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呼和浩特市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呼和浩特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实际情况,构建呼和浩特市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特尔非法的评价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为研究出发点,创造性地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指标体系,并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模型,从可持续发展风险系数和协调发展风险系数两个方面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进行综合考察,利用该模型对1995-200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模糊数学理论,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呼和浩特市地表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用这一方法对水质污染进行评价,证明结果是满意的,从而达到了客观评价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资源诅咒破解理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核心依据是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并通过构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山西两个典型煤炭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以期得出他们是否陷入资源诅咒的判断。通过分析,认为可持续发展水平达到0.5以上即可被认为实现了资源诅咒破解,以此为判断标准,内蒙古在2005年成功破解资源诅咒。探索成功破解资源诅咒的内蒙古模式,对其他资源丰裕省区和资源型城市破解或规避资源诅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在不断推进西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高速发展中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风险已经成为西部各中心城市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在阐述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指数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从可持续发展风险系数和协调发展风险系数两个方面对乌鲁木齐市1995-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总体上呈螺旋式下降趋势,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仍处于较高等级,协调发展面临的风险也仍然较大,这与乌鲁木齐作为西部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部中心城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人口控制等方面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尽可能降低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渭北旱原北部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渭北旱原北部县域林业发展特点,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森林资源状况、生态功能、社会经济效益和保障体系4个综合层面的47个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及软系统归纳集成法等确定指标和分值,并以永寿县为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寿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处于转型期林业阶段,评价结果与永寿县林业发展现状基本相符.渭北旱原北部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可为综合评价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呼和浩特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借助于 RS与 GIS手段 ,在获取大量基本数据的基础上 ,以地理学 ,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 ,提出了城市景观生态分类系统 ,选取了 5个景观生态格局评价指标 ,对呼和浩特市城市景观生态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能值分析为复合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定量方法,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有重要意义。运用能值理论及其分析方法,以乌鲁木齐为研究区建立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重点选取能值自给率、输入能值、人均能值、能值密度、能值/货币比、电力能值比、环境承载力、能值可持续指数等能值综合分析指标,定量研究1990~2009年研究区复合生态系统能值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间,乌鲁木齐市能值自给能力较强,城市发展对外界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小,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但是经济发展强度和工业化水平不高,随着城市不可更新资源的开采,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人口量增加,城市可持续能值量的减少,本地环境负荷增大,承载力持续下降。在此基础上对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元指标理论的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元指标理论,构建了庆阳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对庆阳各县(区)1990年以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8年,庆阳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总体上是在逐渐增强,但这种增强的主要拉动力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的迅速进步,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目前部分县区...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探索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文中以资源型城市榆林为例,结合实验区建设发展的特点,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选择出4组29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榆林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榆林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同等级的其他地级城市,及同类型的其他资源型城市实验区相比差异显著。最后提出了促进榆林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期为榆林及我国同类型的其他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遥感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在对石羊河流域城乡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深入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生态学、物理学、数理统计学、城市规划学、区域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构建城乡规模评价指标反映城乡规模及辐射范围,结合流域内部相互辐射、引力及场强模型建立遥感与GIS模型。利用引力模型分析城乡间联系的疏密程度和城镇在流域体系中的集聚能力,利用场强模型分析城镇间的辐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对于干旱内陆河流域区域分析研究,能充分利用到遥感和GIS技术进行空间定位和空间表达,以此建立研究区城镇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相互作用及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进行直观可视化表达,从而使评价指标体系更为完善。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关于石羊河流域城乡体系协调发展的整合模式,从而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宝鸡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安全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宝鸡市近30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法对宝鸡市城市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对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城市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城市生态环境变好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宝鸡市生态环境仍处于不安全状态、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良化城市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河中游调水及近期治理项目的实施对于黑河中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社会影响综合后评价也是促进整个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成功度评价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该项目的社会影响做综合后评价可以克服传统定性评价方法的主观性缺点,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科学的评价结论。通过社会影响综合后评价,发现该项目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后续项目及其他同类项目的决策提供较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1991-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西安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产生城市资源压力的最直接原因,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缓解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生态系统大规模开发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生态问题。城市作为社会进步和文明演进的中心,生态问题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从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运用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建立了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值并计算指标的权重,对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长春市为例,从时间尺度(1998-2004)对长春市生态安全的发展进行了趋势分析,同时在空间尺度上按东北、东部、西部地区选择了另外七个城市与长春市生态安全进行了现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城市生态安全的管理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在城市生态安全状况绝对数值的量化方面还要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昌市城镇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部干旱区,是以绿洲为依托、在绿洲中形成,并依靠贵金属矿产的开采与加工发展兴起的较为典型的干旱区资源型城市。本文就以该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为例,讨论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城镇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新疆84个县(市)的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新疆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区域间差异较大。文章对进一步加强新疆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建设提出了建议。研究内容与分析结论对促进新疆绿洲生态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沿海城市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需要注重保护好城市本身的生态环境,因为沿海城市发展以海洋为依托和背景,城市生态环境会直接影响到相应的海域环境。处理好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环境乃至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协调发展论为基础,建立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为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定量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湿地建设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系统是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北京市湿地的特征和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湿地质量普遍低下等问题,提出了湿地建设的若干对策:综合治理湿地水体污染;修复受损湖泊(水库)湿地;利用南水北调工程活化永定河水系的湿地;综合改造不合理的人工湿地;围绕绿色奥运和生态城市建设,增建新湿地;强化完善湿地保护和建设的环境监控网络;加强湿地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全面实施上述对策,就可以使北京湿地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并为优化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