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是我国的一种重要地下害虫,在我州一些地区主要以早期幼虫危害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幼苗。据调查,在昭觉地区四、五月份玉米因受小地老虎危害造成缺窝达5.4—17.1%;1977年大发生时,四开地区1800多亩受害,有虫株率达57.3%,缺窝率占18%,经饲养观察,小地老虎占91.4%,烂坝地区700多亩马铃薯受小地老虎危害,为害株率8.4%,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 为了摸清小地老虎的越冬情况,我们于1977年12月至1978年2月,对我州高山,二半山和低山河谷地区的布拖、昭觉、甘洛和金阳等县的部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漯河地区地老虎类成虫的种群动态,2006年-2021年,在河南省漯河利用虫情测报灯对其成虫种群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表明,16年诱集的地老虎类害虫共计4种44 899头,主要包括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Hüfnagel)、大地老虎A.tokionis Butler、黄地老虎A.segetum(Denis et Schiffermüller)和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Linnaeus),不同种类间年诱虫量差异较大。混合种群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小地老虎在河南漯河1年可见4代成虫,以第1代诱虫量最大;诱虫高峰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1代)和7月上旬至8月上旬(2代);近16年间小地老虎在各年均为优势种,但其虫量和诱虫的比例在近几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黄地老虎年度诱虫量在近几年上升趋势明显,诱虫高峰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大地老虎成虫盛发期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八字地老虎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但全年无明显的诱虫高峰;而且这两个种类的诱虫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3.
为治理小地老虎的危害,研究了Bt杀虫蛋白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控制作用.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Cry2Ab杀虫蛋白对小地老虎初孵幼虫的致死效果高于Cry1Ac杀虫蛋白.取食含有Cry2Ab杀虫蛋白人工饲料的小地老虎幼虫体内的中肠总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高于对照,当人工饲料中Cry2Ab杀虫蛋白含量达到12μg/g时,小地老虎幼虫中肠氨肽酶活性显著升高;而取食含有Cry1Ac杀虫蛋白人工饲料的小地老虎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此外,小地老虎幼虫取食含有Cry2Ab杀虫蛋白的人工饲料后,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而取食合有Cry1Ac杀虫蛋白的人工饲料后其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当地棉田的寄生小地老虎幼虫的索科线虫一新种。通过1984—1987年研究表明,被寄生后的幼虫体壁下脂肪体减少,行动迟缓,食量锐减。当大量小地老虎幼虫脱出线虫时是在四、五龄以前,线虫对小地老虎杀伤力即可达到控制于其暴食以前。六索线虫寄生率与小地老虎虫口密度、棉苗被害率呈负相关。降雨可直接影响寄生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地老虎远距离迁飞标记回收结果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佩华 《植物保护》1985,11(2):20-20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是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国内外许多昆虫学者根据它的为害季节分布界线,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季节性突减突增的衔接现象;在一个很大范围的地区内同期出现突增突减现象;雌蛾卵巢发育进度的地区性季节变化;在我国北纬33°以北不能越冬,北纬25°以南夏季有绝迹现象;同一世代成虫从南到北其体内脂肪含量呈现有规律的递减;全国从南到北测定多点幼虫对同一种药剂抗性无显著差异;以及在没有生存条件的雪山、沙漠、海  相似文献   

6.
李锡志 《植物保护》1984,10(2):26-26
近几年来,临沂城郊早春蔬菜小白菜、番茄、辣椒、茄子、豆角、茼蒿等受一代小地老虎危害严重。对菜田中一代小地老虎的防治,除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常规喷药、撒施毒饵外,从1980年起试验了在辣椒、茄子、番茄等春季移栽又易遭小地老虎危害的田中间作套种小白菜、春萝卜、茼蒿等速生菜类,采取适当留株集中诱集一代小地老虎幼虫危害而保护辣椒、番茄  相似文献   

