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密度与氮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密度与氮肥对油菜产量的效应,建立密度与氮肥的产量效应方程,求出最高产量(3201.96kg/hm^2)时的密度为53.45万株/hm^2、施氮量(纯N)为406.23kg/hm^2。生产上应采取“控制密度,增施氮肥”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2.
玉米二比空栽培条件下密度与肥料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证明:玉米二比空栽培条件下,产量与密度和施N,P2O5,K2O的量有极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且在密度6000株/hm^2,N,P2O5,K2O施量分别为232.65kg/hm^2,78.17kg/hm^2,179.45kg/hm^2时,可获得最大产量11877kg/hm62。  相似文献   

3.
根据密度与鲜归产量形成的散点图趋势,用一元二次式y=b0+b1x+b2x^2作为密度效应模型,获得的最高产量密度为10.9万株/hm^2,密度为10.5万株/hm^2的效益最高,纯收益达31864.5元/hm^2。  相似文献   

4.
杂交油菜皖油9号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油菜产量的播期、密度、施氮肥量、施磷肥量和施钾肥量5个因子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油菜产量对5个栽培因子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模型极为显著,与实际相吻合,5项栽培因子对油菜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5个因子的作用大小顺序:施氮肥量>密度>播期>施磷肥量>施钾肥量。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优选出单产在2250kg/hm2以上的最优综合农艺措施组合方案:播期9月13日~9月16日,密度16.5~18.3万株/hm2。肥料施用量:尿素484.5~514.5kg/hm2,过磷酸钙801~852kg/hm2,氯化钾136.5~164.25kg/hm2。经1年的实践检验,验证了该模型符合实际生产,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与小麦套种情况下黄豆密度与麦收扣追肥对黄豆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根据边际产量,交互效应分析及单因子产量寻优结果,麦收后追肥对黄豆产量具有显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所具有的较佳值为麦收后追施N60kg/hm^2P2O560kg/hm^2,黄豆密度对黄豆产量具有负效应,最优密度为89040穴/hm^2,产量为1429.76kg/hm^2。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方法,探讨了闽单88玉米的4个主要农艺措施与制种产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各参试因子对产量效应的作用程度依次为:密度〉磷肥〉氮肥〉钾肥。同时,各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当种植密度在6.75万株/hm^2时,制种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达最大值(6795kg/hm^2)。  相似文献   

7.
在紫金山毛竹纯林选取30个10 m×10 m的样地,调查每株毛竹个体胸径的大小,使用正态分布函数和威布尔分布函数判定其分布类型,先对毛竹平均胸径和立株度数据对数转置后进行线性回归,探究毛竹平均生物量和竹林密度是否遵从自疏法则。结果表明:紫金山毛竹胸径符合威布尔分布函数,毛竹的平均胸径服从自疏法则,当立株度增加时,毛竹平均胸径趋于减少。从立株度和平均胸径关系综合来看,当紫金山毛竹平均胸径为9.5 cm,竹林密度为3 276株/hm2时,紫金山毛竹林布局合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台湾桂竹高产稳产密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台湾桂竹产区内236块丰产林标准地材料配制出竹林密度效应模型W=0.097555N1.164344D1.877765,相关系数R=0.98,F检验值为108,偏相关系数R1=0.92,R2=0.58,检验结果达到极显著相关,对该模型进行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它可为现有台湾桂竹林的经营管理、竹林密度调整提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乌芽发适应性广,山地、平原、水湿地、房前屋后均能生长,且发鞭发笋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笋产量15744kg/hm^2,留养竹9690株/hm^2平均胸径3.5cm,净收入31960.32元/hm^2.a^-1。新造竹林成林块,投产早,2~3a即可成林,3~4a可产笋出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析了皖南19氮素和密度7500kg/hm^2的产量效应,得出综合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氮素的增产效应大于密度,二者互作是负效应。增施氮肥能明显增加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密度也能增加公顷穗数,但两者加都会使千粒重下降,达到最高产量7954kg/hm^2时的施氮量是270kg/hm^2,密度是172万/hm^2苗,这时最理想的产量结构是每公顷540.9万穗,每穗44粒,  相似文献   

