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杨无性系苗木年生长规律及抗病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育苗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6个黑杨派杂种无性系苗高年生长动态,比较了它们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无性系苗高年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用Logistic方程拟合苗高生长进程,相关系数都达到0.99以上;苗高年生长进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各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和累积生长量差异很大,速生期持续时间50 d左右,占全生长期1/4,生长量约占年生长量的58%左右;无性系对2种叶部病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107、108杨对叶枯病高抗,对黑斑病的感病指数都低于其它4个无性系,中林美荷杨的抗性较差;综合表型性状比较,欧美杨107号和108号苗期生长量大,抗病性强,苗干通直,叶形呈正三角形,落叶期晚,是生产上适宜推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鲁林9号、鲁林16号杨树新品种的生长特性,为育苗和造林提供理论指导,以鲁林9号、鲁林16号及对照I-108杨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方程对3个杨树无性系的苗高、胸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并对叶片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9以上,并以此将各无性系的年生长过程划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速生期持续时间长于I-108杨,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达到63%,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最达66%,地径进入速生期的时间早于苗高。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单叶生物量的累积量大,相对含水量高,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强。对2个杨树新品种年生长规律及生长特性的研究,为加强林木生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了解到不同杨树派别、河北杨的不同种源、二白杨的不同无性系对杨潜叶甲抗性有明显差异。杨树的派别、同一树种不同种源都是影响抗虫性的因素。胡杨派表现为免疫型,白杨派抗性较强,青杨派和黑杨派抗性较差;河北杨的抗性因种源不同而有差异,以永靖、榆林的种源表现较好,二白杨无性系的35号、37号、24号等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了解到不同杨树派别、河北杨的不同种源、二白杨的不同无性系对杨潜叶甲抗性有明显差异。杨树的派别、同一树种不同种源都是影响抗虫性的因素。胡杨派表现为免疫型,白杨派抗性较强,青杨派和黑杨派抗性较差;河北杨的抗性因种源不同而有差异,以永靖、榆林的种源表现较好;二白杨无性的35号、37号、24号等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48号杨,D70号杨,51号杨和3号杨等10个杨树品种的物候期,扦插成活率,生长情况,抗寒性及抗病性等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杨,D70等欧美杨无性系具有扦插成活率高,速生抗寒,抗灰斑病等优点,有希望成为本地区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6.
对48号杨。D_(70)号杨、51号杨和3号杨等10个杨树品种的物候期、扦插成活率、生长情况、抗寒性及抗病性等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号杨、D_(70)等欧美杨无性系具有扦插成活率高、速生、抗寒、抗灰斑病等优点,有希望成为本地区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杂交育种,苗期选择,无性系测定,选出了6个窄冠黑杨,1个窄冠黑白杨无性系。前者生长量接近对照I-69/55和中林46,冠幅比对照小1/2—1/3,耐盐碱能力较强,容易扦插繁殖,造林成活率高。后者生长量与窄冠白杨3号相当,冠幅比窄冠白杨3号更窄,繁殖方式同一般毛白杨。两类品种均为适合于农田林网及农林间作的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对20世纪末新引进到辽宁并经初选的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通过无性系多点生长对比试验、室内外物候观测、对杨干象抗性评价和材性测试等,筛选出生长快、适应强的杨树新品种中辽1号杨,其材积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种辽宁杨、沙兰杨、荷兰3930杨和I-214杨14.8%~68.1%。其生长进程中高生长最快期是在5~6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3.6 m;胸径生长最快期是在3~5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6.34 cm。而且干型好、材质优良,对杨干象有相对较强的抗性,可作为新品种在其适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及美洲黑杨种内杂交所选出的几个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无性系,作了锈病、黑斑病、溃疡病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无性系绝大部分为抗病或高抗,少数为感病。其中对这3种病害均表现抗病或高抗的有69杨×美洲黑杨的5个无性系;06号、52号、57号、66号、80号及69杨。对锈病感病的有69杨×青杨的两个无性系:142号、1062号及69杨×小青杨的592号无性系;高感的有69杨×小叶杨的216号无性系。对黑斑病高感的有Ⅰ—214杨×北京杨的01号无性系及214杨、沙兰杨。  相似文献   

10.
以10个速生杨树新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东台林场开展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2年生林分树高和胸径的调查,进行了生长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J2杨、巨霸杨、美57等3个无性系表现最好,2年生平均胸径可达8.74cm、7.35cm和7.15cm,北抗、里普和中华常青杨等3个杨树品种表现较差,平均胸径为6.33cm、4.20cm和4.18cm,其它4个杨树品种生长表现居中。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出适合辽宁中南部地区推广栽植的速生抗逆杨树新品种,对引进到辽宁的欧美杨111无性系进行引种试验研究。该研究以中辽1号杨为对照,通过无性系苗期测定、多点区域生长对比试验、抗病性评价、材性及制浆造纸性能测试等,最终选育出速生、抗病性强杨树新品种欧美杨111。在辽宁绥中县,8年生欧美杨111平均胸径28.29 cm,平均树高19.5 m,平均单株材积0.577 m~3,分别超过对照种中辽1号杨18.12%、11.43%和36.08%,表现出明显的速生优势。同时该品种还具有抗病性强、干形好、易繁殖、材质优良等特点,可作为辽宁中南部地区推广应用的高产抗病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4个黑杨派(Populus Aigeiros)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1年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7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9.4%,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3.0%.  相似文献   

