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康生 《淡水渔业》1979,(12):20-23
了解某种鱼类生长率上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鱼类年龄和体重(或体长,以下同)的联系方程进行分析。众所周知,某个水域中任何一种鱼,每年生长率不一样。因此,鱼类年龄和体重的联系方程(为了简便,如下简称鱼类联系方程)也不尽相同,需要每年实测样品鱼的年龄和体重值,进行计算,以供分析。  相似文献   

2.
3.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生物学大师达尔文曾根据当时的实践,得出自交有害、杂交有益的结论。人类在很早以前就把杂种优势广泛应用在动物和植物方面,杂种化巳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马驴杂交产生的骡子、杂交稻、杂交高粱、杂交玉米等等,都是农牧业上应用杂种优势的典型事例。杂交为什么会产生优势呢?目前来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供氧剂过氧化钙在鱼类养殖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养殖鱼类缺氧急救上的应用,也介绍了过氧化钙的性质和简单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近二十五年来,分子生物学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为今天生物学研究的径流,它已渗入和影响了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一批新兴学科,如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学、分子分类学、分子神经生理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甚至传统的鱼类分类学也  相似文献   

6.
冯兴浪 《当代水产》2022,(9):68-71+74
<正>乳酸菌(lactic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至少包含18个属,共200多种。除极少数外,其绝大部分都是鱼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广泛存在于鱼体的肠道中。乳酸菌是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其包含许多种属。大多数乳酸菌不运动,少数以周毛运动,菌体常排列成链。乳酸链球菌族,菌体球状,  相似文献   

7.
《渔业现代化》2016,(5):22-22
正在网箱养殖中鱼遭遇到水温的季节性波动,并且每个养殖场址有所不同。水温的小幅增加不仅会刺激鱼的生长(直至到达一个最佳生长水平),也会降低水中的溶氧浓度。如果鱼对氧的需求量高于供氧量,那么在养殖生产周期溶氧可能会成为一个养殖制约因子。这一制约因子对养殖生产参数(网箱放养密度和/或批次轮养)的影响以及随之对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将取决于养殖场区域的热状态和鱼的生长潜能这两个因素。在增加产能和盈利能力的养殖目标中,加快鱼的生长是最重要的着力点之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技术在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燕  刘海映 《水产科学》1996,15(2):25-28
计算机技术在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上的应用赵燕,刘海映,马志强(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鱼类,种群数量变动数理统计方法是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资源评估和编制渔业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利用计...  相似文献   

