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黄土高原藓结皮的7种土壤酶活性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藓结皮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剖面分布特征的影响,为认识和理解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提供实证,同时也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陕北黄土高原的藓结皮为对象,测定了0~12cm土层藓结皮和无结皮处理土壤的7种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析藓结皮和无结皮处理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其剖面分布特征的变化,并分析藓结皮和无结皮条件下不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在0~12cm土层,藓结皮处理的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无结皮处理,藓结皮处理的5种土壤养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无结皮处理的0.53,0.29,0.34,0.81和0.24倍。藓结皮处理极显著提高了表层(0~2cm)土壤7种酶的活性,其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是无结皮处理的3.51,44.76,32.91,2.22,2.47,9.93和4.13倍;显著提高了2~6cm土层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以及蛋白酶的活性,3种酶活性分别是无结皮处理的9.41,9.28以及1.78倍;极显著提高了0~12cm土层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2种酶的活性分别是无结皮处理的18.58和8.69倍。藓结皮与无结皮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具有类似的剖面分布规律,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总体呈递减趋势,但藓结皮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剖面表聚特征更为明显,无结皮条件下的表层(0~2cm)土壤酶活性为下层(10~12cm)土壤的1.97~12.97倍,而藓结皮条件下的表层土壤酶活性为下层土壤的0.76~6.53倍。藓结皮条件下7种土壤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而无结皮条件下7种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相对较差。【结论】藓结皮对土壤养分积累和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对土壤肥力提升、退化土地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种植被下生物结皮化学特征及其对下层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臻  邢进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71-273
以毛乌素沙地的生物结皮层和结皮下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油蒿、羊柴2种植被条件下的土壤生物结皮层以及生物结皮下层土壤进行了化学性质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植被下土壤生物结皮对土壤化学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结皮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流动沙地,油蒿灌丛下生物结皮的发育时间长,富集的养分含量也比羊柴灌丛的多,土壤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养分有明显影响,生物结皮下土壤的有机质、全效养分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均高于对照流沙土壤土层,且呈随土层深度增加含量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生物土壤结皮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究半干旱区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养分周转的作用,为认识生物土壤结皮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以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油蒿灌丛间的裸地、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为研究对象,分析油蒿灌丛间裸地土壤(0 ~ 5 cm)、地衣结皮层和苔藓结皮层(0 ~ 1 cm)及其下层土壤(1 ~ 5 cm)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结果  (1)地衣结皮层和苔藓结皮层均显著改善油蒿灌木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且苔藓结皮层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地衣结皮层和苔藓结皮层相比油蒿灌丛间裸地,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分别提高3.30倍和6.51倍,微生物量碳含量(MBC)分别显著提高2.79倍和6.58倍,微生物量氮含量(MBN)分别显著提高3.49倍和12.73倍,全氮含量(TN)分别提高2.67倍和4.46倍,全磷含量(TP)分别显著提高1.82倍和2.06倍。生物土壤结皮下层土壤与灌丛间裸地相比微生物量氮(MBN)、TN和TP之间无显著差异,MBC显著降低。(2)与油蒿灌丛间裸地相比,地衣结皮层和苔藓结皮层显著提高了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其中,地衣结皮层分别提高转化酶和脲酶活性3.58倍和2.80倍。苔藓结皮层显著提高转化酶活性4.23倍。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无显著影响。另外,生物土壤结皮层下土壤3种酶活性均无显著提高。(3)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3种土壤酶活性。SOC、MBC、MBN、TN和TP与土壤转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H与土壤转化酶活性显著负相关。SOC、MBN和TP与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H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负相关。  结论  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均能加速油蒿灌丛土壤碳素周转;氮素周转则主要由地衣结皮调控。另外,仅结皮层能提高油蒿群落养分周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土壤结皮可以加速油蒿群落间土壤养分的周转和提高土壤质量,促进该区域植被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榆林沙区人工固沙林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6种不同人工固沙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人工植被后,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有显著改善.各林地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差异显著,花棒和踏郎混交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脲酶活性高于其他林地,分别为5.15 g·kg-1、21.75×105个·g-1、1.48μg·-1,其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是踏郎纯林的4倍;樟子松林土壤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较多,而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脲酶活性偏低;沙柳林的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较高,达到2.35 mg·g-1和14.10 mL·g-1.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关系紧密,其中,土壤细菌数量、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5.
