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抗黄矮病材料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个抗黄矮病材料作母本,4个丰产性品种作父本,采用3×4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F  相似文献   

2.
 小麦红矮病(WRDV)又称坐兜病,是由叶蝉传毒引起.对黑水县种植在海拔2500~2850m高度的冬麦生产威胁最大.  相似文献   

3.
小麦黄矮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 3×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抗黄矮病性母本和丰产性父本的组合效应进行了黄矮病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①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效应正向相关 ,而一般配合力效应更具重要性 ;②黄矮病抗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以加性基因效应占绝对优势 ,遗传决定度高达 97 6 8% ,狭义遗传力为 90 3%。  相似文献   

4.
小麦黄矮病尖角突变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陕西渭北旱塬地区小麦黄矮病发生突变的规律;建立了定量的尖角突变模型;确定了突变区域.根据病害落入的不同区域分析,采取相应防治策略.若病害落入潜在危害区的上限附近,必须采取防治措施,否则将造成不可逆的产量损失,这是由突变模型的性质与黄矮病特性共同决定的.潜在危害区的上限可作为黄矮病的动态防治指标.小麦黄矮病大发生有11~12年的周期,而此周期由2个叠加的周期(5~6年)组成.大发生的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8个小麦品种采用双列杂交方法组配了28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和穗数符合加快模型;千粒重,穗粒数,结实小穗数,穗长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株高,颈长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相似文献   

6.
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其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小麦高产品种选育中,必须对产量性状进行有效选择并使之协调发展。但小麦产量性状为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支配和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性状间彼此关连,某一性状的改变必然导致其它性状的变化,因此,在实践中较难掌握。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淮南地区近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中高产小麦品种(系),进行产量与产量因素和产量因素之间的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揭示各产量因素影响产量的原因及其相对重要性,试图为对这些品种的改良和以这些品种为原材料的高产更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抗黄矮病小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黄矮病是世界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几乎所有生产小麦的国家都有发生,黄矮病的每次流行都会给小麦产量造成很大损失.例如,1978年美国小麦黄矮病的发生致使春小麦减产60~80%(Cil,1980);1988~1989年原西德第一次黄矮病大发生,导致冬小麦...  相似文献   

8.
介绍水稻普通矮缩病与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症状,根据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水稻普通矮缩病和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含有72个品系的沧麦6005叠氮化钠诱变群体为试验材料,调查该群体的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等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分析该群体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并估计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每穗小穗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444 1,其后依次是穗粒数亩穗数千粒质量产量穗长,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6.08%,每穗小穗数变异系数最小,为6.54%。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与株高均极显著正相关;产量和穗粒数、千粒质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株高、亩穗数、千粒质量之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株高和产量的选择潜力较大,更有可能从该群体中选出偏离平均数大的家系类型。  相似文献   

10.
高产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用 1 9个高产小麦品种 ,形成 1 0 9 1 9增广 NCII设计 ,对 1 8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一节高比、二节高比符合加性效应模型 ,三节高比和退化小穗数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 ,株粒重、株穗数、单穗重、单株生物产量、千粒重、穗粒数、有效小穗数、穗长、株高、穗颈长、穗下一节长、穗下二节长、穗下三节长、颈高比等 1 4个性状不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 ,还存在其它效应。对三节高比和退化小穗数二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 :二性状雌、雄亲的遗传变异主要是加性效应 ,平均显性度为程度不同的部分显性 ;二性状增、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雌亲组中和雄亲组中 ,平均来说都不相等 ;二性状在雄亲组中显性等位基因占优势 ,在雌亲组中显、隐性等位基因频率大致相等 ,穗下三节高比的提高和退化小穗数的减少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且均为部分显性。  相似文献   

11.
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243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新品系YW243黄矮病毒田间接种鉴定、细胞遗传学分析和分子原位杂交(GISH)的结果表明:YW243高抗黄矮病毒GPV、GAV株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1Ⅱ,为小麦-中间偃麦草T7DS·7DL-7XL易位系,含有一对来自中间偃麦草的抗黄矮病基因;YW243抗性和农艺性状遗传稳定,可作为抗黄矮病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小麦品种演变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东省1949年以来9次更换的部分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演变规律及相关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逐步提高,株高矮化;主要性状在演变过程中对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从20世纪50年代的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株高,演变为现代品种的千粒重>穗粒数>成穗数>株高;产量结构渐趋合理,产量潜力得到很大提高;株高、主穗长等性状遗传力较高;产量潜力的遗传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1985—1992年小麦黄矮病(BYDV)发生量的调查数据,建立了黄矮病发生程度与上年秋苗蚜虫量、早春蚜虫量间的回归模型。对模型的分析表明,上年秋苗蚜虫量和早春蚜虫量与黄矮病发生程度呈正相关。利用该模型对1993—1999年当地小麦黄矮病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4.
麦套花生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4个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系)的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与单株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侧枝长与单株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单株生产力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百仁重>饱果率>单株结果数>侧枝长>结果枝数>出米率>百果重>主茎高>总分枝数。河南省麦套花生高产育种目标是:选择单株饱果数多,百仁重高的大粒型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石家庄市藁城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在藁城区的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石麦18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单产达9 400.5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829.5万株/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35.8g,并且其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7个品种。石麦18适宜石家庄市藁城区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栽培,对提高小麦单产、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经过我国农业专家的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矮抗58"品种,此新品种属于矮秆多抗的高产小麦,目前已经在全国的小麦主产区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选用4个冬小麦矮秆种质材料与5个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高产小麦品种,采用4×5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20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和杂交F1代株高的构成因素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1杂种优势普遍存在,穗下节长的优势最高。洛麦9851矮和西南05配合力较好,不仅后代株高降低,且改善了株高结构,是组配矮秆、大穗杂交组合较为理想的矮秆亲本;洛麦99045虽然降低了后代株高且改善了株高结构,但后代穗子较小;河北矮3后代基部节间增长,组合配制时不可用。杂交后代株高性状主要由加性基因决定,显性基因对其表现的影响是次要的。各性状遗传力较高,表明其后代变异受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灰色关联分析在旱地小麦产量性状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青海省旱地小麦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与排序。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为公顷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公顷苗数〉株高。说明旱地小麦育种与栽培夺高产的主要手段在于有效地促进形成公顷穗数,穗长,穗粒数以及千粒重等因子。  相似文献   

19.
小麦面粉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配了8个小麦亲本的双列杂交,以面粉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8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均表现为显著或不显著的负向优势,优势的变异范围较大,杂种F1与亲本的关系密切,且倾低亲,8个性状中只有3个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而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和弱化度存在上位性,吸水率为无显性,面粉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为部分显性,沉淀值为完全显性,评价值为超显性,品质性状的高值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