7.
烟草是延边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栽培面积10.3万亩,其中烤烟9.8万亩,占全省烤烟面积的80%。在春季烟苗移栽时,常遭受切根虫的危害,致死株率一般在15~30%,最严重时造成毁种。 一、种类 经1979~1981年调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一心鉴定,初步查明了有以下种类: 在烟草地造成危害的有: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黄地老虎[A.segetum(Schiff.)]、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除了查实小麦地是小地老虎主要越冬场所外,根据当地同志历年调查结果,绿肥、油菜、烟草及蔬菜等地块有小地老虎发生和为害,这和1981年全国小地老虎越冬考察组在广东的韶关、曲江和广州调查结果基本相似,在福州市郊曾在蔬菜地调查,末发现小地老虎,可能因不断防治其他蔬菜害虫被杀伤的原因,在晋江体闲地(前茬地瓜、花生)调查,亦未查获。  相似文献   

9.
陈家暢  李树英 《植物保护》1964,2(3):138-140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是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害虫,在防治策略上要求掌握适期进行防治,所以幼虫龄期的鉴别极为重要。小地老虎各龄间的色彩和大小虽可作为鉴别依据,但用形态构造来区别更为可靠。并可与它一起发生的其他夜蛾科幼虫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市春播玉米,正逐步推广带田(玉米带小麦)、地膜覆盖和沙压种植,为了搞清黄地老虎在各类型田中发生消长动态,作者从1987年开始,进行了黄地老虎在玉米田中发生为害习性研究,同时进行了玉米不同类型田的生态与黄地老虎发生程度探讨,为玉米田黄地老虎的农业措施防治,提供依据。一、研究方法1.田间定期定点观察调查,搞清黄地老虎在玉米田的发生与为害习性。2.几种类型田地面温湿度、田间管理和落卵量观测与调查,测定其生态环境与繁育关  相似文献   

11.
黑龙港地处河北东南部平原,境内多港泊洼淀,地势低,易于沥涝成灾。种植的作物以小麦、杂粮为主。其生态条件适于小地老虎发生,成为我国小地老虎严重发生区之一。尤其近年来生态条件的不断变化,小地老虎的发生消长也日趋复杂。 防治适期是关键问题。过去提出以蛾、卵、幼虫龄期、作物苗龄作为防治适期的指标,但在应用上不易掌握,为此重点研究了一代幼虫虫源组成和蛾、卵关系。 1 越冬代蛾峰与发生程度关系 黑龙港地区小地老虎不能越冬,一代虫源均由外地分批迁入,一般情况成虫迁入时  相似文献   

12.
2种种衣剂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测定及保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地老虎是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山西省春播玉米常受其为害。传统的喷雾防治常因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而效果欠佳。采用种衣剂包衣种子能及时、高效地防治小地老虎幼虫。为筛选出对小地老虎幼虫毒力高且内吸性强的种衣剂,采用浸虫法测定了2种种衣剂和1种常规喷雾药剂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并进行了2种种衣剂包衣防治小地老虎幼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毒力最高,其LC_(50)、LC_(90)分别是67.75、1 095.14 mg/L。田间玉米接4龄幼虫7、14、21 d,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的保苗效果分别是84.13%、90.24%、90.28%。  相似文献   

13.
小地老虎与粘虫发蛾期同步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在江苏一带,每年春季都有很大的蛾量出现,与为数极少的越冬虫量很不相符。这批虫源是哪里来的?有人推测是外地迁飞来的,有人则认为是本地越冬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小地老虎在我国不但有种种迁飞的迹象,而且越冬代蛾常与粘虫、(Mythimna separata)同期发生,有明显的同步关系。粘虫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在国内已为研究所证实,因此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同步现象,就能为小地老虎的迁飞提供旁证,有利于搞清越冬代蛾的虫源性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至5月上句,忻州市大部分地区降水多,如定襄县4月降水43.1 mm,是历年平均降水量16.9 mm的2.55倍.由于降水偏多,田间湿度大,小地老虎在沿河两岸平川水地和下湿地、盐碱地、沟坝地大发生.发生为害的主要特点:一是发生时间提早.忻府区的高水肥地,于5月1日前后就在地膜覆盖糯玉米田发现了小地老虎幼虫为害,比往年提早15~20 d;地处黄河岸边的县比往年提早10~15 d.二是发生面积大.全市14个县(市、区)普遍发生,小地老虎发生面积6.52万hm2.其中田间被害株率达30%以上的1.73万hmz.三是虫口密度高.5月28日,五台县唐家湾水库附近的玉米,被害株率95%,平均每平方米有虫7头;繁峙县东山乡甜瓜地,平均每平方米有虫30头,严重地块达50头以上.5月30日.  相似文献   

