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掌握花椒提取物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复配对冷鲜肉的保鲜效果,研究了不同浓度花椒提取物和Nisin对冷鲜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冷鲜肉的菌落总数、pH、汁液流失率、TVB-N含量和POV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花椒提取物和Nisin复配处理冷鲜肉能够显著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含氮化合物质的产生,降低菌落总数、pH、汁液流失率、TVB-N含量和POV值的增长速率,延长冷鲜肉的货架期。0.2%花椒提取物+0.15%Nisin复配处理的pH、TVB-N含量和POV值均较低,分别比CK降低8.45%、22.39%和29.85%,其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盐水鸭作为低温加工肉制品的代表,在加工过程中,肉类蛋白质经适度变性,保持了肉类纤维的弹性,产品具有较好地咀嚼感,在品质方面明显优于高温加工肉制品。高温加工过程虽能很好地灭菌,但不可避免地使大部分蛋白质过度变性,肉纤维的弹性降低,在品质上有着先天的不足[1-2]。根据经验,传统工艺中盐水鸭熟化与杀菌温度保持在85~90℃,是其保持最佳嫩度的关键因素。由于鸭肉的水分含量高,通常在加工中高温熟化和杀菌,导致蛋白质降解过度,使鸭肉质地变松软,风味变差。但若不采用高温熟化和杀菌,一些耐热微生物及其芽孢难以杀死。在中国目前“冷链系统”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熟化后的包装工艺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制约了盐水鸭的货架期,从而影响其长途运输及销售范围。辐照由于它的“冷杀菌”特性,在盐水鸭加工中,既能保持其嫩度,又能延长保质期。 相似文献
4.
复合有机酸、乳酸和柠檬酸对冷鲜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机酸保鲜液对冷鲜肉保鲜效果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贮藏时间的冷鲜肉中微生物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的测定和感官分析,研究复合有机酸对冷鲜肉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在4℃冷藏条件下储存7d后,乳酸处理的冷鲜肉的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1.8 lg cfu·g-1,柠檬酸比对照组减少1.5 lg cfu·g-1,但它们对猪肉pH的稳定作用不明显,TVB-N上升也很快,第7天,分别为0.1963mg·g-1和0.1901mg·g-1.复合有机酸的保鲜效果最好,第7天,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3.2 lg cfu·g-1,猪肉pH也较为稳定,仍然低于5.0,TVB-N仅为0.1349mg·g-1.感官评定上,复合有机酸处理的猪肉效果最令人满意,第7天,仍处于二级鲜度范围,其他组的猪肉都已经变质. 相似文献
5.
溶菌酶对带鱼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冷藏4±1℃条件下,溶菌酶(Lysozme)对带鱼的保鲜效果。将带鱼清理、洗净后分段,在不同浓度的溶菌酶保鲜液中浸渍5 min,沥干后装入保鲜袋,置于4±1℃温度下贮藏。以感官评分、细菌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与硫代巴比妥酸(2-thilbarbituric acid,TBA值)等作为质量指标,测定带鱼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冷藏期中,经溶菌酶保鲜液处理后的带鱼段感官品质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细菌总数、pH值、TVB-N值与TBA值明显较对照组低。溶菌酶保鲜液抑菌效果好,采用0.5 g/L溶菌酶保鲜液浸渍处理带鱼,在第8天其感官品质无显著变化,且比对照组延长了3~4 d的二级鲜度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7.
