高于登海8883,但没有达到5%的差异显著标准,所以还不能肯定它们的生产能力确定高于对照登海883。在密度为5 500株·667m~(-2)的条件下,对照登海8883产量最高,先玉335产量略低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先玉335与登海8883的产量在同一水平上,而其他品种产量则显著低于对照,适合用于密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玉米的高产水平,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势,增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省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要求,开展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筛选优良品种。我们对几个新品种作了试验对比,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品种榆单88、德单9号、陕单609、陕单618、陕单619、陕单  相似文献   

12.
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进行不同海拔区域品种优化鉴选,对生物学性状、抗逆性以及适应性分析,鉴定筛选出金穗9号、榆单88、先玉335、超于1号、德美亚等适宜不同海拔、生态区域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抗普通玉米新品种。在海拔1800m以下区域内,金穗9号、郑单958、登海3672、先玉3354个品种平均单产达12000kg/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长城706)增产6.5%-14.3%;在海拔1800-1900m区域内,榆单88、先玉335、超玉3个品种平均单产达11250kg/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长城706)增产9。6%-11.6%;在海拔大于1900m区域内,超玉1号、长城706、德美亚等品种种平均单产达7536kg/hm^2以上,较当地主栽品种(登海1号)增产11.6%-23.7%。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3500万亩左右,仅次于冬小麦作物,位居第二。近两年来,生产上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品种主要有郑单958、农大108、沈单16号、沈单10号、邢抗2号、邢抗6、石玉7号、石玉8号、唐玉10号、鲁原单14号、鲁单981、冀丰58、农大3138、冀玉9号、张玉2号、屯玉1号、西玉3号、永玉1号、鲁单50、烟单14、农单5、唐抗5、冀单26、邯丰08、蠡玉16等。在品种应用上,主要依据玉米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审定时划定的种植区域种植,品种更新更换较快,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省玉米品种更换面积在9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14.
蓝田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东南部,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近3年平均降雨量510毫米,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7-9月。蓝田县是粮食种植大县,玉米是我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玉米面积38万亩,推广应用耐旱耐密型玉米,对提高全县玉米产量意义重大,我们对几个耐密性品种在中高密度进行试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县夏玉米种植密度在4500株/ 亩产量较高,继续增加密度增产作用不明显,种植先玉335和榆单9号产量较高,可在我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试验目的应用优良品种和增加种植密度是获得玉米高产的两个重要措施。根据高产创建工作要求,为全省玉米高产创建和旱作农业项目提供技术支撑,特在玉米高产创建和旱作农业项目县区开展不同玉米品种密度试验。二、试验设计1.试验品种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提供的和本地选用品种陕单609、陕单618、郑单958、先玉335、榆单9号、大丰30、强盛101、武科2号等8个品种进行密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杂交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玉米中单808号亩产量为611.4kg,较对益玉6号亩增产99.2 kg,亩增长率分别为19.4%,增产明显。兴海201号亩产为456.6kg,较对照益玉6号亩减产55.6kg,减产率10.9%。说明中单808号在该区域种植能获得较高产量,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对三个马铃薯品种在长泰县进行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表现最好,亩鲜薯和亩商品薯产量分别为2521.7kg、2135.9kg比对照增产43.1%,主茎个数和单薯重优于对照(紫花851),其次是中薯3号,产量比对照增产33.3%,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对照,均适宜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适于延安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及生产需要的优良糜子品种,试验对引进的25个粳性糜子品种和20个糯性糜子品种进行了连续3 a大田试验示范研究。主要从生育期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3个方面对不同糜子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5个糜子品种都有较强的抗寒性、抗冻性,所有糯性糜子品种都有中等抗旱性,25个粳性糜子品种除陇糜5号、榆糜3号、陇糜7号、陇糜8号、陇糜9号、陇糜10号、陇糜11号、榆糜2号具有较强抗旱性以外,其余抗旱性都处于中等水平。内糜7号、晋黍7号、晋黍5号的千粒重连续3 a不但稳定而且高于其余糯性糜子品种;晋黍5号产量表现出稳定高产的特性;此外,晋黍1号和内糜8号产量虽有波动但平均产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粳性糜子品种榆糜3号的生育期为77.00 d,内糜1号的生育期仅为58.33 d,在所有品种中最短,其余粳性糜子品种的生育期都介于这两者之间;榆糜3号产量在粳性糜子品种中仅次于内糜9号,内糜9号的平均千粒重和产量都是所有粳性糜子中最高的,产量达3 256.7 kg/hm~2。总的来说,45个糜子品种均能够在延安地区正常生长;但各品种的性状间存在差异,在生产中可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2个主区、8个副区),研究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宣薯2号、中抗品种青薯9号的药剂防控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处理D(喷1次保护剂+喷3次治疗剂)效益最佳,宣薯2号亩增产值335.73元,青薯9号亩增产值322.86元;其次是处理C(喷1次保护剂+喷2次治疗剂),宣薯2号亩增产值336.83元,青薯9号亩增产值315.11元。  相似文献   

20.
宁夏彭阳县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7.5万亩以上,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旱区,为了实现水分高效利用,2019年引进了10个马铃薯品种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薯18号、青薯9号和宁薯16号的产量较高,分别为3 424.0 kg/亩、3 360.0 kg/亩和2 848.0 kg/亩,生育期120 d以上的中晚熟为主,而且平均单株结薯数超过5个,单薯重超过513 g,商品率60%以上,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半干旱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其他品种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