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更好地认识野生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子实体之间各类营养成分的差别,对两种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中多种营养成分进行检测,以氨基酸评分(AAS)、蛋白完全性分析(IOM)、化学评分(CS)、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蛋白质校正氨基酸计分(PDCAAS)等参数为指标,分析野生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特性和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中粗蛋白、灰分、总膳食纤维、总维生素和总矿质元素的含量比野生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含量高,仅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野生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含量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中除药用氨基酸和赖氨酸等少数氨基酸外,多数氨基酸的参数评分优于野生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且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高。另外,野生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蛋白的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均高于WHO∕FAO∕UNU模式谱(256 mg∕g)和IOM模式谱(262 mg∕g),第一限制氨基酸都是蛋氨酸+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必须覆土才能形成子实体,覆土的作用机理一直是人们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覆土微生物,蘑菇菌丝代谢产物和一些气体等三个方面对蘑菇子实体的诱导作用进行了综速,着重介绍了覆土微生境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应用低温扫描电子显微镜(LTSEM)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原基的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表明,双孢蘑菇子实体原基的形成经历了起源,发展和分化的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时期其超微结构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低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本文介绍的制样技术是适合于观察子实体原基这类较幼嫩组织的超微形态结构特征的。  相似文献   

4.
对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发育4个不同阶段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与双孢蘑菇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共比对到9 207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393个,其中164个得到功能注释。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原基期与其他3个不同发育时期有316个共同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6.
为了解徐州地区双孢蘑菇子实体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4个主栽区SNGS,QSTY,JWJZ和FXHK覆土和子实体样品各48个,分别测定其重金属Pb,Cd,As和Hg含量并分析污染程度、富集系数和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QSTY和FXHK覆土中As,Hg和FXHK覆土中Cd含量均高于土壤背景值;仅见QSTY子实体中Hg含量超过国标限量值0.005倍;SNGS和JWJZ子实体为一级产品,FXHK和QSTY子实体分别为二级和三级产品,QSTY和FXHK子实体重金属污染等级已达警戒级;4个主栽区子实体重金属富集能力大小为Hg>Cd>As>Pb,且食用安全性均符合卫生标准。由此可见,该地区双孢蘑菇子实体中这4种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不同采摘期双孢蘑菇A15和SB295子实体的蛋白质进行综合营养评价。结果表明:A15与SB295在采摘期Ⅴ和Ⅳ时的单菇最重,分别为24.27 g与17.32 g。各采摘期的A15与SB295子实体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质量比分别为38.58%—43.00%与43.20%—47.73%。随着采摘期的延迟,A15与SB295的单菇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先增加再减少,在采摘期Ⅳ时达最大值,分别为244.07 mg与153.76 mg。不同采摘期的A15与SB295子实体蛋白与鸡蛋蛋白较为接近,贴近度均在0.80以上。各采摘期的A15与SB295子实体蛋白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A15与SB295子实体蛋白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均随采摘期的延迟而不断变小。从生物学产量考虑,A1与SB295应分别在采摘期Ⅴ与Ⅳ进行采收。而在采摘期Ⅰ和Ⅱ时,A15与SB295子实体中的氨基酸营养构成最为均衡。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在菇房智能化调控模式下生长的双孢蘑菇菌株,特进行了相关双孢蘑菇菌株比较试验。结果表明,W192和W2000这两个双孢蘑菇菌株的产量较高且集中,子实体性状优良,比较适合在智能化调控的菇房内生产。  相似文献   

9.
利用酯酶同工酶标记对双孢蘑菇杂交菌株F1代、F2代及F1代的组织分离菌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菌株的F1代、F1代的组织分离菌株和F2代菌株与亲株之间的酶谱带不同;杂交菌株F1代与其组织分离菌株在酶谱带上相同,而F1代与F2代之间酶谱带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菌株与亲株分属于不同类群,杂交菌株F1代和F2代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系统地比较了4个不同成熟度:A-幼菇期、B-正常采收期、C-刚开伞期和D-孢子成熟期的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甲醇提取液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期的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B时期提取液具有最高的总酚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菌株12—1的选育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双孢蘑菇菌株12-1的选育及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与出发菌株S-176和主栽菌株“闽一号”比较,该菌株对pH、温度的适应性较强,经济性状较优。通过酶学鉴定,确认12-1是一个新菌株。1993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收集国内外共20个双孢蘑菇菌株,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综合分析不同菌株在PDA平板上的菌丝生长状态、生长速度以及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子实体出菇时间、产量、质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根据菌丝在PDA平板上的生长形态,将20个菌株分为两类,一类为气生/半气生型,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旺盛;另一类为贴生型,表现为基内菌丝发达,菌索明显,菌丝生长速度慢。贴生型菌株的产量高于气生/半气生型菌株。根据出菇时间、采收时间、产量及子实体质量性状评价得到4个(AZ1509、J5、AU02、AZ1109)出菇时间早(覆土后16—17 d)、采菇时间集中(一潮菇采收时间5 d)、产量高(3.6-4.5 kg/筐)、品质佳,适合市场鲜销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以稻草、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为主培养料的3种不同配方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的方法,对其子实体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稻草配方的蘑菇粗蛋白含量(40.00%)和粗脂肪含量(3.20%)较菌渣配方高,其蛋白质品质评价指标均优于菌渣配方栽培的蘑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表明杏鲍菇菌渣配方氨基酸组成最优,菌渣配方均好于稻草配方;借助模式识别得出杏鲍菇菌渣配方、稻草配方栽培蘑菇与全鸡蛋蛋白质的贴近度为0.88,高于金针菇菌渣配方;杏鲍菇菌渣与金针菇菌渣配方栽培的蘑菇,其风味氨基酸含量高于稻草配方;结果说明菌渣配方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覆土层有益微生物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菌覆土层中分别加入对蘑菇丝体生长有益的微生物菌悬液,该覆土层中能形成子实体,但产量较常规未灭菌覆土中的少,形成的时间晚;在常规未灭菌覆土层中加入有益微生物悬浮液,对提高蘑菇产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对双孢蘑菇菌株双 7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从栽培场地、栽培季节、培养料与堆积发酵、播种、覆土、出菇管理及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艳 《新农业》2004,(2):45-46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属伞菌日,伞菌科,蘑菇属,是一种好气性的草腐性真菌。双孢蘑菇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福建省是双孢蘑菇生产的大省,占全国生产量的50%以上。在我国北方,尤其在东北地区.双孢蘑菇起步较晚,生产技术较差,因此,发展双孢蘑菇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及其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双孢蘑菇多糖的提取得率和效率,并研究双孢蘑菇多糖的组分,在考察了单因素水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了3个影响因素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得率的回归方程,优化提取工艺。同时利用DEAE Sepharose F F阴离子层析法对多糖进行了分离。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料比36∶1、超声功率594 W、超声时间17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得率可高达6.63%。分离出2个多糖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75×105和1.4×104。通过响应面法设计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能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和保护有效成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DEAE Sepharose F F层析柱对双孢蘑菇多糖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对双孢蘑菇5个不同来源及特性的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谱分析,并进行表型分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株的主要性状与酯酶同工酶的分类完全一致,因此,可利用酯酶同工酶谱表型来鉴定与预测双孢蘑菇新菌株的特性,而不受栽培环境的干扰,以指导我们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