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利用植物源引诱剂在从化地区进行了松瘤象野外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松瘤象从4月开始羽化,至12月结束,整个羽化期持续将近1a,羽化高峰在4月底至6月中旬。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我们用溴甲烷与硫酰氟两种熏蒸剂对为害松原木韧皮部的松瘤小蠹(Orthotomicus erosus Wollaston)和松瘤象虫(Hyposipalus gigaus L.)进行熏蒸杀虫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Linnaeus)是近几年传入抚顺地区的危险性害虫。幼虫喜食大径松树,在树干深处蛀道危害。该虫活动隐蔽,防治难度大,危害严重。本文通过对该虫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等的研究,探索出防治的有效措施。同时为长期控制松瘤象的危害,提出了应遵循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地区,应用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连续3年监测松褐天牛及其它松树主要蛀干害虫的为害情况,结果表明: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可以持续监测林间松褐天牛、赤梗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发生量和发生规律,为监测、预报、控制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玉溪市云南松纯林内系统地进行了蛀干害虫诱捕试验,共引诱到鞘翅类昆虫4 000多头,隶属于9科16种,主要为短角幽天牛、松褐天牛、梗天牛、云南木蠹象、马尾松角胫象、松瘤象等天牛类、象虫类昆虫。对主要害虫种类的林间时序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害虫在玉溪地区均为1年发生1代,优势种群是短角幽天牛和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松瘤象是泊江省分布广泛,数量大,蛀入木材内部直接使松材降级的最严重木材害虫。松瘤象在木材上蛀孔的平均直径0.9cm,深度达木材中心,甚至穿透木材横断面。1年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根)蛀干害虫种类及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块松材线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松林,伐除枯死松树,选取具虫蛀为害特征的疫木伐桩,每地各10个。将其整个伐桩挖出,携回实验室解剖,收集害虫,并鉴定和统计虫种和数量。调查显示,为害疫木伐桩的蛀干害虫有松天牛[松墨天牛(Monochamus ahernatus Hope)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mdis(Voss)1和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Linnaeus)等多种害虫幼虫,其比率分别占96.0%、3.0%和0.7%,其它害虫占013%;伐桩地上部有松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多种蛀干害虫,占蛀干害虫总数的9.5%;地下根部仅有松天牛,占总数的90.5%。伐桩根部松天牛幼虫种群数量分布随深度增加逐渐递减,集中分布在0—60cm之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引诱剂林间监测松褐天牛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引诱剂(M99型、FJ-Ma-02型混用)在林间诱捕松褐天牛成虫(Monocha mus alternatusHope),以监测其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发生在畹町思茅松林区内的松褐天牛成虫出现初期为4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高峰期,9月中旬为末期;同时引诱剂也可诱捕到松林蛀干害虫松瘤象、小蠹类4种、马尾松角胫象及其它种类天牛9种、金龟子等以鞘翅目为主的多种昆虫。  相似文献   

9.
在雨雪冰冻灾后第一年,粤北地区林间的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ruelis和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等蛀干害虫呈较低密度虫口状态。第二年,这些蛀干害虫的种群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3个试验点60套诱捕器全年共诱集小蠹虫18种,数量达108 937头;其中马尾松角胫象5 599头;松褐天牛367头。从害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动态上分析,全年以6~7月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为最高。可见,灾后第二年起要重点监测主要蛀干害虫的发生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萧氏松茎象的种群变化规律,于2005年4月-2007年9月,在武夷山风景区选择11块标准地进行定位观测,采用综合相关系数法分析该虫种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因子对萧氏松茎象的种群动态有极显著影响(R=0.861 9,P<0.001),其重要性依次为:地被物覆盖率、坡位、坡向、树高、海拔、郁闭度和林龄.气象因子也有显著影响(R=-0.530 9,P<0.05),其重要性依次为:平均湿度、总降雨量、平均温度、极端温差和气压.萧氏松茎象主要为害胸径为21~60 cm区段的松树.松树胸径与虫口密度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综上,环境因子对萧氏松茎象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的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对APF-1型引诱剂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共诱到125种生物,其中昆虫10目48科123种,其它生物2种。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眼纹斑叩甲(Cryptalaus larvatus)、松瘤象(Sipalinus gigas)、聚类丽步甲(Callistomimus coarctatus)等6种主要昆虫的数量进行分析,为利用APF-1引诱剂有效防控松褐天牛及监测防控其它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萧氏松茎象是危害松林的危险性害虫,蛀食湿地松、火炬松和马尾松中幼林基、根部的韧皮。 1994年 5月在我市坪石乡大辅村首次发现,在野外定株套笼观察到其生物学特性后,对该虫进行了综合防治。   一、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   萧氏松茎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松茎象属,完全变态昆虫,两年一代,以幼虫或成虫越冬。   幼虫: 5月中旬卵孵出幼虫后,仅三天就能蛀食寄主树干韧皮层, 6月中旬到 9月下旬取食量大,并形成一条通道,虫体可在通道内自由转弯,横向或纵向蛀食,粪便随松脂沿虫道流出树皮外成团泥状, 10月上旬至 11月上旬逐渐停止…  相似文献   

