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巫山脆李"是由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西南大学和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从地方青脆李"江安大白李"自然芽变植株中选育出的果形端庄、肉质脆嫩、离核、味甜的青脆李新品种,先后获全国优质李杏评选金奖第一名和"三峡杯"优质脆李评选"果王"等称号,在西南地区推广3.3万hm^2。该品种树势强健,生长快,在重庆三峡库区沿江区域7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卵球形,果顶略凹,中等大小,平均纵径3.3 cm、横径4.0 cm,平均单果质量37.2 g,果柄长1.5 cm、直径0.1 cm。果皮底色绿色至绿黄色,皮中等厚,果点明显,果粉厚,白色。果肉浅黄色,肉质致密,纤维短,汁多味香,脆嫩,纯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可滴定酸0.43%~0.72%,维生素C含量6.12~8.99 mg/100 g,果核小,离核,呈扁圆形,果实可食率达94.80%~96.88%。无明显采前裂果和果内流胶,中熟,丰产,果实硬熟时肉质松脆,但软熟后出现肉变粉质、硬度下降现象,常温下不耐贮运。耐高温高湿和寡日照气候,适应性好,适宜在长江上游海拔180~1 000 m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2.
秋香李是我们2003年在辽宁省盖州市杨运镇发现的香蕉李晚熟芽变新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60.9g,最大单果重100.0g,果皮紫红色;半离核,核小;果肉橘黄色,肉质硬脆、爽口,汁液中多,香味浓,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0%~18.00%,总酸含量1.10%,维生素C含量为55.30μg/g,果肉硬度15.00kg/cm2,可食率96.40%;在辽宁普兰店,果实9月下旬成熟,熟期比原品种香蕉李晚50多天,果实发育期150天左右。2007年9月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查登记。  相似文献   

3.
‘巴山脆李’是由‘青脆李’的实生变异选育而成的李新品种。果皮淡黄绿色,果肉淡黄色,平均单果质量38.9 g,果实肉质松脆,味甜,汁液中多,离核,可溶性固形物14.2%,总糖8.54%,总酸0.303%,维生素C 59.9 mg · kg-1,果实可食率97.2%。具有早果、丰产、质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在四川达州地区8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省达州地区22个脆李资源为试材,测定了果实主要性状指标,并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22个脆李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巴山脆李果实表现出平均单果重大、糖酸比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特点,其果实品质优于其他21个脆李优良单系;达川区的青脆李果实品质仅优于万源市4个脆李优良单系,万源市4个脆李优良单系果实平均单果重、纵横径、总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低于通川区、宣汉县、大竹县、达川区脆李优良单系,总酸含量显著高于这4个地区的。总体上,达川区早熟脆李优良单系果实主要性状指标表现均不及通川区、宣汉县、大竹县中熟及中晚熟脆李优良单系,除果实纵径外,不同地区中熟及中晚熟脆李优良单系果实品质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李果实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福建8个李品种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李果实中氨基酸含量高,种类丰富,其中田黄李中含量最高,达492.84mg/100g。不同李品种已检测的17种氨基酸中,均以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9.23~100.41mg/100g,占总氨基酸的20.42%;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也很高,平均可达14.60mg/100g;味觉氨基酸含量高,其中田黄李的味觉氨基酸在测试的8种李品种中最高。李果实中药效氨基酸的含量也很丰富,以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赖氨酸为主,总量以皇后李最高、田黄李次之,分别为366.95和355.49mg/100g。  相似文献   

