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辽宁省春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玉米是辽宁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田间草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的稳产与高产。针对辽宁省春玉米田杂草发生的危害及特点,提出"封杀结合"的春玉米草害综合防除技术对策,以期为辽宁省春玉米田杂草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超过3 333.33万hm~2,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且是粮食、饮料、加工、能源多元用途作物。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常年种植玉米面积133.33万hm~2左右,约占西南地区的1/3;以种植春播玉米为主,还有夏播玉米和秋播玉米;以饲用杂交玉米为主,鲜食玉米年均种植面积8万hm~2左右(含复种)。四川省气候、地形、种植模式等因素复杂,雨量丰沛,玉米田杂草发生的种类多、群落复杂,与玉米争水、肥、光和生存空间,传播病虫害,影响籽粒品质,给玉米生产带来较大损失。玉米田杂草群落组成随着土壤、气候、耕作制度、栽培措施及除草剂使用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根据四川省玉米生产实际,提出杂草综合治理建议:以植物检疫为前提,合理结合农业、生态、物理、化学等措施,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杂草的发生与危害,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夏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北京等省市,种植面积超过亿亩,夏玉米生产特点是生育期短,在100天左右,因而农耗的多少对其产量、品质影响明显。以往夏玉米播种方式有两种:一是小麦收获后采用耕整地机播作业程序,这种方式作业费用高,不利于抢农时,且耕整地时易失墒,影响播种,二是人工套种,即在麦收前3—5天,人工进麦地点播种子,这种方法一是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人们难以使亩  相似文献   

4.
<正>1玉米机播的现状和问题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实行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的华北地区,由于夏收夏播时间紧张,一般小麦收获后马上就开始播种玉米。过去,小麦收获后,农民把小麦秸秆清理堆积到地头或场院。近年来由于秸秆禁烧和美丽乡村建设,多数地方推行秸秆直接还田,不允许秸秆出地,秸秆进村。直接采用中小型拖拉机配带三行或四行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由于小麦秸秆根茬柔韧且量大,播种时经常出现秸秆根茬壅堵,造成漏播或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区之一,四平市是吉林省主产区,耕种面积40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占总耕地的66%。然而,四平市玉米种植一直采用常规(均匀垄)耕种模式,垄距为60cm和65cm,灭茬后扶原垄,垄上播种玉米。由于长期的常规耕种模式,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耕层变薄、犁底层逐年加厚,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粮食生产成本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麦收割的结束,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夏季作物播种时期。夏玉米播种面积在山西夏季作物种植面积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山西,夏玉米大部分以麦后直播为主,农民习惯耕作方式是不  相似文献   

7.
中耕深松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辽宁省西北地区春播时期干旱缺水导致墒情不够无法播种和出苗难的问题,在长期田间种植试验和调研的基础上,研制了1HS-2型中耕深松机。对深松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结构合理,深松深度等性能指标符合农艺要求。2005和2006年,分别应用研制的中耕深松机在辽宁省阜新地区进行中耕深松试验,深松深度为20~25cm。在玉米收获期对深松后的土壤和未深松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证明:深松与未深松(CK)相比,耕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土壤容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晋中市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玉米田苗前封闭除草已经被广大农户所认识,每年应用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然而,由于封闭除草受气候因素和防治技术的影响较大,一旦土壤湿度低,药液量少,往往起不到封闭的作用,给苗期防治杂草带来巨大压力。为了彻底控制玉米田杂草的为害,寻求防草新途径,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选用质量分数55%耕杰悬浮剂在玉米苗期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 1.1技术内容 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就是指应用机械来完成玉米播种、施种肥、覆盖、碾压等播种作业的全过程。以夏玉米为例,玉米播种分为麦田套播、麦收后直播两种形式。麦行间套种玉米应用人畜力或小型机具进行套播,玉米直播可在麦收后整地抢墒播种。  相似文献   