13.
漳州地区松林疫情调查表明:松毛虫(Dendrolimus panctatus)、额毛小蠹(Dryocoetes lu-teus)、松瘤小蠹(Orthotomicus erosus)和角胫象(Shirahoshizo coniferae)在该地区分布较广;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 acicola)及部份外省检疫对象发现有危害;目前尚未发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的分布与危害,但已受到直接威胁,必须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4.
森林有害生物萧氏松茎象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萧氏松茎象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在我国属于接近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萧氏松茎象的生活史和生态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萧氏松茎象在湖南省主要危害湿地松和马尾松。通过采用解剖林内虫害木的研究方法和林间的定期观察技术,对萧氏松茎象在湖南的生活习性及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在湖南的郴州两年发生一代,寄主种类、林分类型和林内植被直接影响萧氏松茎象的发生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萧氏松茎象是我国南方近年来爆发成灾的钻蛀性害虫。本文通过对固定样地的监测,研究萧氏松茎象入侵湿地松幼林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湿地松林龄的增加,萧氏松茎象幼虫危害加重,同时湿地松的耐害能力也在提高;萧氏松茎象入侵初期,主要在离虫源地较近的地方,后逐渐扩散;上坡的危害致死率超过60%,高于下坡的30%;随着林龄的增加,萧氏松茎象危害的高度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7.
松瘤象幼虫危害马尾松活立木,在渝北区1a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树木质部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下旬始见成虫,6月上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中旬为产卵盛期,幼虫孵化后即危害马尾松活立木的韧皮部及木质部表层,以后逐渐向木质部危害。可利用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的特性,设灯诱杀成虫;幼虫危害期对受害木进行拔除销毁,可降低虫口密度;加强检疫,防治人为传播。  相似文献   

18.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属危险性蛀干害虫。为了探讨其有效防治措施,作者利用松墨天牛引诱剂埋设引诱瓶对萧氏松茎象成虫进行诱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引诱剂比对照提高捕虫量6~8倍,差异极显著,可作为萧氏松茎象预测和防治的新方法。其不同松林间引诱效果有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受虫源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多瘤雪片象[Niphades verrcosus(Voss)]属鞘翅目象虫科(Curculionide)。幼虫钻蛀马尾松、黄山松和金钱松等松树伐倒木、衰弱木和枯立木,是南方松树上一种常见钻蛀害虫。此虫以幼虫蛀食韧皮部,形成不规则的坑道,轻者针叶发黄,重则韧皮部被蛀一空,使皮层与边材脱离,全株枯死。成虫啃食1—2年生嫩枝皮,影响树木生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萧氏松茎象的为害与华山松胸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的虫口密度与华山松的胸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华山松胸径的增加而增加;胸径相差3 cm以内的华山松之间,虫口数量差异不显著,相差6 cm的,虫口数量差异显著,相差9 cm及以上的,虫口数量差异极显著。这表明萧氏松茎象对华山松大树具有明显的危害倾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