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麦是阿克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2019年引进疆内外已审定和推广的14个中(强)筋冬小麦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在阿克苏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冬22号表现高产稳产,仍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邢麦18号、垦冬杂4号、新冬55号、新冬60号4个冬小麦新品种表现适应性、丰产性较好(尤其是邢麦18号表现早熟高产),可作为重点品种进一步做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博州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5万公顷以上,其中冬小麦面积达10万公顷以上。2009~2010年,博州连续在温泉县安格里格乡开展了冬小麦高密度高产种植试验示范,创造了单产602千克高产记录。目前,冬小麦高密度栽培已成为夺取小麦高产、促进小麦单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一、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抗寒、抗倒伏、抗病性强的品种,所用种子必须达到国家小麦种子质量标准,即籽粒饱满,大小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针对北部冬麦区小麦生产现状,调整育种目标,进行优优组配,选育出产量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8.0%以上,品质达国标二级强筋小麦指标的强筋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津农6号;在对津农6号进行产量、品质栽培试验基础上,总结出了津农6号栽培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2007~2009年青岛市农技人员在平度市北张家丘村和胶州市大半窑村连续2年组织进行了冬小麦"四高一改"超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高产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探索出以"培育高肥力土壤、筛选推广高产广适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创建高效群体以及改革种植方式"为核心的冬小麦"四高一改"超高产栽培技术,使小麦连续多年多点实现亩产700  相似文献   

5.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育成,组合为农大3338/京冬6号。2001—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6591kg/hm2,比对照增产5.8%。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915kg/hm2,比对照增产5.6%,居第一位。试验证明,津农4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农艺性状好、抗病、抗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天津、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北部冬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临麦5311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于2009年以临汾5086为母本、临汾805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以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76~80 cm,穗长7~9 cm,小穗密。一般亩穗数40万~45万穗,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2~45 g。该品种群体大、抗冻性强、抗病性好、抗倒性强,适宜在山西省南部水地及黄淮北片同类生态区亩产500 kg以上的高产水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 我院小麦育种组培育出的又一大穗大粒型冬小麦新品种“北农3号”,1992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继“北农1号”、“北农2号”以后又一高产冬小麦优良品种,该品种株高94.5cm,根据北京市区试结果,它比丰抗2号低4.3cm,分蘖力较强,成穗力中等,千粒重44~47g,子粒饱满、白  相似文献   

8.
天禾3号是郑州大学、河南俊达种业有限公司和安阳市天禾农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冬小麦品种。文章介绍了高产大穗小麦品种天禾3号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镇麦8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育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种,在2005~2008年国家冬小麦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组区试和2008~2009年大面积示范种植中表现突出,笔者根据国家区域试验的资料和大面积示范种植的结果,分析了"镇麦8号"广适、高产、稳产的特征特性及其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冬小麦是遵化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14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遵化市东新庄镇、团瓢庄乡、平安城镇等冬小麦高产乡镇的平均亩产已突破500 kg。今年,东新庄镇西梁子河村小麦高产地块实产达到700 kg以上。取得如此高的产量,与因地制宜的播种技术密不可分。现将遵化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播前准备1.1品种选择。选用本年度生产、颗粒饱满无杂质的河农6425、河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石优20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分析及栽培技术的阐述,探讨了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利于冬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实现小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正>新乡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8万亩,随着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小麦生产由高产向超高产迈进。2014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50kg,创历史新高。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特提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一、选用良种选用百农矮抗58、周麦22、衡观35、众麦2号、百农207、华育198等,实行单品种规模化连片种植,提高小麦品质一致性,增加小麦种植效益。二、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3.
张掖市冬小麦引种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个冬小麦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张掖市品种奎冬5号、新冬18、石冬8号折合产量分别为6 111.11、5 372.22、5 277.78 kg/hm2,较对照品种北农10分别增产40.49%、23.50%、21.33%,千粒重分别达53.4、44.7、58.6 g.3个品种株高在66.0~82.8 cm,抗倒伏能力强,生育期为278~281 d,属中晚熟品种,在张掖市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燕  加孜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30-8531
通过对奇台县小麦滴灌技术现状及节水增产关键技术的探讨,介绍小麦滴灌节水增产原因和节水增产关键技术并提出奇台县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播种适期为9月15~25日;选用早熟、高产、优质的冬小麦品种;滴灌带滴头间距宜为30 cm,滴头设计流量3.2 L/h,滴管带铺设间距为60 cm;冬小麦全生育期施尿素600 kg/hm2,灌水量4 200~4 500 m3/hm2。这可为奇台县小麦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示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适宜金沙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2011—2012年度引进11个小麦新品种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K104、川农11、贵农26号、贵农25号、贵农18、贵农28号、黔麦17号产量较对照贵农19增产明显,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金沙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推广高产优质冬小麦品种廊研43号。[方法]对廊研43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能力较强、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等特点,已于200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北部及京、津等同类型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是西充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32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5%,总产量1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8.7%.所以,夺取小麦高产,对我县农民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品种选择 冬小麦应选择早熟、高产、抗病力强的品种.目前我县推广品种为川农27、内麦836、川麦58等. 二、种子精选处理 品质优良的种子应当是纯净、饱满、整齐、无病虫、生活力强、发芽整齐、发芽率高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正阿勒泰地区小麦种植范围非常广,重视高产栽培无公害小麦技术的研发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高产栽培无公害小麦技术性比较强,研究人员应该在明确阿勒泰地区小麦种植实际状况的前提下,采用配套标准化先进栽培技术,满足现代社会对小麦高产、高质量的需求。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指标差异较大,一般大穗高产品种,基本苗每667m240万株-42万株,最高总茎数82-85万株,收获穗数38-40万穗,穗粒数平均30粒以上,  相似文献   

19.
播种密度对"协调型"小麦新品种川农18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过两年的试验表明:小麦新品种"川农18"在高产栽培中,产量潜力比川麦28更高,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的有效穗突破了四川现有品种的上限,致使生物产量较高。川农18单位面积有效穗较高的原因,除了较强的分蘖能力外,主要在于它有更高的分蘖成穗率。本研究指出,不同的播种密度对川农18最高苗影响较大,对成穗数和叶面积指数有所影响,但对产量影响不大。与对照相比,川农18有较强的群体协调能力,在不同的播种密度情况下,均比对照的田间群体结构好,叶面积系数合理,剑叶质量较好,倒伏较少,穗数和穗重的互补能力强,更容易发挥高产潜力。川农18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单穗重和单株生产潜力高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小麦精密播种栽培技术"对品种特性的要求,有利于在我国南方麦区建立新的小麦栽培模式。作者建议:在川农18高产栽培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播种量(50~100kg/hm2),以充分利用分蘖成穗达到高产稳产、节支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黑农5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育成的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在生产上表现产量高,含油量高,抗病抗逆能力强。200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现将黑农56号大豆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