杨怀燕  周斌 《现代农业科技》2022,(18):120-123+127
在剑川县耕地区采集0~20 cm土壤,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析变幅、平均值、变异系数及养分丰缺情况,明确剑川县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剑川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变幅分别为7.19~169.08 g/kg、32~664 mg/kg、4.0~361.4 mg/kg、33~753 mg/kg,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2.52 g/kg、209 mg/kg、32.9 mg/kg、150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45.13%、37.56%、106.16%、69.03%;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普遍很丰富,有效磷含量普遍中等,速效钾含量普遍缺乏。剑川县土壤养分总体良好,但各乡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前作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和酶学分析及16S多样性测序技术,分析种植7年的不同前作[荞麦(FB)、油菜(FR)、小麦(FW)和绿肥(FG)]烟田土壤的养分、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结果】(1) FR烟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分别为30.04 g/kg、1.62 g/kg、143.50 mg/kg和88.09 mg/kg,FG烟田次之,但FG烟田速效钾的含量最高(240.10 mg/kg);FG烟田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最高,分别为709.02μg/(g·d)(酪氨酸)和306.60μg/(g·h)(对硝基酚),而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仅低于FW烟田,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细菌群落组成上,FB、FG、FW和FR烟田分别检测出770、670、654和597属,归属于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和Acidobacteria等36门,其中Action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26.87%~45.21%和25.82%~30.69%,Treptomyces、Bradyrhizobium、Bacillus和Mycobacterium等拮抗菌和Bradyrhizobium、Rhizobium和Paenibacillus等固氮菌在FB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最高。【结论】不同前作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不同,绿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以及酶活性;而荞麦改善和提高了烟田土壤细菌种群结构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集土样、化验分析,对比10年来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37 g/kg,比2006年平均值10.50 g/kg减少0.13 g/kg;土壤全氮量平均为0.78 g/kg,比2006年平均值0.76 g/kg增加0.02 g/kg;土壤全磷平均值为0.69 g/kg,比2006年平均值1.50g/kg减少0.81 g/kg;有效磷平均值为13.35 mg/kg,比2006年平均值4.80 mg/kg增加8.55 mg/kg;土壤全钾平均值为22.40 g/kg,比2006年平均值19.40 g/kg增加3.00 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04 mg/kg,比2006年平均值123 mg/kg增加81 mg/kg。土壤养分总的状况是"少氮、缺磷、富钾"。  相似文献   

8.
南京城市林业土壤的肥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林地0~20 cm和20~40 cm土壤,分别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城市林业表层土壤(0~20 cm)的容重大,孔隙度和渗透性小;土壤质地以粉壤土为主,所占比例为60.42%,土壤中普遍含有砾石,但含量不是很高;土壤以中性土和碱性土为主,非天然林土壤的pH明显高于城郊天然林下土壤;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偏高,非天然林土壤中有效磷富集,但城郊天然林土壤有效磷缺乏,土壤速效钾富集。0~20 cm和20~40 cm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25 mL/g和0.31 mL/g,脱氢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32.14 mg/g和20.91 mg/g,碱性磷酸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16.7 mg/kg和9.5 mg/kg,纤维素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002 1 mg/g和0.001 mg/g。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有显著相关性,是表征城市林业土壤肥力的重要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淇澳岛不同红树林修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集淇澳岛秋茄纯林、无瓣海桑+木榄混交林以及木榄纯林3种修复模式土样,测定土壤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pH值以及总氮、总磷含量,并且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修复前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4.29、39.32μg/(g·d)。3种修复模式下,土壤磷酸酶活性平均值为17.16μg/(g·d),脲酶活性平均值为166.80μg/(g·d)。修复后土壤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总氮和总磷较修复前均显著增高。修复后红树林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从大到小排序均为秋茄纯林>木榄纯林>无瓣海桑+木榄混交林。在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中,土壤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均表现为秋茄纯林明显高于木榄纯林和无瓣海桑+木榄混交林。修复后土壤的总氮和总磷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种植红树林能有效增加土壤中氮、磷含量。  相似文献   

10.
