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测定了从罹病甘蓝桃蚜上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010715对蔬菜叶象甲 (Listroderes costirostris oliquus Klug)幼虫的毒力.在28℃,25℃,21℃,18℃和15℃下球孢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25℃和21℃下, 蔬菜叶象甲幼虫开始死亡的时间较早,而且很快达到较高死亡率.在25℃下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致死力比21℃下更强,在25℃下,用1.25×108,1.25×107,1.25×106,1.25×105孢子/ml处理后第9 d死亡率均达到100%.在18℃和28℃下,蔬菜叶象甲幼虫分别在接菌后第6 d和第5 d开始死亡,第10 d和第9 d以后死亡率才达90%以上.用106孢子/ml浓度的孢子液处理,在28℃,25℃,21℃,18℃和15℃下,球孢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LT50值分别为7.9,6.8,8.8,8.9和9.0 d.  相似文献   

2.
室内测定了从罹病甘蓝桃蚜上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010715对蔬菜叶象甲(Listroderes co-stirostris oliquus Klug)幼虫的毒力。在28℃,25℃,21℃,18℃和15℃下球孢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和21℃下,蔬菜叶象甲幼虫开始死亡的时间较早,而且很快达到较高死亡率。在25℃下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致死力比21℃下更强,在25℃下,用1.25×10~8,1.25×10~7,1.25×10~6,l.25×10~5孢子/ml处理后第9d死亡率均达到100%。在18℃和28℃下,蔬菜叶象甲幼虫分别在接菌后第6 d和第5 d开始死亡,第10 d和第9 d以后死亡率才达90%以上。用10~6孢子/ml浓度的孢子液处理,在28℃,25℃,21℃,18℃和15℃下,球孢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LT_(50)值分别为7.9,6.8,8.8,8.9和9.0 d。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YS03球孢白僵菌对田间不同时期稻水象甲成虫的取食、产卵和致病力,以及调查稻水象甲成虫迁入秧田及产卵高峰期,研究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的最佳防治时期。结果表明,YS03球孢白僵菌对田间不同时期稻水象甲成虫的取食、产卵没有显著影响,药后10 d对成虫均有较好杀虫效果。田间调查显示,稻水象甲越冬成虫在插秧后3 d开始陆续迁入秧田,7 d虫量达高峰期,10 d产卵达高峰期,插秧后7 d稻水象甲成虫数与产卵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得出,插秧后3~7 d是施用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老熟幼虫血淋巴免疫系统的影响。根据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将亚洲玉米螟老熟幼虫血细胞分为原血细胞、浆血细胞、颗粒血细胞、类绛色细胞、珠血细胞和囊血细胞6类,全血细胞数量变动范围为1.05×107~2.16×107/mL。亚洲玉米螟的老熟幼虫对注射的球孢白僵菌芽生孢子具有强烈的防御能力,表现为血细胞数量的变动和酚氧化酶活性的波动。注射芽生孢子后,亚洲玉米螟幼虫全血细胞数、浆血细胞数、颗粒血细胞数在0.25h有小幅下降,随后数量上升,在0.5~12h保持正常水平以上,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细胞数量逐渐下降;注射后酚氧化酶在球孢白僵菌的激活作用下,分别在注射后1h和10h出现2个活性高峰。  相似文献   

5.
王花容 《河南农业》2011,(10):53-54
本文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血细胞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细胞主要有原血细胞(PR)、浆血细胞(PL)、颗粒血细胞(GR)、珠血细胞(SP)、类绛色细胞(OE)、囊血细胞(CY)。亚洲玉米螟的幼虫对注射的球孢白僵菌芽生孢子具有强烈的细胞防御能力,表现为包囊作用并伴随对球孢白僵菌的防御反应。总血细胞数(THC)、PL数量、GR数量在短时有一下降,随后数量上升至正常水平的2倍,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细胞数量逐渐下降。包囊还可以将被吞噬或包被的芽生孢子黑化、分解、灭活。  相似文献   

