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发生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几年来研究结果,就马尾松毛虫发生动态进行初步分析,以便了解其一定规律,而为测报及防治提供依据。本种害虫发生时期虽因地而异,但在同一地区,其各虫态各年中发生期的变幅,并不算大。根据发生危害情况,可将本种害虫发生地区分为三类,即(1)深山安全地区,(2)浅山偶发地区,及(3)丘陵猖獗地区。把发生地区按照这一情况划分,对防治本种害虫,颇有实际意义。本种害虫种群数量季节变动,有其一定规律性。一年中第四龄幼虫发生数量以第一代最多,第二代灰之,越冬代最少。各世代数量的多少,对于其下一代数量的变动,并无显明的相关性存在,下一代数量多少,主要以其1一3龄幼虫死亡率大小为转移,死亡率小,下一代数量多,反之则少,由此可知当代第四龄幼虫数量是决定各该代数量多少的比较可靠的依据。越冬代数量多少,对于次年春季越冬代大发生有决定性作用,因一般越冬死亡率不大。预测发生数量,对上述事实,必须加以重视。影响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气候、食料及天敌,而以气候影响范围较大,食料及天敌则只有在局部地区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中长期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害虫,每年平均发生面积为2000万亩,大发生时可达4000万亩以上。解放后该虫曾多次造成全国性大暴发,例如,1957—1958年、1964—1965年、1973和1979—1980年,致使大面积松林枯死。本文是继1981年后,按照松毛虫种群动态的数学模型进行发生数量预测,并推广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全国15个测报点和安徽省滁县地区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试点的各县分别给出相应的测报方程。 (式中t表示月平均温度,R表示降雨量,S表示日照百分率,b表示前一年的数值,1—12表 相似文献
3.
江川县是松毛虫的常灾区。1975年我们在江川县江城、翠峰公社进行了虫情调查及防治试验。现将此次调查防治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3%敌百虫粉剂大面积防治情况江川县是一个少林的县,有林地大部分为云南松、地盘松幼中令林。江城、翠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频数分布法和聚集度指标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iatus Waiker)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大幼虫和蛹的分布型均符合负二项分布。频数分布法比聚集度指标法准确,但较繁琐和困难。不同的抽样方法表明,以棋盘式抽样法最好。不同虫口密度的抽样数量不同,其迥归方程为: log y=2.49224-0.18624x log y=2.46905-1.42615x 序贯抽样节省人力和物力,因此在害虫防治中起很大作用。老熟幼虫的接受与拒绝方程为: d_0=10.26n-14.90 d_1=10.26n+14.90 蛹的接受与拒绝方程为: d_0=0.23n-2.25 d_1=0.23n+2.25 相似文献
5.
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模型分析法对梅州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第2代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5种常用抽样方法进行了模拟取样、测定,且编制了最佳抽样株数参数表。结果表明:梅州市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在抽样调查时,采用对角线法、平行线法、“Z”字形法效果好,抽样株数一般为20株。 相似文献
6.
赤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在其生存空间的分布方式,在理论上可以揭示空间分布型的机制、因种群密度变化而产生的分布的变化。重要的环境变量对分布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简便掌握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变化规律和发生量,本文选用了八块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剪枝抽样松针以千克鲜重为单位,对马尾松毛虫茧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茧分布属聚集分布,剪枝调查能达到较高精度,简便易行,在现实中有一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采用K值法、扩散指标法、平均拥挤度m~*法,Tay lor幂指数法,Iwao的平均拥挤度m~*对平均数m的回归分析法,测定了赤松毛虫2龄幼虫、4龄幼虫、茧、卵块的空间分布型,并对其抽样技术进行了探讨。赤松毛虫2龄幼虫、4龄幼虫、茧在油松天然林中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卵块的分布,在0.70块/株以下时为聚集分布,在0.7块/株时为随机分布,在0.70块/株以上时为均匀分布。在测定了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计算了2龄幼虫,4龄幼虫,茧,卵块在各密度下的最 相似文献
9.
昆虫在自然界以种群形式存在。种群内的个体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即昆虫空间分布型。研究昆虫种群分布型,一方面可为我们揭示出昆虫种群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能为野外调查简化抽样技术,便于制定确切的抽样的方法。对于确定不同虫口密度和不同允许误差条件下的抽洋数量,提高测报质量和防治技术,特别是对分析防治效果,研究种群数量消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应用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以下简称JDS-CPV)对马尾松毛虫第一代3龄和5龄幼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JDS-CPV对3龄和5龄幼虫的LC_(50)分别为1.6×10~5CPB/ml和3.3×10~5CPB/ml。其回归直线方程分别为Y=2.44+0.49x和Y=1.83+0.57x。对一代3龄虫的LD_(50)为2.1×10~3CPB/ml,回归直线方程为Y=1.72+0.98x。以1×10~8CPB/ml浓度为例的LT_(50),3龄虫为8.5天,5龄虫为13天。证实JDS-CPV对我国马尾松毛虫有较好的毒力。 相似文献
14.
虫情监测是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直接观测虫情,常因树木高大而难以实现。对我国林业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已有较理想的模型,通过对林间落粪的调查来估计幼虫数。由于低密度虫情监测尤为困难,而用落粪作间接观测的价值就随之增加,林间一定时段内的落粪是幼虫种群在该时段内活动的结果,其分布则是该时段内种群分布的综合反映。可以设想,落粪分布与种群分布间存在一定关系。对落粪的调查取样,应建立在了解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为此,研究了低密度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及落粪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松毛虫 ( Dendrolimus spp.)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 ,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及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或流行 ,据统计 ,仅湖南省的天敌就达 16 3种 [1] 。天敌与寄主之间的发生关系 ,以及各种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虫生真菌由于寄主广泛 ,对天敌昆虫的影响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并一度曾使人们对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应用产生怀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比较多 ,其中大多是关于虫生真菌与寄生性天敌的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寄生性天敌一般不受虫生真菌侵染 ,各自独立地起作用 ;被天敌寄生的寄主因表皮的破坏可能更易…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研究了二、三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第1代,第2代前期(8月30日前),赵冬前(11月下旬)、越冬后3龄以上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异同,提出了各期幼虫最佳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已有很多研究材料。1979年有人提出:“影响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气象因子中,最有显著相关性的气温是二、三月气温高于历年同期平均值”,并已应用于电算,作为测报松毛虫发生的重要依据。但据我在长期的测报和防治工作中收集的大量资料,并参照本省南昌、上饶、赣州地区几个常灾县的气象资料综合分析来看,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虫口数量消长与二、三月气温的月平均值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倒春寒”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