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53-57
研究不同用量氮肥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吸收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以无氮处理为对照(CK),设置7个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分别为添加0(JNW0)、1%(JNW1)、2%(JNW2)、3%(JNW3)、4%(JNW4)、5%(JNW5)、6%(JNW6)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结果表明,JNW2处理玉米产量和秸秆干物质量分别达到8 790 kg/hm~2和7 545.6 kg/hm~2,分别比其它处理高2.0%~15.6%和4.7%~21.0%;其籽粒吸氮量、秸秆吸氮量及籽粒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其它处理高8.5%~31.1%、19.6%~93.5%、3.4%~29.5%;同时,JNW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它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添加氮肥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干物质量、氮吸收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氮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余慧 《宁夏农林科技》2021,62(4):13-15,24
针对彭阳县覆膜玉米氮肥施用量不明确、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开展地膜玉米氮肥效应研究,设不施任何肥料,施N肥0、105、210、315、420 kg/hm26个处理.结果表明:6个处理中,施氮量为315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15038.1 kg/hm2,净收益最高,达12507.00元/hm2.通过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密度与氮肥用量对不同耐密型夏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稀植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D981)和紧凑耐密型品种郑单958(ZD958)为供试材料,设置52 500和82 500株/hm~2两个种植密度,同时设置0、90、180、270和360 kg·hm~(-2) 5个施氮水平,研究密度与氮肥用量对不同耐密型夏玉米品种单株及群体干物质积累特性、氮素转运效率、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增加种植密度,相同施氮水平处理的千粒重和穗粒数显著降低,单位面积穗数、空秆率、倒伏率显著提高,不耐密品种空秆率、倒伏率增加更显著。其中,ZD958与LD981各施氮处理的平均千粒重、穗粒数分别降低6.24%、6.77%和7.52%、18.09%,LD981空秆率、倒伏率高达17.0%、27.6%,显著高于ZD958。高密度条件下,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270和360 kg·hm~(-2)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低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籽粒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施氮量270 kg·hm~(-2)处理产量达到最大值。增加种植密度,夏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降低趋势,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增加的趋势。随施氮量增加,单株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呈上升趋势。相同氮素水平下,高密度处理显著提高夏玉米总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种植密度,ZD958和LD981各施氮处理的平均总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15.94%、39.01%、26.22%和1.96%、5.79%、14.92%。相同种植密度水平下,总氮素积累量和花后氮素同化量随施氮量增加呈上升趋势,而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下降趋势。增加种植密度,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和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增加。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氮素转运效率及贡献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低密度种植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增密施氮显著提高不同耐密型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但密度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品种间差异显著。增密后,LD981籽粒产量增加不显著,ZD958籽粒产量显著提高。高密度条件下,增加施氮量,不同耐密型玉米籽粒产量均显著增加,而LD981空秆率、倒伏率显著提高,是限制LD981籽粒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增密显著提高不同耐密型玉米氮素利用率,提高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增加种植密度,ZD958花后氮素同化量增加,LD981则降低。施氮降低了植株氮素利用效率,但可以提高高密度条件下植株氮素吸收量,提高花后氮素同化量。增密与施氮相结合,有利于耐密型玉米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协同提高。综合考虑产量和氮效率两方面,ZD958适宜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施氮量为270 kg·hm~(-2);LD981适宜种植密度为52 500株/hm~2,施氮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4.
氮水耦合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利用大型活动式防雨棚,设计了3个施氮水平和2个水分水平,研究了氮水耦合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处理开花前玉米的地上部干重、叶面积指数低于常规尿素处理,开花后开始赶超常规尿素处理,收获时其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尿素。适宜的水分和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从产量上看,在田间持水量的50%±5%(W1)处理中常规尿素N 150 kg/hm2(NU)和控释尿素N 150 kg/hm2(CU)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5.77%和29.97%;在田间持水量的75%±5%(W2)中二者分别提高35.60%和40.87%,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因此,与常规尿素相比,不论在干旱或水分适宜条件下,控释尿素能更好地协调玉米的地上、地下部生长,利于获得高产,而适宜的水分可以显著提高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5.
