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10年生壶瓶枣为试材,分析研究喷施不同外源钙剂与裂果的相关性,探讨外源钙剂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外源钙剂均可显著降低壶瓶枣的裂果率,显著提高壶瓶枣的单果重、可食率、含糖量和Vc含量。其中,以有机钙效果最好,平均裂果率比对照降低了64.4%,单果重、可食率、含糖量和Vc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7.9%,3.5%,23.4%,15.3%.  相似文献   

2.
笔者以壶瓶枣枣果为对象,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CaCl2对枣果实时裂果率和吸水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枣果实时裂果率和吸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aCl2处理浓度较高时,枣果实时裂果率较低。一定浓度的CaCl2处理可减少枣果实吸水量,减少枣裂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裂果性不同枣品种叶片气孔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6个枣品种为试材,对其气孔开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叶片气孔特性与裂果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观察的枣树叶片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气孔开度分别为305.46个/mm2~619.28个/mm2,74·67,μm2~191.83 μm2,28.57 μm2~108.67μm2.抗裂品种的气孔开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9·09μm2,122.46/μm2,441.40个/mm2,易裂品种分别为47.20μm2,104.38,μm2,426.02个/mm2,抗裂品种在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气孔开度3个方面的平均值均大于易裂品种.经SAS分析,气孔密度是枣叶片气孔特性的主导因子,以叶片气孔密度可以将枣品种聚为5类,其中第1类抗裂品种较多,第2类易裂品种较多,第3类抗裂品种与易裂品种数量相等,第4类和第5类较特殊,分别包含1个抗裂品种.  相似文献   

4.
壶瓶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壶瓶枣生长的生态环境,提高壶瓶枣的产量和品质,使壶瓶枣提早成熟、避免其雨季裂果,提高其经济效益,现从栽植时间、栽植方法、栽后管理,树体管理和肥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为壶瓶枣生产地区进行温室栽培提供指导,为枣农增收提供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枣裂果的研究提供借鉴,以‘中秋酥脆枣’为研究品种,在枣树的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分别喷施浓度分别为4 000、6 000、8 000倍液的氨基酸肥,浓度分别为10、30、60 mg/L的Ca(NO3)2溶液,浓度分别为0.01%、0.05%、0.1%的H2O2溶液及浓度分别0.1%、0.2%、0.3%的Na Cl溶液;采用DDB-303A电导率测试仪,对不同成熟期各处理的枣果实表皮不同部位的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并在不同成熟期随机采取各处理各重复的枣果100颗,统计其中的裂果数、裂果级别、裂果方式及果实裂开的具体部位。结果表明:(1)氨基酸肥与Ca(NO3)2均能有效降低裂果率,其中,喷施8 000倍液的氨基酸肥和60 mg/L的Ca(NO3)2溶液对枣果裂果率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其裂果率分别降低40.73%与35.19%。(2)枣果裂开方式主要以纵裂为主,此类裂果占93.85%;其次为十字裂,占2.75%;混合裂、横裂的裂果分别占2.15%、1.26%。(3)枣裂果部位主要集中在果面部与果顶部,果肩部裂开的裂果占比较低,仅占2.13%。(4)各处理成熟鲜枣果的相对电导率的大小顺序分别为:H1H2H3、N1N3N2、C3C1C2、A3A1A2。(5)各处理成熟鲜枣果不同部位的相对电导率的大小顺序为:果顶部果面部果肩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枣的裂果率与相对电导率间呈显著相关性;喷施8 000倍液的氨基酸肥和60 mg/L的Ca(NO3)2能有效降低枣果的裂果率。  相似文献   