15.
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是细胞抵御外界胁迫的关键蛋白, 本文旨在探索sHSP基因在小地老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在高温和杀虫剂胁迫下的响应模式。使用同源检索方法从小地老虎转录组中鉴定到了一个sHSP基因的cDNA序列, 命名为AiHSP19.3。通过RT-PCR技术克隆该序列,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iHSP19.3基因在小地老虎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模式, 并分析了该基因在高温和杀虫剂胁迫下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 小地老虎AiHSP19.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516 bp, 编码含171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19.3 kD的蛋白, 具有sHSP典型的α-晶状体结构域(ACD)。在供试小地老虎的不同发育阶段和3龄幼虫组织中均能检测到AiHSP19.3的转录, 其中在6龄幼虫和3龄幼虫脂肪体内转录水平最高。小地老虎幼虫经高温和3种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及辛硫磷)处理后AiHSP19.3的转录水平显著提高, 表明该基因可能在响应高温及杀虫剂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57年在饲养田间采集的地老虎幼虫工作中,发现感染红僵菌而死的幼虫多头。1957、58年观察红僵菌对地老虎的寄生占总寄生率(包括寄生虫、菌)的50%以上。室内接种不同地老虎的感病性测定结果:大地老虎(A,tokionis Butler)、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 tt.)、黄地老虎[EnxoaSegetum(Schffermuller)]均呈易感性。接种室内3—6龄幼虫也全部罹病死亡。罹病6龄幼虫取食量为正常同龄幼虫的50.42%,后期已不能咬断烟株。该菌对地老虎幼虫致病力强、致死率高,对地老虎的为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可降低虫口量。受于1958—1963年间陆续观察了该菌侵染循环,生物学特性,及对地老虎的防治效果等。现整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线虫防治小地老虎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是蔬菜地的重要地下害虫,常造成缺苗断垄。长期主要依靠化学杀虫剂来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且易造成对产品的污染。为寻找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年5月在成都市进行了线虫对小地老虎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小地老虎对溴氰虫酰胺的代谢解毒机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酶动力学法检测了溴氰虫酰胺亚致死剂量对小地老虎保护酶和解毒酶活力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剂量处理后1、6、12、24、48和72 h时小地老虎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亚致死剂量初期可诱导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对羧酸酯酶(CarE)活力表现为早期诱导、后期抑制的作用;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表现为明显的诱导作用;对多功能氧化酶(MFOs)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小地老虎对溴氰虫酰胺的防御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学术活动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主持的第二次全国小地老虎科研协作会议,于1980年11月与全国粘虫科研协作会议同时召开。 会议交流了一年来协作研究小地老虎的进展。河南、甘肃、山东与气象部门协作,分析了小地老虎越冬代蛾峰在大面积同期“突增”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甘肃农科院就1978年省内资料和1979年省内标记回收过境越冬代成虫,分析标放及回收时的风向、风速和气温,绘成时空分布图,计算风向频率。证明越冬代小地老虎成虫在甘肃是由低纬度、低海拔向高纬度高海拔迁飞。 四川凉山州昭觉农科所,于1980年3月19日至4月11日标放了500多头成虫,在距标记地点以东偏北方向490公里的武隆县,于3月27—29日回收到1头标记蛾。  相似文献   

20.
刘时第 《植物保护》1965,3(3):111-111
在小地老虎幼虫三龄以前突击用药,是防治小地老虎的关键时期,但一、二龄幼虫在田间极不易发现。因此,必须作好测报工作,准确掌握虫情。 一、虫情观察围预报:在容易发生小地老虎的地方,种植小地老虎喜食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