明确山西省玉米种植区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为当地土壤养分调控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依据2019年山西省统计年鉴,选取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原平市和寿阳县,以及山西"农谷"建设区太谷县,作为研究典型代表区,根据各县土壤类型、地形特征以及种植区划,采集耕层(0 ~ 2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磷、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10个土壤养分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山西省玉米种植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4.10 ~ 53.98 g/kg,平均值为17.52 g/kg,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集中在10~20 g/kg,样点所占比例为63.78%,整体处于较缺乏至中等水平;土壤硝态氮含量为4.97 ~ 37.51 mg/kg,平均值为19.79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17~74.12 mg/kg,平均值为22.64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58.81~ 517.02 mg/kg,平均值为220.42 mg/kg,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总体比较丰富.山西省玉米种植区土壤中有效铜(Cu)含量为0.24~6.00 mg/kg,平均值为1.26 mg/kg;有效锌(Zn)含量为0.17~ 5.30 mg/kg,平均值为2.07 mg/kg;有效镍(Ni)含量为0.05 ~ 1.30 mg/kg,平均值为0.31 mg/kg;有效铁(Fe)含量为2.60 ~ 29.57mg/kg,平均值为9.40 mg/kg;有效锰(Mn)含量在0.97~ 37.90 mg/kg,平均值为17.42 mg/kg;有效硒(Se)含量为11.99~85.24 μg/kg,平均值为30.43 μg/kg.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效态Cu、Zn、Fe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有效态Fe、Mn、Ni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Se则与其他养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山西省现阶段玉米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较缺乏至中等水平,土壤氮、磷和钾速效养分以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总体呈中等到较丰富水平,因此,山西省玉米生产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有机培肥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调控氮素营养,减少氮素损失及不良环境效应,以玉米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处理的玉米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养分状况,以及植物根际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处理的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平均提高2.36μg/(g·d),细菌数量提高4%~60%,硝态氮提高137.47~174.10 mg/kg,p H值平均下降0.12~0.14;根际土壤中的玉米幼苗根冠比下降0.01~0.05,氮吸收量提高86%~193%。铵态氮、有机态氮处理的玉米幼苗磷吸收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36%和15.57%,钾吸收量提高153%和141%。与非根际土壤相比,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平均提高1.74μg/(g·d),细菌数量提高1.4~3.8倍,速效磷含量平均提高14.38 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降低31.53 mg/kg。根际土壤的磷酸酶活性与株高和地上部干重、铵态氮含量与氮吸收量、细菌数量与钾吸收量、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硝态氮含量与速效磷含量、p H值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施用氮肥降低玉米幼苗根冠比,提高氮吸收量,提高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细菌数量、硝态氮含量,降低p H值。不同形态氮源对土壤磷酸酶活性、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细菌数量、速效磷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细菌的根际效应较大。根际土壤的磷酸酶活性、铵态氮含量、细菌数量显著影响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量。不同形态氮源中,铵态氮和有机态氮有利于根际土壤性状改善和玉米生长,促进玉米对磷和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河南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河南烟区435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35.6 mmol/kg,pH值平均值为7.18,各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3.03 g/kg、有效氮59.45 mg/kg、有效磷13.93 mg/kg、有效钾142.94 mg/kg、水溶性氯35.75 mg/kg。针对河南省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提出了稳氮、增磷、补钾、降氯的施肥措施,并应适当调节烟区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影响骏枣果实氨基酸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提高骏枣氨基酸含量和分类开发利用以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新疆阿拉尔市骏枣果园土壤养分状况、果实氨基酸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当地骏枣含有15种氨基酸,6种必需氨基酸,9种非必需氨基酸;骏枣中药用氨基酸7种,含量为1.08μg/100g;支链氨基酸3种,含量为0.172μg/100g;芳香族氨基酸5种,含量为0.31μg/100g;鲜味氨基酸4种,含量为0.211μg/100g;苦味氨基酸7种,含量为0.322μg/100g;酸味氨基酸2种,含量为0.789μg/100g。骏枣园土壤pH为8.03;含盐量为7.14 g/kg;有机质含量为12.96 g/kg;全氮含量为1.08 g/kg;全磷含量为1.01 g/kg;全钾含量为19.40 g/kg;有效磷含量为55.60 mg/kg;速效钾含量为232.37 mg/kg;有效铜含量为1.88 mg/kg、有效锌含量为1.63 mg/kg、有效铁含量为24.39 mg/kg,有效锰含量为4.33 mg/kg,有效硼含量为1.35 mg/kg;水解...  相似文献   

14.