10.
正宿州市的夏大豆种植,麦收后播种,与小麦、玉米二大粮食作物相比长期处于次要地位。与大豆生产相配套的农机装备也相对匮乏,农机农艺脱节,技术相对落后,现有农机具不能满足大豆生产作业中全程机械化的发展需求。近年来,由于"玉米振兴计划"的实施,玉米对大豆的替代已成为部分地方政府保证粮食增产的最主要策略,玉米面积近几年迅速扩大,与玉米同季的大豆面积逐步减少。种植大豆省工省钱,易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小麦、玉米、大豆传统耕作条件下的田间杂草防治现状和保护性耕作下杂草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认为目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大豆田间草害治理上面临的问题有:杂草数量增多,杂草发育参差不齐,发生程度加重,增加了防除难度;杂草群落演替加快,恶性杂草发生趋于严重;除草剂用量增加,一定程度加重了环境污染;杂草的危害致使农作物减产,商品性降低。具体对策包括:加强保护性耕作小麦、玉米、大豆田间杂草演替规律和恶性杂草灾变预报研究;筛选适合小麦、玉米、大豆田间的高效、低污染除草剂;减少小麦、玉米、大豆田间杂草种子来源;加强小麦、玉米、大豆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研究;加强与杂草竞争性强的小麦、玉米、大豆新品种的研究;加强化学、机械、农业、人工除草相结合的环保型杂草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杂草对全膜双垄沟播田集水保墒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东旱塬区测定了杂草对全膜双垄沟播田地膜完好性及集水保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于播前20d开始发生,以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受害最大,膜面被重度撑起和撑破,集水沟消失,田间集水保墒性处于最差状态;出苗期至幼苗期受害较重,地膜被中度撑起但未被撑破,集水沟明显变浅,田间集水性处于欠佳状态,保墒性尚好;孕穗期以后,杂草逐渐腐烂死亡,之前被撑起的膜面逐渐回落,其危害逐渐减小甚至消失。玉米生育时期越晚、土层越浅,杂草引起全膜双垄沟播田土壤水分下降的幅度越大,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下降6.6~27.5g/kg,0~100cm土层下降22.6~6.0g/kg。杂草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均产生不良影响,其中穗粒数显著减少是引起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草害区玉米减产20.76%。  相似文献   

13.
随着小麦收割的结束,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夏季作物播种时期。夏玉米播种面积在山西夏季作物种植面积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山西,夏玉米大部分以麦后直播为主,农民习惯耕作方式是不整地,不施基肥,只是在播种时施用少量种肥。由于夏玉米生长发育快、生育期短,很多农民由于施肥不合理,导致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同时也影响了夏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是提高夏玉米高产丰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机器视觉技术在玉米苗期杂草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草严重影响我国的玉米产量,化学除草剂是防治杂草的有效方法,但通常采用粗放的喷洒方式,防治效果较差。精准喷洒极大地降低了除草剂的用量,提高了使用效率。除草剂实现精准喷洒的前提是识别玉米田中杂草位置和种类等信息,而机器视觉是一种开始广泛应用于识别作物田间杂草的方法。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苗期杂草识别方法,采集的图片经过畸变矫正、HSI颜色空间转换和阈值分割后,根据形状和颜色特征提取并识别杂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播种方式下对玉米和杂草的识别率超过85%,处理单张图片的平均耗时为67ms,能为除草剂的精准喷洒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一些地区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研制开发与玉米秸秆还田相适应的小麦播种复式作业机具。1发展复式作业技术的必然性江苏省玉米种植面积约40万hm2,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徐州、盐城等地,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5%,属夏播玉米区,种植模式以玉米、小麦两茬平作为主。传统的耕作方式是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整地、播种、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作业工序多、土壤翻动次数多、拖拉机压地次数多、机械作业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小型拖拉机耕作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机械抛秧稻田管理要点机械抛栽的稻田,因秧苗小、叶龄短、扎根浅,在田间病虫草害防治、肥水管理方面应注意如下要点:首先,要注意草害与病虫害的防治。在麦收后用“克无踪”清除杂草。在施分蘖肥时用了农合剂进行肥药混施灭杂草;在搁田复水前用“克稗灵”去除散稗及其...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梨树县是国家的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约10.6万公顷,总产量在120万吨左右。全县每年的机械耕整地面积在14.3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3%。其中以小型灭茬机为主的耕整地方式,占91.6%。  相似文献   

18.
介绍几年来彰武县玉米精量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通过与传统播种方式田间对比试验,证明采用精量播种技术种植玉米具有节本增效、省时省工、增产增收的优势,并指出玉米机械精量播种技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王改玲 《河北农机》2024,(1):142-144
近些年传统玉米播种技术的弊端愈发明显,由于田间通风透光率差,加上种植密度相对较大,玉米行间的边际效应无法充分发挥,最终影响到玉米种植产量和品质。为了改变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本文对玉米宽窄行播种技术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玉米宽窄行播种技术的应用优势,包括优化田间耕层构造、精密播种省时省工、培肥地力用养结合、通风透光改善环境、易于管理种植便利等。之后提出玉米宽窄行播种技术的应用策略,通过选育优良玉米品种、科学计算播种用量、准确分析播种行距、落实机械精量播种、做好玉米田间管理等措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宽窄行播种方案,充分考虑品种特性与自然条件,严格把控玉米的株行距,从根本上提升玉米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几年来彰武县玉米精量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通过与传统播种方式田间对比试验,证明采用精量播种技术种植玉米具有节本增效、省时省工、增产增收的优势,并指出玉米机械精量播种技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