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虫·噻虫嗪7500倍液灌根防治跳甲效果好,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省药剂,可作为田间防治的首选措施。轮换药剂可使用48%毒死蜱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80%敌敌畏乳油等喷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70%噻虫嗪WS不同处理方式对水稻的壮苗效果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该药剂对水稻种子的最佳处理剂量和处理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噻虫嗪WS:水稻种子按照20 g:100kg、40 g:100 kg和80 g:100 kg分别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和先浸种后包衣的处理方式,以空白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方式水稻种子发芽率、稻根长、叶片宽度、根数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kg,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处理方式的综合效果最佳,处理后4d室内发芽率稳定为96.00%,30 d平均根长为4.93 cm,40 d水稻1~5叶位叶片宽度明显较对照宽,45 d的平均根数为54.0条,处理后15、30、45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96.00%.[结论]采用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 kg先包衣后浸种的处理方式对水稻秧苗及稻飞虱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含高效杀虫剂吡虫啉的种衣剂Ⅰ号、Ⅱ号对玉米矮花叶病传毒介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种衣剂包衣处理均对传毒介体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具有较高防效,残效期可达40d 以上;蚜虫高峰期对无翅蚜和蚜虫总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种衣剂处理较对照蚜虫总量可减少23.12%~68.18%。  相似文献   

4.
黄条跳甲、茎象甲是青海春油菜田的主要虫害。为了探讨国产噻虫嗪30%FS对春油菜田苗期虫害的防效,本试验比较了国产噻虫嗪30%FS、进口噻虫嗪30%SC对黄条跳甲、茎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2014年和2015年两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国产噻虫嗪30%FS按照10g/0.4kg剂量进行油菜种子包衣,对黄条跳甲的防效可达到73.6%—79.7%,对茎象甲的防效达到71.2%—76.8%。且表现安全,生产成本较进口噻虫嗪低。  相似文献   

5.
叶蝉是稻田常见害虫,筛选出有效防治叶蝉的药剂,可以保障水稻安全生产,为农增产增收。试验结果表明,21%噻虫嗪悬浮剂对叶蝉具有很好的速杀性和药效持续性,150 g/hm^2已达到对叶蝉的防治效果;30%吡蚜酮·仲丁威悬浮剂对叶蝉速杀性最差,但药效持续性强。  相似文献   

