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研究生物制剂芽孢杆菌A、芽孢杆菌B、芽孢杆菌C、芽孢杆菌D(未定种)、壳寡糖及激活蛋白对柑橘贮藏的防腐及保鲜效果,以温州蜜柑为试材,设计了6个生物制剂处理,以化学药剂咪鲜胺乳油与百可得可湿性粉剂混配为阳性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浸果后入通风库及冷库贮藏。结果表明,两种贮藏条件下,生物制剂中芽孢杆菌B及壳寡糖处理贮藏防腐及保鲜效果均较好,两者冷库贮藏效果优于通风库贮藏,防腐效果可与化学药剂处理相当,且贮藏效果最佳时间为30~45 d,品质保鲜效果均优于化学药剂处理。通风库贮藏条件下,激活蛋白制剂处理的防腐效果优于冷库贮藏且与化学药剂处理相当。在温州蜜柑短期贮藏保鲜时,可采用芽孢杆菌B或壳寡糖处理,通风库贮藏可另选激活蛋白制剂处理。  相似文献   

2.
晋北地区具有天然冷空气资源优势,试验依据空气流动方向上热下冷的对流原理,使薯堆内与窖内外快速通风换气,本文提出了农户马铃薯贮藏窖的改造技术方案,并比较研究马铃薯传统窖、自然通风窖和强制通风窖对马铃薯的贮藏效果,为马铃薯贮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农户马铃薯贮藏窖改造后2种模式,以强制通风效果最好,自然通风次之,二者都能够有效调节窖内温湿度,降低贮藏马铃薯的腐烂率和发芽率,农户马铃薯贮藏窖改造技术在晋北马铃薯主产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酥梨果实商品性,以金顶谢花酥梨为材料,研究不同半地下通风库贮藏时间处理后再结合冷库组合贮藏方式对其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库贮藏酥梨果实可快速退绿转黄,低温可有效抑制叶绿素降解,半地下通风库结合冷库贮藏可有效改善贮藏酥梨果实的色泽,促进果皮退绿转黄。20 d半地下通风库处理,可维持果实硬度,保持较高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酥梨半地下通风库贮藏20 d后转入冷库贮藏200 d,果实品质和各项生理指标均表现较好,酥梨果皮转黄,腐烂率(3.3%)最低,果实光洁度L*值(78.5)最高,TSS含量(11.8%)、硬度(3.88 kg/cm2)、可滴定酸(TA)含量(0.098%)、类胡萝卜素含量(29.01μg/g)、SOD活性[354.48 U/(min·g)]和CAT活性[12.97 U/(min·g)]较直接冷库贮藏(CK)低但差异不显著,PPO活性[1 621.06 U/(min·g)]较CK高且差异显著,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CK。综上,酥梨半地下通风库...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产中栽培的5个马铃薯品种贮藏期间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马铃薯不同品种块茎干物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同一品种不同贮藏时期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不同贮藏时期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贮藏期间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02。  相似文献   

5.
刘喜平  陈彦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48-1755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钾对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陇薯3号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钾,通过比较块茎在贮藏期间酶活性的变化,研究喷施外源钾对马铃薯休眠生理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4.05 kg/hm2的钾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取样末期块茎内淀粉酶和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活性,并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8.1 kg/hm2的钾处理可提高取样末期块茎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显著提高取样末期块茎内酚氧化酶活性。[结论]研究结果对了解外源钾在马铃薯块茎休眠期间的作用,以及促进外源钾在马铃薯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二氧化氯(ClO_2)对贮藏期马铃薯的抑芽效果,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lO_2处理对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发芽、失重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lO_2处理后贮藏的马铃薯块茎的发芽时间明显推迟,其发芽率、芽长及单个薯块的发芽数均与不经ClO_2处理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表明ClO_2处理对贮藏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抑芽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然冷源通风库的节能效果及对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然通风库进行双控(控温控湿)和双能源(自然冷源和电能)改造设计,研究了自然冷源通风库的节能效果和对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贮藏中期(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中旬),可以依靠自然冷源进行库温和果实品温控制,库温和果温控制在-1.0~-0.7 ,较完全制冷库节能22.5% .贮藏期间红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较完全制冷库贮藏果实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影响马铃薯贮藏效果的因素较多,贮藏中只有针对马铃薯的生理特点进行管理,才能达到保鲜效果。一、挑选薯块。贮藏前应严格剔除病变、损伤、虫咬、雨淋、受冻、开豁以及有麻斑和受潮等不宜贮藏的薯块。二、注意贮藏初期通风。由于贮藏初期马铃薯的呼吸作用较旺盛,尤其是春薯贮藏,气温也比较高,故应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适当的通风降温,可用排风扇吹风,以利薯块散热,降低库温湿度,防止贮藏过程中发热腐烂。经2—5周后,马铃薯进入深休眠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不同剂量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马铃薯发芽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探究其抑制马铃薯发芽的机理。【方法】以‘紫花白'马铃薯为试材,以未经高能电子束辐照马铃薯为对照,分别采用0.3、0.4和0.5 kGy高能电子束对块茎进行辐照处理,然后用0.03 mm牛皮纸袋包装后敞口贮藏于(8±1)℃、相对湿度70%—75%的冷库中,贮藏过程中每周观察记录各组块茎的发芽情况,每25 d取样测定块茎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腐烂率、硬度及淀粉、Vc、还原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借助体视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块茎芽体形态和芽眼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马铃薯经不同剂量高能电子束辐照后,在(8±1)℃贮藏至200 d均未发芽,休眠期显著延长;高能电子束辐照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块茎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Vc和淀粉的下降速率,促进了块茎中还原糖的积累,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块茎贮藏至200 d时具有良好的风味、口感和色泽;抑制了块茎呼吸强度,有利于减缓其衰老进程;但辐照加速了块茎重量和硬度的下降,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电镜结果显示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块茎芽眼处细胞超微结构形成了损伤,细胞壁畸变、扭曲,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核外形无规则变化,核内容物降解;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内质网完全降解;淀粉粒数量明显减少,颗粒减小,但维持了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辐照使块茎幼芽直接死亡,芽体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干枯。【结论】高能电子束辐照可完全使块茎在(8±1)℃冷藏7个月不发芽,对块茎营养品质无不利影响,有利于保持其良好感官和营养品质;推测高能电子束辐照抑芽与块茎呼吸强度受到抑制相关,减弱了其生理活性;同时,辐照对芽眼细胞结构形成了损伤,并直接使其幼芽死亡干枯。  相似文献   