6.
枣不同品种光合特征及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等仪器测试了壶瓶枣、赞皇枣和梨枣的光合速率与叶片构造特征.结果表明:赞皇枣光饱和点为1 408.25 μmol·m-2·s-1,光补偿点6.67 μmol·m-2·s-1;梨枣光饱和点1 387.66μmol·m-2·s-1,光补偿点10.4 μmol·m-2·s-1;壶瓶枣光饱和点接近1 500μmol·m-2·s-1.在较高光照强度时枣树蒸腾比率提高,叶片对水的利用率增高.三品种叶片下表皮平均气孔密度为70/mm<'2>,且枣树单叶面积小,从光合特征及叶片结构方面解释了枣树喜光耐干旱的生理机制,为枣树优质丰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喷施赤霉素对灰枣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增强作用,40 mg/kg的处理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吊果比、单株产量喷施激素的样株显著高于对照,其中10 mg/kg处理的单株产量最高。处理组的病果率、裂果率显著高于对照,这是由于喷施赤霉素使细胞生长过快,果实细胞内有机物尚未充实便进入失水期并且赤霉素能使细胞壁里Ca+2的水平下降,使细胞壁不易伸展,增加了裂果和缩果病的比率。处理叶片中钾元素含量比对照低22.9%,叶片氨基酸处理高于对照22.7%,处理枣果维C含量比对照低30.6%,枣果总酸含量处理比对照高46%,这是由于施赤霉素降低了枣树对钾元素的吸收,缺钾继而使枣果弹性变差,枣果果肉不紧实,口感下降,喷施赤霉素使维C含量降低、总酸含量增加,导致枣果口味变酸,影响的枣果的鲜食口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实不同部位的吸水分布,确定枣果实可能的吸水途径;通过蜡封果实不同部位结合浸水处理,测定枣果实不同部位单位时间内吸水量的差异;利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分析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变化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结果】1)‘壶瓶枣’果实的果面、果梗和梗洼部位均可吸水,在易裂果的果实着色期3个部位的相对吸水量分别占51%~54%、31%~40%和9%~18%。2)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面气孔木栓化形成皮孔,部分皮孔形成微裂隙,果面吸水量成倍增加;水分可以通过开放的皮孔和微裂隙进入果实,吸水途径包括共质体途径吸水和质外体途径吸水。3)自然降雨形成的裂果和浸水试验中的裂果上均普遍观察到宏观裂纹经过2个以上的果点连接成线、交叉裂口的交叉点为果点所在位置,证明枣果实表面气孔是引起果实宏观开裂的诱因。【结论】枣果面气孔在果实成熟进程中形成的皮孔和微裂隙是果实吸水的主要部位,也是枣果实吸水开裂的诱因;果实表面同时存在水分进入果实内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条件下枣树幼果期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10年生壶瓶枣为试材,研究了枣树在灌溉、未灌溉、遮阴、雾化栽培和喷施亚硒酸钠5个处理下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条件降低了树体的光合作用,通过遮阴、雾化栽培和喷施亚硒酸钠可以提高树体的气孔导度,调节叶片的蒸腾,提高树体的光合速率,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亚硒酸钠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上午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比其他处理高。  相似文献   

10.
以佳县油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喷施苄氨基嘌呤进行红枣裂果防治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从8月8日—9月5日,表现出喷施苄氨基嘌呤时间越晚裂果率越低的规律,其中9月5日喷苄氨基嘌呤50 mg·kg~(-1)的裂果率为5.77%,比对照降低0.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不同IBA对壶瓶枣、酸枣、团枣和木枣进行了扦插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品种来说,壶瓶枣生根率最高;(2)不同浓度IBA对枣树扦插有显著影响,0.1%~0.5%对壶瓶枣绿枝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可达92%。酸枣、团枣、木枣3个品种在不同浓度下生根率均很低,说明这3个品种不适合绿枝扦插。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控制枣树的旺长,科学调节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为红枣生产中合理利用矮壮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年生‘骏枣’为试材,就喷施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的矮壮素对‘骏枣’枝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试验,调查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的枣吊长度、节间长度、叶片数与结果性状指标(枣吊结果数、单果质量、制干率)和枣果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其枝梢的旺长,提高果实品质。喷施矮壮素60 d后,3个浓度的矮壮素处理与对照间枣吊增长量和叶片数都呈极显著性差异,其枣吊增长量的大小顺序为CK(喷清水)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133 mg/L)高浓度(200 mg/L);矮壮素处理的叶片数,中浓度处理与低浓度、高浓度处理间均呈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和低浓度处理的单果质量与对照的相比分别高13.03%和8.19%,且与对照间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高浓度处理的制干率最高,与对照间呈极显著性差异;枣果的酸度和Vc含量受矮壮素的影响最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8.79%与19.81%。就品质指标而言,喷施高浓度矮壮素的效果最佳,明显地提高了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了枣果的酸度,提高了枣果的品质。【结论】喷施200 mg/L的矮壮素的效果最佳,能够促进叶片和果实的生长,显著抑制骏枣枣吊的生长,缩短枣吊的节间长度,增多枣吊结果数,增加单果质量,提高枣果中的Vc含量,降低枣果的酸度,提高枣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枣果成熟季节裂果,病虫害严重,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笔者采用了上调树势和下调土壤的"双调"综合管理技术。结果表明,运用枣树"双调"技术,枣吊结果密度提高了0.5个,结果枣吊率比对照提高了35.4%,单株增产46.3%,病果率比对照降低了23.7%,裂果率比对照降低了18.3%,该技术适宜在红枣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枣树果实防裂营养剂是一种新型制剂,喷施后可以调节植物生长代谢,及时补充营养元素,防止果皮细胞老化;喷施后形成的保护膜可阻止叶片、果皮在遇雨时过多的吸收水分,使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破裂,裂果减少。试验表明:使用100倍液果实防裂营养剂,枣树裂果率为19.69%,浆烂果率为3.14%,与对照71.21%和27.22%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15.
几个枣树品种和婆枣单株对枣疯病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嫁接病皮和病枝传病的方法,在河北唐县试验地内对壶瓶枣、蛤蟆枣、婆枣、马牙枣、砘子枣、长红枣6个枣树品种和1个酸枣品种,以及从婆枣中选择的4 6个抗性单株的抗病性进行试验研究。经过1 996年以来的多次传病测定结果表明:壶瓶枣和蛤蟆枣无一发病,表现出强的抗病性;长红枣、马牙枣、酸枣、婆枣和砘子枣表现为感病,发病率分别为6 6 6 %、78 6 %、80 0 %、1 0 0 %、1 0 0 %。筛选的4 6个婆枣单株的平均发病率为81 1 %,单株间抗病表现差异明显,有4个单株经过6年6次传病而一直没有发病,说明其对枣疯病有很强的抗性,用DAPI荧光显微镜观察,尤其是PCR技术检测,基本上能在嫁接接种后未发病的抗病单株上检测到植原体的存在,说明其体内已携带了低浓度的植原体,暗示抗病材料对植原体繁殖可能有抑制作用。对酚类物质在2个层析系统进行的薄层层析分析中发现某些抗病材料与感病材料存在不同特异性的荧光斑。在对枝条组织切片自发荧光观察中,在抗病的2个婆枣材料和1个壶瓶枣材料的韧皮部至表皮区域的薄壁细胞内中发现了较多的金黄色亮斑点。  相似文献   