11.
谢善高  李梦华  郑小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33-2736,2738
[目的]探讨测树因子对马尾松产脂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林龄采脂经营的马尾松林分和高产脂林分标准地进行调查及其产脂量测定。[结果]胸径对产脂量影响明显,产脂量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大;树高对产脂量的影响没有胸径明显,其对产脂量影响体现在冠高比上,同一林龄,产脂量往往随着冠高比的增加而增大,中龄林保持0.6以上,近熟林保持0.5以上,成、过熟林保持0.4以上的冠高比,可获得较高产脂量。[结论]冠高比对产脂量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胸径和冠高比互补效应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V型下降采脂方法对200株思茅松进行产脂力测定,并结合3个主要树体因子(胸径、冠幅、树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产脂力相关性最强的树体因子为胸径,相关系数为0.853,平均单刀产脂力为7.18 g;在相同径级条件下,思茅松的产脂力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均存在相对高、低产的思茅松;当径级为33~34 cm时,思茅松G33-6最高产脂力达到25.86 g;思茅松在雨季的产脂力比旱季高,产脂力与季节温度有关.表明产脂力可能与思茅松本身的遗传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熟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为高效培育大径材杉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7年生立地指数大于22的杉木人工林,采用正交试验设置9块标准地,间伐保留密度设为300、600和825株·hm?2,氮肥施用量设为0、100、200 g·株?1,磷肥施用量设为0、250、500 g·株?1。  结果  间伐保留密度过大会限制杉木成熟林胸径增加,间伐保留密度过小会降低林分蓄积量,间伐和施肥均能有效促进单株材积增长,较高氮肥施用量能够促进杉木胸径、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氮、磷肥混合施用能够更有效地增加林分蓄积量的积累。间伐保留密度及氮、磷肥施用量3个因素均显著影响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量 (P<0.05),间伐保留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率具有显著影响 (P<0.05),而氮肥施用量的影响较小。在立地指数为22条件下,能够使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出材量和出材率最高的处理为间伐保留密度825株·hm?2、氮肥施用量200 g·株?1、磷肥施用量250 g·株?1。  结论  高立地指数下,杉木成熟林大径材培育过程中,保留适宜的间伐密度,并增施氮肥和磷肥,能有效促进杉木大径材出材率和出材量。图6表4参27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减少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确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关键森林景观因子对深入了解森林景观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森林景观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方面选取11个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森林景观指标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所选用的表征森林景观的指标,除平均树高外,均与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相关(显著水平0.05),与森林密度(每公顷株数)的相关性最好;区域生物多样性对平均胸径变动的敏感程度最强,森林景观分布均衡度次之,有林地面积最弱;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在多因素综合影响下,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指标作用大小为:活立木蓄积量每公顷株数平均胸径森林景观分布均衡度林地面积。研究结论为科学管理森林景观,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24年生长白落叶松优树子代测定林14个处理(13个家系和1个对照)的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均存在较大变异,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木芯基本密度差异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3、0.72、0.80和0.60,进行家系水平的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与物理力学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木芯基本密度、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呈正相关不显著,与大多数力学指标间相关不显著;木芯基本密度与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径面抗劈力、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回归分析模型比较理想,可以利用胸径木芯基本密度值预测物理力学指标值,间接选择和评价长白落叶松建筑材优良家系。通过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综合分析选出166、169为优良家系,根据解析木物理力学性状选出的优良家系与其结果一致;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27%、19.96%、48.12%和14.06%;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分别比对照高7.20%、13.31%、38.46%和4.76%。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山西平原林网绿化和以纸浆材为主要目的的用材林推广中良种缺乏的瓶颈,对不同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和普通毛白杨(对照)及沙毛杨的12个参试品种进行了树高、胸径、材积的常规对比试验;根据制浆造纸的需要,分析了木材基本密度变异、木材纤维形态变异、木材化学成分变异.按照材积生长、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综纤维素质量分数、木材密度...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人工中近熟林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落叶松人工中近熟林大径材定向培育试验区与其它保留密度试验区的调查分析比较得出;大径材培育措施可以提高林分的直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获取较高的间伐经济效益;改善林内的光照条件,增加林冠下植物种类和覆盖度;增强林冠下植物天然更新能力,促进异龄复层混交林的形成,缩短培育周期。林冠下人工更新红皮云杉等耐阴树种,大径材培育试验区比其它试验区生长良好。同时,对常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大径材定向培育的时间和保留密度等方面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抚育间伐对成熟期杉木人工纯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 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 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 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照比较, 树高因子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 而胸径、单株材积因子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且生态疏伐的影响较卫生伐影响大。由此可见, 给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以足够的生长空间, 虽然对林分树高因子生长没有影响, 却能有效地促进林木胸径生长, 增加单株材积, 获得更多优质、高产、高效的木材, 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斑竹林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斑竹林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斑竹林的胸径、株高、枝下高、秆重、整齐度、均匀度6个结构因子差异显著,立竹密度、壁厚因子差异不显著;提出优良林分“密度11000株/hm2、胸径5 cm、株高11m、枝下高4 m、秆重8 kg,林相整齐、均匀”的结构标准;立竹胸径、地径、株高、枝下高、秆重因子间相关显著;株高、枝下高、胸径、全重、秆重和均匀度是林分结构的主成分,贡献率69.6%.  相似文献   

20.
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造林密度对峦大杉人工林林分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选用福建武平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2 700、3 000、3 300、3 600株·hm-2)峦大杉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等系列性状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峦大杉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5个生长性状;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峦大杉的圆满度、冠长率、高径比、枝下高、胸高形数等5个形质性状;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峦大杉相对胸径的变异系数和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表明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有着显著的造林密度效应。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峦大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长率、单株材积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抑制效应;而林分蓄积、树干圆满度、高径比、枝下高、胸高形数等形质指标以及相对胸径的变异系数,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等林分分化指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表现出促进效应。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的造林保存率、树干通直度、尖削度无显著影响。造林密度显著影响峦大杉综合得分值,表明合理造林密度的必要性。综合8年生峦大杉生长形质以及林分分化情况,造林密度2 700株·hm-2的峦大杉总体生长表现最好,有利于峦大杉大中径材的培育,并适时间伐、抚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