6.
绥江半边红李是从云南省绥江县地方李品种半边红李中选出的李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30.7 g,最大单果重71.5 g;果实向阳面着暗红色晕;果皮薄,难剥离,离核;果肉橘黄色,肉质致密,口感细脆,风味甜,有清香味,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32%,总糖含量9.45%,粗纤维含量1.25%,维生素C含量68.90 mg/kg,氨基酸总量440.20 mg/kg,蛋白质含量0.72%,可食率97.00%;在云南省绥江县,果实7月上中旬成熟。2014年7月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7.
"巫溪晚脆李"是从地方青脆李实生变异植株中选育出的成熟较晚、果形端庄、肉质脆嫩、离核味甜的青脆李新品种。该品种树势强健,生长快,比本地"酒泉香脆李"晚25~30 d,在巫溪海拔1 100 m区域成熟时间在8月中旬。果实较大,近圆形,平均纵径4.2 cm、横径4.74 cm,单果质量58.7 g。果皮绿色或黄绿色,皮中等厚,果点明显,果粉厚,白色。果顶略凹。果肉绿黄色,肉质硬脆,汁多味香,脆嫩,纯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可滴定酸0.71%~0.84%,维生素C含量1.56~2.85 mg/100 g。果核小,呈扁圆形,离核,果实可食率97.83%~97.91%。无明显采前裂果和果内流胶,晚熟,丰产,果实硬熟时肉质松脆,但软熟后出现果肉变粉质、硬度下降现象,常温下不耐贮运。耐高温高湿和寡日照气候,适应性好,适宜在重庆海拔500~1 300 m的山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秋甜李是我们1982年以黄水李作母本、小核李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李新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82.5 g,最大单果重102.0 g,果实深红色,果顶圆突,果粉中厚;离核,果皮中厚,果肉淡黄色,肉质细,纤维少,汁液中多,风味酸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0%,可滴定酸含量0.97%,维生素C含量96.20 mg/kg;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果实9月上旬成熟,是晚熟品种。2011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酒泉香脆李'是从李地斱品种'青脆李'芽变植株中选出的新品种。单果重57.9 g。果实扁圆形,纵径4.0 cm,横径4.5 cm。果顶略凹,果粉较厚,果皮底色绿至绿黄,中等厚。果肉绿黄色,汁液多,肉质致密、脆,纤维少,去皮硬度6.68 kg/cm2,酸甜适中,无苦涩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还原糖含量4.3%,总酸含量0.54%,维生素C含量64.4 mg/kg。果核小,可食率97.7%。常温下,果实不耐贮运。'酒泉香脆李'较丰产;耐高温高湿和寡日照气候,在三峡库区海拔800~1 200 m区域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10.
2007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引种‘脆红李’‘青脆李’‘半边红李’,在石灰岩山地栽培,采用以"标准化修剪+行间间作"为核心技术的绿色栽培技术进行果园管理。经多年观察,‘半边红李’果实7月下旬成熟,‘脆红李’8月中旬成熟,‘青脆李’8月下旬成熟,均为晚熟品种;果实色鲜,果肉脆、嫩,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7%~13.00%,可滴定酸含量0.22%~0.41%,维生素C含量16.0~22.7 mg/kg,果实品质优良;3个品种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栽后第2年初花,第3年初果,第4年进入盛果期,第5年每667m~2产量1 000~1 500 kg。在黔北地区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3个晚熟李品种长势强,抗逆性好,是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西户红李’是实生选育的李新品种,亲本不详。平均单果重128 g,最大单果重186 g;果实圆形,果顶尖圆,缝合线浅,片肉对称,果实纵径6.1 cm、横径6.3 cm,果实粉中多。果皮底色绿黄,果面着紫红色。果肉黄绿色,硬,纤维中多,甜味浓,微酸,有香气,鲜食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9%,总糖含量9.96%,总酸含量1.49%,维生素C含量198.4 mg/kg。黏核,可食率97%。在陕西西安7月13日成熟,常温下可放置15 d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金山晚脆李"是从重庆市南川区地方青脆李实生树中选育出的果形端庄、质地脆嫩、酸甜适度、果粉厚、果香味浓郁、离核的晚熟李新品种。该品种树姿开张,生长势强,成枝力强,冠形紧凑,在重庆市南川区海拔750~1 050 m区域,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中等,近圆形,果顶平,缝合线平,左右较对称,平均纵径3.3 cm、横径4 cm,单果质量36.1 g,最大单果质量51.8 g;果柄长1.5 cm、粗0.1 cm;果皮底色绿色至绿黄色,皮薄,果肉浅黄色,肉质致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7%,可滴定酸0.46%,维生素C含量6.80 mg/100 g。果核小,扁圆形,果实可食率达96.5%。无采前落果和果内流胶,早结、丰产、晚熟,在重庆市海拔750~1 050 m区域种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已在重庆市南川区等区县推广种植,面积2 000 hm~2。  相似文献   