16.
为防治壶瓶枣病害,提升、改善枣果品质和膳食营养元素,以壶瓶枣为对象,研究不同Ca(OH)_2浓度处理下,壶瓶枣枣果中3种膳食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Ca(OH)_2溶液对壶瓶枣果肉中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的提升作用明显,且随着溶液浓度的提升壶瓶枣果肉中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中等浓度Ca(OH)_2溶液对壶瓶枣果肉中总膳食纤维的提升作用明显,浓度过高或过低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山西枣树名优特品种1.太谷壶瓶枣主产太谷、消除、交城。丰产、抗寒、耐旱。果长倒卵形,重15克,皮薄,肉厚,汁中,生食、制干均可,加工醉枣最佳。中熟。雨期裂果,不耐贮存。2.骏枣主产交城。树体高大,抗逆力强,果圆柱形,大小不均,果重31克,品质上等,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郑灰枣、冬枣、扁核酸枣树进行环割,研究了近成熟期环割对枣果纵径、横径增长,裂果、缩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熟期环割对灰枣纵、横径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冬枣、扁核酸枣纵径的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横径的增长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别。环割可有效地降低灰枣的裂果率;对冬枣、扁核酸枣的裂果率、缩果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以风味玫瑰李为试材,应用树盘覆盖、土施KCl、叶面喷施不同浓度6-BA、Ca(NO3)2、KH2PO4,GA涂果防治裂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降低果实的裂果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以叶面喷施0.3%Ca(NO3)2和土施KCl防治裂果效果最好,裂果率为5.56%和6.11%,极显著的低于其它处理。在脆熟期,喷施处理降低了李果中水溶性果胶的含量,提高了原果胶的含量,并抑制了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活力。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结构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结构的影响,了解其干旱适应机理。[方法]以7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设置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5%20%(重度干旱胁迫)、20%25%(中度干旱胁迫)、25%30%(轻度干旱胁迫)和自然状况(对照),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临时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及测定叶片外部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气孔特征、叶肉和叶脉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油茶单叶鲜质量、单叶干质量和单叶饱和质量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叶片厚度、叶片大小显著降低;叶片下表皮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气孔开度、气孔器大小均显著减小,气孔密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叶片上表皮、下表皮厚度显著减小,上角质层厚度、下角质层厚度显著增加,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显著降低,海绵组织厚度变化差异不显著;叶片主脉厚度与主脉突起度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而显著增加,木质部厚度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及维管束短径在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低于对照,不同干旱处理对韧皮部厚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油茶叶片结构的变化均是油茶应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特征,油茶植株能够根据水分亏缺程度调整叶片结构以维持生存和生长,对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