在吉林省敦化市林下人参地采集不同剖面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3种土壤酶的活性情况。结果表明:土壤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分布,土层越深,酶活性越弱,不同剖面深度(10、20、30 cm)土壤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120 3、0.648 8、0.307 3 mg/(g·d),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5.796、4.545、3.030 mg/(g·h);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深度变化的关系为20 cm土层30 cm土层10 cm土层,其相应的脲酶活性分别为2.495、1.200、0.479 mg/(g·d)。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9年呼伦贝尔市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养分调查数据,研究了呼伦贝尔市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现状。结果表明:当前呼伦贝尔市粮食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55.1 g/kg、2.73 g/kg、46.2 mg/kg、242 mg/kg,pH平均值为6.0;养分含量在1级(高)和2级(较高)水平的占比达72.15%~95.91%。土壤各养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阿荣旗和扎兰屯市养分含量总体低于其他旗市;草甸土养分含量总体低于其他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平贝母及其生境土壤矿质元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平贝母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平贝母道地药材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指导,对东北三省9个不同产地的平贝母及其生境土壤矿质元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平贝母主要生长在酸性土壤上,pH平均为6.54,土壤速效N、P、K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08.5mg/kg、323mg/kg、657mg/kg。土壤微量元素同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比较,土壤B、Ca含量都是相对较高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20mg/kg、10200m g/kg;土壤Fe、Mg、Mn、Zn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分别只有25400m g/kg、4810m g/kg、760mg/kg、160m g/kg。不同产地平贝母生境土壤质地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平贝母中的N、P、K、B、Ca、Fe、Mg、Mn、Zn含量平均分别为27420mg/kg、4440mg/kg、18500mg/kg、6.0mg/kg、1310mg/kg、610mg/kg、1 160mg/kg、30mg/kg、160mg/kg。平贝母及其生境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不同产地平贝母K、Hg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平贝母营养元素浓度受土壤中养分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测定元阳梯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征。【方法】在元阳梯 田核心区域选取 6 种植被类型(鼠麹草、撑绿竹、野牡丹、杉木、旱冬瓜和樟木),按 0~20 cm 和 20~40 cm 土 层进行取样,测定各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pH、有机碳、总氮、碱解氮、总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和土 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分析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植 被类型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明显;土壤酶活性间 呈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养分间呈现出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碱解氮与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 蔗糖酶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脲酶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各植被类型 0~40 cm 土壤中,土壤蔗糖酶和脲酶均在 杉木土壤中最高,分别为 58.42、58.21 mg/g·24h,蛋白酶在旱冬瓜土壤中最高,为 247.79 mg/g·h,过氧化氢 酶在撑绿竹土壤中最高,为 3.76 mg/g·24h。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野牡丹土壤中最高,为 24.35 g/kg,总氮和碱解 氮在杉木和旱冬瓜土壤中最高,分别为 2.24 g/kg 和 112.46 mg/kg,总磷和有效磷在旱冬瓜和鼠麹草土壤中最高, 分别为 0.82 g/kg 和 75.10 mg/kg。【结论】不同植被类型影响着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且土壤养分含量和 土壤酶活性呈现垂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民广场园林土壤理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市民广场园林土壤进行了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民广场园林土壤以多砾质壤土为主,土壤石砾含量高;表层土壤容重大(平均值达1.62 g/cm3),总孔隙度低(平均值40%);土壤pH值较自然土壤明显增高,pH平均值为7.79;68%的土壤电导率不达标,平均值为1.3 mS/cm;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处于缺乏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6.9 g/kg和4.3 mg/kg;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处于极缺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35 g/kg和29.0 mg/kg;土壤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值为101.4 mg/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集海南省剑麻主产区土壤,分析土壤养分状况。[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结果]土壤微酸性,pH平均值为5.81,属于4级微酸性土的采样点占总数的55.26%;有机质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平均值为19.31 g/kg;碱解氮含量为缺乏水平,平均值为51.94 mg/kg;不同地区有效磷含量差异性较大,平均值为65.80 mg/kg;有效钾含量总体上偏低,平均值为92.91 mg/kg。[结论]海南不同地区剑麻土壤pH差异较小,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差异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代表性茶园34个土壤样本的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比较古茶园与现代茶园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现代茶园和古茶园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52 g/kg和23.92 g/kg。古茶园全钾含量平均值为9.14 g/kg,显著高于现代茶园土壤全钾含量的平均值5.57 g/kg。古茶园有效钙含量均值492.16 mg/kg显著低于现代茶园的平均值1 040.33 mg/kg。4.35%的现代茶园有效锌含量处于缺乏状态,8.70%的现代茶园有效锰含量处于缺乏状态。古茶园的有机质、全氮、全钾、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锰含量均大于现代茶园,碱解氮、全磷、速效磷、交换性钙、有效锌、有效铁均小于现代茶园,表现为古茶园土壤养分具有更强的自我维持能力,现代茶园的土壤养分管理更利于高产,并据此提出了该地区高产、优质茶园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