13.
龙园早李是我们1982年用九三杏梅李作母本、福摩沙李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李抗寒、早熟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49.9 g,最大单果重82.0 g;果皮紫红色;黏核,果肉浅绿色,肉质较脆,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0%,极抗寒;在黑龙江省哈尔滨,果实7月下旬成熟。2010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特早红是1997年从美国引入李品种中选出的早熟优良新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76.0 g,最大单果重102.0 g;果实紫红色,果面光滑,缝合线浅,两半部对称;果肉黄色,肉质脆,汁液中多,风味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0%,可溶性糖含量11.08%,总酸含量1.22%;在山东省泰安市,果实6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75天左右。2012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5.
朱立武  杨军   《园艺学报》2008,35(2):310-310
 ‘安农美李’是通过自然实生选种选育出的李新品种,成熟早、果实大、品质优、外观美。平均单果质量100~120 g,最大180 g,可溶性固形物12.0 %~15.7 %,可溶性糖10.0 %~13.5 %,可滴定酸1.15 %~1.63 %,维生素C 59.5~90.8 mg/kg。果实生育期85~90 d。常温下果实可贮藏7~10 d。植株抗细菌性穿孔病,丰产性强。  相似文献   

16.
“国峰7号”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2005年以“龙园秋李”和“澳14”李杂交育成的新品种,2016年由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引进,具有极晚熟、抗寒、抗流胶病、耐贮运、风味浓郁等特点。“国峰7号”李果实扁圆形,果顶平,平均单果质量70.45 g,最大单果质量88.34 g,果实整齐度好,缝合线浅,两半对称;果皮底色黄绿,成熟时果皮紫黑色,不易剥离;果肉黄色,近皮红色,纤维细、少,品质上,果实可食率98.6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28%,可溶性糖含量9.0%,可滴定酸含量1.6%,维生素C含量6.0 mg/100 g,花青素含量0.73 mg/g,硬度10.8 kg/cm2;半离核,核倒卵圆形,核鲜质量0.96 g。在山西省晋中市8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38 d左右,适宜在晋中及周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度对青脆李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脆李为试材,研究了采后不同贮藏温度对青脆李果实的质地、糖、酸、腐烂率等品质变化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贮藏对青脆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温度越低,越有利于青脆李品质的保持,-1.0℃、0.0℃和8.0℃保鲜期依次为70d、70d和30d;其中-1.0℃贮藏条件下硬度下降最缓慢且腐烂率(9.7%)最低,青脆李于4.5℃贮藏20d时发生了冷害,不利于贮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干灰化法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遵义市龙坪镇、三岔镇和石板镇等地李产品中的铁含量。试验条件下,测定检出限为0.037μg/mL,灵敏度为0.0658μg/mL,李果酒的RSD为0.86%,李果干的RSD为0.75%;李果酒中铁含量差异较大,在0.10~3.60 mg/L,相差36倍;李果干中铁含量总体来说相对较高,差异较大,在4.95~41.65 mg/kg,相差8倍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龙坪镇、三岔镇和石板镇等地区的李果实中铁元素的含量丰富,适合大部分人食用。  相似文献   

19.
青脆李是重庆市万州区李树优良品种,有1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2003年,万州区注册青脆李商标为“广洞岩”牌。广洞岩青脆李属脆肉型中国李,其生长势较强,树姿开张,抗旱、抗病、耐贫瘠,适应性强,结果早、丰产;果面绿黄,果肉淡黄,汁多、味甜、微香,可溶性固性物12.3%,品质上等;离核,可食率98.2%,鲜食加工均极佳。果实较耐运输,7月底成熟上市,极晚熟,较其他李类果实晚熟20~30天,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可观。截至2007年青脆李规模化栽植面积达850hm^2,年产量2500t,年产值750万元。  相似文献   

20.
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引进国峰2号、国峰7号、国峰17号3个李新品种,采用田间调查结合室内分析,评价3个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植物学性状、物候期、抗逆性,并测定果实硬度、总糖、可滴定酸、花色苷、总黄酮、总酚等含量。结果表明:国峰2号树势旺盛、丰产性强、单果质量101.2 g、可滴定酸含量0.88%;国峰17号单果质量最大(160.8 g)、丰产性强;国峰7号果实紫黑色、可溶性固形含量高达17.6%、花色苷含量最丰富(389.43μg/g)、丰产性中等。3个品种均具有较高的果实带皮硬度,耐贮运性好,果实成熟期在7月上中旬,较辽宁地区提前30~40 d,具有良好的市场优势。3个国峰李品种在重庆地区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也是重庆市李产业结构调整中极具推广价值的李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