为了开发冷鲜肉保鲜的新技术,延长其贮藏时间,研究了添加二氢杨梅素的冷鲜猪肉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抑菌作用。实验测定了二氢杨梅素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酵母菌、霉菌的抑制效果。在(4±0.2)℃下贮藏7d的过程中,测定了二氢杨梅素含量分别为0、0.05%、0.10%、0.15%的冷鲜猪肉的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脂肪氧化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二氢杨梅素能够抑制各类微生物的繁殖,同时能够减缓猪肉贮藏过程中pH值的上升速度,减少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抑制了脂肪的氧化。在一定范围内,二氢杨梅素的保鲜能力随浓度增加而提高。这是首次发现二氢杨梅素能够显著增加冷鲜肉的保鲜效果,有效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分析不同浓度茶多酚溶液对冷鲜肉品质指标和贮藏时间变化的影响,为其货架期和保质期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茶多酚溶液处理的冷鲜肉p H值随贮藏时间增加变化不大,其p H值均维持在5.4~5.8之间;贮藏时间在0~3 d内,不同处理间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高铁肌红蛋白(Met Mb)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不同处理菌落总数虽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解决单一菌对禽畜堆肥除氨效果不佳的问题,以鸡粪和糠醛渣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发酵试验和场地试验,研究除氨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A21)、芽孢杆菌(Bacillus sp.,A38)、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S33)、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 saccharolyticum,S61)及其复配组合的除氨效果,探索不同除氨菌对堆肥物料腐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结束后,各处理堆肥物料的pH值介于7.58~7.77,含水率下降至17.23%~21.34%;A21、S33复合菌处理的堆肥物料氨气累积释放量最低,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36.02%、2.33%、2.28%、0.98%,较不加菌处理分别增加了31.84%、37.06%、6.05%、15.29%,与基础物料中鸡粪相比,堆肥物料有机碳含量降低12.57%,全氮含量增加15.35%。综上所述,假单胞菌和施氏假单胞菌复配,加快堆肥物料腐熟进程,降低物料碳、氮元素损失,提高总养分含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单一菌或复合菌处理,可适用于鸡粪堆肥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牛里脊肉为原料,选取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进行复合,研究复合蛋白酶最佳添加量配比.再以剪切力为指标,以复合蛋白酶的添加量、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处理pH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每个单因素的最优水平.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L9(34)的正交实验,以剪切力、持水度、蒸煮损失为指标,利用综合平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 相似文献
15.
16.
在养兔生产实践中,常采用复配的方法来提高家兔的繁殖效果。本试验旨在研究复配对母兔受胎率及产仔数以及诸方面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提高家兔的繁殖性能提供一定的依据。 试验于1986年4月在本所试验牧场进行。选择健康无病的繁殖母兔33只(系德系毛兔与新西兰白兔级进杂交三代),其中初产母兔17只,经产母兔16只(第2胎),另选配种用的德系长毛公兔6只。母兔按初产与经产随机分别分成二组,每组各配3只种公兔,每周配种2~3次。根据母兔发情盛期先后(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复配对肉兔受胎率及产仔性能的影响程度,选用体质结实,年龄相近,体况良好,膘情中等,发情正常,无繁殖障碍的适配种母兔48只,随机分成2组,Ⅰ组采用单次配种,Ⅱ组采用重复配种.结果表明,Ⅰ组母兔受胎率为66.67%(18/24).Ⅱ组母兔受胎率为95.83%(23/24),差异显著(P<0.05);Ⅰ组产仔数平均8.76只/窝,Ⅱ组8.75只/窝,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平均窝重490.88 g/窝,Ⅱ组485.00g/窝,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初生重平均56.37g/只,Ⅱ组58.40 g/只,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复配能有效地提高肉兔受胎率,但对产仔数、初生窝重、初生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茶多酚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生理的影响,为其切花保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橙黄色系非洲菊切花为材料,对比不同浓度茶多酚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花径大小、水分平衡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浓度为200~1000 mg/L的茶多酚保鲜液均能明显延长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维持切花盛花期花径和较高含水量,有效增加切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SOD、CAT活性,抑制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和MDA含量上升.其中以400 mg/L茶多酚的保鲜效果最佳,其切花瓶插寿命达21d,较不添加茶多酚延长12d;盛花期花径最大,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及CAT活性最高;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最低.[结论]茶多酚保鲜液能有效延长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其观赏品质,且以400 mg/L茶多酚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以马铃薯主栽品种2191为材料,研究氮钾复配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为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底施K2O90kg/hm2及纯氮150kg/hm2,现蕾期追施纯氮150kg/hm2,马铃薯现蕾期叶绿素含量高(值为57.2)、结薯多和大薯率高,对马铃薯增产增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