13.
河北杨旱地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杨是扦插育苗难以生根杨树品种,自然繁殖靠根蘖。河北杨自然根蘖繁殖,单位面积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生长不一致,直接影响河北杨苗木生产。通过研究和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旱地根蘖繁育河北杨苗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杨树在民勤的引种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月通过扦插造林试验,在甘肃省的民勤进行了31种杨树对其地的适应性研究。扦插造林后的10月30日对各种杨树扦插植株成活及生长动态的监测结果表明:各种杨树插穗在民勤扦插的生根时间,扦插成活率,扦插植株的株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明显的不同;杨树扦插植株的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27 2),其回归方程为:y=1.157 2x-0.185 7(R2=0.859 7)。经对各种杨树扦插造林封顶期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的测定结果作聚类分析得出:内蒙中绥4号,内蒙30,内蒙赤美杨和河北沙兰杨在民勤的适应性最好,其扦插造林的成活率大于50%,扦插植株的株高大于1.3 m,地径大于1.4 cm,可以用作营造该地沙区农田防护林的首选树种;河北易县山哈扬-2,廊坊杨4号和ZGY杨适应性较优,其扦插造林成活率大于50%,扦插植株的株高大于1 m,地径大于1 cm,可以用作该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备选树种;69号杨较为特殊,其扦插造林成活率小于10%,但扦插植株的株高大于1.5 m,地径大于1.5 cm,提高其成活率后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选择伊犁州适生杨树无性系,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8个杨树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进行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生长均为“S”形生长曲线,各无性系之间差异不显著;171、LX-1和TL-3的苗高年生长量均高于对照,分别为362.90、305.79和303.94 cm,较对照增加21.27%、2.19%和1.56%,TL-3和LX-1达到了显著水平,171达到了极显著水平;171、DX-08-8和TL-3的地径年生长量均高于对照,分别为2.26、1.93和1.92 cm,较对照增加36.90%、16.73%和16.3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171和TL-3苗期在本地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1年生苗年生长量均优于本地良种日本白杨。  相似文献   

16.
欧美杨新无性系苗期年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3个欧美杨(P.×euramericana)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一年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一个灰色系统,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2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快慢"的节律,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0.3%,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3.7%。关联度分析表明空气温度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通过对苗木年生长节律和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为加强苗木生产管理,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1个杨树无性系生长及抗逆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连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抗逆性等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山海关杨、廊坊杨3号、廊坊杨1、2号、中林46号、欧美107杨、欧美108杨、普通毛白杨、三倍体毛白杨、84K杨、无性系毛白杨共11个杨树无性系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欧美108、107杨为当地适宜的优良无性系,表现出具有成活率高,栽后缓苗快,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抗...  相似文献   

18.
为开展杨树无性系苗期试验研究,对引种杨树无性系进行了苗期初步筛选,为进一步做好良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对1年生无性系苗木进行了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研究,并对1年生无性系苗木年生长量进行了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生长曲线形状和趋势基本一直,均成"S"生长曲线,但各无性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渤丰1号的地径速生期最长,LX-2的苗高速生期最长,拟小青的苗高和地径速生期最短;LX-2、渤丰1号和014苗高生长量较对照增幅77.42%、58.20%、52.64%;178-2-145、108和LX-2的地径生长量较对照增幅51.16%、49.61%、44.96%。供试的无性系LX-2、渤丰1号、014、108、178-2-145和中绥12号,1年生苗木年生长量均优本地良种加小×俄9号。  相似文献   

19.
李勇  刘飞 《绿色科技》2023,(5):117-121
以25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从3月底开始在在南京林业大学实习林场—下蜀林场内,对杨树无性系苗木树高和地径生长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杨树无性系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速生期均处于6~8月份;大部分杨树无性系的地径生长高峰期比其树高生长高峰期稍晚或基本同步;杨树树高生长对水、热的需求要比地径生长更为敏感;同时得出杨树苗高和地径速生期天数的多少、与速生点的早晚和无性系本身生物量的关系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20.
欧美杨新无性系苗期年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3个欧美杨 (p .×euramericana)无性系为材料 ,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 1a生扦插苗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 ,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一个灰色系统 ,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 ,相关系数皆在 0 .92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 4个时期 ,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快—慢”的节律 ,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 6 0 .3% ,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 6 3.7%。关联度分析表明 :空气温度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 ,降水量影响最小 ;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最大 ,降水量影响最小。通过对苗木年生长节律和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 ,为加强苗木生长管理 ,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 ,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