6.
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红外 CO2 分析仪测定了小菜蛾感染球孢白僵菌后呼吸节律的变化 .结果表明 ,小菜蛾呼吸节律属于不规则波动型 ,染病幼虫呼出的 CO2 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说明感染球孢白僵菌后 ,小菜蛾幼虫的生理代谢受到干扰 ,呼吸代谢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血细胞系SYSU-Of He-C的影响,为促进球孢白僵菌在防治亚洲玉米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和CCK-8法测定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血细胞系SYSU-Of He-C的毒力,通过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球孢白僵菌生长及其对SYSU-Of He-C细胞的影响。【结果】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处理SYSU-Of He-C细胞24 h后,MTT法的IC_(50)值为2.8×10~5mL~(-1),CCK-8法的IC_(50)值为1.4×10~5mL~(-1)。光学显微镜实时监测发现,在SYSU-Of He-C细胞对数期接种球孢白僵菌浓度为3.5×10~4mL~(-1)时,球孢白僵菌具有明显竞争力,未发现囊胞化与吞噬等细胞免疫现象;处理10 h后,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开始萌发长出菌丝,而SYSU-Of He-C细胞减少且开始变形;处理24 h,球孢白僵菌几乎长满整个视野;SYSU-OfHe-C细胞从近似圆形变长或者变为不规则形状,出现聚集、破碎、胞内空泡、瘤状突起,以及被白僵菌菌丝穿透等现象。【结论】球孢白僵菌可改变亚洲玉米螟血细胞系SYSU-Of He-C的细胞形态,但不能使其发生细胞免疫现象。  相似文献   

8.
球孢白僵菌YS03菌株对稻水象甲成虫取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对稻水象甲成虫取食的影响,室内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YS03菌株在1.0×106、1.0×107、1.0× 108个孢子/mL 3个浓度梯度感染稻水象甲成虫后1~14d的每天取食斑数量和长度.结果表明,在处理后到实验结束的14d内,单头稻水象甲成虫取食斑数量和长度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单头成虫取食斑长度最小和取食斑数量最少时仅为对照组的30.98%和42.71%.不同孢子浓度处理下单头稻水象甲成虫的取食斑数量与长度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回归系数的大小顺序为:CK>1.0×106>1.0×107>1.0×108个孢子/mL处理.试验结果为全面评价球孢白僵菌YS03菌株防治稻水象甲的作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球孢白僵菌的田间防治试验中采用稻水象甲成虫取食斑总数和总长度来测算其虫口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湿度下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湿度、幼虫龄期对白僵菌的致病力具有显著的影响,24~27℃是球孢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的最适宜温度;相对湿度大于90%,甜菜夜蛾的幼虫虫龄越低,越有利于球孢白僵菌对幼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茶籽象甲幼虫的合适剂量和方法。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与卵孢白僵菌联合使用效果较佳,每667 m2昆虫病原线虫1亿尾+200 亿·g-1卵孢白僵菌200 g对茶籽象甲幼虫的防治效果可达74.5%,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红外CO2分析仪测定了小菜蛾感染球孢白僵菌后呼吸节律的变化。结果表明,小菜蛾呼吸节律属于不规则波动型,染病幼虫呼出的CO2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感染球孢白僵菌后,小菜蛾功虫的生理代谢受到干扰,呼吸代谢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寄生于板栗象甲(二斑栗象(CurculiobimaculatusFaust,柞栎象Curculiodenitpes(Roelofs)上的白僵菌进行分离鉴定,发现有二种僵菌,即球孢白僵菌(Beavveriabassiana(Bals.)Vuill)和布氏白僵菌(Beaueriabrongniartii(sacc.)Pehch)简要描述了虫体感染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虫体感染试验及林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高致病白僵菌受自然环境影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外部环境条件对球孢白僵菌Bb01生长的影响及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马丁氏培养基,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优培养温度为26℃,最佳湿度为100%,菌落的生长和孢子产量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球孢白僵菌Bh01对青杨脊虎天牛成虫的致病力不高,仅为16.67%;26 ~ 28℃条件下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最大,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2.23和2.58 d,湿度在100%时致病力最大,LT50为2.57d;通过虫体传代白僵菌可增强菌株的致病力.[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病原真菌的适应性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冰  袁盛勇  田学军  孔琼  朱文禄  陆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53-20654
[目的]利用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分生孢子液对2龄和3龄甜菜夜蛾幼虫致病性测定。[结果]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2龄甜菜夜蛾幼虫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4.82%,LC50为2.269×104个/ml,LT50为4.186 d;而对3龄幼虫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4.76%,LC50为2.429×104个/ml,LT50为4.492 d。[结论]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性高于对3龄幼虫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防治稻水象甲的高效生物农药,以球孢白僵菌WP(100亿/g)、WP(100亿/g)+苦参碱、苦参碱、绿僵菌乳粉剂(100亿/g)等4个处理对稻水象甲成虫进行室内生测试验,在施菌(药)24 h后开始观察稻水象甲成虫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WP(100亿/g)+苦参碱)处理组的LT50最小,为122.27 h,比单剂白僵菌及苦参碱分别缩短36.65%、41.28%;校正死亡率最高,为89.47%,比单剂球孢白僵菌及苦参碱分别提高13.32%、15.91%;白僵菌与苦参碱联合作用,在防治效果上是具有加成或增效的。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科学》2015,(5):63-67
本试验研究以延长球孢白僵菌粉剂储存条件为目标,拟从温度和化学因子展开,对粉剂进行孢子萌发率、玉米螟幼虫毒力和Pr1蛋白酶活性三方面检测。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粉剂最佳配方是5号:95%白僵菌高孢粉+2%麦芽糖+3%蛋白胨,最佳储存温度是-20℃4℃室温。麦芽糖和蛋白胨是球孢白僵菌生长的必要营养成分,对球孢白僵菌孢子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株丝孢虫生真菌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感染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050715,Bb060721菌株和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asus)Pf0607菌株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感染效应。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及粉拟青霉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有一定的差异,3株丝孢真菌侵染三龄幼虫后,均造成虫体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且球孢白僵菌侵染后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经粉拟青霉接种处理感染后的虫体。供试3菌株中,球孢白僵菌菌株处理后天牛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粉拟青霉菌株,对天牛幼虫感染的剂量效应参数分别为0.45,0.45和0.39,对松墨天牛三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13.537X-4.6032(R2=0.97),Y=15.361X+0.444 4(R2=0.97)和Y=9.138X-3.100 1(R2=0.99)。在1.36×104~1.36×109孢子/mL下处理后第4d才出现死亡,Bb050715,Bb060721和粉拟青霉3菌株接种处理后第4~8d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3.3%~80.0%,13.3%~86.7%,6.7%~53.3%,LT50依次为5.1,5.1和7.7d,第5 d的LC50分别为7.23×108孢子/mL,1.53×108孢子/mL,7.27×109孢子/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连续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二龄幼虫毒力、产孢量的影响,并进行菌种复壮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球孢白僵菌SCAUJH19继代培养10代,得到F1~F10代菌株并测定产孢量。采用浸虫法分别用F1~F10代菌株处理斜纹夜蛾二龄幼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建立模型分析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代数、毒力与产孢量的关系及毒力退化规律。采用活虫复壮法对F4、F6、F8、F10代菌株进行复壮,比较复壮前后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效果,并测定产孢量。【结果】球孢白僵菌F1~F5代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幼虫毒力无显著差异,处理7 d时校正死亡率为42.44%~45.22%,而F6、F8、F1...  相似文献   