10.
<正>1.贮藏场所湖南省可因地制宜建造地窖、通风库、山洞等场所贮藏。贮藏量较大时可建造具备隔热保温和制冷设备的通风库,主要是利用自然通风降温,辅助机械制冷。采用机械冷库可明显延长贮藏期,需明确贮藏种类和品种要求的适宜温度。特别注意冷库贮藏的柑橘类果实,出库后的商品化处理、运输及销售都应在全程冷链环境中进行,避免引起严重的生理失调甚至大量腐烂。2.贮藏条件果实温度如下。柑:椪柑、杂柑5℃~6℃;橘:沙糖橘、金橘3℃~5℃;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以探索高海拔地区食用百合贮藏方式为目标,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方式对食用百合冷库、阴凉库贮藏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贮藏条件下百合贮藏箱层间温度、百合糖含量、褐变情况三项指标,分析得出食用百合最佳贮藏方式为真空包装,冷库最佳储存温度为0.5℃。  相似文献   

12.
于继山 《甘肃农业》2011,(10):84-84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属茄科植物,食用器管地下块茎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粮菜兼用,可用作饲料,也是淀粉、酒精、葡萄糖等工业的原料。近年米主要的贮藏技术有沟藏、普通窑藏、大型窑藏、冷库贮藏等,但由于其成本高、温湿度难以调控、操作复杂,在实际生产中不能被广大种植户很好的应用。半地下室窖窑贮藏技术克服了这些不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窖窑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集中收获的薯块达到均衡上市的目的,选择建设马铃薯低成本高效贮藏库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比较分析了井式贮藏窖、全地下砖混立柱棋布式贮藏库和半地下砖混立柱棋布式贮藏库的贮藏效果。试验数据显示:半地下砖混立柱棋布式贮藏库内的温度和湿度能够达到最适宜于马铃薯块茎贮藏的条件,贮藏期间烂薯率和发芽率分别仅为8.5%和12.3%,在上述三种类型的贮藏库中烂薯率和发芽率最低,是目前较理想的低成本节能贮藏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马铃薯生长设置不同水平的钙肥施用处理,研究外源钙对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钙处理下在贮藏后期马铃薯块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高于低浓度钙处理和对照,高浓度钙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则低于对照.低浓度钙处理的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含量在贮藏过程中下降幅度最小,对照则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15.
进行应用臭氧高温库贮藏对水稻良种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在臭氧高温库中贮藏比冷库贮藏的效果好,其发芽率明显高于冷库贮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农户新型马铃薯贮藏窖建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新型马铃薯贮藏窖具有空气内外循环系统,贮藏窖通风效果良好,能够有效调节窖内温湿度,降低贮藏马铃薯的腐烂率和发芽率。因此,农户新型马铃薯贮藏窖建造技术在我国西北马铃薯主产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引进的具有优良田间农艺性状的马铃薯种质材料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探究贮藏环境对马铃薯块茎内成分及全粉色泽品质的影响,丰富全粉加工型马铃薯种质资源.【方法】将引进的11个马铃薯种质材料分别贮藏在4、25℃条件下0、60、120 d后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测定材料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分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特性,分析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与块茎和全粉色泽的相关性.【结果】试验材料在25℃贮藏120 d时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最大.短时期内6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影响的程度显著大于25℃贮藏环境,而在长时间12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的变化具有抑制效应.在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块茎色泽的变化与块茎内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相关,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越高,其全粉的光泽度越暗.【结论】马铃薯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与其全粉色泽显著相关,是判定全粉加工型品种的重要指标.引进材料中CIP301040.63和CIP397067.2是适合全粉加工的潜在品种及优良亲本材料,可有效补充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有利于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8.
2种贮藏方式下马铃薯品质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六盘水地区选取广泛种植的威芋3号和会2号马铃薯块茎,采用室内堆放贮藏和田间原地贮藏方式,定期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及呼吸强度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贮藏61d是临界贮藏时期;同一品种不同海拔地区贮藏的马铃薯品质表现为:高海拔地区>中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相同海拔地区,田间原地贮藏的马铃薯品质优于室内堆放贮藏;此外,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产地科学贮藏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提出我国农产品产地科学贮藏新概念,有针对性地指出我国现阶段农产品产地贮藏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以及基本出路,阐明产地贮藏“战略”必须以产地贮藏“战术”为依托,倡导发展MCS库,减少CA库和商业大中型普通冷库。并对转变机制更新观念,实行农、研、商股分制三位一体等提出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个方面对甘薯智能贮藏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试验测试了智能贮藏库对甘薯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在冷库中贮藏4个月的甘薯依然保存良好,且冷库贮藏温度稳定在12℃,湿度稳定在80%~8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