氮肥管理对春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氮与分时期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氮肥处理(CF)、不施氮肥处理(CK)、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N1)、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并分2期施入(N2)和分3期施入(N3)共5个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春小麦植株各部位氮素积累量与分配比例、春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品种宣会7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9个施肥(N0,空白;N1,常规肥;N2,马铃薯腐殖酸肥;N3,有机无机结合;N4,推荐肥;N5,长效玉米专用肥;N6,长效玉米专用肥一次底肥;N7,七乡130测土配方施肥不追肥;N8,七乡130测土配方施肥追肥)处理,研究减施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个减肥处理均未造成玉米显著减产。7个减氮处理对玉米的氮肥农学效率均无显著影响。N2、N3、N5、N6、N7、N8较N1处理均显著增加玉米的氮肥偏生产力48.19%、39.62%、41.22%、89.43%、88.64%、23.25%,N1与N4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玉米施肥采用七乡130不追肥、长效玉米专用肥和马铃薯腐殖酸肥较理想,比常规肥增产增收效果好,可达到节肥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5个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类型尿素及用量对玉米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复合肥处理的开花前玉米的地上部干重、叶面积指数与常规尿素处理差异较小,开花后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收获时其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施包膜复合肥能显著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节肥增效施肥模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倒伏、品质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水稻品种“吉农大138”为材料进行2年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模式农民传统(T1)、增密减氮(T2)、改良农民传统(T3)、有机肥替代化肥(T4)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减氮和改良农民传统比农民传统的2年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1.42%和3.31%;穗数分别提高19.75%和14.75%,千粒重分别提高8.72%和4.99%,每平方米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增密减氮比农民传统的氮肥偏生产力增加29.01%;且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SPAD值均比农民传统模式更优化。增密减氮施肥能够增加水稻的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干物质量、光合势和增加水稻产量,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并可减少氮肥施用量,是一种较好的水稻轻简化栽培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
氮肥不同用量对南四湖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东南四湖稻区氮肥施用量过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田氮素失衡、氮素流失严重的现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氮素积累与转移、稻谷产量及其构成、氮素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抑制了水稻营养生长,显著降低了水稻分蘖和成熟期有效穗、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吸收量及稻谷产量;氮肥施用量过大,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形成大量无效分蘖,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对提高水稻产量无显著效果。在当前氮肥施用水平上减施30%,可有效抑制无效分蘖,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更加协调,提高氮肥利用率,且对水稻产量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磷钾肥施用水平相同的基础上,研究氮施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产量最低、为450.2 kg/667m~2,氮肥施用量15kg/667m~2产量最高、为623.7kg/667m~2,氮肥施用量在0~15kg/667m~2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施用量达20kg/667m~2时,产量下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随之提高,氮肥施用量15kg/667m~2,肥料利用率最高、为36.26%,当氮肥施用量达20kg/667m~2时,肥料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不同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控释氮肥处理水稻增产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不同。硫磺树脂包膜氮肥处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控释氮肥处理比普通氮肥处理显著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增幅为7.23~14.83个百分点。硫磺树脂包膜氮肥处理比其他处理提高了水稻总粒数和结实率。因此,硫磺树脂包膜氮肥处理在该地区水稻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扬麦16'为材料,在机械条播下,研究了氮肥用量及运筹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条播下,基蘖肥:穗肥=8:2,施氮量315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增效明显;在施纯氮量为270 kg/hm~2水平下,适当提高穗肥比例至30%,可实现节氮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尿素深施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深度的小麦追肥(尿素)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的追肥深度以5~10 cm较好,比表面撒施小麦产量提高2.72%~11.57%,氮肥利用率提高7.2~1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15.
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越光和武香粳 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用时期施氮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倒 1 5叶 ,倒 2 5和 0 5叶 ,倒 3 5、 2 5和 1 5叶施肥提高了花后高效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率。穗肥施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倒3 5、 2 5和 1 5叶 ,倒 3 5和 1 5叶 ,倒 2 5叶施肥对增加两品种产量 ,提高穗肥利用率和生产力作用显著。施用穗肥增产的机制两品种表现不一致 :越光主要表现在结实率的提高 ,武香粳 9号主要表现为每穗总粒数的增加。生育期较短的越光穗肥利用率略低于生育期较长的武香粳 9号。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拔节前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以N3处理最高;开花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N2处理显著高于N0、N1、N3处理。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后降,N2处理最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以N3处理最高;蛋白质产量呈相同的趋势,但N3和N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N1和N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以168 kg/hm2的N2处理为最优。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秸秆还田同时增施氮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秸秆离田(S1)、还田(S2)和常规施氮(N1)、蘖肥增氮(N2)处理的水稻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生产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在S2条件下,水稻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下降3.18%和3.90%,氮素积累量和穗部氮增加量分别减少9.34%和6.48%,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可分别提高6.87%和6.34%。相较(秸秆还田+常规施氮),(秸秆还田+蘖肥增氮)处理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60%和4.38%,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穗部增加量分别提高13.69%和11.69%,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下降7.98%。S2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及偏生产力较S1分别降低8.54%、15.77%和3.93%,生理利用率较秸秆离田提高9.52%。秸秆还田和蘖肥增氮二因素互作对水稻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及偏生产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拔节前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以N3处理最高;开花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N2处理显著高于N0、N1、N3处理。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后降,N2处理最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以N3处理最高;蛋白质产量呈相同的趋势,但N3和N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N1和N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以168kg/hm^2的N2处理为最优。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配施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源市灯塔盆地玉米氮,磷,钾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在中肥力水平下,玉米的产投比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偏施氮肥(N>15.0kg/667m^2)对玉米增产增收不利;氮,磷,钾的产量效应和产值效应是递减的,产投比和相邻间施用量的增产效应以中氮低磷低钾处理的最大;同时还提出玉米的最适宜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减氮施肥技术和缓释氮肥在新疆滴灌棉花上的应用效果,选用当地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64号,设置不施氮肥(H1)、常规全施尿素(H2,300 kg/hm2)、减氮20%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H3,240 kg/hm2)3个处理,分别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对棉田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无机氮含量进行测定,并在棉花吐絮期测定棉花氮素含量,分析减氮配施缓释氮肥对棉花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棉花各生育时期,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处理0~2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高于常规全施尿素处理(P<0.05),在0~40 cm土层H3与H2处理全氮差异不显著;不施氮肥(H1)处理土壤酶活性在棉花全生育时期均处于较低水平,常规全施尿素H2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H3)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H3处理,2个处理间蔗糖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H3处理在40~60 cm土层铵、硝态氮含量较常规全施尿素H2处理减少了棉花生育后期氮素的淋溶损失;H3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45.75%,高于H2处理(P<0.05),较H2处理提高了7.87百分点;减氮配施缓释氮肥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H3)处理下棉花皮棉产量较不施氮肥(H1)处理提高了18.26%,且铃质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与常规全施尿素(H2)处理差异不显著,可实现减氮不减产。结果表明,减氮20%施氮水平下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H2)增强了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可在棉花全生育期维持较高无机氮含量,减少了氮素淋溶损失,有利于棉花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提高,可在滴灌棉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