6.
噻虫嗪种子处理对水稻蓟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水稻进行拌种处理,结果表明,当用药量分别为1,2,3 mL· kg-1干种子时,播后37 d对水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73.9%,95.5%和95.5%;且30%噻虫嗪3 mL·kg-1拌种处理对水稻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设置30g/hm2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5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以300g/h㎡10%吡虫啉WP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3d 30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5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2.55%、76.62%、87.73%,药后20d的防治效果为68.18%、76.21%、81.55%。[结论]45g/h㎡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可有效地控制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氯虫·噻虫嗪撒施对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4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1.5%氯虫·噻虫嗪GR、0.4%氯虫苯甲酰胺GR和25%噻虫嗪WG撒施处理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5~10 d,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撒施1次,可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危害;0.4%氯虫苯甲酰胺GR 42.0 g/hm~2撒施1次,对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防效较高,但对稻飞虱防效较差;25%噻虫嗪WG 37.5 g/hm~2撒施1次,对稻飞虱防效较高,但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基本无效。因此,建议在水稻生产实践中,于移栽后5~10 d撒施1次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防治水稻生长前期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间隔40 d再补施1次,以有效控制水稻生长后期的上述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9.
噻虫嗪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用不同剂量的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均表现出了不错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仅药后1 d时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 g·hm-2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校正防效低于90%,其他剂量防效均在90%以上且不同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30%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对谷子白发病和粟叶甲的防治效果及拌种适宜用量,为春谷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30%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FS 1.30g、2.65g和5.30g拌1kg谷子种子,以甲霜灵WS 2.00g和60%吡虫啉FS 4.00g拌种为药剂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调查各处理粟叶甲卵和幼虫的数量,计算虫口密度和虫口减退率;调查谷子白发病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比较各处理谷子的产量。【结果】30%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FS拌种处理后粟叶甲防效在80%以上,谷子白发病防效在97%以上,产量在410.3~423.3kg/667m~2。【结论】30%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FS对谷子白发病和粟叶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为1.30~2.65g拌1kg谷子种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论证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混剂对吉林省玉米田玉米螟的药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按国家田间药效试验标准进行。[结果]不同施药方式对玉米螟的防效幅度相当,但不同剂量防治效果差异明显,随剂量升高防效增大,施用量在36.0~56.25 ga.i./hm2,防效幅度为38.8%~95.2%。[结论]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兑水稀释后玉米茎叶喷雾,施用量36.0~48.0 ga.i./hm2;兑水量375.0 L/hm2;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GR可按1:50拌沙子,混匀后直接撒施,施用量45.0 ga.i./hm2~56.25 ga.i./hm2。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噻虫嗪在菜豆中残留的检测方法、噻虫嗪在菜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与安全风险。结果表明,检测方法对噻虫嗪、噻虫胺的最小检出量均为2.5×10-11g,噻虫嗪、噻虫胺在菜豆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1 mg·kg-1,噻虫嗪、噻虫胺在菜豆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0%~94%和89%~9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4.2%和4.6%~7.7%。噻虫嗪在菜豆中的半衰期为2.0~4.1 d,药后5 d消解69.3%以上。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有效成分分别为75.0、112.5 g·hm-2时,施药2~3次,末次施药后10 d,收获的菜豆中噻虫嗪的残留量均低于0.02 mg·kg-1,故推荐该药在菜豆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0 d。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颖壮)对宿根蔗甘蔗粉蚧的田间防治效果,在广西南宁和来宾2个蔗区采用撒施法,开展该杀虫剂不同剂量防治宿根蔗甘蔗粉蚧效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颖壮)5 000和6 000 g/亩处理在2个试验点的为害株率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辛硫磷颗粒剂5 000 g/亩),为害株率防效大于84%;颖壮5 000和6 000 g/亩处理的虫口密度防效大于87%,且南宁试验点的虫口密度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结果表明,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颖壮)对宿根蔗甘蔗粉蚧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建议撒施2次,每次推荐用药量为5 000~6 000 g/亩。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 22%联苯?噻虫嗪悬乳剂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在132 g/hm2剂量下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7和14 d对烟粉虱防效分别为85.58%、80.41%和81.36%,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效分别为89.85%、87.97%和83.24%,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乳油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防治月季茎蜂的适宜药剂及防治适期,特开展了30%噻虫嗪SC防治月季茎蜂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4月上旬末月季茎蜂成虫产卵高峰期前,施用内吸传导性药剂30%噻虫嗪SC(有效成分用量90 g/hm2)进行喷雾防治,可使月季新增折梢减少,折梢防效为71.6%,月季茎秆中的幼虫孵化和生长均受抑制,杀虫防效达100%;施用10%吡虫啉WP(有效成分用量30 g/hm2)进行喷雾防治,折梢防效为92.0%,杀虫防效为60.0%。  相似文献   

16.
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水稻包衣种子药效防控研究结果表明,70%噻虫嗪种子处理分散粉剂(锐胜)2 g对水20~40 mL直接混合搅拌包衣1 kg稻种可以起到壮秧和增产效果,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稻蓟马是枞阳县水稻秧苗期主要害虫之一。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SC)拌种防治水稻蓟马试验表明,在水稻浸种沥干后、播种前用其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治效果好,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使用剂量为0.2~0.3L/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低温条件下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对春小麦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其不同剂量包衣的春小麦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低温胁迫下春小麦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及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00kg春小麦种子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50 g包衣,在昼/夜温度为20℃/10℃、15℃/5℃条件下,能增加春小麦的株高和地上鲜重。但当胁迫温度降低、包衣剂用量增加时,春小麦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的生成受到抑制,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且随着温度越低包衣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春小麦受到的伤害也越严重。用新烟碱类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包衣后,在春季播种时,以推荐剂量的低剂量包衣种子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噻虫嗪种衣剂在棉叶中的消解动态,评价其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QuEChERS-UPLC-MS/MS方法,定期测定棉叶中噻虫嗪的含量,田间调查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防治效果。【结果】0.01~0.5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在0.01、0.20、0.50 mg/kg添加水平下,噻虫嗪在棉叶中的平均回收率在93.4%~119.71%,相对标准偏差为0.34%~5.18%,方法检测限为0.001 mg/kg。噻虫嗪在棉叶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3.85~4.03 d。下部叶中噻虫嗪含量分别占各处理总浓度的59.42%~76.39%,噻虫嗪主要分布在下部叶片。出苗后30 d时,600 g/100kg处理防效最佳,仍可达87.90%。【结论】使用600 g/100kg浓度噻虫嗪种子处理,可较好地防治苗期蚜虫。  相似文献   

20.
章守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275+3277-3275,3277
[目的]筛选防治稻蓟马的有效药剂.[方法]开展了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FS防治稻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15d,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FS各剂量处理对稻蓟马的防效为98.42%~ 99.20%,药后30 d,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FS各剂量处理对稻蓟马的防效为93.79% ~ 99.29,药后40d的杀虫防效为32.83% ~ 92.89%.[结论]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FS的适宜用量为96g/1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