19.
菌药复配可弥补各自的不足,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明确球孢白僵菌SCAUJH19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的相容性及其联合毒力和复配制剂,本文测定了不同浓度甲维盐和球孢白僵菌SCAUJH19混合后对菌株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的影响,测定了球孢白僵菌SCAUJH19与甲维盐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并根据最优菌药组合对复配制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SCAUJH19和甲维盐有较好的相容性;0.5~20 mg/L甲维盐处理的球孢白僵菌SCAUJH19在第3天时孢子萌发率为96.11%~98.01%;在第7天时0.5 mg/L、2.5 mg/L、5.0 mg/L甲维盐处理球孢白僵菌SCAUJH19的菌落直径分别为42.95 mm、44.50 mm、41.98 mm,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球孢白僵菌SCAUJH19和甲维盐组合1×108孢子/mL+1.5 mg/L、1×108孢子/mL+0.5 mg/L和1×107孢子/mL+1.0 mg/L第7天时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5%和95...  相似文献   

20.
依据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杀虫蛋白Cry1A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纯化产物与载体pbarGPE1连接,构建真菌表达载体pBARGPE1-Cry1Ac,通过芽生孢子转化法转入野生型球孢白僵菌中,获得多拷贝转化子;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转化子对马尾松毛虫的LC25比出发株降低5.4倍,LD25减少7.1倍,LT25缩短2.2 d,毒力明显提高;喂食处理和虫体喷雾喂食结合处理与单纯虫体喷雾处理相比,累计致死率分别提高了55.6%和63.0%,致死中时分别缩短了4.5 d和5.3 d。结果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杀虫蛋白Cry1Ac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了球孢白僵菌的毒力。这是Cry1Ac基因首次在虫生真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