9.
生长式型是指生长的方式、过程和特点,是遗传型所决定的生长潜力与鱼的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的环境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对鱼类的体长、体重的基本生态学指标进行分析整理,就可得到鱼类的生长式型。本文利用SPSS数学统计软件,及Keys公式、Fulton法、Von Bertalanffy方程对兴凯湖翘嘴红鲌的生长式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鱼类细胞培养在渔业科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自1962年Wolf和Quimby首次建立RTG-2细胞系以来,鱼类细胞培养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据Wolf和Mann1980年的统计已有17属36种鱼61个硬骨鱼类细胞系相继建立。我国这方面工作起步较晚,主要是近10年的工作,但已建立了草鱼吻端组织细胞株(1981,张念慈杨广智),草鱼肾组织细胞系(1986,左文功等),草鱼尾鳍组织二倍体细胞系(1986,魏彦章等),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系(1988,李焕林等)十余种细胞株(系)。建立细胞株(系)的目的旨在运用这一技术进行其它领域研究。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已用于鱼类遗传育种,鱼病防治,鱼类生理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转基因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包括转基因品种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的安全性问题。但作为一种先进的育种手段,尽管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各种怀疑,其仍将在鱼类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转基因技术概述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物种间的基因改良技术。转基因鱼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鱼的基因组内,并使其稳定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的鱼类。目前,显微注射法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基因导入方法。近年来,作为分子生物学领域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8,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和归纳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述:(1)鱼类远缘杂交的等级,包括目间、科间、亚科间、属间和种间杂交;(2)鱼类远缘杂交的相容性,涉及鱼类远缘杂交的可交配性、鱼类远缘杂种的可育性以及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的原因分析等;(3)鱼类远缘杂交在水产养殖上的各方面应用,如杂种优势利用,鱼类性别控制以及诱导多倍体、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等。本文旨在为对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远缘杂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利用干法授精对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与鲈鲤(Percocypris pingipingi)进行远缘杂交,对杂交子一代(F1)胚胎及仔稚鱼发育进行观察,旨在为以后的杂交育种和品种选育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水温(14.5±1.0) ℃、pH 8.10~8.81,短须裂腹鱼(♀) ×鲈鲤(♂)杂交F1代胚胎发育良好,受精率为95.33%,孵化率为71.12%,完成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144.33 h,有效积温为2 092.79 h·℃。在相似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快于两亲本,各器官的形成顺序与亲本存在差异,仔稚鱼生长良好,发育速度与生长速度均慢于父本鲈鲤。在同等实验条件下,鲈鲤(♀) ×短须裂腹鱼(♂) F1代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发育至原肠期所需时间为51.25 h,所需积温为743.13 h·℃,原肠期末的死亡率高达85.83%,最后仅12尾出膜,且出膜后均畸形,出膜3 d后全部死亡。研究表明短须裂腹鱼(♀) ×鲈鲤(♂)杂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体型和体斑是鳜鱼育种的重要性状。该研究利用多重比较、杂种指数、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对鳜回交子代[斑鳜 (Siniperca scherzeri)♀×杂交鳜 (斑鳜♀×鳜S. chuatsi♂)♂]与其亲本 (斑鳜、杂交鳜) 进行了可量形态性状差异分析,并对回交子代体斑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回交子代平均杂种指数为38.73,多重比较和杂种指数表明,回交子代体型偏向斑鳜。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表明,回交子代与斑鳜、杂交鳜间的差异性状主要表现在头部隆角、体高/体长、头高/头长、C (隅骨后端至腹鳍起点长)/体长。回交子代、斑鳜与杂交鳜在前3个主成分的三维空间分布上不重叠,相互区分;判别分析可在二维空间上对3个群体进行区分。回交子代体斑主要包括背部鞍状斑与体侧斑纹,可分为4种组合类型,其中45.5%个体具有与斑鳜类似的背部鞍状斑,72.8%个体具有空心斑。研究结果可为鳜鱼回交育种研究与子代鉴定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 相关与回归是数理统计学的部分内容,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线性相关和回归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比较容易学懂和掌握,在淡水鱼类生物学的实验研究方面已开始应用,主要有如下二个方面。1.某淡水鱼本身的生物学特征间的直线相关(包括对数直线相关)连系程度,如体长和体重,体长和怀卵量等; 2.某淡水鱼产量和环境因子间的线性相关(包括对数直线相关)连系程度,如鱼产量和径流量,渔获量和水位等。  相似文献   

16.
RAPD技术是以PCR为基础的一种分子标记,具有简单快速,DNA需要量少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该技术的产生背景、原理和特点。探讨了RAPD在水产经济动物的标记鉴定,遗传作图,系统发育和进化,亲缘关系、种群划分和群体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细胞培养技术.又称组织培养。即从生物体内取出细胞或组织,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之生存和生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包括:性别的控制、人工雌核发育、诱发多倍体、核的移植、基因工程。从现有的资料看来,研究鱼类遗传育种新技术主要集中在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上,就为当前生产养殖应用而言,已取得经济效益的是控制鱼类性别的雌核发育和利用三倍体不育性的染色体工程。  相似文献   

19.
鱼类耳石研究是鱼类生长和早期生活史研究的基础。文章阐述了鱼类耳石形态的研究方法及其在鱼类种类识别中的应用、耳石微结构在鱼类年龄鉴定、早期生长研究、产卵期、孵化期和产卵场的推算以及早期生活史中特殊事件的研究等方面的进展,探讨了耳石研究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